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根据本章第二节对石油供求的分析,作为一种需求和供给短期均缺乏弹性的商品,石油的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略微移动都会带来价格的大幅波动。因此,在对国际油价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弄清楚影响石油需求曲线和石油供给曲线移动的各种原因。只有明确这些因素,才能知道国际油价为什么会出现波动。不过,石油作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比其他商品更容易受到投机资本的青睐。因此,在分析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时,也不能完全忽略金融因素的影响。
一 需求方面的因素
影响石油需求的因素有很多,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经济结构的变化、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的发展都会导致石油需求曲线的移动。不过,与其他因素相比,世界经济发展和石油库存变化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
石油是最重要的初级能源产品。一般说来,当世界经济繁荣时,各行各业就会扩大生产,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增多,反之,当世界经济萧条时,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就会收缩,石油需求也会随之减少。石油对现代经济的不可或缺性决定了石油商品的收入弹性较高[48],斯莱德等认为石油的收入弹性接近于1[49]。不过,因为产业结构和节能技术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石油收入弹性要小于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收入弹性。据盖特利和亨廷顿统计,1971~1997年,经合组织25国的石油收入弹性为0.55,同期11个产油国的收入弹性为1.11,而经济高速发展的11个国家的石油收入弹性则高达1.17[50]。如图2-10所示,虽然石油消费增长率与真实GDP的增长率变化幅度并不一样,但两者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全球经济繁荣时,石油消费就会增加,全球经济萧条时,石油消费就会减少。因为石油消费实际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研究石油消费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研究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图2-10 1966~2011年真实GDP增长率与石油消费的关系
资料来源:World Bank,WDI database,February 7,2014;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4,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
经济增长水平通过影响石油消费来影响石油价格。但是,如图2-11所示,真实GDP增长率与国际油价之间在数量上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从年度数据上来看,世界真实GDP增长率的变化并不会带来石油价格的波动。
图2-11 1973~2011年真实油价与世界GDP真实增长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World Bank,WDI database,February 7,2014;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4,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
但如果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油价波动历史进行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并非与国际油价的波动无关(见图2-12)。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发生过7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这7次经济危机中,除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两伊战争导致石油短缺引起真实油价上涨外,其余所有危机无一例外都带来真实油价的大幅下降。
图2-12 经济危机中的油价走势
说明:由左到右阴影部分依次为: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也就是由“石油禁运”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由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1989~1991年美国储贷危机;1992~1993年英国外汇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1~2002年网络泡沫危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真实油价以1973年价格为基础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2008,2011,Vienna:OPEC,2008,2011。
经济危机前后,国际油价之所以会出现大涨大跌,主要是因为经济运行的周期是: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在每次危机爆发前,经济都会经历高速增长。例如,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的1973年,当年世界GDP的真实增长率高达6.8%;2001年网络泡沫前的2000年,当年世界GDP的真实增长率高达4.7%;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世界GDP真实增长率高达4.0%。基本上可以说,每次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都处于阶段性的顶峰。正如图2-12所显示,当世界经济位于阶段性顶峰时,由于石油需求增加,国际油价也处于阶段性的峰值。不过,经济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出现收缩,国际石油需求的增长陷入停滞,乃至出现收缩,这就会带来国际油价的下跌。
(二)石油库存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石油消费大国开始认识到石油安全的重要性。美、日、欧洲等国家或地区于1977年10月起相继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并在政府主导下加大商业库存的规模。OECD国家建立石油库存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石油安全、维护油价的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对石油市场的冲击。石油库存的增加相当于市场需求的增加,石油库存的释放相当于市场供给的增加。石油库存通过影响石油供求差额来影响国际油价。
