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移民文学3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设想

北美新移民文学是全球化大环境下“旅美之人写旅美之事”,是新移民记载他们在北美大地上跻身中西文明夹缝、于纵横交错的大洋两岸寻求身份认同和文化重构历程的文学,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异域生活的窗户,以供我们近距离认识西方文化的同时更深刻反思本土文化,并且能够产生一种国族上的隐喻意义,展示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和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加拿大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冲突、碰撞和互相影响的过程,因此研究北美新移民文学不仅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参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意义。随着北美新移民文学日益繁荣,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这个领域,如上所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仍然存在不足和需要努力之处。对此,陈瑞琳用“一个原地打转的陀螺”来比喻海外华文文学学界的研究现状,很多人都在研究,“却始终拘泥在早期港台文学的研究格局之中,不仅研究的作家循环往复,研究的方式及关注的主题也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28]。她认为,当前国内学界对北美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有点难以同时顾全局部与整体,类似盲人摸象一般。她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或许因为远隔重洋,国内学者毕竟不是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在场者,对于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一方面难窥全豹,另一方面由于地理距离而造成的资讯难以同步,对北美新移民文坛的新变难以及时跟进,批评研究起来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往往过多注重个体研究,而缺乏宏观把握整体历史脉络的意识;关注的始终是那几位成名的作家作品,体裁也多限于小说,并且常常与对大陆文坛的研究断裂开来,存在研究群体、对象老化、固化窄化的问题;并且目前而言长期关注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学者群体也大多依然是那些开疆辟土者,新生力量太少或者关注不够持续。瑕不掩瑜,但这些应该是我们未来进行研究时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书论题“北美新移民文学30年”,关注对象是全球化视野下的北美新移民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发端到现在的三十余年历程中创作主题的嬗变,通过文本细读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扫描当下北美新移民文坛的现状与动向,探索异质文化空间下个人生存经验转化成独特文学范式的规律,探寻不同文化从相遇、碰撞、冲突到融合的轨迹,从而在宏观意义上把握北美新移民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思考在跨文化、跨族裔背景下实现异质文化多元共存的途径。无论从区域研究还是史料建设的角度而言,都具有探索新的研究路径和综合归纳的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始,中国放开留学政策,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从大陆奔赴北美,历经从留学生变成“学留人”的身份转换,从感到文化冲突、力求融入居留国文化到世界公民的心路历程都能从新移民作家的作品中一一凸显:从早期异域生存书写、回望乡愁书写到成熟期展现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跨域书写,随着新移民自由来往于大洋两岸甚至“二次移民”回流到中国,新移民近距离感受到母国生活创作出表现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的中国书写、中产阶级书写、非虚构写作、家国寻根叙事、当下异国故事、海归故事等,新移民文学逐渐向纵深发展并且出现新变,原乡与异乡在新移民的书写里不断交错并置最终取得多元共存,实现双向甚至达到多向度的文化身份认同,作家的视角从中国经验到海外经验直至全球视域最终超越文化藩篱抵达人性之境。关注北美新移民的创作流变,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外华文文学在变动中走向健全多元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主要运用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结合的研究方法,涉及到后殖民理论中关于身份认同、文化混杂、边缘与中心、种族与性别、自我与“他者”等知识点。预期目的是整体展现北美新移民文学三十余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流变,体现新移民文学在新时期作家作品的新变,并试图为之前北美华文领域的研究做出一些补充。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北美华文文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的文坛,近十余年的情况反而少有人关注,除了一些单独成篇的作品评论以外,综合性的研究很少,并且研究对象也大多局限于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作家,将之关联到前二十余年的发展状况从整体上反映历史流变的更少。本书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接续前人,对北美新移民文学近十余年发展状况的综合研究,对其历史脉络和创作流变的梳理,将其以网络、期刊、论坛、社团等为主的媒介发展纳入研究范围,以整体性综合性历史性的眼光来观照北美新移民文学,揭示当下创作从中国经验到海外经验直至全球视域的嬗变过程。这是本书的着力点。

北美新移民文学与生俱来就有跨文化跨族裔的特点,文本呈现面貌丰富多彩,其间表现的文化差异、身份认同复杂多变,作家来源和分布广泛,因此研究北美新移民文学不仅需要敏锐的文学感觉、较高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搜集大量的文本和资料。又因为笔者以“不在场的在场”介入研究,距离带来的不仅是占有资料的匮乏还有理解作家作品的隔膜,这些都是研究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在未来的深入研究中继续推进。


[1].[美]叶凯蒂:《蓝土地,远行者》,《小说界》1996年第1期。

[2].[美]叶凯蒂:《蓝土地,远行者》,《小说界》1996年第1期。

[3].[美]毕熙燕:《绿卡梦》,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4].吴奕锜、陈涵平:《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陈映真:《世界华文文学的展望: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特质的一些随想》,《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6].陈映真:《世界华文文学的展望: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特质的一些随想》,《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7].陈映真:《世界华文文学的展望: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特质的一些随想》,《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8].[美]杜国清:《世界华文文学的概念与定义》,载公仲、江冰主编《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9].公仲:《华文文学研究: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文艺报》2019年9月27日。

[10].饶芃子、杨匡汉主编:《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1].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2].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3].朱寿桐:《“汉语新文学”概念建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

[14].王宁、杨青泉:《世界文学视域下的文学建构——朱寿桐对汉语新文学的学术建构》,《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2期。

[15].朱寿桐:《汉语新文学:作为一种概念的学术优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16].Shu-mei Shih, 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 PMLA.Volume 119, Number 1, January 2004, pp.16-30.

[17].刘俊:《“华语语系文学”的生成、发展与批判——以史书美、王德威为中心》,《文艺研究》2015年第11期。

[18].[美]史书美:《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华语语系表述·呈现》,杨华庆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57页。

[19].赵稀方:《从后殖民理论到华语语系文学》,《北方论丛》2015年第2期。

[20].赵稀方:《从后殖民理论到华语语系文学》,《北方论丛》2015年第2期。

[21].李凤亮:《“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及其操作——王德威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第5期。

[22].刘俊:《“华语语系文学”的生成、发展与批判——以史书美、王德威为中心》,《文艺研究》2015年第11期。

[23].陈思和:《旅外华语文学之我见——兼答徐学清的商榷》,《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3期。

[24].[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0页。

[25].葛兆光:《从周边看中国》,《中华读书报》2010年6月9日。

[26].吴奕锜、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我们对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文艺报》2002年2月26日。

[27].[荷兰]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知性改进论》,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1页。

[28].陈瑞琳:《“原地打转的陀螺——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误区”》,《海外星星数不清》,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