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前言

作为中华一方地域,东北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在东北留下了同样深浅的足迹。与中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东北地域形成的古代方国属国,自殷商时代直到明朝末年,绵延悠长,很少间断,前仆后继,竟有18个之多。其中蒙古发展成为元朝,后金发展成为清朝,由地方政权发展为一统天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系统全面地研究这些方国属国的历史,不仅对研究东北地方史,而且对研究中国史和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一 东北概说

中国因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行政区划之上,从不同的角度被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东南、中南、中原、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北方等不同区域。东北作为地理与历史概念,溯其根源,当始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1]。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亦提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2]。上古中国,核心地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称为中原。中原地区当为中国方位的核心点。作为地理概念,东北在历史上指称的方位基本相同,是指蒙古高原以东,位于中原地区东北方向的广袤地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东北的地理范围随历史变迁而有变化。在古代,东北的四至大体西邻大兴安岭,东濒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北达外兴安岭,南到渤海和黄海。及到清朝末年,由于沙俄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中国领土,东北缩小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四省所辖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随东北行政区划的变化,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东北仅指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所辖地区,面积为80多万平方公里;传统意义上的东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等市、盟,河北省承德市。总面积为150多万平方公里。

东北的地理特点表现为类型丰富、水绕山环、沃野千里。东北大地包括平原、丘陵、山地、草原、森林、沙漠、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多种类型。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自西经北向东形成了东北与俄罗斯、朝鲜的大部分边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环抱在东北的西、北、东三个方向,东北的中部是以黑土地著称的东北大平原,南部则是渤海和黄海。以上环境形成了东北的东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草原区。东北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除大兴安岭北部属于寒温带,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东北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草原辽阔、矿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黑龙江为42.4%,吉林为38.9%,辽宁为35.1%。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东北全境耕地面积4.0068亿亩,草原面积6.915953亿亩,宜垦荒地约1亿亩。东北地区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东北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东北南濒黄海、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历史悠久,早在距今50万年前,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城子村南麓的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庙后山人”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还有少量的骨制品和用火遗迹表明,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与北京山顶洞人、周口店人在华北生活的同时,东北也有人类活动,与华北的旧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距今5万年左右。在吉林榆树市大于乡周家油坊村子发现的“榆树人”,距今约2万—4万年。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距今7000年前,标志着东北进入新石器时代。辽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距今约5000—5500年,证明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二 东北民族之发展

东北大地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广阔的原野,茂密的森林,滋养了一个又一个族群,在这片土地上繁衍、聚集、崛起、强盛。依考古发现、史料记载,东北古代民族大体可划分为汉族、秽貊族、肃慎族、东胡族四大族系。

汉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南部辽河流域,随历史迁移、发展,逐渐分布在东北全境,属于平原丘陵地区的农耕文化。辽河流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距今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红山文化是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在时间上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红山文化出土的彩陶,造型和彩绘既与仰韶文化有联系,又有自己的独特性。红山文化玉器中发现的熊、龙、龟、鸟等造型,与在中国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相吻合;其中玉雕猪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发现的坛、庙、冢,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礼仪宗教建筑的基本雏形。红山文化发现的女神像,可以联系到上古女娲的神话传说。辽河流域的上古人类族群,是形成汉族的重要群体之一。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是炎帝族、黄帝族及其后裔夏人、殷人、周人,以及周边的东夷、苗黎、百越、巴蜀、氐羌等族群融合形成的。东北辽河流域大多时间为汉族活动区域。

殷人先世起源于东北。《诗经·商颂》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又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3]。《淮南子·地形训》曰:“东北薄州曰隐土。”[4]殷人当属东夷集团,早期活动于红山文化故地,即辽西及内蒙古赤峰、河北燕山一带,后逐渐南下。《山海经·大荒东经》曰:“王亥托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5]《竹书纪年》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王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6]由此可知殷人在亥及甲微父子两代,已经进入河北中部的易水流域。到成汤时代,殷人已深入黄河流域中部,并最终灭掉夏,建立了商朝。

