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概念的厘定
如果说我们的研究是在构筑一栋“理论大厦”,那么核心概念或关键词就是构筑大厦的基石。倘若作为基石的核心概念模糊不清,整个大厦亦难以立足。由此,厘定和澄清基本概念及彼此之关系是研究中的首要议题。我们的研究虽涉及概念众多,但其核心概念不外乎专业社会工作、本土性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土生化。如下我们将逐一对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厘定和澄清。
(一)专业社会工作
当前,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概念,这一名词主要由英文“Social Work”直译而来。由于Social(社会)和Work(工作)这两个词语在不同制度、文化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和指向,因此,世界各国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界定和阐释也不尽相同。有的偏向于宏观社会福利,有的则倾向于微观社会服务。尽管人们对于社会工作的诠释莫衷一是,但社会工作源起于欧美国家无疑是肯定的。众所周知,英美社会工作经历了非专业化、半专业化、专业化和高度专业化的百年发展演变历程,最终形成一门系统的助人科学,并成为世界各国借鉴和学习的典范,尤其是美国社会工作一度为发展中国家所复制和模仿。由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工作一般指欧美主要是美国话语体系中的社会工作。在这些话语体系中,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对于社会工作的诠释最具代表性。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源起于人道主义、基督教精神、民主思想及其系统的哲学体系,它被广泛应用于满足个体与社会互动中日益增长的需求,激发个体的潜能。专业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提升人类福祉和满足个体自我实现需求,发展和严格使用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科学知识,拓展各种资源满足个人、群体、国家乃至全球社会成员的需求和愿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5]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主要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强化和恢复能力,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个体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社会工作实践涵盖专业价值、工作守则及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帮助人们获取实质性的服务,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为群体和社区提供社会健康服务,并参与相关的立法。社会工作实践需要有关人类行为、社会、经济、文化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知识。”[6]由此不难理解,社会工作在欧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助人学科、助人专业、助人职业、助人技术和艺术。概括而言,本书所指的专业社会工作主要指欧美语境中的社会工作,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主要涵盖哲学基础、伦理价值、工作操守、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工作者角色等多种元素。
(二)本土性社会工作
本土性社会工作是一个既陌生而又亲切的概念,陌生是因为在中国本土语境中从来没有社会工作的表达和指称;亲切是由于中国实际上一直存在和延续着本土性的助人活动,这些活动或多或少与社会工作存在某种类似性。由此,此概念也具有较大争议性,一方面,用专业社会工作的概念体系来比照和权衡,本土性助人活动具有零散性、随意性、非制度性、非专业性和非职业化等特点,将其称为一种社会工作难免有些牵强;另一方面,如果跳出欧美社会工作的所谓专业标准体系,从其本质上看都是一种助人活动,只不过是专业化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冠以本土性社会工作之名也未尝不可。事实上,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称谓本身并无意义,主要是看其使用的境遇和目的,如果我们使用本土性社会工作只是为了与专业社会工作区别和对话也无可厚非。王思斌教授就用本土性社会工作来判断和认定中国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过程。他认为,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生长于本土的,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7]基于此不难理解,本土性社会工作是相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而言的,本土性就是在概述中国原有助人工作的非专业化特点,离开专业性,所谓的本土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综上,本书所谓的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之前,在本土发挥着实际效用,并形成一种长期和相对固化的制度性助人模式。由于中国的现实情况较为复杂,具体到现实层面本土性社会工作涵盖内容众多,如民政服务工作、群众工作、思想工作、工青妇和残联的服务工作、民族事务工作等,在此无法穷尽。但我们大致可从三方面来判断和认定本土性社会工作的范畴:其一,必须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或过程;其二,具有一定的福利性和服务性特征;其三,形成相对稳定和固化的模式。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
本土化对于多数学者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中国尤其是台湾社会科学领域里使用较为频繁的词语。顾名思义,本土化是相对于外来化而言的,它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即外来事物进入本土后不断调适乃至契合本土环境的过程。一般而言,本土化至少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处于中心或优势区域的事物,二是处于边陲或相对劣势区域的事物,三是中心区域的事物进入边陲区域后逐步适应当地的过程。有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界定复杂多样,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下。非洲学者Shawky最早定义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他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是调整和修改进口模式使其适应本土的需求。埃及学者Walton和 Abo El Nasr强调某一国家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特征的重要性,本土化就是从进口到认证的过程,这意味着调整西方社会工作话语来应对进口国独特的社会需求、价值和文化等。[8]澳大利亚学者Meal Gray教授认为,本土化可以由两股潮流组成,一股是后发展国家的本土化,如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主要指欧美社会工作进入这些国家后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另一股发生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主要指以白人为主导和中心的社会工作对于土著和印第安人在教育和实践方面的本土化。为了加深对本土化的理解,Meal Gray还对本土化和本土知识、本土化和原住民社会工作做了联结和分析,她认为,本土化最初源于质疑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在世界各国的普遍适用性,本土化既是多样性与专业化对抗的结果,也是西方模式对于非西方社会境遇不能完全奏效的产物。[9]