OECD石油库存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商业库存和政府控制的战略储备。从图2-13中我们可以看到,1977~1987年是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期。在这期间,OECD库存量有了十分迅速的增长。1988年后,OECD库存的增幅放缓,库存增幅主要来自政府储备,商业库存变动不大。从库存的波动方面来看,除在海湾战争期间(1990~1991年),受OECD国家释放战略储备保证石油市场供给导致OECD库存量下降外,1988年以后,OECD石油库存基本保持稳定,每年变动幅度不大,库存的波动主要受到商业库存波动的影响。
图2-13 1973~2011年OECD石油库存和国际油价波动
说明:年度石油库存量为该年度各月月末库存量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EIA,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http://www.eia.gov/cfapps/ipdbproject/IEDIndex3.cfm?tid=5&pid=53&aid=1,2013-02-07。
观察图2-13可以发现,长期来看,OECD石油库存与石油价格并不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这说明石油库存实际上没有起到平抑油价的作用。但OECD建立石油库除了稳定油价外,更重要的是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为了检验库存是否具备保障能源安全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对油价的影响,笔者对1988~2000年供过于求的市场和2001~2011年供求持续紧张的市场分别进行了观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后一个时期,也就是供求持续紧张的市场上,OECD库存与国际油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在供求紧张的市场上,库存主要起到保障石油消费国石油供应安全的作用,在供求紧张的市场上,石油消费国为了确保本国石油安全,往往会增加本国的石油库存。因此,库存的建立不但不能缓解石油价格的波动,反而会进一步推动国际油价的上涨。
二 供给方面的因素
与石油需求相比,影响石油供给的因素要复杂很多。在供给方面,石油储量、石油产量、石油投资和剩余产能都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其中,石油产量通过影响石油供求差额直接影响国际油价,石油储量和石油投资则通过影响石油产能来影响石油的长期供给,而剩余产能则是欧佩克用以影响石油市场的工具。剩余产能的大小反映了国际石油市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求紧张。
(一)石油产量
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佩克国家收回本国石油资源主权之后,国际石油供给便划分为两个部分:欧佩克产油国提供的垄断型供给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提供的竞争型供给[51]。欧佩克成员国通过协商制定生产政策,成员国的生产行为受到欧佩克决策的约束,而非欧佩克产油国则可以自由制订生产计划。如图2-14所示,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世界石油产量波动不大,增幅比较缓慢。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非欧佩克石油产量的增加,而世界石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欧佩克产量的变化。
图2-14 石油价格波动与石油产量变化
资料来源:非欧佩克石油产量数据: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4,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欧佩克石油产量数据: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1980-2011,Vienna:OPEC,1980-2011。
观察图2-14可以发现,由于非欧佩克石油产量波动很小,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就是说,非欧佩克产量的变化并不能影响国际油价的波动。与非欧佩克产量不同,欧佩克石油产量与国际油价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国际油价上涨,欧佩克产量也会随着提高,国际油价下跌,欧佩克也会相应下调石油产量。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欧佩克的增产推动了油价的上涨,欧佩克的减产导致油价的下跌。而是说明,石油价格上升时,欧佩克通过增产来抑制油价进一步上涨,反之,国际油价下跌时,欧佩克通过下调产量来抑制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下跌。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则表明欧佩克的产量调整并没有达到平抑油价的目的。
不过,如果采用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发现欧佩克石油产量与国际油价的变动在很多时候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例如,欧佩克阿拉伯产油国在1973年发动的石油禁运直接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86年沙特阿拉伯发动的“价格战”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国际油价拉低到10美元以下。1999年3月,欧佩克国家与非欧佩克国家签署2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引发该年油价持续上涨,并于2000年1月达到30美元的水平。2000年3月,欧佩克确定22~28美元的“价格带”后通过连续四次增产将国际油价保持在“价格带”内。2001年,欧佩克通过三次减产行动成功地抑制住油价下滑的趋势。2002年1月,其再次通过减产将国际油价拉回到“9·11”事件之前的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佩克及时采取的减产行动对于抑制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2011年,起始于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最终演变成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风暴,而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国家采取的增产成功抑制了利比亚石油供应中断带来的国际油价快速上涨。
