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资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于历史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本书总体的史料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海关统计资料。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海关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机构。近代中国海关自1859年起在上海出版定期的贸易统计资料,到1948年为止,包括各种贸易统计资料、贸易季报、十年报告等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重要的资料来源。[143]因此,中国柞蚕丝的产销较可征信的材料为《海关关册》中的统计数字。例如上海通商海关造册处译的《中华民国海关华洋贸易总册1902—1935》(“国史馆”史料处,1982年),是目前所见最为完整的海关史料统计数据,其中包含许多有关柞蚕丝业的重要史料。交通部烟台港务管理局编的《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1859—1949》(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是有关山东地区最为重要的近代海关统计资料,书中也有许多记载柞蚕的史料。同时,刘辉主编的《五十年各埠海关报告》(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版)也是值得参考的重要海关统计资料。
第二,调查资料。调查资料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很高。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十分重视对中国各地的调查和统计。例如20世纪初,日本在上海成立东亚同文书院,先后派遣多批学生对中国内地进行地毯式调查和统计,后来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近代中国的调查资料,对于今天研究而言,史料价值弥足珍贵。例如《支那经济全书》12卷(1907—1908年出版),《支那省别全志》18卷(东亚同文会,1917—1920年出版),后来又增修出版《新修支那省别全志》19卷(1941—1946年出版)。除此之外,日本对东北地区的调查和回忆资料也十分丰富,例如日本满史会编著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下卷)》(新华出版社1987年中译本)。还有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的《满铁调查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辽宁省档案馆编辑的《满铁调查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10年版),等等。同时,国民政府铁道部等所属机构也对当时全国铁路沿线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是研究民国经济史的第一手资料。例如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编辑的《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汇编》(青岛文印出版社1934年版)和殷梦霞、李强选编的《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国家图书馆2009年版)等等。
第三,地方志资料。地方志具有区域性、广泛性、连续性、可靠性等特征,是研究区域史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明清以来,地方志编纂的数量和质量日渐提高,尤其是其中的经济资料,为后人研究当时经济情况提供了珍贵史料。[144]本书主要运用明清以来鲁、豫、辽等省的地方志资料,如白眉初编纂的《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林传甲编纂的《大中华地理志》,等等。
第四,史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和整理,先后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如南开大学历史系编辑的《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中华书局1959年版),李文治编辑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章有义编辑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912—1927、1927—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彭泽益编辑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中华书局1962年版),陈真等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958、1961年版),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编辑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1990年版),许道夫编辑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张研和孙燕京主编的《民国史料丛刊》(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145],等等。
第五,文史资料。文史资料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和见闻回忆所写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从多种角度反映历史的不同层面,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146]例如:刘梦颜供稿、陈道键整理的《嵩南柞蚕》(《嵩县文史资料》第2辑);《柳疃丝绸专辑》(《昌邑文史资料》第4辑);高文鹤整理的《南阳解放前的柞蚕丝绸》(《南阳文史资料》第5辑);刘占杰的《漫忆栾川柞蚕生产》(《栾川文史资料》第8辑),等等。
第六,民国期刊。民国时期出版了一些关于蚕丝业生产和贸易的期刊,为研究近代蚕丝业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弥足珍贵。例如:天君《东省的蚕桑事业》(《东省经济月刊》1928年第4卷第1期);《野蚕丝之产销及其贸易状况》(《工商半月刊》1930年第2卷第20期);巴又愚编的《胶东之柞蚕》(《中国蚕丝》1935年第1卷第1期);刘温克编的《柞蚕》(《中国蚕丝》1936年第1卷第9期);《河南省柞蚕丝绸工业考察报告》[《中蚕通讯》1948年第2卷第1—2期(合刊)]等等。
[1] 本书所指柞蚕丝业包括饲养柞蚕、加工柞蚕丝等一系列相关行业。
[2] 全汉升:《序》,陈慈玉《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1860—1945)》,“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9年版。
[3] (清)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4] 实业部国家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第五编,第11章(戊),1934年版,第222页。
[5] 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附录(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62—667页。
[6] 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附录(19)《全国丝绸类总出口值统计(1859—193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68—673页。
[7] 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93页。
[8] 孙钟亶:《山蚕辑略》,杨洪江、华德公校注《柞蚕三书》,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9] 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页。
[10] 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第312页。
[11] 实业部国家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第五编,第十一章(戊),1934年版,第222页。
[12] 章楷主编:《蚕业史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页。
[13] 实业部国家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东省)》第五编,第十一章(戊),1934年版,第222页。
[14] [日]藤冈启:《满蒙经济大观》,吴自强译,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93页。
[15] 章楷:《中国近代柞蚕丝业发展史探析》,《蚕业科学》1991年第4期。
[16] 任醇修:《河南柞蚕事业的过去》,《河南文史资料》1979年第2辑。
