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碑研究《中国墓碑研究》概要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亡者,都会本能地由对生命的眷恋而滋生对死的种种不安。对死亡的意识使人一开始就把生命与不朽连接起来。追求不朽是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和各个时期中普遍具有的最深层的心理冲动和理念信仰。有作家曾说:“死亡的本质就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可能性了。”(毕淑敏,2006)然而死亡在墓碑上演化成不灭的精神象征和庄严的祭奠,如一种凝固的记忆永恒地镶嵌在墓碑上。在这份凝固的记忆中,墓碑作为丧葬文化的物质体现,其形制装饰、铭文书写、材质选用、刻工技法等,无不折射出人们在丧葬上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照,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书从中国墓碑的历史沿革、文化形态、艺术解码、现实意义四个方面,找寻和探究了墓碑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 从中国墓碑的历史沿革看,各时期墓碑的发展特点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①从先秦到西汉是中国墓碑的滥觞期。西亚、北非等地区的墓碑产生比中国墓碑早得多,除了形制上有某些相通外,二者在体例、纹饰、碑文内涵等方面完全不同。先秦的“丰碑”仅作为入葬时下棺的工具,上无铭文,但其竖石形制,带“穿”和“晕”的特点成为后世墓碑的遗制。此外,墓前题铭所记墓主人名、籍贯、官职、卒年和纪功刻石的四言韵文颂辞等内容,都为墓碑碑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②东汉是墓碑的兴起阶段。东汉墓碑随着标识陵域习俗的确立与普及、加工石材的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应时代和人们的需要而兴盛。从设计的角度看,它不仅是汉代石刻的代表,而且其外表形制、铭文内容、书体纹饰都具有典型意义,并对后世墓碑的发展演变起到垂范作用。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墓碑的沉浮阶段。曹操禁碑只是结果,汉末、三国战乱不息、经济崩溃、盗墓猖獗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墓碑的发展,造成墓碑萎缩,但墓志挺秀,实为后世墓碑与墓志并行的发端。东晋以来的南朝讲究聚族而葬,重视风水选址,墓碑所处环境和所置方位也随之更为具体化。墓碑文受门阀制度的影响在书写上也有新的表征。南朝时期墓碑的使用时紧时松,随着陵墓石刻逐渐升温,墓碑在碑体和雕刻上皆有发展。北朝葬俗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葬俗色彩与汉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禁碑,墓碑复燃,书体独具特色。南北朝共受佛教的影响,建寺立碑之盛,使墓碑装饰艺术得到发展。④隋唐是墓碑的高峰阶段。这一时期禁碑令解除,并对墓碑有了礼制上的规定。唐代墓碑的辉煌,得力于良好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支持与投入使墓碑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等达到了历史的极致。墓碑数量多、形制高大、书法严整、装饰精美、刊刻技术精湛,尽显大唐气象,至此“唐碑”成为后代的碑刻范式。唐代佛教塔铭兴盛,其功能与墓碑无异,开中国宗教墓碑之先河。⑤宋元明清至民国是墓碑多元一体阶段。这一时期以延续唐代旧制的传统墓为主体。其多元化具体表现在北方民族统治期间由于受汉文化及葬俗的影响,在与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矛盾中,墓碑上出现了多种非汉文字刻写;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影响,墓碑的形制、纹饰或书写方式出现了相呼应的宗教元素;明清以来中原以外地区的立碑习俗的逐渐形成并有相当大的发展,民间墓碑有着独特的风格体现,为传统墓碑设计输入了新鲜的因素;清末至民国,中外战火不断,各地的英雄冢、烈士墓园改变了过去聚族而葬的特点,墓碑的设计风格多为中西合璧。
二 从中国墓碑的文化形态看,墓碑作为丧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和深刻的封建等级制度烙印。
礼制文化对墓碑形制、大小的规定和统治者的强制倡导,使墓碑设计围绕着封建等级制度自觉发展,乃至千百年来形制无多大变化。此外,墓碑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饱含了传统丧葬文化所特有的“吉”文化,记载着民俗物象、民间信仰的理念,传递着更深厚的文化与精神方面的信息。民间盛行的阴宅风水对人们的思维浸染深刻,为了找寻完美墓穴,阴宅风水派生出一整套观山寻水找“吉穴”的程序,形成了各个不同时期的墓葬群。墓碑随墓穴而立,对墓碑的定位、布局及所必须遵守的禁忌等也有一个风水文化的参考。但一旦为那些风水讲究揭去迷信的外衣,可发现许多的追求和崇尚是有赖于人的内在需要。在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和儒家思想的孝道观支撑下,墓碑流传至今,从未间断。儒家文化以其正统性、稳固性等特点,与各宗教和谐共处共存。从道教的兴盛、佛教的传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流布,这些宗教文化皆在墓碑上留下了相呼应的宗教艺术。同时宗教文化对墓碑的设计影响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差异、观念差异和审美取向差异。各种宗教文化上的差异给墓碑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 从中国墓碑的艺术解码看,其雕刻艺术、装饰艺术与铭文艺术皆彰显了墓碑的艺术价值。
关于中国墓碑的雕刻艺术,首先探讨了墓碑的刻工、选材、镌刻程序和雕刻技法等。然后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图文并茂地解析了墓碑的古制设计,“穿”和“晕”;墓碑的典型造型——螭首龟趺及瑞兽螭龙和赑屃在墓碑中的形制发展与演变;民间墓碑的雕刻题材和雕刻技法;神道上的石刻组合意义和组合方式。中国墓碑的装饰艺术一般采用阴线刻和减地阳刻两种雕刻技法来表现物象,并合理地装饰在墓碑的碑额、碑侧、文字四周和碑座上。这种刀刻的绘画装饰艺术同样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在艺术表现上大致可分为写实性风格、写实与装饰性风格、装饰图案化风格三类。这三类并非各自独立毫无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继而使不同的物象融会于墓碑之中,形成统一的格调。中国墓碑的铭文艺术包括了汉字和非汉字的书写艺术。墓碑的汉字书艺有着强大的汉文化和碑刻书法艺术作为理论支撑,发展脉络清晰,故借此解析了墓碑中的篆书、隶书、魏碑、唐楷等书法艺术。墓碑的非汉字书艺除了满、蒙、维、藏、吐蕃、西夏、契丹、女真等几种外,还有宗教墓碑中的波斯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俄文等。各种文字的书写都有不同的审美讲究和艺术表现。此外,也从设计学的角度释读和解析了额题与纹饰、碑文与纹饰、墓碑文字的版式设计。
四 从中国现代墓碑的发展现状及反思来看,传统墓碑逐渐消退,中西合璧的墓碑群,即墓园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
现代墓碑的手工工艺逐渐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化加工生产。传统墓碑的书艺在当代墓碑设计中的流失现象也很严重,多为电脑设计而成的美术字。然而中国人有着缅怀祖德,慎终追远,以孝为先,寻根祭扫的意识。现代墓碑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重视现代墓碑的景观环境与人文意义,将有利于促进族姓谱系、宗亲文化的发展。
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一个生命的离去如同它的诞生一样充满尊严。闭目遐思,去解读、探索墓碑的含义,明晰人的生命历程,这又何尝不是真实而浓郁的风俗与艺术的长卷?
关键词:墓碑 雕刻 装饰 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