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时代理想信念的含义
长期以来,一提到“理想”“信念”,人们就会联想到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这样单独使用“理想”或“信念”的概念就很容易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简单地理解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忽视了共产主义对人们当下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撑和引导功能,忽视了自己的实际行动、所处阶段的时代性,与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有了“理想信念”这样一个与“信仰”相似的综合概念。它不是“理想”与“信念”的简单叠加,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有着自己更为深入的特定内涵和时代特色。
(一)新时代理想信念概念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理想、信念”改为了“理想信念”,表明在新时期理想信念与理想、信念是有区别的。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23]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理想信念内涵的重要依据。新时代理想信念的内涵可以从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两个层次理解。
远大理想指的是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详细地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路径,为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正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人类前进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激励革命前辈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最终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意义,并多次批判“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他说:“不能由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过程较为漫长,就主观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虚无缥缈的,拒绝成为忠诚的共产党员。要知道,革命理想的重要性。”[24]可以说人类的历史长卷,就是一个树立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对自身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追求,具有天然合理性,它指引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选择了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共同理想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社会理想。现阶段,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领导人民90多年共同努力的成就,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是当下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目标历来十分明确,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之后,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更加具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阶段性的具体体现。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者都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方向一致。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表述。中国梦是用贴近大众的语言来表达,更具有感情色彩,在不同民族、地域、文化背景的人群中可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汇集人心,形成巨大能量。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包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理想信念是人的意识与情感的有机统一,理想信念中的理想是人们所尊崇的社会理想,信念是把崇高的社会理想作为信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本书简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反映人们对最高价值目标,即理想的必然实现的相信;二是结合时代特点和需求,支配人们行为规范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不同于单独的“理想”和“信念”有很多类型和内容,它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有把握好理想信念的准确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二)新时代理想信念内在联系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和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体现,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当代实践。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纲领和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结合,与国家的具体国情社情民情相结合,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看,实现共产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邓小平同志引领的改革开放,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尽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随着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有了新的表述,但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贯穿始终,随时检验并调整着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因此,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与实现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树立和追求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指导实践。因此,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又要立足我国实际,脚踏实地为实现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三)理想信念与理想和信念的区别
与单独的“理想”“信念”两个词相比,“理想信念”更强调理想和信念含义的统一。理想强调奋斗目标,为人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强调人的态度和信念,为人的行动提供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不同于“理想”也不同于“信念”,它既注重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追求又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坚持,它将“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的重点内容统一起来,其内涵超出了两个词单独使用的含义,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目标追求转化成的人们确信的观点和信条,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倦笃行。正确把握“理想信念”这一复合概念的深刻含义,有利于克服和防止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片面性:要么重理想而轻信念,即理想被视为束之高阁的社会远大理想而失去奋斗的勇气和信心;要么重信念而轻理想,即只顾埋头苦干而迷失方向,导致只讲效率不谈性质和方向的“实用主义”。搞清楚理想信念的含义可以有效防止理想信念教育顾此失彼,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未来的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美好蓝图;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奋斗过程中“情感”“品格”“意志”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理想的奋斗中获得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四)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区别
信仰是与“理想信念”意思相近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从信仰本身含义上看,它与“理想信念”基本相同,都是对某种事物的坚定信奉和执着追求。但由于中国特定的语言语意习惯,“信仰”并不是一个特别通行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信仰”常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而且“信仰”更偏重于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甚至与某种不切实际的想象有关。不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文献中,为了强调对理想或信念那种至死不渝的情感追求,也使用过“信仰”一词。如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5]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26]这些语言中的“信仰”和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含义是相同的。从中国所有党史、政治文献资料总体上看,“理想”“信念”比“信仰”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因为“理想”“信念”更注重现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含义更加丰富,信仰则更侧重主观情感,因而,在中国,尤其是当下,我们讲到对社会主义的信奉和追求时,使用“理想信念”一词更加准确,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