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墓碑文书写格式固定,铭文较长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中说:“夫碑实铭器,名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先于诔。”[56]这段话说明,人们采用“碑”作为“铭”的载体。该文还论述了碑文的特点:“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从东汉的碑文来看,其文体也正式定型,自成一格。一篇较完整的诔文,文字内容多达千字左右。

碑文一般分序和铭两部分,序主要用散体写墓主的生年、籍贯、家族世系、生平事迹、卒葬日期。起首交代“君讳……字……”对死者的讳、字、籍贯作简单介绍后,接下来是对死者祖先的排列:祖某、父某,有些前面述及高祖、曾祖,大多非常简略。如东汉《娄寿碑》:“先生讳寿,字元考,南阳隆人也。曾祖父,攸《春秋》,以大夫侍讲,至五官中郎将。祖父太常博士,徵祝爵司马。亲父安贫守贱,不可营以禄”。也有例外不同的,如《王孝渊墓碑》(永建三年,128)则以“永初二年七月四日丁巳,故县功曹、郡掾□□孝渊□卒。呜呼□……”开始。《景君碑》(汉安二年,143)也以“惟汉安二年仲秋□□,故北海相任城景府君卒。邬歔哀哉”痛悼其逝[57]

后半部分的铭文部分用来总结和发表感慨,抒发哀伤之情。最常见的体例以四言韵文颂辞写成,其开头由“其词曰”或“其辞曰”“其铭曰”“乱曰”“颂曰”等词引出。文体显示出汉代诗赋等文体的影响,用韵语形式高度概括前面散文体所述内容,赞颂墓主的功德,对死者表示哀悼。这一固定文体格式在西汉以前是没有的,从东汉开始才成为墓碑行文之定制。出现了以撰写碑文而著称的作家蔡邕,他撰写的碑文成为这种体裁的典范。《孔谦碑》(永兴二年,154)、《郑固碑》(延熹元年,158)、《孔宙碑》(延熹七年,164)、《鲜于璜碑》(延熹八年,165)、《张寿碑》、《衡方碑》(建宁元年,168)、《杨著碑》(建宁元年,168)、《郭泰碑》(建宁二年,169)、《夏承碑》(建宁三年,170)、《孔彪碑》(建宁四年,171)、《鲁峻碑》(建宁四年,171)、《娄寿碑》(熹平二年,173)、《尹宙碑》(熹平六年,177)、《赵宽碑》(光和三年,180)、《王舍人碑》(光和六年,183)、《圉令赵君碑》(初平元年,190)、《樊敏碑》(建安十年,205)、《孔褒碑》(年份不详)等的碑文几乎均采取同一书写格式,即前序后铭的碑文体例。

碑文作为一种文体是从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滋生出来的。在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存荣亡显,没而不泯”(蔡邕《胡公碑铭》)、“刊石树铭,光示来世”(蔡邕《贞节先生范史云碑》)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碑文在汉代产生并很快兴盛,是很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