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投资环境与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策略探讨
胡日东[1]
摘要:目前,中泰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两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发展最为迅速。2011年泰国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为647.37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22.3%。2012年泰国对中国的出口仍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使中国连续第三年成为泰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泰国是东盟重要成员国,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泰双边合作空间,而且对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以及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本文将对泰国的投资环境包括泰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和总结中资企业赴泰国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总结和借鉴台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中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建议,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投资风险 泰国投资环境 投资策略
一 引言
目前,中泰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两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发展最为迅速,同时在旅游、科研、健康、文教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也快速、平稳地向前发展。2011年泰国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为647.37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22.3%。2012年4月泰国总理英拉访华,中泰双方就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确定了远大目标,未来5年将实现中泰贸易额每年增长20%,投资增长15%,旅游人次增长20%。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泰双边合作空间,而且对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以及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中泰合作关系升级,也有助于泰国在促进中国—东盟关系的过程中担任协调员的重要角色。泰国作为下一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将与中方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方主席国,泰方也表示将会继续与中方密切合作,以实现本地区共同利益。
为此,本文将对泰国的投资环境(包括泰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和总结中资企业赴泰国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总结和借鉴台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中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建议,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 泰国投资环境
国际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A.T.Kearney)发布的《2012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信心指数》显示,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在2012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排名提升,其中新加坡排名从第24位跃升为第7位,印度尼西亚从第20位提升到第9位,越南列第14位,泰国排名第16位。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最新的观察报告显示,2012年东盟经济将保持整体健康良好发展的势头,其中印度尼西亚将以6.5%的增长率名列第一,其次为越南6.3%、菲律宾4.8%、马来西亚4.7%、泰国4.5%和新加坡4.0%。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泰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并将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与促进技术转让的手段。2003年,泰国通过方案,将以往对劳动力密集产业的投资转变为对资本密集产业的投资,将“世界厨房”、“世界医疗中心”、“东方底特律”、“亚洲观光资源”、“亚洲热带服饰流行中心”及“世界橡胶及其相关产品制造中心”等六大产业列为重点投资项目,并提供优惠投资条件,希冀外商能加强对泰国食品业,医疗器材、机械业,汽车业,旅游业,纺织业及橡胶业等产业的投资。泰国计划通过简化申请许可程序、改善投资条件等方式,推动未来4年内的外商投资总额达到3万亿泰铢,2008年批准外商投资促进申请总额6000亿泰铢,2009年批准额达到8000亿泰铢。此外,泰国政府更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和帮助投资者,泰国促进投资委员会(BOI)提出8项措施配合“泰国投资年”(2008~2009年)计划,提高泰国工业的竞争能力和整体水平。新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工业促进类型,增加税收优惠措施,建立基金等。2012年,在投资泰国圆桌会议上,泰国工业部下属的投资促进委员会设立了一站式投资服务中心,旨在为投资泰国的外国企业和个人提供最便捷、最高效、最实惠的协助服务。
(二)经济与经营环境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泰国经过几十年的金融改革,投资环境更为完善。对于外汇的管制措施也逐渐松绑,未来外资汇入泰国股汇市将不必先行提交30%的保证金,这对外资而言,是一项利多。此外,2007年泰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将经济发展导向正轨,在稳定中求发展,依循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提出内阁将基于自由市场有效纪律原则,确保泰国经济自给自足,永续发展。在提升国内生产总额的同时,也注重所得的分配。
在劳动力方面,泰国劳工高达3500万人,其中主要劳动力集中在30岁以下,每年劳动力增加80万人,供应充足,服从性高,但不主动积极。此外,泰国政府提供9年基本教育,教育普及,识字率为96%,部分人会说华语,但绝大部分只懂泰文。
(三)科技与基建环境
目前,东盟正在大力实施《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东盟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这个亮点将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提供大量新商机。2012年,泰国新一届政府计划通过港口、轨道系统和公路网络三大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变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现象;长期对外封闭的缅甸将允许外国投资进入缅甸农业。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增长市场中心,亦是通往亚洲和湄公河区域的重要门户。2006年9月28日,东南亚最大的机场苏汪纳蓬机场(Suvarnabhumi Airport)启用,泰国的航空运输业正式进入新纪元,曼谷成为整个亚洲航空路线的重要枢纽,与新加坡的樟宜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相互竞争。昆曼公路由中国大陆云南段、老挝段、泰国段三个部分组成,全长1818公里,是目前由中国大陆西南陆路连接泰国曼谷乃至中南半岛最便捷的路径。这条跨国通道将会促进服务贸易、跨境运输、国际通信、劳务输出的增长,也为三国间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经、外资、外贸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发展。此外,泰国政府目前正加紧展开大型基础工程及工业配套设备建设,为外商创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重点鼓励外商及本国企业在高性能产业的投资,如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旅游、软体发展、食品和健康领域。
(四)社会与文化环境
泰国是个“信佛的微笑的国度”,大约90%的人信仰佛教,崇尚以家治国。人民受佛教影响甚深,以温和有礼著称,讲求社会祥和。泰国人吃苦耐劳,服从性、配合度也较高,劳工工资低廉,因而对雇主极为尊敬且具亲和力。此外,泰国并没有排华的问题,对华人十分友善。泰国由于文化及宗教与台湾地区相近,没有潜在的种族冲突危机,因此很早就吸引台商前往投资。
