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民族历史语境

一 历史沿革

早在远古时期,河湟地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河湟地区的主要居民是羌人;战国时,羌人日渐强盛。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羌人与匈奴联合攻击汉边;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击败羌人进入湟水流域,羌人大部归降;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羌人再次反汉,赵充国率兵平定羌乱后,在金城郡新设了7个县,其中允吾(约治今青海民和县境)、临羌(治今湟源县东部或湟中县西部湟水南岸)、破羌(治今乐都县老鸦古城)、安夷(治今平安县平安镇)4个县在今河湟地区,河湟地区开始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郡县体系中。

东汉初年,金城郡一度被裁省,后在马援的坚持与努力下复置。为便于管辖,金城郡原属的黄河以南3县(枹罕、白石、河关)改隶陇西郡,使其辖县由13县减为10县。汉献帝建安年间,从西城郡析置西平郡,治西都县(治今西宁市),辖西都、安夷(治今平安县平安镇)、临羌(治今湟中县多巴镇)、破羌(治今乐都县老鸦古城)4县,出现了河湟地区归2个郡管辖的局面。三国时,河湟地区属曹魏管辖,基本上沿袭东汉之制,仍归金城、西平两个郡管辖。

西晋时期,金城郡治由允吾移至甘肃榆中。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先后统治河湟地区的有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割据王国,行政建置变化较大,设置的郡县也较多。立国于青海牧区的吐谷浑也曾短暂统治过河湟部分地区。北魏时,在河湟地区置鄯善镇(治今西宁市),后改为鄯州,并移至乐都县(治今乐都县碾伯镇),辖有西平(今西宁市)、洮河(今化隆县群科镇)、浇河(今贵德县河阴镇)3郡。北周时,今河湟地区分属鄯(治今乐都县碾伯镇)、廓(治今贵德县河阴镇)、河(治今甘肃临夏)3州管辖。

隋朝初期,在今河湟地区设鄯、廓2州,隋炀帝时改为郡,有西平(治今乐都县碾伯镇)、浇河(治今贵德县河阴镇)2郡。唐初,在青海东部设鄯(治今乐都县碾伯镇)、廓(治今贵德县河阴镇)2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到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称西平郡、宁塞郡。“安史之乱”结束以后,河湟地区被吐蕃占据,设立了许多节度使,后来吐蕃分裂,其部族相互不统属,五代时期也是如此。

北宋前期,河湟吐蕃部落联合建立了唃厮啰地方政权,建都青唐(今西宁市),前后存在近百年,但并未设立行政建置。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河湟地区被宋军占领,并将“青唐”改为“鄯州”(今西宁市),将“邈川”改为“湟州”(今民和县)。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宋军再次进占河湟,增设廓州(治今化隆县群科上城),改鄯州为西宁州(此为西宁地名之始),改湟州为乐州。金灭北宋后,河湟地区一度处于金的统治下,后来西夏发兵夺取了西宁州、乐州,并统治近百年。

元时期,在湟水流域设立了西宁州(今西宁市),隶属于甘肃行省,在黄河以南设立了贵德州(今贵德县河阴镇)、必里万户府(管辖今贵德以西海南、黄南等牧区)等,隶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积石州元帅府(今甘肃大河家),之前隶属于陕西行省河州路,后来改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初步形成了东部农业区隶属于甘肃行省、西部牧区隶属于宣政院、下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格局。

明代废行省,在西北西番之地实行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之下的卫所制,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今西宁市),隶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设中、左、右、前、后、中左六千户所;将贵德州改为贵德守御千户所(今贵德县河阴镇),隶属于陕西都司。同时,在今青海西部广大地区先后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4个羁縻卫所,史称“塞外四卫”,由西宁卫兼辖。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年间设甘肃行省,青海东部属甘肃,西部为蒙古辖地。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改西宁厅为西宁府,辖西宁(西宁卫改置)、碾伯(碾伯所改置)2县和大通卫(治今门源县浩门镇)。乾隆年间,先后在河湟地区设置巴燕戎格厅(治今化隆县巴燕镇)、循化厅(治今循化县城关镇)、贵德厅(治今贵德县河阴镇),改大通卫为县,道光九年(1829年),设丹噶尔厅(治今湟源县城关镇),至此,西宁府共辖3县4厅。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西宁府,改设甘肃省西宁道,将清末四厅改为4县,共辖7县,隶属甘肃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元月,从甘肃省析置青海省,辖原西宁道和青海办事长官辖区。

