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戒贪嗔痴,拔除生气的根
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能量,且有“气大伤身,盛怒伤肝”的说法。人的精神活动与身体健康关系十分紧密,对于这一点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已经证实。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遭遇了严重的打击,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同样,如果心中一直保留着生气、恼怒的情绪,就会有减少寿命的危险,可见怒气的危害多么严重。
有一则箴言说:“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切记气上有三忌:怄气赌气发脾气;怄气只能气自己,赌气彼此更对立;拍桌打凳发脾气,有理反倒变没理。”就是在说气对人的伤害。人要懂得消化愤怒,才不会储蓄痛苦,累积伤害。我们固然不能对别人随便发泄怒气,但有时候也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排解怒气,而不是一味怄气,让愤怒在身体里堆积,让心灵在狭小的空间里自我伤害。
有一对小夫妻租了一个门市做生意,生意虽然不大,但在二人的辛苦努力下做得有声有色,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某年春节刚过,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女儿,每年才能团聚一回,所以十分舍不得闺女和外甥。老婆也惦记父母,所以一住就是小半个月。中间,丈夫几次打电话让她回来,还亲自去接过,她就是没有回家。
她说:“平常太忙了,好容易赶上过年,生意不怎么忙,我多住几天,你在店里多张罗一下。”丈夫说:“你若再不回来,我也不干了,关门算了。”
老婆一听,怒气冲冲地说:“关就关呗,吓唬谁啊?”说完“吧嗒”挂了电话。
电话那头丈夫鼻子都气歪了,过了好多天老婆还没有回来,他在气头上也没再去接她们。双方都怄着气,过了半个月,丈夫一气之下把店铺兑给了别人,关门了。
三个月后,老婆在父母的劝说下回到丈夫身边,得知丈夫把店铺出兑了,气得大闹一场。此后夫妻二人也常常因此争吵不断,美满的小日子因两人的怄气、吵闹变得一塌糊涂。
其实,两人最初争执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消化、释放心中的怒气,而是让它堆积在心里,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碰到困难与不如意,或与人发生矛盾时,不要怄气,而应尽快调整心态,或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疏解怒气,凡事多换个角度去考虑,同时也要理智地分析原因,以求下次不要再犯——这才是积极的做法。
例如,有两个人一起走路回家,他们在路上遇见一块石头,前面的人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他爬起来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心中仍愤愤不平,于是又赌气折回去,狠狠地踢了那块石头一脚,结果当然是自己疼得哇哇大叫。后头这个人却早早看到远处有一处泥泞地,于是他搬起这块绊脚石,将它放在泥泞地中,于是它就成了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赌气、怄气和积极解决问题,两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人的身体如江河一样,疏通则顺畅,堵塞则洪水肆虐。毛孔闭塞太久,身体内的毒素便排不出去;肠道若阻塞不通,身体也会出毛病。而怒气如火,在身体内部淤积辗转,造成的危害更甚。
很多时候,让人们大动肝火的根由往往都是一些不值得过多计较的小事。如果将这些小事一直留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思索、咀嚼、放大,就会将小事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反之,如果心胸能宽一些,肚量再大一些,能够将怒火化作积极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量,就不至于为小事而沮丧、苦闷,也不至于被嗔怒的大火伤了心肝。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佛陀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据《华严经》开示,一个嗔恨的念头,能引发至少九十二种业障。佛家将贪、嗔、痴视为三毒,嗔就是不懂得抑制和化解心中的怨气,经常发火。嗔心一起就会遮盖善念,多种业障也随即产生。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想被当作出气筒,但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时却很难控制住怒气。父母看到孩子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很容易生气;妻子看见丈夫回家后往沙发上一躺,什么也不干,也容易生气;上司看到下属阳奉阴违,自然要发火;下属嫌上司不理解自己,也满腹怨言。身边总是有不少不顺眼、不顺意的事成为我们生气的理由。
当生气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或者终日郁郁寡欢生闷气,或者一点就着火,冲着周围的人乱发脾气,久而久之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幸福与快乐不复存在,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我们为之生气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成为生气的理由姑且不论,单就生气的结果来说,它不仅无法改变事情的发展,甚至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相反,遇事不生气,多一些包容和忍让,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一位禅师刚要出门,被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迎面撞碎了眼镜。撞人的大汉刚和人吵完架,气还没消,不但毫无歉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谁让你戴眼镜的?”禅师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大汉好奇地问:“喂!和尚,为啥你不生气呀?”禅师说:“眼镜碎了再换一副不就行了,没啥大不了。若我生气,生起事端,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矛盾化解掉。我若早些或晚些开门,就可避免这场碰撞,说到底,自己一样有错。”大汉听完肃然起敬。