中国是社会工作后发展国家,其本土化的研究和探讨尚处于热门阶段。香港学者阮新邦认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推动运动,是源于不能单纯依靠基建在西方文化脉络之上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现象。[10]与此同理,香港学者李洁文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在于:“由于中国人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差异,那么究竟我们现从西方大量吸纳的概念、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以至研究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应用在这些社会脉络里?”[11]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政治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和发挥功能的过程。[12]一般是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进入后发展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13]而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李迎生教授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并不能等同,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专业社会工作的国际通则适应中国环境后的产物。[14]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我们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种持续动态的过程,即源生于发达国家或优势区域的社会工作不断在后发展国家或相对落后区域调适和契合的过程。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主要指欧美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本土后适应、排异和融合的过程。
(四)社会工作土生化
土生化由英文Authentization翻译而来,最初由埃及学者Walton和Abo El Nasr提及,这两位学者阐释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三个阶段。[15]第一阶段是引进阶段,即后发展国家不加质疑和批判地将西方社会工作知识全盘移植到本国。第二阶段是本土化阶段,本土化是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与当地文化缺乏契合性的一种回应,它需要调适西方社会工作概念以适应当地的文化价值和社会需求,西方社会工作占有优势,是一种进口加工式的本土化。第三阶段是土生化阶段,土生化不同于进口加工式的本土化,是一种内生性和扎根性的本土化,它要求从本土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脉络中孕育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工作实践者应发展自身策略适应当地需求,本土知识是土生化的知识渊源。当然土生化并不排除西方社会工作,而是要以自身为轴心融合专业社会工作形成本土风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土生化的概念,我们不妨借鉴台湾学者杨国枢的观点进行诠释。杨国枢曾提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三种模式:跨国模式、批判质疑模式和扎根模式。[16]跨国模式主要批判盲目应用西方理论,强调本土学者基于本地研究而提出的主流观点。批判质疑模式主要聚焦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反对西方的社会科学帝国主义。扎根模式强调扎根本土研究的重要性,要求学者们发展出与本土相关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程序。这三种模式尤其是扎根模式较好地诠释了土生化的含义,土生化主要是相对于本土化而言的,其含义是确保社会服务真正地和真实地扎根于本土系统,能够指导未来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契合性和原生风格。也有的学者认为,土生化是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创建的一种社会工作模式,虽然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排除来自其余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但它意味着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产生的驱动力来源于内部,主要源于回应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对和适应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本土化与土生化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联系在于本土化和土生化都属于广义的本土化范畴,土生化是本土化的高级阶段。其差异主要集中于八个方面,如表1-1所示。
表1-1 本土化与土生化内涵比较
(1)本土化的理念、价值、理论、模式等起源于西方欧美国家,而土生化则主要起源于本土境遇;(2)本土化的主要目标是改造西方模式使其适应本土文化和社会需求,即进口加工,而土生化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本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构建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模式,即本土内生;(3)本土化的主要驱动力源自外部,而土生化的驱动力源自内部;(4)对于西方社会工作模式,本土化主要是首先持肯定接受态度,然后调整改造为我所用,而土生化则一直持守质疑、批判和反思的立场;(5)本土化主要集中于探索西方模式对于本土的适用性,而土生化主要基于本土实际提炼社会工作模式;(6)对于本土既有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社会服务方式,本土化主要是参照西方专业化标准和框架进行改造,而土生化主要是深入挖掘,总结本土经验模式,并将其扩展放大;(7)本土化涉及的概念主要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本土文化背景和知识,土生化主要强调本土性社会工作、土著社会工作和实际工作境遇等。综上可知,我们所指的土生化是一种深度的本土化,是本土化的高级阶段,它要求扎根本土,构建一种原生性的社会工作。土生化并不排斥专业社会工作,而是要扎根本土,吸纳和融合专业社会工作的营养元素形成自身风格。
综上所述,专业社会工作主要指欧美语境中的社会工作,是一种涵盖价值、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等多种元素的系统性概念。而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是相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而言的,主要指在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之前就实际存在的制度化和模式化的助人活动,是中国本土语境中的社会工作。如图1-1(1)、(2)所示,二者虽然本质上都是一种助人活动,具有类似性,却是两个空间和两种语境中的事物,并无实质性联系。如图1-1(3),社会工作本土化主要指欧美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与本土实际相契合的过程,这是一个专业性社会工作和本土性社会工作相互排异和融合的过程。但一般而言,专业社会工作具有相对优越性,而本土性社会工作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并不断被专业性社会工作所形塑。如图1-1(4),社会工作土生化是一种内生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形态,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高级阶段,它主要以本土性社会工作为基点,吸纳和融合专业社会工作进而拓展成一种本土风格的社会工作模式。
图1-1 核心概念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