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相关视角
(一)文化生境[95]
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文化都处于相对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反之,生存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于是,最早源于生态学研究领域由美国的Gruinnell于1917年提出的“生境”的概念也被广泛地用于文化的场景之中。1956年,巴斯在研究巴基斯坦北部毗邻族群集团时首次借用了生态学的“生境”这一概念来研究“文化生境”,此后,美国学者马维·哈尼斯也从这一角度对“人·文化·生境”进行研究。[96]对于“文化生境”的研究,国内学者如杨庭硕等也有探讨“民族文化与生境”[97] 的关系,再有讨论文化生境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王希辉, 2008[98];张海超,2009[99];石玉宏,2010[100])、分析生境破碎化的原因(李时等,2006[101])、对生态位的深入研究(武秀英,2009[102])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文化与生境”“少数民族文化与生境”,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生境保护的讨论,还有学者提出了“旅游生境”[103] 的概念。但是,“生境”的概念是系统化的,对“文化生境”的理解也并不是对狭小地域的单一族群的考察,所以,很少有从“时空”的尺度对不同地理范围内同一族群或民族进行“整体性”分析。
生态学中生境(habitat)的概念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Gruinne所认为的生境其定义是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环境。生境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
对于民族及其文化所处的“生境”可分为“自然生境”和“社会生境”。自然生境,就是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栖息地,一般包括自然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的生计方式,这不仅是其独特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相关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生境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形成一种文化生态系统的主要基质,也是民族文化变迁和承袭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或干扰因素。社会生境一般由过去的历史文化积累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构成。历史文化积累是对历史的溯源,可以反映出其社会生境的是否封闭或开放,并决定了社会生境的天然属性与传统,它也是一个族群在“文化求同”中的根脉联系和“文化差异”中的归属认同。
借用“文化生境”的理论来研究民族文化可以更加全方位地观察文化所处的环境及其变迁,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大时空”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关联和相互影响,特别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文化、对旅游,对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进行审视,发现其所处的特殊生境及其影响。
(二)多点民族志
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对特定族群文化的田野调查工作基础下对第一手资料的撰写。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即通常所说关于文化的描述,并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但是,传统的民族志研究太多关注乡村社区,关注社群并注重对研究个案的关注。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他者、反思自我,所以集中地对他者文化深描才有可能全面地了解他者。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民族志的研究范式开始发生转变,开始从传统上的单一地点研究向多点研究转移。20世纪80年代,乔治·马库斯就指出,适应全球化的民族志的书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保持了单一地点集中的民族志观察和参与,同时用其他方法将本土的研究对象置于一个世界体系场景中来描述和分析;另一种则是多点民族志(multi - sited ethnography),通过超越单一地点的研究来分析文化意义、事物、身份等在不同时空的循环流动。[104]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多点民族志”通过追踪多个地点或场景的活动来分析文化的生产,不仅仅是对多个地方的研究,而且是地域关联性的新语言,具有一种新方法论的意义。[105] 民族志的发展经历过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反思民族志的阶段,从内容上来说也体现了业余民族志、专业民族志和经典民族志的发展特点。对于族群文化而言,其文化大多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民族的生活方式虽具有全民族的统一性特征,但是其存在和传承的具体时空却是各个地方的社会,在分布上呈现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面貌,因此还涉及写作文化范式的文本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宗教,而仪式是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仪式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标志性、统领式意义。为此,笔者在调查时从文化的日常生活出发,重点搜集与纳西东巴文化相关的仪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点民族志的书写,不仅可以进行比较也同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因此,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也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此外,从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说,还强调主位(emic)与客位(etic)的互动及转换。主位研究强调在研究中要求调查者去习得被调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和世界观;客位研究则以调查者本身的立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念并不是以当地人的观点而更多地以主流社会的观念来观察、访谈。也正是如此,人类学研究才会总是着眼于观察“他者”并做异文化的比较,才会引出不同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在研究中不能简单地对某一文化形态进行简单分析,就会关涉到文化领域里的民俗文化、通过仪式、文化空间、文化叠压等诸多分析概念,也会涉及旅游领域中的旅游管理、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等相关概念。同时,在调查研究中一方面会重视“族群”的文化生态及现状,另一方面也会关注“游客”的旅游观察,即要关注主动的一方也要关注被动的一方,这也正是旅游人类学视角的对“东道主”与“游客”的跨文化研究。
[1]转引自 [挪威] 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序言),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5]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6][美] 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7]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9]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0]光映炯、黄静华、光映霞:《旅游展演、行为实践和社会交流——以丽江玉水寨“东巴法会”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
[11][加拿大] 艾德勒:《旅游是一种表演性艺术》,谈谷铮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第5期。
[12]M.Haldrup & J.Larson,Tourism,Performance and theEveryday,Routledge,2009.