以上分析表明,欧佩克产量的大幅波动会带来油价的反向变化。欧佩克产量大幅减少,国际油价就会上涨,欧佩克产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就会下跌。但在正常时期,欧佩克一直通过产量调整影响油价,只不过是因为欧佩克产量调节能力有限,该组织很难将国际油价维持在自己期望的水平上。
(二)石油储量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从地质学角度来看,石油的资源量是固定的,并会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上升不断下降。但是,石油自成为重要的初级能源以来,大规模的人类开采活动并未带来石油资源的枯竭,用可探明石油储量进行衡量,石油的资源量反而一直在增加。例如,1971年世界石油储量和欧佩克石油储量分别为5158亿桶和4307亿桶,但到2012年,两者却分别增长至16689亿桶和10244亿桶[52]。石油储量不降反升的出现主要源于人们用可探明石油储量来描述石油的资源量。可探明石油储量是指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出来并且具有商业价值的那部分石油储量。对于石油的可探明储量而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石油上游投资的增加,都会带来石油资源量的增加。
观察图2-15可以发现,在石油储量的变化方面,欧佩克产油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有很大不同。1980~2011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储量变动幅度不大,石油储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欧佩克国家。欧佩克石油储量上升最快的时期是1985~1988年,三年时间里,储量增加了2250万桶,涨幅高达50%。不过,这一时期,欧佩克石油储量增加并非源自资源量的真实增加,而是源自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取对自己有利的配额分配而采用的虚报石油储量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末,当欧佩克配额制度重新稳定下来之后,欧佩克石油储量的增长也与非欧佩克石油出口的增长一样,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
图2-15 1973~2011年欧佩克和世界石油储量
资料来源: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4,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2011,Vienna:OPEC,2011。
石油储量虽然可以表示石油量的大小,但石油储量必须结合石油产量才能很好地标示出石油生产的可耗竭性。储采比是反映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数据。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有些国家用年初剩余储量,如苏联)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5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发现的增长速度要大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石油的储采比也在不断上升。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储采比和欧佩克石油储采比分别是20多年和40年左右,到21世纪初,却分别上升至40多年和70多年,也就是说,即使未来不再会有新油田发现,以现有的石油生产速度,石油资源还可以使用近半个世纪。理论上来说,石油储采比降低代表石油资源的紧张,石油价格应该上升,而储采比升高代表石油资源的充裕,石油价格应该降低。
图2-16是国际油价与石油储采比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世界储采比还是欧佩克储采比,都与国际油价波动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也说明石油资源储量并不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从国际石油市场的实践来看,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均有大幅度提高,但世界石油储采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从石油市场参与者的具体操作来看,石油储量和储采比也从来不是他们做出市场决策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图2-16 1973~2011年石油价格波动与储采比变化
资料来源:1980~2011年数据采自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14,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1973~1979年数据来自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1973-1979,Vienna:OPEC。
(三)石油投资
石油投资是影响石油长期供给的重要因素,因而也会对油价波动产生重要影响。钻井数是表示石油工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数,钻井数高代表石油上游投资活跃,钻井数低则代表石油上游投资萎缩。从图2-17中可以发现,世界钻井数与石油价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当石油价格位于高位时,钻井数也会增多;而石油价格位于低位时,钻井数就会下降。不过,中东钻井数与石油价格的关系在2000年之前并不明显,只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随国际油价的上涨迅速增多。这表明国际油价对欧佩克核心国家的石油投资影响不大,欧佩克核心国家的石油投资决策主要基于其他因素的考虑。
油田从勘探开发到生产石油需要若干年时间。因此,作为反映上游投资状况的钻井数对油价的影响也存在多年的滞后。观察图2-17可以得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高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投资,同期世界钻井数维持在历史最高位。但石油投资的繁荣却带来了石油市场的产能过剩和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的低油价时期。而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的低油价抑制了世界石油投资,投资不足带来了21世纪之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和油价的不断上涨。因此,在石油供给方面,世界石油投资对国际油价未来的趋势变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剩余产能
