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必然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公式可表示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前沿,是人类社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程度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动态特征。现代化是过程和目标的有机统一。经济体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从系统学的角度看,是由经济要素、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经济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阐述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7个部分: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1]

因此,现代化经济体系拥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有机整体,其功能目的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是过程和目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因此,用一句话来概括,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演化优化着的复杂经济体系,它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此背景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一是经济要素高质量化。经济增长放弃粗放的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依靠要素质量提升,包括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等,实现高质量增长。

二是经济内部关系更加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以各体系内部和各体系之间更加平衡协调为抓手,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经济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经济制度的完善须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

四是经济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更加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新的全球化模式中实现国与国之间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抛弃贸易战及各种国际化壁垒,实现全方位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五是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良。经济环境将充分体现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意识,其中包括契约理念、法制精神、诚信品质、人权思想、责任意识等。由此建立法制化市场,推进依法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职能转向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政策环境等。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1.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紧扣经济全球化潮流,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外部挑战,加快培育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的优势地位,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这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提升供给的结构和水平,缓解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3.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在全面研判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面临基本形势和未来走势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只有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增长方式从依赖低成本要素投入向依赖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构成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脉络。

4.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环节

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来,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政策,通过吸引产业和就业机会回流美国,打压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阻碍中国和平发展进程,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构成严峻挑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巩固和提升我国经济的稳健性和竞争力,助力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是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推进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

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第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体系已经形成了良好基础。但在经济体系现代化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如贫困人口问题,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等,也有发展中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分配不公,金融风险等。但总的看,经济还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实体经济有待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根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创造了人间奇迹。但我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仍较低下,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但制造业生产经营效率和附加值低,产品质量不高,缺少知名跨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的分工地位等问题十分突出。

2.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十分突出,解决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美国的综合年代差距50年左右,与英国差距30年左右,与日本差距20年左右[2]。二是新型城镇化质量不高。突出表现为户籍制度等严重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受自身文化水平、职业素质及思想观念影响,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是城乡融合不足。要素价格扭曲和城乡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仍很艰巨。四是新农村建设在村庄布局、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村庄治理方面均存在相当大的改善空间。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尚未得到很好满足

环境污染仍然较重。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物新增量仍居高位。资源节约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我国人均资源禀赋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也不高,例如,2016年我国单位GDP 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5倍。生态环保和修复压力较大。

4.“脱实向虚”问题仍未根本扭转

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由此导致的虚拟经济风险增大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也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结构中,金融和房地产企业的占比已经高于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比重。

5.经济发展的外部压力加大

未来,受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影响,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投资限制的举措与制度性安排等呈现明显增多、增强势头,都将会给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带来新挑战。我国缺少像韩国三星、美国苹果、德国大众等一样的知名跨国企业。经济发展面临国际空间问题,技术封锁问题和国际规则制约问题。我国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产业链走上中高端,仍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

(二)深层次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基础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1%。其中,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01%,不及全国水平的一半,更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一些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强度也仅有1.5%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2.当前处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攻坚期,仍有不少领域的改革仍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86项改革措施,目前大部分改革措施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新体制机制与原体制机制在交替中摩擦,新体制机制间相互磨合也需要时间。还有不少领域的体制机制滞后,相互间协作不够顺畅,从而仍对生产力严重制约着。

3.农业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要求

我国农业仍以个体小规模经营模式为主,种粮大户、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造成效率损失。

4.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仍然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收益率下滑明显,僵尸企业不良贷款仍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较大,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密切相关。金融体系仍不能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服务实体经济意愿仍严重不足。

5.需求结构转变带来新挑战

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形成巨额的高品质、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对我国供给结构转型升级提出新挑战。

(三)我国有解决瓶颈问题的深厚基础

尽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但我们仍有解决关键制约问题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1.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坚强领导是关键。

2.雄厚的物质基础

经过近70年的建设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地构建了比较稳固的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走上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3.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伟大的创造精神让一个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发展、改革、开放的奇迹,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可以预见,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仍会让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4.国际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

尽管目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的技术防范力度增大,但是,经济全球化方向不会逆转,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等广泛应用带来新的贸易方式和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将加速要素的跨国流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巨大市场,将吸引世界各国不断扩大和深化与我经贸合作。一些发达先进国家和地区已经摸索出了现代经济体系的科学规律,借鉴这些国际有益经验,曾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很大帮助。未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仍需认真研究借鉴,充分吸纳各国人民的智慧。

