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历史跨度540多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音乐艺术发展迅速。明朝不仅是昆曲的极盛时期,而且民间歌曲、乐曲也极为丰富繁盛。清康熙至乾隆间,经济更为繁荣,但昆曲已逐步走向衰落,而以皮黄、梆子为代表的乱弹剧目则日渐兴盛,各种民间艺术也呈现出纷纭繁荣的景象。
明清时期,民歌、戏曲、说唱、歌舞音乐及器乐均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成为本时期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 民歌
明清民歌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分为四方面。首先,有相当数量的民歌反映农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阶级的压迫剥削。如《苦麻叶儿苦茵茵》(四川民歌)、《长工调》(陕西民歌)、《江南百姓苦愁愁》《十二月长工苦》(江苏民歌)等。其次,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民歌,从数量上看在明清民歌中占了相当部分。如叶贵刚、王贵元等收集整理的民歌集《山歌》中的绝大部分民歌,都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坚决和大胆追求,表达了对不能拥有“天长地久”爱情的苦闷和担心的心情。如其中一首名为《隔》的民歌这样唱道:
(啊)结识私情隔条浜,
弯弯走转两三呀更,
小阿奴要跋金钗、银钗造条私情路,
咦怕私情不久(哎)长。[6]
再如《大定山歌》(贵州民歌)曲调悠长,以生动的语言,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爹娘管妹由他管,丝线棉衣扯不开”等句,则唱出了他们对婚姻自由的渴望之情。最后,反映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作斗争的民歌为数也不少。如《于七抗清十二月》《想闯王》《四月里石榴火样红》《愁你一去不回头》等。另外,反映劳动生活,赞美祖国美好河山及对古代英雄人物赞颂、对封建礼教受害者的深切同情等内容的民歌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二 戏曲
明代戏曲包括“四大声腔”、梆子腔、京剧、曲艺、弹词等内容。声腔是南戏与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声腔”是指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南戏声腔与民间戏曲、音乐结合,并由于初时主要在浙江海盐一带流行,故通常被称为海盐腔。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县,但流传面较广,包括江苏常州、镇江、扬州,安徽贵池、太平诸地。弋阳腔形成于江西弋阳,后流传至南京、北京、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昆山腔本是昆山地区的一种土戏,经当时魏良辅改造后成为四大声腔中留存最久、流传最广的戏曲音乐。
“四大声腔”中海盐腔相对幽雅、文静,主要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伴奏。余姚腔用杭州湾地区的土语演唱。弋阳腔吸收了各地民间音乐和戏曲声腔,音调高亢,情感奔放,对地方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大。
梆子腔是起源于陕西、山西等地的古老戏曲曲种,也称为秦腔、乱弹。从明后期流传至清康熙时,流传广泛,剧种繁多并形成多种流派。其中以陕西同州梆子和山西蒲州梆子历史最为悠久。另还有上党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梆子和四川梆子等。梆子腔的音乐风格均高昂激越,气势雄壮。由于梆子腔的音乐风格粗犷豪迈,铿锵有力,文辞通俗易懂,故在北方各地很受群众欢迎。
