西藏人口转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人口转变概念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变动中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相对演变过程,是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为前提,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原始阶段(简称“高高低”阶段),经过“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过渡阶段(简称“高低高”阶段),转变为“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阶段的过程(简称“低低低”阶段)。[1][2][3][4]

国内外研究人员都将视角集中在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之后,以其后出现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为标志,探究人口再生产模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探究人口再生产模式是否具有一些阶段特征以及其是如何演进的,阐明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再生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关于人口再生产模式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即人口转变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与人口发展过程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间,在微观层面人口转变理论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考察人口生育率的变化,在宏观上人口转变理论则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人口变动过程。

20世纪初,法国人口经济学家Adolphe Landry(1909)提出了“人口的三种主要理论”的人口转变思想,并认为生产力是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5]随后Knibbs(1917)用数学理论分析了人口波动的特征、影响因素等,初步描绘了“人口转变”的雏形。[6]到1929年美国人口统计学家Warren Thompson正式提出了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的概念,他以各个国家在1908—1927年的人口数据为基础总结了人口增长的模式,并尝试将欧洲人口转变的理论应用到对其他地区人口变动的解释中。按照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生活水平,该理论将世界划分了三类国家:第一类主要是亚、非、南美洲国家,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很高,缺乏对生育、死亡的自愿控制,人口随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第二类主要是东欧和南欧国家及日本等,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都开始下降,但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出生率,将形成稳定或逐渐增大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类主要是北欧、西欧国家和美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世纪后半叶起逐渐降低,且将形成静止人口并最终达到人口下降状态。[7]

在此基础上,Landry(1934)进一步将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成“原始阶段、中期阶段、现代阶段”。其中,原始阶段中的生育是没有节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在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下人口变化直接与食物供应成比例,即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经济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口死亡率来影响人口发展;中期阶段中生育率降低,生产力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已不限于维持最低生活,晚婚、不婚现象和节育措施的普及使得生育率降低;现代阶段中生育率和人口死亡率双低,经济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伴随着经济发展人类逐步地完成了生育观的重塑,自觉地控制家庭规模,生育率普遍降到较低水平。[8]

美国人口学家Frank Notestein(1945)引进“转变”一词使得现代人口转变理论逐步完善,并同样按时间进程将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变前期的人口,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上,高人口死亡率有时围绕着高人口出生率波动。第二阶段:处于转变中的人口,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都开始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滞后于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提高较快。第三阶段:已经完成转变的人口,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已降至低水平,人口死亡率相对稳定,人口出生率在波动中降到更替水平,甚至低于更替水平。[9]与Landry不同,Notestein将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作为他分析人口转变的重要起点,对人口转变的原因特别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而合理的解释。

英国人口经济学家Chares Blacker(1947)将Landry三阶段模型进一步分为五阶段模型:一是高位静止阶段,即人口总规模基本上保持静止不变,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并能够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二是初期扩展阶段,即生育率维持高位不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此阶段人口总规模会逐渐增加,且人口增长率也会逐渐加速,达到峰值;三是后期扩展阶段,即人口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直至最低点,人口出生率逐渐下行,人口总规模增长速度开始趋于平缓;四是低位静止阶段,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加快,再次与人口死亡率达到相对稳定的低位状态;五是衰退阶段,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非常低,由于青壮年相继步入老年,人口死亡率低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低没有新人口补充,人口总规模呈逐步减小的趋势。[10]

人口学家Ansley Coale(1958)根据印度的人口发展情况,认为人口转变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原始静止阶段——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稳定在高水平,人口出生率基本稳定,人口死亡率周期性波动;前现代阶段——人口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出生率略有下降;过渡阶段——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峰值;现代阶段——人口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人口出生率缓慢下降,人口增速十分缓慢;现代静止阶段——人口死亡率低而稳定,人口出生率水平与人口死亡率相当。[11]

西方人口学家提出的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以Landry对欧洲人口变化过程的描述为根据,经Thompson对概念的使用,由Notestein丰富润色,以及由Blacker、Coale和Caldwell(1976)[12]进一步发展而逐步形成。尽管学者们对人口转变的描述和归纳有所不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短,人口处于平衡状态。第二个阶段,人口死亡率出现了下降,而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第三个阶段,人口出生率出现了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此时人口规模达到顶峰。第四个阶段,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人口质量显著提高(见图2-1)。

图2-1 人口转变示意图[18]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步入人口转变道路的国家增多,人口转变的区域异质性也逐渐凸显,经典人口转变理论遇到了挑战,例如:对转变历程的人口行为的解释似乎是民族中心主义的,[13]继而激发了学界对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的补充与完善,重点探究人口转变的含义、标志、[14]成因和机制,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15]新的人口转变理论(人口量质发展理论)、[16]低生育研究[17]等,但现代人口转变理论并没有超越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质上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具有多视角、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理论。从人口转变论的演变来看,其理论取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从人口统计分析的角度展开对人口出生、死亡及其互动关系历史变迁的描述;另一个则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从理解人口动态转变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的阐释。两种取向在认识角度和判断标准上的不同,也是“人口转变”理论发展的一种反映(见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