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域外经验

从国际看,世界主要国家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可重点借鉴。

(一)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满足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而形成的创新动力。比如,以色列以民族安全、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为目标,靠创新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成绩瞩目,以科技创新打造“沙漠奇迹”。美国的创新也是为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服务,形成完善的军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二是教育体系以市场和国家需求为导向,为创新提供人才和科研成果。比如,美国基础教育重视培养打破思维定式的能力,培养有想法、能思辨、有自主创业能力的孩子。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成人学生选修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最新高科技课程。高等教育采取培养主动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每个大学成立孵化器进行资金资助,高校机构在商界也十分活跃。以色列实施“磁铁计划”和“磁子计划”促进高等院校、科研团队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结合。

三是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政府的“后台服务器”作用。比如,美国建立了《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拜杜法案》使私营企业享有联邦自主科研成果的专利权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以色列建立了《鼓励工业研究与开发法》《以色列税收改革法案》《天使法》《产权法》等。政府负责制定科技政策、设计发展规划和确定重点项目,政府发挥了创新“后台服务器”的作用。

四是多方筹集资金为创新提供经费支持。比如,美国通过巨额风投资金支持创新。以色列通过推动积极活跃的国际创新合作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色列科研经费近50%源于国外。

五是政策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比如,美国移民极富创造与创新能量,2012年奥巴马政府一上台,首先积极推动“创业美国计划”,提供了20亿美元,主要支持创新创业资金、业师辅导团队、私人部门合作网路等生态系统建置。同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世界各地有潜力的创业家都有相同机会在美国发挥潜力。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构建一流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较大,而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借鉴英美直接融资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伦敦的经验主要包括:经商环境良好。拥有全球化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灵活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宽松适当的监管机制、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国际仲裁机制。纽约的经验主要包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建立完善的规则和成熟的法律监管,打造优良的生活和商业环境。

(三)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和技术立国战略,助力攻克制造业核心技术。比如,德国科研创新是“德国制造”的核心动力。2018年德国启动慕尼黑机场创新园区建设,拟吸纳航空航天、数字化、能源等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初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投资机构。另外,德国公共应用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备,赫尔姆霍茨协会(16个研究所)、莱布尼茨学会(86个研究所)及弗劳恩霍夫学会(66个研究所),都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日本政府以“技术立国”战略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政府强调技术立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和贷款优惠等经济资助政策,及委托式、联合式和重点资助式等组织协调政策,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集中、联合攻关,推动产业振兴,推动原创产品依靠国内市场支撑持续创新。特别是日本政府组织实施“官产学”一体化进行半导体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国家引导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2014年6月,韩国正式推出了被誉为韩国版“工业4.0”的《制造业创新3.0战略》;2015年3月,韩国政府又公布了《制造业创新3.0战略实施方案》。该战略重点推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在战略设计上,坚持基于韩国的基本国情,拒绝百分之百的“拿来主义”。

三是以货币政策、住房制度等稳定制造业成本。如,德国长期实施低通胀的货币政策,构建长效机制稳定房价,稳定制造业成本。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注重社会公平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

一是加大税收调节力度。以芬兰为例,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在缴税方面差别很大。上世纪90年代,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曾达65%,现在最高税率仍达56.1%。这一高收入高税收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趋于平衡,社会财富趋于均等化。据最新统计,芬兰中等收入者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富人和穷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很小,基尼系数在0.25—0.26之间,属于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二是培育社会组织。比如,香港上千家福利服务机构,绝大部分是民间社会福利服务组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文清晰,规范社会组织机构行为。香港政府把部分公共服务以合约形式转移到非政府机构,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监察制度。

(五)逐步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初曾严重破坏生态,造成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后来逐步醒悟,今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日本为例,日本节能减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制阶段(1973—1979年)。该阶段主要实施强制性的节能减排政策。第二阶段为补贴阶段(1979—2004年)。日本从1978年起开始执行大规模的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即“月光计划”。对节能技术的研发进行大规模补贴、制定节能标准、开展国际合作等。1992年日本将原来的“月光计划”和其它几个相关计划合并建立了“新阳光计划”,积极加强企业节能为主的节能战略,加强对节能减排企业的财税支持和金融支持。第三阶段为投资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加强了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政府战略的重点由节能转为减排。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新国家能源战略》,进一步提出2030年单位GDP 能耗与2003年相比进一步降低30%的战略目标。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日本的能源效率将达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两倍以上。