[17] 全国蚕业区划研究协作组编:《中国蚕业区划》,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18] 方柏容:《我国柞蚕丝业的回顾》,《纺织建设》1948年第1卷第3期。
[19] 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0] 乐嗣炳:《中国蚕丝》,世界书局1935年版。
[21] 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2] [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徐秀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3] 周匡明:《中国近代蚕业史概论》,《蚕业史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4] 徐新吾、韦特孚:《中日两国缫丝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比较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
[25] 李国环:《论五口通商以后江南地区蚕桑业的发展及其影响》,《浙江学刊》1984年第3期。
[26] 徐秀丽:《试论近代湖州地区蚕丝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局限》,《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7] 黄慰愿:《广东近代蚕业畸形发展的技术考察》,《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
[28] 章楷:《江浙近代养蚕的经济收益和蚕业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9] 李平生:《近代周村蚕桑丝绸业》,《文史哲》1995年第2期。
[30] 汪敬虞:《从中国生丝对外贸易的变迁看缫丝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31] 张丽:《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和近代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中国农史》2008年第4期。
[32] 苑朋欣:《清末山东蚕桑业的推广和改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3] 陈慈玉:《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1860—1945)》,“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8年刊。
[34] 徐新吾主编:《近代中国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5] 施敏雄:《清代丝织工业的发展》,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8年版。
[36] 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37] 范金民等:《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38] 王庄穆主编:《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
[39] 王翔主编:《中国丝绸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0年版。
[40] 王翔:《中国传统丝织业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历程》,《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十九世纪中日丝绸业近代化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近代丝绸生产发展与江南社会变迁》,《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安徽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近代中国丝绸业的结构与功能》,《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41] 张国辉:《甲午战后四十年间中国现代缫丝工业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42] 严学熙:《蚕桑生产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3] 姚玉明:《略论近代浙江丝织业生产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
[44] 徐新吾、张守愚:《江南丝绸业历史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5] 陈光:《1926—1931年上海缫丝业劳资关系述评》,《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
[46] 杨敬:《近代江南地区缫丝业女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7] 肖爱丽、杨小明:《上海近代缫丝业兴衰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48] 梁加龙:《日本与近代蚕丝技术输入中国》,《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49] 魏文想:《试论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50] 曲从规:《陈启源与中国近代机器缫丝业》,《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51] 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后珠江三角洲乡镇缫丝工业的发展及其典型意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2] 吴振兴:《近代珠江三角洲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53] 王新生:《广东与长野器械缫丝业比较研究——兼论两地的原始工业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54]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的有限发展与全面破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1期。
[55] 陈万明、王希贤:《中国近代生丝出口贸易兴衰探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6] 樊百川:《中国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的遭遇和命运》,《历史研究》1962年第3期。
[57] 李平生:《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中国蚕丝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58] 张晓辉:《广东近代蚕丝业的兴衰及其原因》,《暨南学报》1989年第3期。
[59] 王翔:《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丝绸业的摧残》,《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4期。
[60] 孙燕谋:《我国近代丝绸业的兴衰》,《丝绸》1997年第12期。
[61] 徐宏英:《山东近代蚕丝业的兴衰及其原因》,《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2] 彭南生:《日本侵华战争与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中断——以近代乡村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讨论中心》,《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63] 周德华:《人造丝与中国近代丝绸》,《丝绸》2004年第6期。
[64] 沈文纬:《中国蚕丝业与社会化经营》,生活书店1937年版。
[65] 再缫丝:近代中日两国为了适应西方丝市对生丝的要求,将手工土法缫制的生丝重新加工制成西方丝商需要的再缫丝,在中国习惯称为丝经。
[66] [日]古田和子:《技术转变和地区适应——近代中日再缫丝业比较》,《丝绸》1993年第1期。
[67] [日]荒木干雄:《近代日本养蚕农家经营的发展》,《国外农学(蚕业)》1994年第2期。
[68] (清)杨屾:《豳风广义》,选自《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农业出版社1962年版。
[69] (清)王元綎辑,郑辟疆校:《野蚕录》,农业出版社1962年版。
[70] (清)董元亮编撰:《柞蚕汇志》,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刻本。
[71] 陈扬编:《筹豫近言》,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据民国三年石印本影印。
[72] 陈重民纂:《今世中国贸易通志》,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73] 尹良莹:《中国蚕业史》,国立中央大学蚕桑学会1931年版。
[74] 周志骅:《中国重要商品》,华通书局1931年版。
[75] 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76] 龚俊编:《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77] 乐嗣炳:《中国蚕丝》,世界书局1935年版。