世界石油供给可以划分为欧佩克供给和非欧佩克供给两部分。从前文对石油产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非欧佩克产量波动不大,欧佩克的产量却在频繁变动。欧佩克产量出现波动主要是因为欧佩克产油国并不总是像非欧佩克产油国那样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而是选择关闭一些油田,保留一些产能,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量,从而对油价施加影响。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拥有剩余产能,剩余产能主要掌握在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几个欧佩克核心国家手中。由于欧佩克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公布剩余产能数据,石油市场参与者很难获得欧佩克剩余产能的具体数值。图2-18是几个权威部门对欧佩克剩余产能的估测值。从图2-18中可以看到,欧佩克石油生产能力的下降和欧佩克石油产量的增加都会带来剩余产能的紧张。
图2-17 石油价格波动与钻井数变化
说明:数据包括油井和天然气井。美国钻井数约占全球钻井数的1/3,但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油井数在其钻井总数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从1990年约占钻井总数的50%下降至2001年的15%左右。之后,随国际油价的上涨,油井所占比例开始上升。不过即便是在2008年,美国油井数也只占美国钻井总数的30%左右。因此,2000年之后,世界钻井数虽然开始增长,但油井数量的增长却要小很多,这反映了石油公司对石油投资的谨慎态度。
资料来源: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Worldwide Rig Count,http://phx.corporate-ir.net/phoenix.zhtml?c=79687&p=irol-rigcountsintl,2013-01-01。
图2-18 1970~2004年石油价格与欧佩克剩余产能
资料来源:Barsky,Robert,and Lutz Kilian,“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Since the 1970s,” No.w10855,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
首先,欧佩克生产能力下降带来欧佩克剩余产能下降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1973~2011年,上述情况仅出现过三次,而这三次产能下降又都与战争有关,分别是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在这三次战争中,欧佩克一些重要的资源国油田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其他欧佩克产油国,特别是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产油国为维持石油市场供求平衡,大都提高了本国石油产量,这些国家的增产行动也带来了战争期间以及战争结束后欧佩克剩余产能的紧张。由于在以上战争期间,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均带来过国际油价的迅速提高,因此,在这些特殊时期,欧佩克剩余产能与国际油价保持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剩余产能紧张与国际油价上涨同时出现。
欧佩克成立至今,其石油产能总体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欧佩克石油产能下降的情况实在屈指可数,因此,在很多时候,欧佩克频繁的产量调整才是引起欧佩克剩余产能变化更为经常的原因,而欧佩克产量调整的行动往往是出于平抑油价波动的目的。因此,与一些人所预想的有所不同,在更多时候,欧佩克剩余产能同国际油价保持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油价上升,欧佩克就会增加产量,油价下降,欧佩克就会减少产量。在产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欧佩克产量上升就会带来剩余产能的减少,反之,剩余产能则会增加。因此,在大多数时候,欧佩克剩余产能仅反映了欧佩克产量的变动。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剩余产能并不是影响油价波动的直接原因,剩余产能只是反映了欧佩克石油产能或石油产量的变化。不过,2002年以来,欧佩克剩余产能的降低开始不同于以往。以往剩余产能减少只是一年或两年,这次却持续数年。2002~2008年,欧佩克剩余产能一直保持在200万桶左右,位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海湾战争期间除外)。欧佩克剩余产能长期位于低位,实际上意味着欧佩克产量调整能力受到限制,也标志着石油市场由供应充足转化为供应紧张。供应紧张的市场正像我们之前分析的,石油短期供给缺乏弹性,石油价格完全由需求决定。并且,在供应充足的市场上,石油消费国又会补充或建立石油库存,从而引发了市场的“超额需求”。石油市场上短期的供求失衡,会带来油价的迅速上涨。所以,在2002~2008年的油价上涨中,欧佩克剩余产能紧张只不过是石油市场供求矛盾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国际石油需求迅速下降,石油市场短暂的供过于求带来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欧佩克剩余产能紧张状态暂时得到松弛。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打压下的油市低迷很快结束,迅速反弹的石油需求很快让国际石油市场回归到供求紧张的状态。从2011年开始,沙特阿拉伯等掌握剩余产能的欧佩克核心国家又开始按照历史最大产能来生产石油。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危机结束后,国际油价仅仅是经历十分短暂的低迷后,又回归到高位。如用真实油价进行衡量,2011年和2012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分别是66.75美元/桶和69.36美元/桶,高于2008年的60.58美元/桶[54]。
三 金融因素
在金融衍生品交易异常发达的当下,石油市场参与者及其他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操作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但是,即便如此,金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仍要根据供需基本面做出。不过,在很多时候,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不能掌握所有市场信息,投机行为也可能会导致石油价格暂时偏离供需基本面。目前,对国际油价影响最大的金融市场主要是外汇市场以及与原油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美元汇率
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在与美国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议”中承诺其石油出口继续以美元计价。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其石油以美元计价实质上确立了世界石油贸易以美元进行结算的规则。这样,美元汇率的变动自然会直接影响到石油的真实价值。这就是说,美元标价的一桶石油,如果美元升值,这桶石油的真实价值就会降低;反之,这桶石油的真实价值就会升高。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市场供需的是真实量,而非名义量。因此,如果美元升值,每桶石油的美元价格就应该下降;反之,如果美元贬值,每桶石油的美元价格则应该上升。
