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澳门的地理位置
澳门地处中国东南部沿海,珠江口西岸,与香港、广州分立于珠江三角洲之外缘。在对澳门设计艺术核心内容研究之前,本节从澳门名称的由来、地理位置、组成部分、自然条件和资源等方面,对澳门做简要的综述,从而对澳门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为澳门设计艺术核心内容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对澳门设计艺术的理解。
(一)澳门名称的由来
澳门,一个充满魅力、传奇的地方,它有过许多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与澳门的城市功能、地理位置、生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濠镜澳”“香山澳”“莲岛”等。
“澳”是港口的意思,澳门作为港口的作用非常重要;“门”则指澳门有南台、北台两山,两山相对,形成“门”状,故称“澳门”。很显然,这是将澳门的功能与地形结合起来命名的。以地形地貌来进行命名的例子在明清史料里都有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庞尚鹏在他的《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疏》中说:“广州南有香山县,地当濒海,由雍麦至蠔镜澳,计一日之程,有山对峙,曰南北台,即澳门也,外环大海,接于牂牁,曰石峡海,乃蕃夷市舶交易之所。”(明·庞尚鹏《百可亭摘稿》卷一)清朝乾隆年间的《澳门记略·上卷·形势篇》也有典型的记载:“濠镜澳之名,著于《明史》。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山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云。”[1]由此我们还知道,当时濠镜澳与澳门是一地两名,濠镜澳是正称,澳门只是别名。
明朝时把澳门称作“濠镜澳”,是由于澳门盛产牡蛎。牡蛎在广东称为“蠔”,居住在澳门的早期村民多以“捕鱼割蠔”为生。蠔壳内壁平滑如镜,人称蠔镜,并把澳门称为“蠔镜澳”。“蠔镜”又有源自澳门南湾景色的说法。据说,当年的南湾规圆如镜,每当夜晚风平浪静,月光洒落在海面的时候,犹如银镜一般,“蠔镜”的称呼便产生了。后来,人们觉得“蠔”字不雅,便将“蠔”改为“濠”,“蠔镜澳”改为“濠镜澳”。印光任的《濠镜夜月诗》描绘了濠镜月夜美景:“月出濠开镜,清光一海天。岛深惊雪积,珠涌咤龙旋。杰阁都凌汉,低星欲荡船。纤尘飞不到,谁是广寒仙。”[2]
明朝时期多称澳门为“濠镜澳”,由于澳门是香山县下属的一个港口,因此,澳门又有“香山澳”之称。到明清之际,“澳门”则由别名演变成正名(图1-1)。
图1-1 《广东澳门图》,清康熙十八至二十一年(1679~1682年)绘,彩绘纸本(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图片来源: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修订本),澳门:澳门基金会,2005。
在古代,澳门又叫“莲岛”。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北面一段沙堤与广东省珠海地区相连,南端为莲花山。莲花山的美景非同一般,古人把澳门比喻为一朵伸向南海的“莲花”,故有“莲岛”之称。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以莲花为图案,反映了澳门的历史底蕴。“莲峰来夕照,光散落霞红。楼阁归金界,烟林入锦丛。文章天自富,烘染晚尤工。只恐将军画,难分造化工。”[3]这首印光任的《莲峰夕照诗》,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如莲花般盛开在中国南海的人间仙境。
西方人称呼澳门为“Macau”(葡文),英文写为“Macao”。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年间,迁居澳门的福建、广东渔民在妈阁山麓集资建造了妈阁庙,其成为近代澳门住民聚居生活的标志和精神依托的象征。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来到澳门,首先见到的是今天的妈阁庙,他们向当地渔民打听此地是什么地方,当地人便以“妈阁”回答,葡萄牙人便误认为“妈阁”就是当地地名,拼写为“Macau”。
(二)澳门的地理位置与组成部分
澳门地处中国东南部沿海,珠江口西岸,与香港、广州分立于珠江三角洲之外缘。以东望洋山为准,其经纬度为东经113°34′47″至113°35′20″,北纬22°06′40″至22°23′01″。海岸线总长度为40.86公里。
