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历史悠久的柞蚕丝业[1]
1.研究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的重要性
秦汉至宋元,丝绸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丝绸的对外贸易。开埠通商之后,国际市场对丝绸需求日益旺盛,刺激了中国蚕丝业的发展和丝绸的出口。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丝绸超过茶叶跃居中国出口商品总值的首位。[2]近代丝绸对外贸易不仅包括桑丝绸而且还包括柞丝绸。柞蚕丝和柞丝绸是中国特产的重要商品,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近代以来,在桑丝绸日益受到日本等国桑丝绸竞争压力的背景之下,柞丝绸日益成为中国丝绸对外贸易的一个亮点。
中国农民利用野生柞蚕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由于各种原因,野生柞蚕的生产和销售一直没有起色。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柞蚕丝业出现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从采集野生蚕茧逐步过渡到人工放养阶段。有清一代,柞蚕丝业由山东逐渐传播到其他省份。清末民初,柞蚕丝业在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下得到迅速发展。柞蚕丝和柞丝绸出口数值不断增加,不仅是换取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与外国商战的重要角色。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曾言:“山东制野蚕茧以成丝,江北改土棉而纺纱,南方广蔗园而制糖,皆与洋货比较,精妙华彩,务溢其上。”[3]
近代以来,桑蚕丝业面临日本等国的激烈竞争,比较优势不再突出。相比之下,柞蚕是中国的特产,年产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世界野蚕丝的需要,几乎全部仰给于我国”。[4]
柞蚕丝在许多纤维品种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柞蚕丝丝粗约为桑蚕丝的两倍,不仅比桑蚕丝强度、弹性均大,而且比羊毛的强度也稍大。同时,柞蚕丝不仅具有显著的耐水性、吸湿性、保温性、收缩性、耐热性的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耐酸性、耐碱性、绝缘性等特性。因此,柞蚕丝不仅可以用作各种织物的原料,而且在近代化学和国防工业上用途也非常广泛。例如火药囊、降落伞、耐酸碱的工作服、电工服、电线皮复线、轮胎布等都离不开柞蚕丝。
鸦片战争以后,北方沿海口岸开埠通商,加快了柞蚕丝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近代时期,柞蚕丝生产和出口数额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海关资料统计显示:1840年前后,中国柞蚕丝的总产量估计不超过4000公担,1871年增长了大约1倍,为8265公担,到1894年翻了一番多,为18895公担,1912年又翻了一番,为38000公担,至1926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为48000公担。[5]如果从柞蚕丝出口额在丝绸类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柞蚕丝的比重也是处于不断攀升态势。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在1859年柞蚕丝出口额为4.03万海关两,在丝绸类商品出口额中仅占0.19%,到1869年则上升为45.18万海关两,占2.32%,到1889年继续上升至195.16万海关两,占5.36%,到1909年又上升至984.63万海关两,占10.94%,到1921年又迅速攀升至1848.88万海关两,占到12.11%。相比较而言,桑蚕丝出口额在丝绸类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859年桑蚕丝出口额为1857.51万海关两,在丝绸类商品出口值中占89.81%,到1879年桑蚕丝出口额为2259.65万海关两,占78.95%,到1889年桑蚕丝出口额为2284.97万海关两,占62.77%,到1932年桑蚕丝出口额为2996.32万海关两,占54.44%。[6]由此可知,近代柞蚕丝生产和出口增长的幅度和发展的速度,都要超过同时期的桑蚕丝。
近代时期,中国柞蚕丝业销售呈现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的格局,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其中,内销的柞蚕丝大部分也是制成茧绸之后再外销国外的。1890年,中国柞丝绸出口尚不过775公担,5年后即翻了一番,达到1585公担。[7]近代中国柞蚕丝出口旺盛的现象也引起了时人的关注和思考。1919年,山东人孙钟亶在《山蚕辑略》中曾言:
丝、茶二种,固为出口之大宗,发明者代有其人;而北方之山茧,从未闻焉。烟埠近数年来,出口丝绸,岁值甚巨,则山茧发达之原因,不当于此重加意乎?[8]
然而,近代柞蚕丝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柞蚕丝业迅速走向衰落。
因此,考察近代柞蚕丝业的兴起、发展和演变过程,探讨近代柞蚕丝业兴衰的原因和表现,总结近代柞蚕丝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论述柞蚕丝业在近代蚕丝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同时,对近代柞蚕丝业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近代中国蚕丝业的研究,而且将会进一步深化近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2.鲁、豫、辽三省成为柞蚕丝业中心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的生产格局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结果。近代中国柞蚕丝业最早在山东兴起,随后逐渐传播到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由于“东北、鲁豫一带之柞蚕,产丝量丰,得天独厚”[9],最终柞蚕丝业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和河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柞蚕丝的生产和输出占到全国总量的九成以上。
柞蚕丝产……东北占二分之一以上,山东次之,河南又次之,川黔再次之,其他各省产量不多。[10]
明代之前,山东曾是中国桑蚕业的重要地区。有明一代,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山东桑蚕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近代山东蚕丝业的复兴,主要得益于柞蚕丝和柞丝绸在国际市场的畅销。近代山东柞蚕生产主要集中于山东中部和胶东半岛一带,尤其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中心,其中益都、临朐、淄川、桓台、博山、莱芜、新泰、蒙阴、滕县、莒县、菏泽、栖霞、单县、牟平、寿光、广饶、乳山、文登、费县、诸城等县最盛”[11]。
东北是近代柞蚕丝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清代中叶,山东柞蚕放养通过海路和陆路两条路线传入辽东,再由辽东半岛向北扩展,遍及东北各地。[12]1884年后,东北地区逐渐超过山东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六七,山东地区仅占十分之二三。[13]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满蒙经济大观》曾言:“安东附近之柞蚕事业,已经驰名于世界了,其产额似有中国全产额之七成以上。”[14]
近代河南柞蚕丝业以伏牛山区汝州府的鲁山和南阳府的镇平、南召、舞阳、方城等县为最。清末民初,河南省平均年产柞蚕茧约15亿粒,仅次于辽宁和山东,居全国第三位。[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河南柞蚕丝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20年至1931年间,河南年产茧约达三十亿粒,产丝二百余万斤,产绸二十五万匹,经上海输出,价值白银年达五百余万两,占全国柞蚕丝的6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柞蚕放养区域不断扩大,但是全国柞蚕产区以山东、辽宁和河南三省为主的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三个地区柞蚕茧生产量仍占全国柞蚕茧总产量的70%—80%[17]。因此而言,对近代鲁豫辽三省柞蚕丝业的研究,基本可以反映出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