从1986~2011年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的数据中可以发现,2000年之后,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的负相关关系变得十分明显,美元持续贬值与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相伴而生(见图2-19)。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因为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危机之后,大笔资金开始退出美欧股票市场,退出股票市场的资金随后涌入期货市场,以避免美元资产的贬值。但更为重要的是,2000年后,特别是2003年后,国际石油市场开始向有利于产油国的方向发展。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石油资产保增值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从2001年到2011年,名义油价由23.12美元/桶上升至107.46美元/桶,上涨了3.6倍。但是考虑到美元汇率的因素,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远没有那么大。刨除汇率因素,同期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上涨缩减至2.4倍,从35.72美元上升至119.73美元(以1973年价格计算)[55]。因此,可以认为,21世纪以后的国际油价上涨,也与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有着重要关系。
图2-19 1986~2011年油价波动与美元汇率
资料来源:EIA,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http://www.eia.gov/cfapps/ipdbproject/IEDIndex3.cfm?tid=5&pid=53&aid=1,2013-02-07;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ral Reserve System,G.5/H.10 - Foreign Exchange Rates,September 29,2012,http://www.federalreserve.gov/DataDownload,2012-10-10。
(二)石油期货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接连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为规避石油价格风险,欧美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推出石油期货合约。石油期货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后,石油期货贸易量暴增。以在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交易的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西德克萨斯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为例,2001年贸易量还只是3753万手,到2007年迅速增加至12153万手,增长了2.2倍[56]。而同期石油消费量仅增长了10%[57]。
石油期货贸易量激增与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重叠出现让很多能源专家和经济学家将石油期货投机看作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21世纪之后,石油期货贸易中,由非商业性交易者参与的贸易量增加十分迅速[58]。在这些非商业交易者中,对冲基金占有很大的分量。所以,这些学者的研究大多是以石油期货价格变化与非商业交易者持仓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数理分析,进而得出石油投机是推动油价上涨的原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商业性交易者和非商业性交易者的界限是很难划清的[59]。其实,很多商业性交易者的行为并非套期保值,而是将大笔资金用于石油期货投机。而一些被认为是非商业性交易者的投资银行也会涉足石油的实体贸易。因此,2007年7月,纽约商业交易所对持仓数据进行修改,将一些商业性交易者修改为非商业性交易者。支持对冲基金影响油价的学者虽然在数理分析上无懈可击,但因为数据上不能获得不同交易者的具体交易数据,在结论上必然会有其片面性。纽约商业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期货交易商并会定期公布石油期货交易数据。因此,该机构在石油期货数据的获取上具有其他单位或个人难以比拟的优势。纽约商业交易所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石油价格与石油期货市场不同交易者日持仓变化的日度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 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油价波动与WTI石油期货合约日持仓变化
这份报告认为,石油期货投资并不会影响国际油价的波动,商业性交易者和对冲基金只是根据油价的波动调整自己的仓位。这份报告实际上否认了石油期货投资是推动油价上涨的“幕后黑手”。
不过,纽约商业交易所作为期货交易的受益者,在研究上自然会有所偏向。该份报告也承认了研究的局限性。石油期货贸易虽然不是油价波动的直接原因,但也不能说与油价波动毫无关系。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危机之后,资金开始退出欧美股票市场,而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又对海外资本进入本国金融市场设置了种种限制。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大笔资金开始进入期货市场。根据巴克莱对冲基金(Barclay Hedge)的数据,从2000年到2007年9月底,全球期货市场上比较活跃的管理型期货投资基金(CAT)名下的资产由379亿美元上涨至1848亿美元,增加了近四倍[60]。大笔资金进入市场,很难不对期货价格的波动产生影响。但是,期货投资只是加大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却不能决定大宗商品的中长期价格走势。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的研究显示,2007年,在该所交易的期货产品中,虽然石油和农产品价格有大幅增长,但指数基金占比较高的活牛和猪期货的价格在下跌。而同期,一些不存在期货交易(如钢铁、铁矿石、煤炭等)以及一些不存在机构性基金参与的期货品种(如明尼苏达小麦、芝加哥大米)价格也在上升[61]。因此,对于石油来说,金融因素虽然是影响其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因素主要还是存在于短期。在中长期,决定石油价格的仍然是之前分析的基本因素,也就是供求方面的因素。但是,石油期货建立以后,市场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幅加快,石油供给、需求方面的任何一条利好、利空信息都会及时传递到期货市场,进而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预期以及操作行为,这样,国际油价就不可避免地处在波动的状态之中。
