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最扣人心弦的篇章。几大宗教文明,哺育和引导了人类的繁衍和生长。在文明初期,无论是澳大利亚人的图腾崇拜,还是非洲居民的祖先崇拜;无论是古埃及的法术仪式,还是印度历史上的婆罗门思潮;无论是古希腊的阿波罗神,还是古罗马巍然的神殿;无论是释迦牟尼的创教,还是基督教的起源。这些现象无不是人类的生活在宗教中的投影,同时宗教的世界又补充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类不能漠视宗教文明的存在,因为到今天为止,全球文明区域依然以宗教信仰为标准来进行划分。如美国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曾提出“文明冲突论”,就以“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儒教文化圈”等为区隔。
佛教既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厦中儒释道三种教义的支柱之一,我们应如何贴近或认识佛教?在社会层面,迄今依然有许多误读。其实,佛教是一种觉性的智慧,所谓佛者,觉也。佛陀就是一个觉悟了的人。他的生活时代与中国的圣人孔子差不多。佛陀不仅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而且还将这一真理传播开来,使其福泽人间。佛陀因悟“法”而成道,“法”是一切的核心,是佛教的灵魂所在。佛教中的“法”,其概念就如中国的“道”一样,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佛法的中心是缘起法,认为世间一切,皆是随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有,此生故彼生,此灭则彼灭。空的意义并不是说没有,空的意义在于没有独立常一的自性。佛陀的伟大在于他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而并不是他发明了什么真谛。佛陀不是神灵,他并不是宇宙的创造者,所以在宗教学领域里也常将佛教称为“无神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是自然法则,有佛出世,是如此,无佛出世,还是如此。宋代禅师云盖智本曾有诗云:“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如如”。所谓“如来”的本意,就是宇宙万物本来那个样子。这就是佛学所追究的“实相”。佛陀在临入灭时,告诉其弟子说,在他死后要依法不依人。所以也有人称佛教为智慧的宗教。
佛教作为一套信仰系统,其文化构成如何推广?这涉及佛教的传播学。我们可以在今天所说的“一带一路”上看到一部完整的佛教传播史。这种传播携带了多元类型,如可视的造型艺术、可读的经典著述、可说的感应故事和可行的仪轨威仪。人们常常将佛教称为“表法艺术”或“像教”。艰深难懂的佛教义理如何向普通民众推广,所谓“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依赖的正是全方位、多层面的佛教艺术。佛教艺术非常丰富广泛,有殿堂、石窟、楼阁、佛塔等空间缔造;有塑像、雕刻、铸造等立体造像;有绘画、书法、印经等平面呈现;此外还有转读(咏经)、梵呗(赞呗)、唱导等音乐、歌舞、戏剧等形式。佛教拥有自身独特的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佛教传媒艺术是一个渐进的演化过程,既有原生态的独立性,也有传播期的在地性;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现代的创新。随着现代学科的引进,佛教传播也经历了划时代的变化。比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电影学等的介入与变种,特别是今天,多媒体的出现更使佛教这一古老的文明传播面临更多的现代化挑战,如何运用现代媒介更好地诠释并传播佛教的精神、义理、思想,就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启忠在书中,表达了这样的书写诉求:在众语喧嚣的互联网时代,佛教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不能没有自己的“声音”。佛教的“声音”不可能是唯一的一种,但至少是许多种“声音”的一种。而佛教动画,正是佛教在现今互联网时代弘法利生的主流方式。
我们回顾现代佛教传媒的探索,可以《护生画集》为例。在近现代佛教普及性读物中,《护生画集》是比较广泛流通的一种,被赵朴初先生称赞为“佛教艺术的佳构”。此套书浸润了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与其弟子丰子恺无量的心血,也包括了其他参与《护生画集》创作、编辑、流通的广洽法师、李圆净、虞愚、朱幼兰、叶恭绰等佛门高僧和大德居士的努力。当年为什么要创新运用漫画的方式来表达呢?弘一法师明确指出:“发愿流布《护生画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须多注重于未信佛之新学家一方面,推广赠送。故表纸与装订,应注意新颖醒目,俾阅者一见表纸,即知其为新式之艺术品,非是旧式的劝善书。”在弘一法师的设计中,《护生画集》的主要目标受众不是佛门弟子,而是普通社会文化人群。他在给丰子恺的信中说:“今此画集编辑之宗旨,前已与李居士陈说。第一,专为新派智识阶级之人(即高小毕业以上之程度)阅览。至他种人,只能随分获其少益。第二,专为不信佛法,不喜阅佛书之人阅览(现在戒杀放生之书出版者甚多,彼有善根者,久已能阅其书,而奉行惟谨,不必需此画集也)。近来戒杀之书虽多,但适于以上二种人之阅览者,则殊为希有。故此画集,不得不编印行世。能使阅者爱慕其画法崭新,研玩不释手,自然能于戒杀放生之事,种植善根也。”因为目标受众设定为新派知识分子,所以,《护生画集》特别注重形式的艺术性、表达的新颖性。弘一大师特别强调艺术的感染力:“此画集为通俗之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之情调,令阅者生起凄凉悲悯之感想,乃可不失艺术之价值。”这可以作为我们探讨新媒体表达的一个借鉴案例。
今天已是一个文化交流互鉴、信息反馈直通的网络时代,佛教文化的受众面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变化莫测的世象面前,开始寻找信仰的寄托与文化的回归,精神家园与寻梦成为时尚。佛教除了在寺院道场中以传统的方式继续弘扬之外,另一种更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网络佛教、新媒体佛教。掌上电脑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对社会是一场变革,对佛教的传播同样有巨大的冲击与启发。在这样一种时代帷幕下,佛教动画艺术的流行就成为一种必然。
启忠在书中说:“在信息时代和视觉化时代,佛教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剧变、快节奏及信息汲取、传播方式的网络化,佛教动画必然成为佛教传播的主流方式。假定性、夸张性等动画的特征契合佛教的义理思维,加速了佛教动画的制作与网络传播。佛教动画传播不仅是佛教教义的形象化与通俗化,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这样的愿景如今正在徐徐展现。
我对影视传媒完全不懂,不能对启忠博士的专业研究妄加评论,感恩有此因缘,写下以上感受。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中国佛教动画艺术的推进将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使对这一领域与世界佛教艺术创新的对话成为可能。启忠博士心性纯净,愿力宏深,自律坚韧,祝福他在未来的学术征程中,初心莫忘,步月登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金玉
丁酉年三十于京西世纪城时雨园梅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