三 泰国投资风险评析
(一)政治风险
近年来,泰国官方财经智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局(NESDB)以及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Fitch)纷纷发出警告,政情若持续混沌不明,则泰国的经济前景堪虑。2008年9月18日,泰国中央银行总裁Tarisa Watanagase更表示:“相对于全球金融风暴,‘政局不稳’对于泰国未来经济成长所造成的风险更大。”泰国长达4个月的政治示威游行,造成股市指数重挫31%,在东南亚六国中,泰国股市跌幅最大。而根据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全球贪腐印象指数,泰国2005年排第59名、2006年排第63名,连年下滑。2011年泰国全球贪腐印象指数为3.4,排第80位,是亚洲贪污最严重经济体。此外,泰国政府行政效率不彰及当地通关作业手续烦琐最为台商诟病,常要施与小惠,他们才会有所行动,这加重了投资者的负担。泰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审批效率偏低,时间很长。泰国政府的稳定性不够,小党林立,属于联合政府性质,因此存在政商勾结现象,且工业发展政策碍于政府官员更换频繁,无法长期一致性实施。
(二)汇兑风险
泰国政府政策朝令夕改,2006年12月18日颁布短期外汇管制政策,海外短期投资款项汇入需扣留30%于中央银行,导致泰国股市暴跌,19日晚间紧急修正措施。反复的决策,让投资人对于泰国临时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降低了泰国政府的公信力,外资也缺乏大幅回头加码的信心。
2007年3月1日,泰国央行15日宣布外汇管制松绑。香港国际风险公司执行长Stephen Vickers表示,海外投资者并不认为泰国政府已采取足够的补救措施,大家对军政府仍将保持质疑态度,在泰国做生意应该是安全的,建议先观望。香港汇丰控股公司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重要的是,曼谷当局必须传达出“其他管制措施也会陆续解除”的信息,海外投资者的信心才可望恢复。
(三)营运风险
对泰国投资的台商面临着经营瓶颈,人事管理上中高层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高级行政管理人才、熟练技工、工程师严重不足,设计、产品开发与行销专业人才缺乏,限制了泰国从委托代工(OEM)转型到委托设计(ODM)进而转型到自有品牌(OBM)的生产模式。技术人员的缺乏是电子业的一大困扰因素,有些台企由台湾母公司外派技术人员来支援,并且负责训练当地员工,采取在职训练教育的方式来因应,训练约需一年的时间;有些台企亦遭遇到员工跳槽问题,因此直接从中国大陆招募技术人员来泰国工作。而且,泰国人民乐天知命,保守的民族特性使得泰国人工作态度保守,无法创新,且大多认为“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因此显得较被动。
泰国在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平均增长率在8%以上,但基础建设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发展几乎可说是完全集中在首都曼谷地区,使得目前曼谷附近的工业区内已呈饱和状态,而曼谷以外其他地区基础建设并不完善,未来考虑赴泰国投资企业必须详加斟酌这一问题。
四 台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从1987年起,台湾地区资金大量涌入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纵观台资企业投资泰国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以制造业为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泰国投资的台湾地区企业,大部分是从事外向型制造业项目,产品外销比例大多在70%以上,且都是劳动密集型项目。这源于泰国的劳动力是技术娴熟的高级技工,节约了劳动力成本。然而,近几年台商的投资层次明显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其中,台商对信息电子业的投资居多,这是由于泰国电子产业较马来西亚更具有人力充沛、工资低廉以及投资奖励条件优惠等优势。
(二)中小企业居多,投资规模较小
随着台商在东南亚投资的增加,台商投资已经成为许多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外资来源,并在部分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台商投资已成为越南第一大外资来源,为马来西亚、柬埔寨第三大外资来源,是泰国的第五大外资来源。韦朝晖指出,台商在大规模投资制造业、矿业、林业、渔业的同时,也积极投资银行业、股票市场及房地产业,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台商在东南亚的企业类型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规模较小,近年来,台商大型企业投资东南亚增多,大型投资也增多。
(三)采取与泰国国家机构、企业、私人三者结合的方式
台商在泰国一般会加入台湾会馆,该组织会员众多,有利于相互交流信息,更快适应当地的投资环境。泰国法律规定,除指定工业区和泰国投资委员会批准者,外国人不得拥有土地;农副业、加工业中泰国必须控股51%以上,企业法人必须是泰国人。鉴于此,中小台商为了获得土地和投资农副业及加工业,大多与当地泰国人合伙,或者以泰国人为法人代表的形式申请投资。采用这种合作方式,投资者有利可图,但风险较大。
五 中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建议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全球经济。由于中国保持着适度的金融开放,此次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影响较小。《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和对外投资年流量均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发展势头良好。为此,本文总结和借鉴台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中资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建议,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两国地理位置相邻,自然资源各有差异,能够形成互有需求、良性互补的优势,利用和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扩大贸易,并可以进一步增加相互投资,以实现双赢或少输。
第二,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泰国投资。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导致中国企业在对泰国投资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当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还不够了解,遇到纠纷难以解决。中国一些国有企业与泰国的私营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对合作方缺乏了解,过于信任,上当受骗时有发生,但这不应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扩大对泰国投资的因素。中国政府应继续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泰国投资,引导企业投资“有利可图”的领域。泰方也应该尽早提供中国企业进泰国投资的机会并出台相关措施。目前泰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和出口国,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当前价格不断上涨。中泰合作进行橡胶的种植和开发,将是不错的投资项目,只不过泰方应推出适当的接受从中国进来的投资的同时,预防原料流出泰国的管理措施。
第三,目前,随着我国“台商投资区”政策优惠的普惠化,功能定位与发展优势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工业用地趋于饱和,制约台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台商投资区”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战略布局、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政策设计与体制创新问题。而泰国是中南半岛的中心,投资泰国可以直接进入东盟和中南半岛市场,同时还可享受泰国与多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FTA)优惠权益。因此,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企业可以合作以加大对泰国的投资,以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甘宜沅、黄晓、阮振华:《中泰贸易分析》,《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11期。
[2]王焱:《货币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严美姬、张烨:《中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空间分析及扩展路径》,《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6期。
[1] 胡日东,中国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