[78] 钱天达:《中国蚕丝问题》,黎明书局1936年版。
[79] 顾青虹:《黔省柞蚕问题》,文通书局1942年版。
[80] 蒋根尧:《柞蚕饲养法》,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81] 辽东人民政府农林厅编:《东北柞蚕概论》,辽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82] 孙敬之主编:《华北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83] 姚沃编:《柞蚕的饲育制种》,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84] 宋宪章主修:《牟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第690—692页。
[85] 孙沸等编:《山东柞蚕放养技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86] 河南省商业厅土产局编:《发展柞蚕生产的有效措施》,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87] 辽宁省凤城蚕业学校主编:《柞蚕》,农业出版社1961年版。
[88] 吴忠恕编:《柞蚕放养技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89] 章楷主编:《蚕业史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
[90] 中国农业科学院柞蚕研究所等编:《柞蚕生产技术》,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
[91] 河南省南召蚕业试验场编:《河南柞蚕》,河南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92] 周匡明编:《蚕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
[93] 《柞蚕丝绸染整技术》编写组编:《柞蚕丝绸染整技术》,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
[94] 全国蚕业区划研究协作组编:《中国蚕业区划》,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95] 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6] 王庄穆主编:《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版。
[97] 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98] [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徐秀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99]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0] 张国德、姜德富主编:《中国柞蚕》,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01] 秦利、姜德富主编:《柞蚕蚕种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2] 周匡明、钱大元:《柞蚕》,《生物学通讯》1957年第4期。
[103] 周匡明:《中国蚕学会第二届年会》,《科学通报》1964年第7期。
[104] 章楷:《我国放养柞蚕的起源和传播考略》,《蚕业科学》1982年第2期。
[105] 章楷:《我国的古蚕书》,《中国农史》1982年第2期。
[106] 章楷:《最早的柞蚕专书是〈养山蚕成法〉》,《蚕业科学》1984年第3期。
[107] 章楷:《我国近代柞蚕业发展史探析》,《蚕业科学》1991年第4期。
[108] 王志瑚、华德公:《我国柞蚕业起源问题的探讨》,《蚕业科学》1981年第4期。
[109] 华德公:《山东蚕业概况》,《蚕桑通报》1982年第3期;《人工放养柞蚕以鲁中南山区为早》,《蚕业科学》1987年第3期;《从〈野蚕录〉等书看清代柞蚕饲育技术》,《蚕业科学》1984年第1期;《孙廷铨其人与山蚕说》,《中国蚕业》1997年第4期。
[110] 萧正洪:《清代秦巴山区的柞蚕放养》,《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111] 李令福:《清代东北地区经济作物与蚕丝生产的区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明清山东省柞蚕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12] 古开弼:《我国柞树资源历史分布考略》,《古今农业》1994年第2期;《我国柞蚕业发展史考略》,《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
[113] 王宪明:《清代帝王与柞蚕产业》,《古今农业》2002年第3期。
[114] 苑朋欣:《清末新政时期柞蚕业的发展及其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15] 陈真光:《山东柞绸》,《丝绸》1982年第10期。
[116] 烟台市丝绸公司:《开拓前进的烟台丝绸》,《丝绸》1989年第10期。
[117] 陈冬生:《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发展与传播推广》,《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
[118] 孙海东、赵文山:《传统的山东绸》,《丝绸》2002年第2期。
[119] 毛明灿、郭书印:《河南柞蚕生产潜力初探》,《蚕业科学》1991年第4期。
[120] 马雪芹:《明清河南桑麻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
[121] 宋宽永、郑作运:《发挥资源优势、构筑柞蚕支柱产业——对河南柞蚕生产的调查与思考》,《北方蚕业》2005年第2期。
[122] 梁振忠:《河南省柞蚕业发展史初探》,《中国蚕业》2008年第1期。
[123] 丁德超:《近代伏牛山区柞蚕业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24] 张香萍:《对河南柞蚕在销售和柞坡管理上的思考》,《河南农业》2011年第1期。
[125] 毕书定:《二十世纪前期豫西南蚕丝业》,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
[126] 潘景隆等:《光宣年间吉林蚕业的兴衰》,《历史档案》1985年第1期。
[127] 张伟:《清代辽宁的柞蚕缫丝业》,《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丹东柞蚕缫丝业史略》,《丹东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28] 詹娜:《辽东放养柞蚕习俗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129] 朱香玲:《清代民国时期东北土特产经济述略》,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130] 谢彬如:《清代贵州的蚕丝业》,《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4期。
[131] 詹永发、田应书:《贵州柞蚕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北方蚕业》2000年第3期。
[132] 谢东莉、裴恒涛:《清代至民国遵义蚕桑业的兴衰刍议》,《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33] 陈锋:《清末民国年间日本对华调查报告中的财政与经济资料》,《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34] 辽宁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第三辑(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5] 辽宁省档案馆编:《满铁调查报告》第三辑(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6] 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6页。
[137] 廖琼香:《印度蚕业》,《广东蚕丝通讯》1987年第1期。
[138] 吴冬秀:《印度的野蚕》,《国外农学——蚕业》1990年第2期。
[139] 高玉章等:《世界野蚕业现状和今后发展的趋势》,《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140] 郭军:《印度的柞蚕丝业》,《中国蚕业》1998年第1期。
[141] 王凤成等:《印度柞蚕研究初报》,《辽宁农业科学》2002年第2期。
[142] 邹涛:《印度柞蚕的放养》,《辽宁丝绸》2003年第1期。
[143] [美]托马斯·莱昂斯:《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毛立坤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144] 董志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源泉——读〈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第3期。
[145] 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46] 王丽、李俊恒:《文史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