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青少年的校园暴力、校园谋杀、残害动物、自我伤害、自杀事件屡见报端。不管是伤害他人还是伤害自己等都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对生命的忽视与践踏,这种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青少年冒着生命的危险挽救陌生人生命的报道也常有发生。当我们把这些社会现象综合起来看时,不难发现,他们都和如何对待生命有关,主要包含对生命的漠视或关怀,不同的生命态度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生命道德是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人类生命及他类生命之间关系的道德,中西方古代先哲们很早对这个生命哲学问题进行过阐述,如古代儒家就提倡“天生百物,人为贵”(《郭店楚墓竹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道家也提倡“圣人忧虑天下,莫贵于生”(《吕氏春秋》)的重身贵生的思想。西方的帕斯卡、卢梭等也思考过人的生命本质问题,重视生命教育。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思想,主张人类应当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敬畏所有的生命,只有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建立与其他生命的联系,人类才能与自然的一切生命建立新的和谐秩序。可见,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人的生命道德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主要提倡以尊重、敬畏、关怀生命为核心的生命道德思想。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每个生命懂得珍爱自己、关怀他人、理解生命的价值并最大程度地努力实现生命的潜能,那么,他们所组成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健康、强盛的社会。
生命道德主要与伤害、危及自己或他人生命的健康和行为问题相关。生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生命也是一切之根本,离开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因而,本研究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生命道德和生命受威胁时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把伦理学中的生命道德带到心理学领域。为此,本研究尝试建构生命道德感的概念和理论假说,生命道德感是个体尊重和敬畏生命,关怀和保护生命的程度,它既可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也可以是一种由情境诱发出来的状态和体验。生命道德感对自我伤害、自杀、攻击行为、虐待行为和紧急助人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能对这些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内化健康和外化的社会行为有更好的预测力。一个缺乏生命道德感的个体有更多的自我伤害行为、攻击和虐待行为;一个具有较高生命道德感的个体在他人生命危急时刻,会表现出更多的见义勇为行为。同时,生命道德感具有自我取向和他人取向的双重属性,一个生命道德感水平较高的个体,会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有较少的自我伤害水平,同时在其他生命需要帮助的时刻,会超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关心他人的福祉,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当其他生命处于危急时刻。
为验证生命道德感的理论建构,本研究系统地采用多种实证研究范式,主要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来探讨生命道德感对这些生命相关的内化健康和外化行为的影响。具体如下。第一,通过问卷法编制一个生命道德感问卷,主要用来评估生命道德感的个体差异性。第二,通过问卷法的相关研究,探讨生命道德感和生命意义感、敬畏、自我伤害、攻击、虐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为生命道德感的相关理论建构提供实证支持。第三,为验证生命道德感的自我取向属性,本研究通过问卷法探讨了生命道德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第四,为验证生命道德感的他人取向属性,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和实验法系统地探讨了生命道德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本课题开展的系列研究可为生命道德感相关的理论建构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综合理解自我伤害行为、自杀行为、攻击行为、虐待行为、紧急助人等社会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帮助我们在一个研究框架中更好地理解这些心理与行为现象。此外,这些研究结果也为生命道德感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层面的可操作性手段,生命道德感问卷和书写任务中诱发的生命道德感状态的操纵手段有利于促进和丰富生命道德感领域的未来研究。此外,生命道德感的理论梳理和实证结果可为家庭、教育者、政府部门、临床工作者带来诸多启示,加强了青少年生命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可更好地控制和减少青少年伤害自己和其他生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亲社会行为,对维护家庭完整和构建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