京剧是清代中期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其他剧种互相吸收交流影响而形成的新剧种。京剧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后,取代了日渐衰落的昆剧。京剧最主要的唱腔为西皮腔和二黄腔,其他还有反西皮和反二黄。西皮腔是指湖北襄阳将陕西梆子与楚腔相结合而成的襄腔。其特色是流畅明朗,多用于表达高亢、激动、喜悦的情感。二黄腔则是指江西宜黄在弋阳腔影响下而形成的声腔。二黄腔相对较为柔和深沉,主要用于表达悲愤、沉思、感叹和回忆等情绪。以原板为基础,借助曲调、速度、节奏和节拍等的变化,从而衍化出回龙、导板、二六、慢板、流水、散板和摇板等不同的板式。除了西皮和二黄腔之外,京剧还吸收了昆腔、四平调、吹腔、唢呐二黄及花鼓调等古代声腔,其音乐丰富多彩,京剧因而成为板腔戏曲中最完整的戏曲腔调。
三 说唱
说唱艺术属于曲艺范畴。明时期说唱中的鼓子词、诸宫调已逐步衰落。当时流行的主要曲艺形式是弹词和鼓词。弹词和鼓词是由词话演变分化而来的。词话的唱词一般是七言或十言诗句,上下句构成一组,以一个相应的基本调反复演唱。明代中叶后,词话在中国南北方逐渐发展分化为风格各异的弹词和鼓词。
弹词主要在南方的江浙一带流行,苏州尤盛。弹词最初的形式为长篇说唱,演唱者自弹三弦或琵琶伴奏。流传至今的著名唱本有《珍珠搭》《再生缘》《义妖传》和《玉蜻蜓》等。明至清中叶的弹词艺人已无法考证。清中叶以后可考的著名艺人以俞秀山、陈迂乾和马如飞为代表。俞秀山、陈迂乾主要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马如飞则生活于稍晚的同治年间。俞、陈、马三人在唱法唱腔上各有特色,在当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俞秀山唱腔细静、柔婉,富于情韵;陈迂乾唱腔的特点则苍凉、粗犷、豪迈,适于老生、老旦演唱。马腔则具有缓、园、跳的特点,较为活泼动听。19 世纪40 年代后,弹词逐渐在上海流行,为适应市民听众需要,弹词无论在演唱形式还是唱腔上都有很大变化,并产生了不少新流派。
鼓词是流行于北方的主要演唱形式,属说唱音乐范畴。早期鼓词多为长篇,如现存《大唐秦王词话》共六十四回。内容多为鸿篇巨制,演义历史故事。清中叶后,逐渐过渡为“折唱”“段儿书”等短篇形式。清乾隆前后,鼓词发展迅速,南方的扬州等工商业城市也兴盛起来。清乾、嘉之际,八旗子弟中十分盛行短篇鼓词,此即所谓“子弟书”。同时,曲本内容广泛,唱腔发展较大,并形成西韵、东韵。西韵传说为道光年间艺人石玉昆所创,故又称为石韵,主要流行于京西地区。其唱腔柔婉低回,颇具韵味。流传下来的著名作品有《杜丽娘寻梦》《红拂私奔》及《三侠五义》等。东韵主要流行于东城地区,唱腔悲壮激越。代表曲目有《长坂坡》《宁武关》《蒙正赶斋》及《露泪缘》等。鼓词的伴奏,主要有小鼓、拍板和三弦。清嘉庆年间,北京最著名的鼓词艺人是梅、清、胡、赵四家。清代的鼓词,创作题材与弹词有较大区别,其作品内容大多描写卫国英雄和忠臣良将,描写他们保家卫国、征战却敌的故事。其中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薛家将》《呼家将》等。
四 歌舞音乐
明清的歌舞音乐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其中最主要的种类有秧歌、花鼓、采茶、花灯、二人转、跑旱船等。我们简单介绍秧歌和花鼓。
秧歌产生于南宋时期,距今有近1000 年的历史。秧歌通常在春节表演。这种歌舞形式发展大至经历了三个阶段:伴随劳动生活的小曲,独立民间歌舞演唱,最后过渡为小戏。秧歌所演唱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既有反封建、歌颂农民起义的《宋景诗造反》《于七抗清十二月》《洪秀全起义》等作品,也有表现大胆、直率的男女爱情的作品。秧歌的音乐通常包括小场演唱、锣鼓打击乐、唢呐吹奏三个部分。前部分演唱内容包括两种形式:领唱秧歌、走戏调。歌舞开场时秧歌头演唱,诙谐风趣,引导秧歌开始。“走戏调”一般都是从小调移植而来的独立小曲,结合舞蹈,边舞边唱,并在前后加入锣鼓过门。而锣鼓打击乐和唢呐吹奏两部分主要用于伴舞。
花鼓又称打花鼓、花鼓子、花鼓小锣和地花鼓等。花鼓大多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湖南、山东等省。花鼓的历史悠久,南宋时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有临安百戏艺人表演花鼓。花鼓戏大多在元宵节等节日时与采茶、秧歌花灯等一起表演。我国花鼓以安徽凤阳花鼓最具代表性。除凤阳花鼓外,还有湖南花鼓、湖北花鼓、陕西花鼓、山西花鼓、四川花鼓、襄阳花鼓、来凤花鼓、天沔花鼓等也都很有名。清代以后,一些地区的花鼓戏逐步增加故事情节,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演化成地方小戏,如湖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等。明清歌舞音乐以民间小调为主,流传下来的主要作品有《放风筝》《绣荷花》《采茶调》《观灯》等。此外,当时少数民族的歌舞也极为丰富多彩。如壮族的扁担舞,藏族的锅庄、裹玛、弦子舞,瑶族的铜鼓舞,高山族的杵舞,傣族的孔雀舞及苗族的芦笙舞等都独具特色。
