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差异化认同现状、风险及启示
张赛群[1]
【摘要】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差异化认同存在于不同界别、领域、群体和年份,主要分为关注程度的差异和认知态度的差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与人们的需求、经历及宣传等有关,后者与马来西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生态、经济利益及民族心理等有关。这种差异化认同使“一带一路”在马推展存在政治、经济、种族等方面的风险,因此需要倾听各方声音,加大有效宣传和解释,理顺各方利益,最终化异为同,实现“一带一路”过程中的“民心相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 认同 差异化 马来西亚
【作者简介】张赛群,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的外交战略,也关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然而,“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不仅仅是中国单方面的事情,还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而这本质上又取决于各国对“一带一路”是否认同及其认同程度。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战略要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马来西亚的态度整体上趋于积极和正面,这也使得学界更为关注美国、印度等国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对马来西亚的研究成果[2]相对较少。然而,马来西亚国家内部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是存在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使得中马“一带一路”合作在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质疑中马合作目的、指责中资发展方式以及中资收购遭遇“滑铁卢”等现象,对“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正视马来西亚国家内部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差异,并最大限度地化解这种差异。已往的研究成果或关注某一群体的反应或整体上研究马来西亚积极响应背后的原因,对马来西亚各界于“一带一路”的回应及其差异性还缺乏系统分析,因此,本文欲对这种差异性及其原因、风险等进行初步分析,并为化解这种差异性提出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