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佛教动画”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1980年以后,世界范围内、票房较高的基督教题材的故事片就有20部。相对而言,佛教题材的电影就少之又少。可以说,受困于资金、人才与技术,佛教传播在利用现代科技方面已经远逊于时代。但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佛教动画也飞速发展。与佛教的“像教”特性一脉相承的佛教动画,加速了佛教的全球化传播。
首先,“佛教动画”概念的界定,本书并未拘泥于佛教题材的动画,而是定位于包含、展示或者转译了佛教文化的动画,包括电视动画、影院动画、网络动画等。本书所指的“佛教动画”的外延,蕴含了一切涉及佛教历史、仪轨、艺术、高僧大德的事迹等的动画。可见,“佛教动画”是泛佛教文化动画的统称,高僧大德的传记、佛经的动画展示、佛教小说的动画化等都是佛教动画中的一个类型而已。进行如此宽泛的界定,原因在于,佛教文化是由佛教诸意识形态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整体,本身就包罗万象,“佛教文化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体,其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就内容的重要类别来说,有神学、哲学、道德、文献、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心理,也就是说,这些是构成佛教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1]。“佛教文化经过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家的长期流传演变,形成若干流派。每一流派有许多学说,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学说,同一论题有不同的学说。在如此纷纭复杂的学说中,又有许多观念、观点、范畴、命题,是文化内部的元素、单元,构成文化的基本元素。”[2]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遍布了哲学、建筑、文学、艺术及民俗等,至今,佛教文化依然生机勃勃。鉴于此,如果将佛教动画仅仅限定于佛教题材的动画,俨然是犯了“削足适履”的歧误。
其次,动画,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其题材的选取、故事的编撰,有着自身的规律,更有着市场、票房的制约,如果仅仅限定于佛教题材,则佛教动画的观众必将是“小众”,其影响力也必然受限。可见,本书中“佛教动画”的限定,适应了动画的市场性,更贴合了佛教文化的广延性。有反诘者质疑,如此界定的“佛教动画”,是否会纵容一些披着佛教外貌的动画,其内在的精神会与佛教精神相悖。其实,切分了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后,如果内在存在着与佛教精神相悖的动画作品,本身就已经被排除在佛教动画之外,因为,佛教动画的基点是,肯定佛教的基本精神,与其相悖的内容,已经远离了佛教动画的应有之义。
最后,佛教文化处于世俗文化中,佛教文化需要适应时代的挑战而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甚至需要回答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至此可知,佛教动画的宽泛界定,应和了动画的特性与佛教的文化属性。
当然,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佛教动画中,佛教文化需要占据一部分主体比例。日本的《佛陀》(2010年)、韩国的《五岁庵》(2004年)、泰国动画电影《小战象》(2008年)都曾经风靡世界,本书将之划归为佛教动画。反之,美国的《阿凡达》(2010年),虽然也借用了万物一体、心灵感应的佛教理念,但是,这种“传神”,只是其中的一个叙事手段,不占据主体的比例,因而,不属于佛教动画之列。
关于国产动画的研究专著,有颜慧、索亚斌的《中国动画电影史》[3],华东师范大学肖路的《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4];博士学位论文有武汉理工大学曹亚丽的《动画影像理论研究》[5],中国传媒大学葛玉清的《动画电影叙述艺术》[6]等。这些研究成果,定位于历史、美学、叙事等学科范围,还不是从汉传佛教文化角度透视佛教动画的著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