五 器乐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器乐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因而形成了我国民族器乐的黄金时代。器乐分为独奏和合奏两大部分。
器乐独奏的乐器主要有古琴、琵琶、三弦、唢呐和笛箫等。其中古琴和琵琶两个乐种历史悠久,在此时期更是空前繁荣,各自形成了影响颇大的流派和艺术名家。
明初及万历前后,部分贵族文人提倡琴学,集资刊印各种琴谱,保留了许多古代琴曲。如《神奇秘谱》(朱权篇)中就收集了诸如《流水操》《潇湘水云》《广陵散》《大胡笳》《小胡笳》等古琴曲。
明代的古琴演奏流派繁多,最主要的有浙派和江派。浙派的代表人物是徐洗。他培养了大批古琴人才,自己演奏古琴,技艺高超,“得心应手,趣自天成”。江派是指以松江刘鸿为代表的演奏派别。该派也培养了大批琴徒,收集出版琴谱,其演奏具有“疏畅而清越”的风格特色。
明代最著名最重要的琴派是虞山派。该派兴起于嘉靖、万历年间,创始人为严澄。因其家住江苏虞山(今常熟)故被称为“虞山派”。严澄编有《松弦馆琴谱》,既集古曲,又录当代作品,如《溪山秋月》《洞天春晓》等。虞山派倡导轻、微、淡、远的演奏风格,是明清时影响最大的琴学流派。
清代比较著名的琴派主要有三:一是广陵派,以徐长迂、徐祺为代表;二是蜀派,以张孔少为代表;三是浦城派,以祝凤嘴为代表。三派均注重器乐曲,受虞山派影响较大。另外,还有以王溥长为代表的诸城派,以黄勉之为代表的九嶷派等。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著名古琴曲很多,如《渔樵问答》《龙翔操》《秋鸿》《鸥鹭忘机》《长门怨》《醉渔唱晚》及《梧叶秋风》等。不过,流传最广的则是《平沙落雁》。
琵琶是一件影响极广的古老乐器。明清两代,琵琶名家也不胜枚举。嘉靖至万历年间,江南的琵琶名家是钟秀之、查八十等人。北方则以李东垣及其学生江对峰最享盛名。万历之后,汤应曾是北方的琵琶名家。汤应曾系邳州人,外号“汤琵琶”,曾弹奏《塞上曲》《洞庭秋思》 《胡笳十八拍》 《楚汉》等百余首古曲。其中《楚汉》即一般认为是到今仍流传的《十面埋伏》。该曲记载于《华氏琵琶谱》,全曲共十三段,从序曲到尾声,用丰富的音乐语汇描绘了“垓下大战”的全过程,歌颂汉军所取得的胜利。此曲借琵琶这一乐器,成功地演绎了古代楚汉垓下大战这一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充分发挥了琵琶的丰富表现力,成为千古名曲。
明清时期,华文彬对琵琶音乐及其艺术表现出作出较大贡献。华文彬,江苏无锡人,多才多艺,对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均颇有研究,且精通医学。音乐方面,擅长于琵琶,能弹能唱,曾著《琵琶谱》刊行于世。这是中国最早印行的琵琶曲谱文本。在书中,他首次确定了琵琶的指法符号,并辑录保存了数十首琵琶曲谱。另明末清初王均锡、陈牧夫及清末李芳园等都是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琵琶名家。
明清合奏器乐主要有丝竹、弦索、鼓吹及清锣鼓等形式。这些民族器乐合奏有中国的民族“交响乐”之说。“交响乐”由“丝竹乐”和“吹打乐”两部分组成。丝竹乐主要有:广东音乐、弦诗乐、弦索乐、江南丝竹、河南板头曲、白沙细乐等;吹打乐主要有:河北吹歌、山东鼓吹、辽宁鼓乐、晋北鼓吹、西安鼓乐、十番锣鼓、潮州锣鼓及浙东鼓吹等。
“丝竹”是由吹管乐器与弦乐器构成的合奏形式。名作有江南丝竹《三六》《欢乐歌》,广乐音乐《雨打芭蕉》等。“弦索”是全用弦乐器的合奏形式,最初只用于戏曲、曲艺中诸宫调、北曲等的伴奏,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舞名马》《普庵咒》《月儿高》等都是流传下来的弦索乐名作。
鼓吹是最普通的民乐形式,一般用唢呐、管子、笛子等乐器主奏,以锣鼓等打击乐器相和或相间配合。如山东鼓乐《普天乐》,西安鼓乐《双九拍折桂令》和苏南吹打《将军令》等。“清锣鼓”是只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演奏的合奏形式,如十番锣鼓中的《七五三》《清钹锣鼓》,浙东锣鼓《八仙序》等都极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