自澳门向东可以很快到达日本、菲律宾,穿过太平洋可以抵达拉丁美洲;向西绕过东南亚,通过马六甲海峡,渡过印度洋可以直抵非洲东岸、地中海国家,乃至欧洲各国。由于澳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16世纪中期以来,澳门逐渐成为沟通欧、亚、非三大洲海上贸易航线的一个重要的港口、中介点。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三部分组成,根据官方的统计资料,到2007年,澳门的总面积为29.2平方公里。随着澳门的城市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据史料记载,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华人与葡人合计约5000人。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禁烟大臣林则徐来澳巡阅之际,把全澳居民做了一次编查统计,华洋人口共计12000人。1924年,全澳人口增至184456人[4]。根据2009年9月的统计资料,澳门总人口为541200人。澳门人口密度很大,就目前看来,90%的人口居住在只占总面积37.14%的半岛上,每平方公里5万多人,大约是香港人口密度的10倍。
(三)澳门的自然条件与资源
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澳门是海中的一个小岛,后因西江泥沙渐渐堆积,在澳门与大陆之间冲积成一条沙堤,成为大陆与澳门连接的唯一一条通道,古称“莲花茎”,澳门成为大陆的一个半岛。就是在这条沙堤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的文物。1574年(明万历二年),广东香山县在此修建中式城楼“关闸门”。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重修,并增建官厅,设关闸汛。而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澳葡当局强拆关闸,并向北移,修建了凯旋门式关闸(彩插1-1),这座凯旋门式关闸完好保留至今。关闸是澳门与广东省珠海市的分界处,2004年2月,澳门关闸新边检大楼正式启用,无论从建筑风格、文化意义上,还是从政治含义、经济发展上,两座建筑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澳门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常年温湿,无明显的四季变化,年平均气温在22.4摄氏度左右。澳门降水量十分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由于良好的亚热带气候条件,澳门常年植被繁盛、鲜花盛开,古老榕树、木棉花等装扮着这座颇具魅力且神秘的城市。半岛丘陵点缀,氹仔、路环景色迷人。
澳门港口水浅港窄,内港和外港均依靠人工浚深航道,以达到畅通的目的。在路环岛东北角的九澳附近,水深约5米,是天然的深水码头。
澳门属于花岗石地区,建筑石材丰富,虽然降水充沛,但淡水资源非常缺乏。澳门没有较大的江河水域,地下水也不丰富,淡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1936~1966年,澳门居民的生活用水是由储量为200万立方米的大水塘供给,这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1966年澳门便开始向珠海购买原水,珠海供应澳门的原水最初来自南屏河,年供水量仅为2500万立方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决定选用西江磨刀门水道为新水源地,修建输引系统工程16.9公里,直达澳门青洲水厂,1988年6月开始向澳门供水,年供水量达到6500万立方米。
图1-2 澳门地图
填海造地是澳门城市环境拓展的有力措施。自1866年开始,澳门半岛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它们分别为:1866~1910年的北湾和浅湾填海,1919~1924年的内海填海,1923~1938年的新口岸和南湾填海,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口岸和黑沙环填海。就澳门半岛来说,1840年只有2.78平方公里,1912年为3.4平方公里,到2003年,已增至8.7平方公里。今天所指的澳门,包括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岛(图1-2)。据2003年的官方统计,澳门总面积为27.3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8.7平方公里,氹仔岛6.3平方公里,路环岛7.6平方公里,路氹填海区4.7平方公里。据2007年的官方统计,澳门总面积则达到了29.2平方公里。填海造地使澳门总面积不断增加,澳门经济持续繁荣,澳门设计艺术也随着社会变迁,从古至今诠释着人类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