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完成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稳增长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阶段性和全面性两大特征。阶段性特征是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阶段,要重点强调经济的质的提升,过度强调规模和速度的时代已经过去。全面性特征是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增长新动力。

二是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在两者成为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要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政府可不管,凡是市场机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只有政府、市场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品供给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义。

三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充分与不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动态的、相对的、渐进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然而,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会长期存在,实现平衡和充分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相对充分的发展,在动态渐进过程中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

四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兼顾效率和公平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谓效率,主要是资源配置、再配置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效率。所谓公平,主要是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步骤

十九大报告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到2035年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步,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按照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系,使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转变为一个经济强国。

1.按照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确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部署

按照一次现代化和二次现代化[3]的划分,在将来不同阶段,需要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分别实现二次现代化、一次现代化的省区市数量日益增多,没有实现一次现代化的省区市数量为零,如此保证综合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具体地说,当前处于创新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大于2.4%)的地区,到2050年要全部实现二次现代化,当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介于1%—2.4%区间)的地区,到2050年全部实现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大部分地区迈入二次现代化。当前处于资源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小于1%)的地区,全部实现一次现代化。这从根本上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增强自身实力,深度参与全球贸易,使全国各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体经济尤其是全国制造业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带动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

2.按照三个时间节点确定三步走具体目标

按照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从全国整体上看,第一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社会研发强度达到2.5%,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果。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切实解决好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所面临的问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人均 GDP接近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线(这个高收入线随时间变化由世界银行划定,如2016年为人均 GDP12236美元,2017年为人均 GDP12056美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到30%。

第二步是到2035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基础能力进一步强化,找准路径进入轨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跃升到50%。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这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三步是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实现现代化,制造业大国强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跃升到70%,达到具有发达工业化经济特征的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三)要准备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个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从国际看,大国博弈与多方角力,使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外部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处理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及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仍然是中国面临且必须处理好的重大挑战。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类风险异常严峻,集中表现在金融风险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贫富差距明显等方面。

尽管如此,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继续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树立坚定信心,善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准备,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同时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着力练好内功,稳扎稳打,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不能急于求成。这需要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科学探索。

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途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将现代化经济体系列为“9个体系+1个体制”的论述,我们认为,需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一)建设供需动态平衡体系

解决供求不平衡、不协调、增长乏力问题,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整需求结构入手,推动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

一是着力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扩大公共服务消费。在持续提升劳动生产力基础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环境、交通、信息等。

二是着力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应适当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发行一些长期建设债券,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促进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良性循环。

(二)建设基于跨境创新网络的国家创新体系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用全球视野布局基于全方位合作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应对来自美国打压的能力。政府要在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大学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和成果,企业担当研发的主体,构建国家创新链。以此推动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等六大转变。

(三)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应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实体经济是纲,科技创新是第一要素驱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力包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一是壮大实体经济。强调国民经济中的投入要素最终必须落实在强壮实体经济上,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

二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贡献份额。目前我国科技研究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要小于我国实体产业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一招就是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使科研成果按照市场规律服务于实体经济。

三是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制造业“空洞化”,即金融发展过度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快下滑的现象依然明显。均衡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向是要积极发展现代金融,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和高效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供投资者选择的优质产品,而不是单纯地打压金融、禁锢金融。

四是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这一关系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我们要振兴壮大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又难以获得足够多的优秀人才。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为吸引创新人才和年轻人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物质条件。

(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统一市场的覆盖范围有多大,先进的生产力就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取代落后的生产力。各个地区都应当把撤除市场藩篱、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根本任务。

二是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通过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重点吸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鼓励外商投资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重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安全问题,防范国际资本非正常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三是健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先进企业兼并落后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先进企业得到充分发展。

四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把整顿市场秩序的重点放在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上,把不合格产品逐出市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加大执法密度和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五)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兼顾效率和公平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衡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效率,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国资国有企业将来逐渐实施国有控股,多元持股,推行员工持股,包括骨干层,核心层持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可以借鉴像华为那样的研发投入和激励机制。如果全国能形成更多像华为这样的跨国公司,现代化体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公平性。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和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方面山东临沂山区的经验值得借鉴。积极发挥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增强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他们给予贫困地区和居民必要的帮助。