殷人南下,在东北仍有留存,孤竹、令支、箕氏朝鲜,均与殷人有关。《帝王世纪》曰:“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7]令支,今河北迁安、迁西和滦县一带先商古国,春秋时尚存在,曾一度为山戎族统治。周武王灭商,商王族箕子东适朝鲜。箕侯铭文青铜器出土于辽西喀左县,说明箕子国早期当在辽西。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自称为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两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8]此后,箕氏朝鲜退出辽河流域,在朝鲜半岛发展。战国时燕在辽河流域建立辽西、辽东两郡。箕氏朝鲜传世40余代,汉初被亡命朝鲜的燕人卫满所替代。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建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初属幽州管辖,东汉末年公孙氏割据辽东时曾于此置平州,辖辽东及四郡。魏灭公孙氏后,沿置平州,西晋初省,很快又恢复。四郡居民多为汉族,亦包括其他民族。十六国时期,辽河流域先后有鲜卑人建立的前燕、后燕和汉族的北燕地方政权。南北朝时期,辽东被高句丽占据。唐灭高句丽,建立安东都护府。五代两宋时期,辽河流域先后被辽、金、蒙古占据,但居民中有大量原住及被迁徙来的汉族。明朝建立辽东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清朝设立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管辖东北地区。

辽河流域自西汉时即为汉族形成与活动地域,始终以农耕文化为主。在中原王朝强盛时代,辽河流域是中原王朝影响控制东北的根据地与桥头堡。西汉以辽西、辽东为基地,势力扩充到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唐朝设安东都护府,管理原高句丽地区事务。明朝设奴儿干都司,势力范围达到库页岛。只是在中原王朝陷入分裂割据的动荡年代,汉族或退保辽西,或退入长城。清朝中后期,关内汉族踏上“闯关东”的迁移之路,最终形成了今天汉族遍布东北,占东北人口主体的发展格局。汉族在东北先后建立了孤竹、箕氏朝鲜、卫氏朝鲜、北燕等方国属国,对东北和全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秽貊族主要活动于东北中南部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朝鲜北部一带,属于半平原半山地的半农耕半渔猎文化。秽貊族分为秽人和貊人,两者有分有合。秽人活动于松花江中部,西汉时期发展为夫余、沃沮。公元前2世纪,夫余建国,前期都城在今吉林市龙潭山附近,后期都城在今吉林省农安(另有一说为辽源)。公元494年夫余灭亡后,余部据故地称豆莫娄,唐朝时期称达末娄,已迁移到黑龙江与嫩江以东,唐以后不见记载。貊人活动于辽河流域东部、鸭绿江流域、图们江流域、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朝鲜北部一带,包括梁貊、小水貊、高句丽等部族。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建立高句丽,公元668年被唐灭掉。高句丽人后融入汉、新罗、靺鞨等民族。唐以后,秽貊族在东北已消亡。秽貊族应为阿尔泰语系的分支,在中国境内建立了夫余、高句丽两个政权,对东北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肃慎族主要活动于东北东部及北部、俄罗斯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属于山地河沼为主的渔猎文化。肃慎族早在春秋时代便进入文献记载。《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及武王克商……肃慎、燕、毫,吾北土也。”[9]《国语·鲁语下》记载:“武王克商……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10]另《山海经·大荒北经》在提到不咸山,即长白山时,也提到“有肃慎氏之国”[11]。东汉文献称肃慎为挹娄,北魏文献称为勿吉,隋称靺鞨。公元698年,靺鞨人大祚荣在忽汗州(今吉林敦化)建立渤海国,公元926年被契丹灭掉,宋称其为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建立金,公元1234年,被蒙古灭掉。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即位,改族号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公元1644年,皇太极之子顺治在北京称帝,史称清朝。公元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退位。肃慎族现为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包括女真人后裔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东北民族;先后建立了渤海、金、后金等政权,清统一了中国,持续268年之久,对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胡族主要活动于东北西部,属于游牧民族。东胡族在商周时期分为戎、狄两部分。戎在东北为山戎,活动于辽西及内蒙古东部。狄在东北为屠何,即商人甲骨文记载的土方,活动于冀辽交界一带。汉初东胡被匈奴打败,分化为鲜卑、乌桓两部分。乌桓为曹操所破,渐被周边民族融合。鲜卑逐渐强大,在东晋及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南凉、吐谷浑、代、北魏、东魏、西魏、北周11个政权,其中北魏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鲜卑南下西进后,遗留在东北西部草原上的鲜卑部落逐渐发展为契丹和奚等民族。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建立契丹政权(后称辽),公元1125年,被金灭掉。公元1124年,辽贵族将领耶律大石出走西域建立西辽,公元1218年被蒙古灭掉。奚族活动于辽西、冀北一带,后又分出白霫与库莫奚,后消失于民族融合长流之中。鲜卑南下西进后,遗留在东北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部落逐渐发展为室韦,其中蒙兀室韦发展为蒙古族。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称蒙古大汗,统一蒙古部落。蒙古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南宋,统一了中国。公元1271年,蒙古皇帝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公元1368年元朝为明朝所灭。元顺帝在首都大都(今北京)失陷后逃亡蒙古草原,史称北元。公元1402年,元顺帝孙子额里伯克被属下杀死,北元灭亡。东胡族现为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等东北民族;先后形成山戎、屠何、鲜卑、乌桓、契丹、奚、白霫、库莫奚、室韦、蒙古等民族,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南凉、吐谷浑、代、北魏、东魏、西魏、北周、辽、西辽、蒙古、元、北元等政权,其中元统一了中国,持续89年之久,对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与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边疆民族地区相比,东北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建立了许多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这一历史现象是独特的,发人深思的。