[13]杰茜卡·安德森·特纳:《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杨利慧译,《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18]朱煜杰:《旅游中的多重凝视:从静止到游动》,《旅游学刊》2012年第11期。
[19]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民族学刊》2010年第2期。
[20]王静:《人类学视野中的“仪式”与“文化展演”》,《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1][美]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李明宗:《宗教观光:朝圣与文化展演》,(台湾)《身体文化学报》(第一辑),2005年12月。
[23][美] 理查德·鲍曼:《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领域中的“表演”观》,杨利慧译,《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4][美] 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王俊鸿:《文化展演视角下少数民族移民节日文化变迁研究——以汶川地震异地安置羌族搬迁前后的羌历年庆祝活动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26]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27]廖扬、蒙丽:《民族民俗旅游的时空维度与文化场域》, 《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28]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以台湾民俗村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9]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30]洪颖:《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方法维度》,《艺术探索》2007年第1期。
[31]吴晓:《艺术人类学视域中的民间艺术旅游展演》,《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2]吴晓:《旅游展演与民间艺术审美主体复杂性——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3]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34]吴晓:《民间艺术旅游展演的研究视角与问题意识》,《兰州学刊》2010年第6期。
[35]魏美仙:《旅游展演艺术研究述评》,《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
[36]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峨山葬族花鼓舞田野调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7]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亚肇:《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旅游展演与重构特征》,《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39]黄丽娟:《从旅游展演视角看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商情》2008年第13期。
[40]郭文:《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游客的调查》,《旅游学刊》2008年第10期。
[41]赵红梅:《旅游情景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厦门大学。
[42]郭文:《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游客的调查》,《旅游学刊》2008年第10期。
[43]陈素华、杨殿斛:《旅游仪式展演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学视野中的黔东南郎德苗寨民族歌舞传承》,《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4]李春霞、彭兆荣:《彝族“都则”(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开发》,《旅游学刊》2009年第4期。
[46]杨柳:《民族旅游发展中的展演机制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7]马凌:《节庆旅游中的阈限体验:日常世界与旅游世界——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学术研究》2010年第11期。
[48]阳宁东、杨振之:《第三空间:旅游凝视下文化表演的意义重解——以九寨沟藏羌歌舞表演 〈高原红〉 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49]唐欢:《旅游情境下的乡村仪式展演与文化变迁》,《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50]雷晴岚:《论三宝千户侗寨的旅游文化展演方式》,《丝绸之路》2012年第14期。
[51]荣莉:《旅游场域中的现代表演性——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村旅游表演的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2]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体育类民俗体育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53]朱江勇:《旅游表演学:理论基础、内涵与内容及其实践》,《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4]朱江勇、覃庆辉:《论人类表演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旅游论坛》2009年第6期。
[55]朱江勇:《旅游表演学:理论基础、内涵与内容及其实践》,《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6]朱江勇:《“舞台互动”:旅游表演学视域下的旅游展演空间》,《旅游论坛》2014年第2期。
[57]曾亚玲、李娌:《旅游景区文艺表演的文化内涵和商业化运作》,《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8]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旅游科学》2005年第6期。
[59]吴长亮、沈治乾:《关于旅游演出兴起的社会意义探讨》, 《决策探索》2007 年第6期。
[60][英] 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王静:《人类学视野中的“仪式”与“文化展演”》,《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3][西班牙] 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张鹏、张怡欣、吴霄婧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64]吴铮争、刘军民:《百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65][西班牙] 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张鹏、张怡欣、吴霄婧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页。
[66]刘建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述略》,http://www.iccs.cn/contents/610/14308.html,2016年。
[67]梁正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68]徐智波:《非遗传承人档案工作机制亟待构建》,http://www.danganj.net/bbs/viewthread.php?tid=51829,2016年。
[69]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4年第4期。
[70]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旅游论坛》2008年第6期。
[71]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2]蒲娇:《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2011年。
[73]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74]罗新民:《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态、动态”保护与发展———以贵州省为例》,《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
[75]赵心愚等:《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民族出版社2012 年版,第252页。
[76]杨静:《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思考——兼谈对原生态的看法》,《美与时代》2011年第12期。
[77]赵心愚:《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民族出版社2012版。
[78]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79]郑颖捷:《法律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活态保护初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4期。
[80]田里、光映炯:《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的互动与发展路径——以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5期。
[8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光映炯:《中国旅游人类学的构建、困惑与应对—— 〈旅游人类学教程〉 之后》,《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85]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86]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7]光映炯:《旅游场域与东巴艺术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88]本书中统一为“习性”,凡引文中出现的“惯习”亦为“习性”。
[89]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康、李猛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0]光映炯:《旅游场域中文化权力的生成与表达》,《思想战线》2013年第1期。
[91][美] 司佩姬:《舞台化的场景:中国云南石林风景后现代的真实性何在》,巴莫阿依等:《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92]曹国新:《旅游的社会效用及其机制》,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93]张意:《文化:社会区隔的标志》,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34644239.html, 2016年。
[94]曹国新:《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5年第1期。
[95]光映炯、和继全、光映霞:《滇川交界俄亚大村的文化生境及演变》,《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2辑)》2013年第6期。
[96][美] 马维·哈里斯:《人·文化·生境》,许苏明编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7]杨庭硕、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8]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6期。
[99]张海超:《商业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基于文化生境理论的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101]李时:《宋明生态旅游开发导致生境破碎化问题的对策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第1期。
[102]武秀英:《文化生态位对提升民族文化的意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103]李继群:《旅游生境与文化调适——丘北县仙人洞村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2年。
[104][美] 乔治·马库斯(George E.Marcus):《十五年后的多点民族志研究》,满珂译,《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