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京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本书所表述的“京族”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京族,不包括越南京族。京族同胞散居于全国各地,京族聚居区和主要散居区的京族民间文化更能体现本民族的特色,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书只将京族同胞的聚居区和主要散居区——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尾、巫头、山心、潭吉、红坎、恒望、寨头、互村、米漏、三德、竹山等地作为考察范围。

(二)本书运用的资料有笔者的实地调查记录、地方档案、地方文人手稿、地方志、民俗资料集、手抄本、家谱、族谱、当地人的口述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等。

(三)文中出现尾、万尾、澫尾三种称呼,均指同一个村落,据当地人的解释,“”字是最准确的称呼。[92]为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凡他人论著中用“尾”“万尾”“澫尾”等不同指称均保持原样,本书中表述此村落名称时统一用“尾”。


[1] 冯增俊、万明刚:《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 庄孔韶:《教育人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3]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6年,第37—38页。

[4]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5] 袁同凯:《教育人类学简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6] [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下卷)》,郑文樾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 [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奥地利]茨达齐尔:《教育人类学原理》,李其龙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 李复新:《西方教育人类学述评》,《教育研究》1988年第3期;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综合研究的初步尝试》,李复新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滕星:《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史与现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11]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刍议》,《当代研究生》1986年第2期。

[12]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 冯增俊:《亟须建立我国教育人类学》,《教育研究》1988年第8期。

[14] 李复新:《教育人类学述评》,《教育研究》1988年第8期。

[15] 庄孔韶:《教育人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7] 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19] 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0] 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 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参看陈学金《当前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内容领域与焦点议题》,《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6期。

[25] 滕星:《解放前我国原始公社制民族与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26] 何丽:《解放前达斡尔族教育及其发展原因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2期。

[27] 张大群:《澜沧拉祜族历史上的教育状态试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8] 陈震东:《对教育起源的探索》,《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5期。

[29] 毛礼锐:《中国原始社会的教育起源与教育性质问题》,《文汇报》1961年第9期。

[30] 冯春林等:《基诺族原始社会形态教育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

[31] 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兼论教师称“师”和“夫子”的来历》,《学术月刊》1962年第8期。

[32] 张学强:《西北回族教育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3] 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 滕星、王远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应用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扫盲教育中使用情况的调查》,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36]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新疆和田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37]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使用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38] 马效义:《新创文字在文化变迁中的功能与意义阐释——以哈尼、傈僳和纳西族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39] 郑新蓉、卓挺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0] 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景颇族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1] 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2] 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43] 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和尚生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4] 樊秀丽、[日]藤川信夫:《中国彝族经典〈指路经〉的社会教育功能》,巴莫阿依、黄建明主编:《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37页。

[45] 张新立:《“鹰雏虎崽”之教: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7]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8]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类学透视》,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9]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1]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 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 巴战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56]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57]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58] 滕星主编:《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59] 滕星等主编:《经济文化类型与校本课程建构》,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60]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61] 任运昌:《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 史静寰主编:《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 陈时见主编:《边界跨越——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5] 滕星主编:《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66] 滕星主编:《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67] 陈·巴特尔主编:《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陈·巴特尔:《守望·自觉·比较——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8] 欧群慧:《云南省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69] 靳玉乐主编:《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70]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71]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72]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74] 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探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75] 涂元玲:《村落中的本土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6] 张济洲:《文化视野下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地方社区基础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7] 徐杰舜、滕星:《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二十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8] Yuan Tongkai,Poverty,Opium and Education among the Lanten in Laos,Asian Anthropology,2007,6(1):147-167.

[79] 袁同凯:《老挝北部Lanten人的学校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个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80] 例如吴明海《英国夏山学校教育人类学考察》,《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王朝阳《日本茶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李培《秘鲁哥尼玛人音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1]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册,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82] 苏维光等编:《京族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83] 苏维光、王弋丁、过伟等编:《京族民歌选》,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84]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5] “三套”指搜集“歌谣、故事、谚语”三种民间文学。

[86] 转引自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87] 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88]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89] 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和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80页。

[90] 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91]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92] 尾村苏维芳的解释。苏维芳,男,京族,1941年生,京族字喃专家,长期从事京族民歌的搜集工作。访谈时间:2009年3月27日,访谈地点:苏维芳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