首先,东北古代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的数量为各边疆民族地区之首。东北古代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依先后顺序为:孤竹(殷人子姓,约公元前1600—前660年)、令支(殷人子姓,时间不详)、屠何(狄人,?—公元前664年)、箕氏朝鲜(殷人子姓,约公元前1122—前194年)、卫满朝鲜(燕人卫氏,公元前195—前108年)、夫余(秽人,公元前2世纪—494年)、高句丽(秽人高氏,公元前37—668年)、前燕(鲜卑人慕容氏,公元337—370年)、后燕(鲜卑人慕容氏,公元384—407年)、北燕(汉人冯氏,公元407—436年)、渤海(靺鞨人大氏,公元698—926年)、辽(契丹人耶律氏,公元907—1125年),东丹(契丹人耶律氏,公元926—952年)、金(女真人完颜氏,公元1115—1234年)、东夏(女真人蒲鲜氏,公元1215—1233年)、蒙古(蒙古人孛儿只斤氏,公元1206—1271年)、北元(蒙古人孛儿只斤氏,公元1368—1402年)、后金(女真人爱新觉罗氏,公元1616—1636年)等大小18个政权。

其次,这些政权前后相继,从商初到明末绵延3000多年,伴随中国古代历史,几乎很少长时间间断。从约公元前1600年孤竹起,到公元668年高句丽结束,延续长达约2268年。从公元668年高句丽结束,到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中间仅间隔30年。从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到公元1271年蒙古改称元,延续长达573年。从公元1271年蒙古改称元,到公元1368年明统一中国,中间间隔97年。从公元1368年北元对抗明军北伐,到公元1402年北元灭亡,延续了34年。从公元1402年北元灭亡,到公元1616年后金建立,中间间隔214年。后金延续了20年,入关统一中国,从此结束了古代中国东北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割据一方的历史。高句丽灭亡后,靺鞨将领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兄弟很快率靺鞨军队出走营州(今辽宁朝阳),返回忽汗州(今吉林敦化),实际上开始了建立地方政权的尝试。东北历史上两次长时间的间隔,都是由于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造成的。其实,蒙古与元朝、北元有其内在的连续性,后金与清朝也同样有其内在连续性。只是我们从东北地方史的角度看,入主中原后的王朝不属于地方政权,才产生了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的间断性。东北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真正长期间断,实际上只有明朝一次。

