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的秦巴山区
秦巴山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陕西的安康、汉中,甘肃的陇南,河南的南阳,湖北的十堰,四川的广元、巴中是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秦巴山区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它因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在反复的锤炼中不断成长;它的美丽自然风光也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民主革命时期,秦巴山区被革命的火种点燃,大量英雄儿女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生命,它具有光荣的红色印记。
1.先民旧址 文明初兴
秦巴山区人类生活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商洛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洛南县阳虚山,相传是“四圣”之一的仓颉的造字之处。《直隶商州总志》载:“阳虚山石室二十八字,系仓颉遗笔。”[2]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洛是建立商朝的商族的始封地。《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姑氏之女,为帝誉次妃。”“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 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3] 位于汉中市南郑区的龙岗寺文化遗址,同时发现了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旧石器时代的“龙岗人”生活在120 万年前,比“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还要早。龙岗新石器遗物距今在7000年至6000年之间,系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遗物,证明至少在六七千年前,汉中盆地的古代文明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4] 悠久的历史为秦巴山区留下了众多美丽传说与久远记忆,长久流传于炎黄儿女的记忆之中。
2.交通要地 几经锤炼
秦巴山区在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是兵家要塞,这使其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管控之中。战国时代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治在今安康市境内,东汉初郡治迁于今汉中境内),西起沔阳的阳平关(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东至郧关(今湖北 郧县)和荆山,绵延千里。[5] 汉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绵延400 余年,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汉朝由此孕育。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秦巴山区经常接纳因各种原因而迁徙此地的移民,且形成了湖北—商洛贸易通道,河南—商洛贸易通道和商洛—关中贸易通道。[6] 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军事屯田,人口增长与灾荒等原因下流民向陕南迁移,以及封建政府有意识的通过晚征、少征税等徕民政策引导贫困农民到陕南山区开荒度日,使山区居民显著增多[7],为秦巴山区的开发注入活力,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重要的战略位置也使秦巴山区屡屡遭兵燹,造成社会动荡。如三国时期,汉中因地处关中、巴蜀两大经济区域之间,道路汇集,地形险要,成为魏蜀两国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这对秦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使它饱经战火的锤炼。
3.雄秦秀楚 人文化成
秦巴山区有秦岭、巴山两条山脉。秦岭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全长约800 千米,群山毗连,河道交错。巴山山脉得名于古代巴族和巴方国,西起嘉陵江谷,东至湖北武当山,其山势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绵延约300 千米。兼具秦地雄浑、楚乡秀美的秦巴山区美景,构成了雄秦秀楚的壮美画卷,吸引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的“新春木叶未蒙笼,西望天涯几日通。商洛山间白云起,行歌思见采芝翁”。秀美江山也使秦巴山区人民养成了淳朴的品格。
4.红旗招展 革命老区
秦巴山区共有47个革命老区县,占总区县数的58.8%。民主革命开始以来,秦巴山区诞生了中共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大革命时期商洛即建立了商县、龙驹寨两个中共特别支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返回汉中,成立中共南郑小组,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1930年11月,中共陕南特别委员会(即汉南特委)正式成立。1933年2月7日,在通江县成立中共川陕边区省委、川陕边区苏维埃政府。至1935年3月,形成东自达县、城口、万源、镇巴、西乡,西至旺苍、广元、宁羌,纵横20余县、面积20余万平方千米、人口700多万的川陕苏区。[8]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陕南人民自发成立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寻找党的领导而奉命北上抗日,成为一支成建制加入红军的革命队伍。在革命战争中,大量英雄儿女为革命捐躯,为新政权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1985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秦巴山区的红色印记成为山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