三是切实迈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长期目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兼顾效率与公平,科学设计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框架,初次分配重点体现激励和效率,完善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再分配重点在于均等和合理结果,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调节力度。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六)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体系

城乡发展差距大,是当前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世界上所有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是在城乡差距基本消除之后实现的。目前,我国大幅度减少乡村人口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劳动力转移有出路;第二,市场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第三,农用工业能够提供充足的农用生产资料;第四,各级财政对“三农”的年投入已达数万亿元以上。

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把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社会平均水平。同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这些事,城市化率将有一个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将基本消除。由此可激发出城乡建设和消费的巨大潜力。

(七)建设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多年来,区域创新差异明显。一是创新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大于2.4%)的地区大多为东部省市,需要充分发挥4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雄厚基础,通过开放参与全球创新,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和综合能力,占据全球创新制高点。

二是投资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介于1%—2.4%区间)的地区大多为中部地区,应把握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良好基础,加大开放力度,争取更多国际投资贸易机会,复制东部地区的先进制度和发展经验,并从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储备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三是资源驱动阶段(按2017年研发强度小于1%)的地区大多为西部地区,依托“一带一路”优势、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的现代化再平衡格局,建立与“一带一路”的复合关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国际合作,发展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

由此,形成以中部地区作为制造业支点,西部地区开发优势产业,东部地区转向市场研发和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新局面。

与此同时,推动区域创新可发挥香港自由贸易港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和利用香港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直接融资体系及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在内地借鉴和推广其良好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和治理环境经验。由此,实现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双循环”的良性互动。

研究推广深圳在技术创新上的经验。目前,深圳已经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容忍失败的社会环境,聚集了一批风险投资企业,有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制度,政府对技术创新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如果各地能够创造出深圳这样的环境和机制,创新驱动战略就能落到实处。

(八)建设绿色发展体系

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成就辉煌,资源环境代价也较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持续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缓和上升。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的占比提升,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加,单位GDP 能耗在2002—2005年间出现了大幅上升,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即达到26.5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耗的比重为16.8%,其后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虽然“十二五”和“十三五”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2016年能源消费总量依然达到了43.6亿吨标准煤。研究表明,若不改变发展模式,2035年的预期值将赶超高能耗的美国模式,能耗和排放将远远超越英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我国已面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应通过建立谁污染、谁付费和第三方治理制度,形成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把治理污染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治理污染,要做到市场和法律手段并用,特别是要加大环境保护法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与此同时,要借鉴国际经验,引入绿色低碳技术,壮大我国绿色产业。

(九)建设全面开放体系

构建全面开放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合作和服务贸易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二是通过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从近期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复杂性和长期性及其逐步解决中可以看出,从积极扩大出口转向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三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开发开放和合作平台作用推动全面开放。

(十)创建高标准的营商、法治和社会环境

首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其次,突出对标对表,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工作导向。第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智慧政务”建设。第四,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营造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环境的法治保障。最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打造社会治理优势。

六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撑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战略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要达此目的,必须构建相应的支撑条件。

(一)产业支撑

产业为本。产业体系是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有现代产业作支撑。

1.着力发展制造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力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制造。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重点以技术提升、装备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产品结构优化和区域结构优化支持农业现代化,以开放推动农业现代化。

3.以协同理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比如,以个性化定制、制造业服务链条、制造业服务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型制造产业加快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使我国制造业向国际价值链高端迈进。需要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整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4.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能够提升企业和行业整体价值与形象,能够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并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能够有效推动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从而支撑经济体系的全面开放和发展。需要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集团管控和统筹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科技支撑

1.强化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要增加投入尊重和倡导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鼓励科技工作者基于好奇心驱使的研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良性竞争、信任激励的生态环境。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2.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应用基础研究

与基础研究不同,应用基础研究大多是产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前沿,与人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紧密联系。要瞄准科技前沿,强化对应用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和稳定支持。聚焦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组织和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模式从需求驱动转向需求和供给交互驱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3.致力于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夯实基础、强化主干的前提下,必须应深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创新。突破这4类技术,须实行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我国市场巨大的优势,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制度障碍,积极构建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产业发展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适应创新发展的良好市场监管制度,加快新一轮技术革命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应用基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尽快实现技术突破,集中科技资源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力争五到十年改变面貌。

4.培育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和大学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系统整合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以突破型、引领型重大任务攻关为主线,统筹全国优势资源,探索建立适应国家重大目标和战略任务需求的运行管理机制。