在禅师看来,眼镜被撞碎并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必要生气。禅师在起冲突时,没有把错误完全归在对方身上,而是及时反省自己,认为如果自己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开门,也就不会被撞了,既然自己也有错,自然就没有生气的理由了。
如此说来,怒气的源头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于自己的内心。生不生气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内心宽容,不苛责和强求别人,遇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能够自我反省,自然不会生气。很多时候,我们生气往往是由于太过执着于自我的观念,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错在别人,所以才会冲别人发火。
自己不气,便没有气,心中无嗔,便是净土。按照佛家的观点:“对愤怒的人,不以牙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事,不因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不含嗔心,不生气,这样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其实,世间之事本无绝对的黑白对错,所有的判断都是我们站在一定的角度上做出的,而这个角度往往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因此,起冲突时,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事情的对错,要尝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反省自己。
人生就像一座百花齐放的花园,总有一朵花不入自己的眼。这朵花如果开在自己家的花坛,摘掉便可,但开在他人的花坛就不便下手了。这时候就要想办法抛掉自己对这朵花的厌恶之情。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它不美丽,但是它很芬芳;也许它不娇艳,但是它很纯洁。
同样,每个人对于身边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凡事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可能会百思不解,甚至生气、窝火;但如果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便会豁然开朗了。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如蹲下来,以平等的角度与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不听自己话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也就不会轻易对他们生气、发火;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上司,换个角度,多想想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想想他在工作上承受的巨大压力,试着理解对方,心中的厌恶和反感之情便会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同情。
如果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他人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不理解自己,并为此生气发怒,只能让自己更加苦恼,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真正的智者会像禅师一样常常自我反省,并切身地去感受、理解他人。他们不在意生活中的屈辱、磨难,看得开,放得下,心中宽阔,天地自宽。他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化解矛盾与冲突,结下一段段“善缘”,也使自己的身心免受不良情绪的毒害。
当你满心计较时,便是忧虑时
佛说:“要试图放宽心量,包容世间的丑恶。人家赞美我,我心生欢喜,但不为欢喜激动,也许这欢乐之后,便是悲伤;人家辱骂我,我不加辩白,让时间去考验对方……”这是劝世人不要太计较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坦然接受所有悲喜苦乐的遭遇。佛陀常常教导世人不要妄生邪念,其实也是提醒人们在面对一些小事、面对别人施加己身的不平时,不要计较太多。不计较,就不会生气,就不会时时刻刻充满焦虑忧愁,就不会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磕绊、灰暗。
心量若放宽了,丑的、悲伤的、耻辱的事就都能容得下,生命自然处处是开阔风景;但有些人心量小得连自己都容不下,这样的人当然会觉得事事不顺,整天怒气冲冲,活在烦恼和抱怨之中。
有位妇人,特别容易为一些小事生气,她自己觉得这样不好,就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说法。
高僧听完,沉默不语,只是把她带到一座禅房中,锁上门后便离去了。
妇人气得大骂,骂得累了,高僧还不理会。于是妇人开始恳求,高僧仍不理她。最终,妇人沉默下来。
高僧在门外询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生自己的气,为什么到这里来受罪。”
高僧说:“连自己都不肯原谅,又如何能心如止水?”
又过了一会儿,高僧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何不生气了?”
“因为生气也没用。”
高僧说:“你的气还没有消失,只是压在了心里。”
高僧第三次询问,妇人答:“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
高僧微笑道:“衡量值不值得,证明心中还有气根。”
妇人问:“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还是不言语,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于地上,妇女顿悟:自己不气,哪来的气?心地澄明,心无一物,何气之有?
