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漫漫植树路 深深守护情
在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有这样一家人:30年前,一位45岁的蒙古汉子领着42岁的妻子、19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承包了500亩远离人烟缺水无电的沙丘;30年间,他的儿子为这片沙丘献出了左臂,他的妻子,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摔伤后,至今只能依靠椅子在地上挪动,他的女儿结婚后也把家安在了这里;30年来,他们的住房也仅是从地窨子变成了三间简易石头房和五间简易的架子房;30年后,青丝变成了白发,青年步入中年,而他们付出了30年心血的这片沙丘,却变成了有着8万多株松、杨、榆、柳的森林,守护着身后上千亩农田和村庄的安全。他们就是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敖力营子村的屈长友一家。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是辽宁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大风速达24米每秒。有风并不可怕,然而风和沙结合到一起,就成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头号敌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恐怕很难想象风沙会大到什么程度。80年代以前经常出现大风过后推不开门,从窗户爬出去挖沙开门的事。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30年前的1984年夏,也就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第二个年头,年轻时曾经念过林校的屈长友盯上了村东风口上的“转山子”,并且同村上签订了30年的绿化承包合同,开始了防沙栽树的艰苦历程。
当屈长友跟村里签订了承包沙漠30年合同的事一传开,乡亲们都瞪大了眼睛:
“他疯啦?”
“那里除了豆鼠子和恶狼没别的活物,树能活么?”
“风大沙多,不是白白往里扔钱嘛!”
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相信他在那里能把树栽活。
合同签上了,屈长友便领着家人不顾黑天白天地奔波在这500亩的沙丘上。他一手拿锹,一肩扛镐,披星戴月,顶风冒雪,见到沙包就平,见到石头就捡,历时一个多月,荒芜杂乱的500亩荒丘终于有了点儿模样。这一年的冬天,足以顶上屈长友以往的十个冬天。他一边忙着平沙填壑,一边忙着请乡林业站、水利站的技术人员帮助测量、设计、打点、埋桩。春节前,他变卖了家里养的40多只羊、12头牛、两匹骡子、两匹马和1头驴,总共卖了4000多元钱,亲自跑到黑龙江和白城子,定购了两万多株杨树苗和松树苗。
1985年的春天来临了,屈长友一家开始了他们的植树治沙生涯。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他们请来了邻里乡亲和亲戚朋友帮忙,奋战近一个月,在这片荒丘上栽松树和杨树共计180亩20000余株,埋柳树20亩3000多株,埋下沙棘、苕条30多亩。一场春雨过后,往日的荒丘呈现出一派生机,更使屈长友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了管好这片新植林,他一狠心把在村子里的住房也卖了,举家搬入了转山子。
1986年春,是屈长友一家最难忘的一年。自己栽树也不好意思总去求别人帮工,花钱雇还雇不起,没有办法,他领着妻子和儿子女儿,披星戴月硬是凭一家之力又新植了两万多株树,并用车拉、肩挑、手拎,从几里外的小河中取水,把两万多株树普遍浇了两遍,柳树和松树成活率都达到了85%以上。就这样,三十年来,屈家三代人年复一年,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这500多亩沙丘全都栽上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松、杨、榆、柳等树种,总株数达8万多株,彻底锁住了一个肆虐多年的风口,织就了一张绿色的大网,护住了身后的千亩农田和村庄。
创业艰难,不是亲历者很难想象。每当说起创业中的往事时,屈大婶胡淑凡眼里总会含着泪花。
转山子名为山,其实全是连绵不断的沙丘,最初的十多年,他们一家人就住在沙丘高处挖的“地窨子”里。没见过地窨的人无论想象力怎么丰富也很难想明白这是什么。
屈长友的老伴胡淑凡告诉我:“就是把山包抠个坑,三面借山包为墙、上边搭个盖,就成了。”
屈长友的儿子屈广德则介绍说:“地窨子总共才10来平米,里边还要搭锅灶、搭炕,别提多憋屈了!”
多少年过去了,野狼双爪搭在窗玻璃上撕扯,豆鼠子在洞里闪光的亮眼,长虫高高抬头、吐着红信子的情景,仍让这一家人心有余悸。
如果说住的问题还好解决的话,吃水就成了更大的问题。在最初的三年里,屈家人夏天吃的是三里外泡子里的水,冬天吃的是泡子里的冰。无论冬夏,泡子里的水不沉淀一宿都无法喝。直到1987年,爷几个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转山子的一处洼地里打成了一口水井,说起这口井,屈老汉现在都觉得后怕。由于是在沙地里打井,在打到一半的时候发生偏井,差点儿没把一个请来的帮工亲戚埋在井里。
树一天天长大了,有句俗话叫“三分种七分管”。面对即将成材或已经成材的这一大片林子,屈老汉和他的儿女们每天都要上山巡视两三趟,这是他们的“例行工作”。一次走3公里,一天两次要走6公里路,一年要走2190公里,30年,则走了65700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10多个长江的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一圈半还多!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这位曾经得过脑血栓、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竟然红光满面、白须飘飞,走起路来不输于青年。
屈长友一家创造了奇迹!这奇迹不仅仅使当地的老百姓受益,更使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后辈受益。和他们的付出相比,可以说唯独屈长友和家人没有直接受益,看看这30年来他们的付出吧。
为了这片林子,胡淑凡老人在门前冰雪中滑倒,摔成胯骨骨折。因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同时伴有其他疾病,不能使用麻醉剂而无法手术,只能瘫在火炕上静养,至今只能扶着椅子挪动身体。
为了这片林子,儿子屈广德一家跟老人一块生活在这片沙丘里,全家5口人,只靠20亩大田和放养的10多头牛支撑生活,为了增加养殖业的收入,屈广德在铡草时被机器切去了半条左臂。
为了这片林子,老姑娘屈秀清找婆家时,屈长友对小伙张健龙说:“条件就一个,结婚后倒插门,家安在‘转山子’。”为了爱情,张健龙只好“从命”,他们把家安在距屈长友家400多米的地方。谈到未来时,屈秀清总是乐观地说:“我们俩跟爸一块看好这片林子,也不该人不少人的,挺好的。”
2005年至今,有人先后出价100万、160万、200万想买这片林子,屈长友都拒绝了。为什么不卖?屈长友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林子不能卖,没钱我可以想办法,可是林子卖了,树就有可能被砍,树要是被砍了,这里可就全完了!再说,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快30年了,我看着它们一点点成材,这其中的感情是用钱换不来的。”所以,时至今日,他们守着一座“绿色银行”,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们生活面临的困境也牵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心。为了解决老人的困境,县、乡领导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在生活上和植树造林方面给予老人帮助;县文明办先后组织省、市文明单位慰问屈长友一家,为老人带去电视机、电饭煲、衣服、被褥等必备的生活用品及慰问金。2005年,乡政府补助屈家1万多元,帮助他们翻盖了住房,同时为他家专门铺设了一条和公路相连的3公里长的沙石路。尤为令人高兴的是,省、市、县林业部门经多方沟通,于2013年启动了专项资金,解决屈长友一家用电的问题。
30年间,党和政府也给予了屈长友老汉众多的荣誉称号,然而,当我看到资料显示,世界上几乎每1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全国沙漠与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在这种大环境下,科尔沁沙地已经停止了南侵的步伐,这样的现实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些荣誉,他们得来不易也当之无愧。
每天,当我们仰望家乡的蓝天、白云,穿行于绿树丛林中时,总是深深地感恩。感恩屈长友以及同屈长友一样了不起的平民治沙英雄们孜孜不倦、万般辛苦的付出,让我们能在许多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我们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