新中国成立后,河湟地区设有西宁市及民和、乐都、互助、湟中、湟源、化隆、循化各县。1978年10月19日,设立海东地区,下辖平安、民和、乐都、互助、湟中、湟源、化隆、循化8县。湟中、湟源2县改辖西宁市后,形成西宁市辖4区3县、海东地区下辖6县的格局。2013年,海东地区撤地建市。

二 民族状况

河湟地区是西接西藏、南达云南、北连河西的天然交通枢纽,作为丰裕的河湟谷地,河湟地区历来吸引着各游牧民族的到来,于是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河湟民族走廊,这条走廊与河西走廊共同构成的西北民族走廊与藏彝走廊互联互动,使此地成为民族迁徙、融合频繁发生的地区。

早在秦汉以前,河湟地区就居住着众多的西羌部落。到了西汉,住在河西走廊的部分月氏人迁徙至祁连山以南和湟中地区,并与羌人联姻,史称“湟中月氏胡”。随着汉朝势力进入河湟并设郡县进行管制,大批汉族通过从军、屯垦、任官、移民、经商等方式从内地进入或长驻该地,使这一地区出现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东汉时,官府的残暴统治引起了河湟羌人的不断反抗,统治阶级在镇压羌人起义后,往往把降羌移置内地,许多河湟地区的羌人被迁往内地,逐渐被汉族同化。

西晋后,北方鲜卑族移居青海,其中秃发部在河湟地区建立了南梁政权,吐谷浑部则通过多种方式兼并、联合以羌族为主体的当地民族,形成了新的民族融合体,并建立了吐谷浑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政局混乱、人口流散、民族不断迁徙,这就加速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羌族、月氏、匈奴、鲜卑等民族,或逐步发展演变为其他新民族,或移居,或在长期生活中与汉族同化。

到了唐代,河湟地区一方面成为汉蕃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另一方面又成为唐、蕃政权互进的关键。“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湟地区,许多吐蕃人进入该地戍守,原来生活在青海的一些羌人、吐谷浑人融入或同化于吐蕃部落中,久而久之发展为现在的青海藏族,两宋时期,河湟地区的主体民族仍为吐蕃,这时还有党项、汉族、回鹘以及侨居的西域人,13世纪初,蒙古崛起,成吉思汗及子孙开始了大规模的西征。在此过程中,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民族被迁徙到东方来,他们被分派到各地驻扎屯戍,其中有一些落脚于河湟地区。原居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部落中的孕勒莽等,率领本族170户向东迁徙,后被安置在积石州,经长期发展逐步成为现在的撒拉族。

元代之时,大量蒙古部落入青,原居住在青海的霍尔人和留居在此的蒙古人通过长期生活交往,逐步发展成西宁州土人,到了元末明初,单独形成了一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名为土族,明初,西域一带混乱,大量回人进入西北和中原内地,有相当数量的西域回人经河西地区,留居甘肃、凉州等地,一部分进入河湟地区,成为这里的永久居民。清代,河湟地区多民族杂居局面得到延续的同时,民族关系也基本上保持和谐。

如今,生活在河湟地区的主要有汉、藏、蒙古、回、撒拉、土、满、裕固、东乡、保安、哈萨克等民族,他们长期杂居,互通有无,展现出多元民族文化图景。除汉族外,藏族大部分聚居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等藏族自治州及海西州的天峻县,少数居住在农业区各县。回族大部分居住在化隆、门源两个回族自治县和西宁市东关一带,少数居住在湟中、民和等县。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少数居住在化隆、同仁等县。蒙古族大部分聚居在海西州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少数居住在海晏县和祁连县等县。土族大都居住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及民和、大通、门源等县。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海西州的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乡。此外,还有少数保安族、东乡族等,他们大部分散居在农业区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