再次,东北古代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密切,大多是方国属国关系。国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先秦时期的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如孤竹、东胡、令支、屠何等,大多属于古代方国。方国是苏秉琦先生对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的概念性描述。苏秉琦先生认为,古国是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秦以后出现的东北古代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大多属于中原王朝的属国,在中原王朝的册封朝贡体制下存在,如箕氏朝鲜、卫氏朝鲜、夫余、高句丽、渤海、东丹等;或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如前燕、后燕、北燕、东夏、北元、后金等,基本性质仍在属国范围内,不具有全国政权的性质。而辽、金、蒙古,则是在中华一体的框架内的对峙性政权。元、清则是由割据性政权和对峙性政权发展为统一性国家政权,对峙和统一的结果是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体系。

最后,由于历史疆域变化,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俄罗斯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东北领土。古代东北与现代东北疆域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古代东北,主要从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出发,在尊重邻国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力求在古代东北疆域范围内,实事求是地呈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由于孤竹、东胡、令支、屠何史料有限,故将其合成一册。蒙古发源与东北有关,但蒙古族形成于蒙古高原,主要活动区域已不属于东北范围;同样,元、清作为统一性政权,已是国史范围,不属于地域史。所以,本课题成书为孤竹·东胡·令支·屠何、箕氏朝鲜、卫氏朝鲜、夫余、高句丽、前燕、后燕、北燕、渤海、契丹、东丹、金、东夏、北元、后金,凡15史。

四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东北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我在《东北振兴与东北文化》一文中总结过,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殷人从辽河流域游牧到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东北民族的第一次南下中原。殷商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控制了中原500余年。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公元350年,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分三路从龙城出发,南下中原,这是东北民族第二次南下中原。鲜卑慕容氏、拓跋氏以及部分融入拓跋鲜卑的宇文氏先后南下中原,建立了诸燕、诸魏和北周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至公元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为隋取代,鲜卑人控制中国北方195年。公元907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是东北民族第三次南下中原。契丹崛起,先后逼后晋、后汉、北汉政权称臣,割幽云十六州,逼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至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辽朝控制长城以北凡218年。公元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是东北民族第四次南下中原。女真人公元1125年灭辽,公元1127年灭北宋。至公元1234年为蒙古所灭,金朝控制中国北方凡109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东北民族第五次南下中原。公元1234年蒙古人灭金,公元1279年灭南宋。至公元1368年为明所灭,元朝控制北方并统治中国凡134年,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东北民族第六次南下中原。清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版图。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灭亡,统治中国凡267年。

综上所述,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6次南下,影响并统治中国长达1400余年。自夏以来,中国有国家政权的历史仅4000多年。竟有1/3的时间由东北唱主角。自殷商时代中国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只有3500年的时间,竟有40%的时间由东北唱主角。东北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令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东北影响和改变全国,问题在于东北一再影响和改变全国后,东北自身的发展如何?殷人南迁后,遗下孤竹、令支等小国,或为齐灭,或为燕逐。肃慎为周贡过箭杆箭头,乌桓为曹操所破。1900年间,东北各族散居偏隅,无大作为。鲜卑人南迁后,遗下契丹、室韦,或游牧,或渔猎。高句丽占据辽东,终为唐破。渤海虽称海东盛国,亦为辽所破。500年间,东北至多徘徊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从辽至元,400年间,统治重心递次南移。明灭元后,努尔哈赤崛起之前,200年间,东北虽遍地卫所,但无强族。清军入关,东北遂成龙兴之地,筑边封禁。200年内,白山黑水,人迹杳至。