(三)人才支撑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实质所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就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重点应提升培养层次,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和提升全社会整体人才培养层次。更新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完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党政管理人才具备政治素养高和推进产业发展、风险管控的能力。提升三农人才科技素养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立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需求,顺应中国产业链全球布局的发展趋势,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培育一批全球化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的急需人才。改革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培训新模式和新业态。借鉴京东大学和淘宝大学的经验,加强企业主导的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科研机构选择服务实体经济的研究方向。更好发挥智库机构作用,培育一批知识面宽广、前瞻判断能力强、善于应对新事物新挑战的“参谋家”,输送到实体经济所需要的岗位上。

(四)金融支撑

金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资金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建立支撑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金融体系,需要完善和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加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公开透明和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货币政策机制,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创新驱动的支撑能力,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导金融资源跨地区优化配置,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构建金融服务新体制,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五)体制机制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辟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始终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打造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构建高水平营商环境等,无一不需要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来看,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从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三个方面去落实。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七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建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加以推动。

(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牢牢把握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绿色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云、网、端[4]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基础设施普及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推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继续破除无效供给。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

(二)建立健全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完善计划项目生成和实施机制。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参与度。实行科技项目分类管理制度,市场导向型项目应由企业牵头负责。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自主权,建立中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原创价值、研究质量以及实际贡献的考核权重。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资本化。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三)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建设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试行职务发明实行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办法,实现产权有效激励。依法界定个人、集体、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贡献,合理分配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出台中国版《拜杜法案》[5]

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建立职称评聘和职级任用的国际化接轨方案。建立多元化职业成就评价体系。强化生活保障和加强人才交流。出台积极老龄化的人才政策。建立老年人才就业市场,创造适合老年人工作奉献的环境。

(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深化粮食收储、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多元化乡村振兴主体。强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高质量兴农,树立“产能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分区施策,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地区实施创新引领战略。中部承接产业、聚集人才等要素。西部融入“一带一路”实现大发展。老工业基地要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扎实推进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策导向应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加强海洋资源生态保护。统筹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

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的倾斜力度。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强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完善城市群协调机制,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

(六)适应新形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开放,完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水平,不断增强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着力培育发达的外汇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股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水平。构建“一带一路”中长期投融资机制。

二是加强全面开放服务保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维护WTO在全球贸易投资的主体地位,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倡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继续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

三是提升对外谈判和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加强对外谈判的组织协调机制,通过提升授权与沟通协调的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重大涉外谈判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大力加强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建设,应对经贸摩擦长期化、常态化趋势。

(七)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土地、资本、劳动力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序。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八)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非公资本融合发展,引导非国有企业注资参与国企改革,国有资本也可入股非国有企业。要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九)深化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减轻企业税负,加强金融监管

建立事权和财权相适应的制度,适当加强中央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配方案。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分配办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和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财产报告制度。全面完成“营改增”。清理规范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丰富金融机构体系,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积极稳妥推进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创新。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改革完善增值税,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完善适应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统筹协调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强化功能监管和行为框架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建立针对各类投融资行为的功能监管和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健全监测预警、压力测试、评估处置和市场稳定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规划引导约束,增强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资源配置、公共预算以及国土开发等措施的引导和协调;健全规划体系,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对总体规划、地方规划对国家规划的支撑。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优化消费转型升级的政策组合,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发挥价格机制对促销费、保民生的积极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好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增量资本产出效率。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用重大改革措施落地增强发展信心。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


[1]《习近平总书记定调: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样建》,《经济日报》2018年2月1日。

[2]胡志全等:《基于产业要素年代差距分析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7期。

[3]按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现代化报告,现代化可分为一次现代化和二次现代化。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第一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763—1970年;很多发展中国家,迄今还没有实现一次现代化。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第二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971—2100年;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同时面对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

[4]云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网指互联网、物联网,端指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5]《拜杜法案》1980年由美国国会通过,1984年又进行了修改。后被纳入美国法典第35编(《专利法》)第18章,标题为“联邦资助所完成发明的专利权”。在《拜杜法案》制定之前,由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产生的专利权,一直由政府拥有。《拜杜法案》使私人部门享有联邦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成为可能,从而产生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该法案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三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政府资助研发成果的商业运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激励,由此加快了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使得美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继续维持其技术优势,促进了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