气来源于自身,来源于自己对环境、处境、遭遇的诸多挑剔。心中了无一物,好的、坏的、顺意的、不顺意的,都能够容纳下来,逆境当前也能保持淡然,敞开心怀,就不会有那么多嗔怒、忧虑和烦恼;相反,若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将问题归结在他人身上,满心的计较、苛求,日子就会过得很煎熬。
生命里有很多遭遇不可选择,也无法更改,这就是现实。但人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它的态度:与其一味地埋怨、苛责,斤斤计较于它给自己带来的坏处;不如坦然接受、用心感恩,并努力去发掘它美好的一面。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的不幸给我们带来了痛苦,而是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固有的美好和幸福。
有一位青年,厌弃了生活的平淡,感觉一切只是乏味和痛苦。为寻找刺激,他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活动规则是:一人待在山洞里,没有光亦无粮,每天只提供5升的水,时长为整整5昼夜。
第一天,青年很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起袭来,周围漆黑一片,听不见任何声响。他有点向往平日的无忧无虑来;他想起乡下的老母亲千里迢迢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及小孙子的虎头鞋;他想起了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他想起了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他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给自己买的一份工作餐……慢慢地,他后悔起平日里生活的态度:懒惰散漫,得过且过,冷漠虚伪,碌碌无为。
第三天,他险些要饿昏过去。但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寂、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
他责问自己竟忘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生产之时自己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发觉需要努力弥补的事情竟然那么多。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这一关。这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洞门竟然开了!阳光照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动听的鸟鸣——他迎来了一个美好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地走出山洞,脸上浮出了难得的笑容。5天来,他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只有驱除了平日遮蔽双眼的种种欲求,在绝境中回望人生,才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苛求;才知道以往那些利益的追逐,都比不过绝境中对生命的追求,对亲情的渴望。而这些平日里被自己忽略的珍贵存在,其实就是幸福。
人常常看不见自己一直拥有的东西,却为了那些没有得到或无法得到的东西懊恼伤神,这就是生活不幸的根源。如果能少去计较收入的高低,少去计较容貌的美丑,少去计较生活环境的好坏,多去发掘一些在现有条件下能够乐享的美好;假若能够少一些不满的欲求,多一些满足的心境,那么,幸福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它从不因为收入、容貌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走远或靠近,它只会随着人的心境而变迁。
人生有限,与其把宝贵的时光花费在计较、忧虑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更自在快乐的活法上。既然幸福就在身边,为什么不让自己学着少去计较,学着多发现美,让自己和生活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呢?
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
生活中,人们每日奔波劳碌,有的人为了温饱努力;有的人为了家人安康奔波;有的人为了未来拼命;有的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其实说到底,大家每日努力奋斗,想要的只是一碗安乐茶饭而已。然而,很多人都身陷名与利的欲望挣扎之中,活得忙碌、疲惫,甚至失去了自我。可是,一个人名气再大,死后所占的位置只是骨灰盒大小;金钱再多,一顿饭吃下的也只是胃的容量。名和利于生命而言只是过往浮云,人生不过一碗饭而已。
有两个不顺心的年轻人,一起去拜访一位禅师。“师父,在办公室我们被欺装作,太难过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应该辞掉这份工作?”两人一起问道。禅师闭着双眼,半天,才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回到公司,一人递上辞呈,回家务农,另一个却没动。10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式经营,改良品种,竟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位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气努力学,逐渐被器重,后来成了经理。
一天两人相遇了,谈论过自己的近况之后,不禁感叹起来。
“奇怪!师父同样给我们‘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当时就懂了,只不过一碗饭嘛!有什么难过的?何必非待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位,“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了,“师父说‘不过一碗饭’,不管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到‘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都没关系了,不赌气、不计较,就成了!师父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大惑不解,两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依然闭着双眼,隔了半天,回答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我们汲汲营营追求的成功、名利,禅师用一句“不过一碗饭”就说得十分透彻了。这碗饭的意义对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但是说到底,工作也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罢了,若看开了,就不必为了工作上的琐事烦恼费心,你可以选择继续奋斗,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所有的得到和失去,成功与失败,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就是一碗饭罢了,而对欲望是放下还是提起,也不过在你的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会让人们有不同的命运轨迹,但最终逃不过“一碗饭”的范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目标,其实本质上无非名和利。一个人要是能真正做到不在乎名利,不理会贪念,将心中的欲望和贪婪化作波澜不惊的湖水,用“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的心态来诠释人生,做到脚踏实地,就能在名利面前放下执着心,对任何境遇平和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