综观古代社会,东北的社会发展走上了一条崛起,外迁,衰落;再崛起,再外迁,再衰落的历史循环之路,社会发展呈现出间歇性的特点。诸多地方政权和民族政权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是一个游牧民族,或者一个渔猎民族,在草原林莽间倏忽崛起,然后浩浩荡荡越过长城,逐鹿中原。他们一旦成功,则倾巢南迁,其故乡又恢复到天苍野茫林海雪原的原始状态。所以,东北人“驿动的心”,一次又一次“终点又回到起点”。东北人每一次都几乎是从零出发,恰如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间歇性的发展是游牧渔猎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东北的地理环境,东北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东北古代经济和社会结构是三位一体,互相制约的。东北南部是辽河平原,东部是长白山区,西部是草原地带。与之相应,居住在辽河流域的汉族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属于农业社会;居住在长白山区的通古斯(肃慎)语族各民族主要从事渔猎经济,属于渔猎社会;居住在草原地带的蒙古(东胡)语族各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经济,属于游牧社会。辽河流域是中原的农业社会与东北游牧渔猎社会的结合部。中原王朝强大时,辽河流域就成为中原农业社会向东北扩大的桥头堡。西部草原是蒙古草原向东的延伸。从蒙古草原翻越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只是一道低缓的山峦。大兴安岭以东,则是水草肥美的草原。所以,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游牧民族,极易相互融合,形成足以和中原抗衡的强大民族。匈奴余部融于鲜卑,突厥余部融于蒙古,契丹余部亦融于蒙古。这样,东北的社会发展就与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发展紧密地黏合在一起。

农业社会和游牧渔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冲突,成为东北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传统矛盾。游牧渔猎社会为农业社会提供畜力工具和御寒的毛皮,农业社会则为游牧渔猎社会提供盐茶和纺织品。这是相互依存的一面。但是,游牧渔猎民族的迁徙性又与农业民族相互冲突。游牧渔猎民族逐水草而居,随季节南北迁移。农业民族定居垦殖,必然为保护财产而抗阻游牧渔猎民族的迁移袭扰。由于游牧渔猎民族以骑射为本,全民皆兵,骁勇善战,具有很强的尚武性,在与农业社会的冲突中,往往在军事上占上风。每当中原王朝积弱、内讧或分裂,东北和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便会踏破长城,入主中原。

由此导致了东北的间歇性和循环性发展。每当游牧渔猎民族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还没来得及向更高的社会阶段飞跃,他们就被吸入中原,或作为臣民被同化进农业社会,或作为征服者被同化进农业社会。他们在草原和森林中的故乡逐渐荒芜,成为孕育下一个游牧渔猎民族重新崛起的摇篮。[12]

五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课题缘起与进程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素有研究东北史的传统与专长,其前身是东北文史研究所。早在1983年起,在院长佟冬同志的率领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精兵强将,历时15年,于1998年撰写出版了国内首部6卷本《中国东北史》,总计420万字。该书对中国东北的地区区域、少数民族、社会性质、历史分期、地方特色、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东北与中原关系、东北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书获得了学术界同仁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是中国地方史中的代表作,更是研究中国东北史的扛鼎之作。2002年,我当时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任院长,时逢国家重视东北历史问题,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术研究,那时我就萌生了编纂一套中国东北小二十四史的想法。此前虽然已经有了6卷本《中国东北史》,可谓鸿篇巨制,但东北古代那么多方国属国,其史分散出版,不成体系,兼有一些空白。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边疆史专家马大正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热情支持与充分肯定。2010年,我组织同仁,向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申报了《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课题,得到佘志远主任的大力支持,该课题入选当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重大委托项目,我终于如愿以偿!于是《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15卷本)正式启动,我与课题组成员们踏上了攀登新高峰的遥远艰辛的历程。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是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于2010年4月,项目编号为10@ZH006。项目承担单位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为邴正教授。多年来,课题组成员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全身心地投入到丛书的写作中。

2010年6月,《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成立了编委会,总顾问为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清史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顾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原主任马大正研究员、吉林大学原副校长林沄教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编委会主任为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会)院长、党组书记邴正教授,副主任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会)副院长付百臣研究员,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会)副院长邵汉明研究员,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战线》主编刘信君研究员。2010年7月8日至10日,编委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时任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丛书编委会主任邴正教授对该项目从策划至立项,以及编委会组成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刘信君研究员对项目的编写体例与研究构想作了汇报。与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40余人针对该课题的命名、选题的范围、写作内容、编写体例及相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010年8月5日,经丛书编委会研究并经专家学者同意,对丛书的15个子课题进行了分工。作者来自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研究东北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学者,他们专业功底深厚,知识积累广博,治学态度严谨,研究成果丰硕,是名副其实的“专业队”。丛书总主编为邴正教授,副主编为刘信君研究员。

2011年1月21日,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丛书第一次作者会议。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邴正主编介绍课题的相关情况,二是刘信君副主编解读丛书编写体例和技术规范,三是与会作者讨论编写体例和技术规范。2011年12月20日,召开第二次作者会议,最终确定各卷大纲。

从2012年开始,丛书进入到收集资料和写作阶段。2012年为收集资料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课题,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资料的全面收集、整理工作。分别到各省市图书馆、档案馆、大学的图书馆以及文史资料馆等相关部门查阅资料,同时到吉林集安、辽宁桓仁、河南洛阳等地对高句丽遗址、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获取了很多宝贵的考古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

2013年后为撰写阶段。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边写作边检查边修改阶段。为此,分别于2014年6月15日、2014年12月21日、2016年1月10日、2016年10月15日、2017年6月25日、2018年6月30日,召开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作者会。主要工作是检查写作进度,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每次作者会都是作者汇报写作进度,提出遇到的问题;主编邴正教授均到会,并作重要指导;副主编刘信君均主持会议,提出具体问题、修改要求,并安排下一步工作。

为了保证良好的学风,《丛书》进行了严格的学术不端检测。凡是出现重复率高的著作,一律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学术标准为止。

同时,经请示国家社科规划办领导同意,聘请各个方国属国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鉴定。按丛书编写顺序,他们分别是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彦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李大龙、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馆研究馆员董学增、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导魏存成、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研究院教授周伟洲、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王绵厚、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鹤泉、黑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刘晓东、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德忠、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原主编宋德金、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赵永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罗冬阳、国家大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员李治亭。这些专家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在百忙之中审阅了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此后,作者用时3个月进行了仔细修改,最终完成了定稿。全书总字数500万字。计划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课题在研期间,课题组完成中期成果93项,计著作3部;论文90篇,其中 CSSCI 44篇。

《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丛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在课题立项和完成过程中,国家社科规划办佘志远主任、孙璐处长及吉林省社科规划办的毕秀梅主任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出版经费方面,吉林省政府及财政厅鼎力相助;在项目管理方面,丛书编写办公室的同志们,包括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财务处的同志,尤其是蒋戎同志,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在打字排版过程中,《社会科学战线》副社长于德钧编审、编务陈家威做了大量工作;在出版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赵剑英社长、王茵总编助理及责任编辑范晨星高度重视,兢兢业业,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对此,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名来自东北三省9个学术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课题组,历时8年,8次研讨,几经删改,终获杀青。一部卷帙浩大、洋洋500万字的15卷《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丛书即将问世。作为一个祖上出齐鲁闯关东,承传10代的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能够与同仁们共同为生养我们的东北热土,再奉献一部历史长卷,由衷感到欣慰与荣光!本课题立项单位属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成员来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2010年课题设立时,我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2015年我又重返吉林大学。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前后隶属单位几经变更,我更认为本课题属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以及所有课题参与单位共同承担的课题。夤夜秉笔,感慨万千!唯恐水平有限,错漏之处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邴正

2018年8月18日于长春


[1] 《周礼·职方氏》。

[2] 《山海经·大荒北经》。

[3] 《诗经·商颂》。

[4] 《淮南子·地形训》。

[5] 《山海经·大荒东经》。

[6] 《竹书纪年》。

[7] 《帝王世纪》。

[8]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9] 《春秋左氏传》。

[10] 《国语·鲁语下》。

[11] 《山海经·大荒北经》。

[12] 参见邴正《东北振兴与东北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