[1] 〔美〕乔治·斯蒂格勒:《价格理论》,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第185页。
[2] Harold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logy,Vol.53,No.1/2,1991,pp.281-312.
[3]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721页。
[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861页。
[5]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861页。
[6]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721页。
[7] BP,Financial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2007-2011,UK:BP,2012,p.69.
[8] 吕肖东、张涛:《油藏效益产量的确定方法》,《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年第9期。
[9] 冯红霞、曾唯一、幕庆涛:《国内外油气成本对比分析和油田成本控制方法探》,《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年第4期。
[10] 刘宝和主编《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综合卷》,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第362页。
[11] 王月、冯连勇、牛燕:《全球海上石油物探市场新动向及发展趋势》,《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9期。
[12] 关增淼、李剑编《非洲油气资源与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第193页。
[13] BP,Financial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2007-2011,UK:BP,2012,p.69.
[14] 刘宝和主编《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综合卷》,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第362页。
[15] BP,Financial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2007-2011,UK:BP,2012,p.69.
[16] 刘宝和主编《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综合卷》,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第362页。
[17] 韩冬炎:《中国石油价格的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第45页。
[18] BP,Financial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2007-2011,UK:BP,2012,p.69.
[19] 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地租,是所有者凭借对优等资源的垄断获得的地租收益。
[20] 〔美〕乔治·斯蒂格勒:《价格理论》,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第262页。
[21] 〔英〕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清槐、周锦如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47页。
[22] 〔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第59页。
[23] 〔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第57页。
[2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翻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861页。
[25] 〔美〕Georage E. Koronman,Don B. Felio,Thomas E. O’Connor编著《国际油气风险投资商务要素分析》,王玉普、冯志强、孙国昕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第84~85页。
[26] 〔美〕Georage E. Koronman,Don B. Felio,Thomas E. O’Connor编著《国际油气风险投资商务要素分析》,王玉普、冯志强、孙国昕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第93页。
[27] 〔美〕Georage E. Koronman,Don B. Felio,Thomas E. O’Connor编著《国际油气风险投资商务要素分析》,王玉普、冯志强、孙国昕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第87~88页。
[28]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873页。
[29]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第874页。
[30] 杨光、姜明新编著《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第52页。
[31] 谷晋:《主要石油生产区生产成本上涨》,《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第12期。
[32] 这7家公司是:标准石油公司(埃克森的前身)、美孚石油公司、雪佛龙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
[33] Time,“Iran:Another Crisis for the Shah,” Time,November 13,1978,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46149,00.html,2013-01-04.
[34] Time,“Business:Oil Squeeze,” Time,February 5,1979,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946222,00.html,2013-11-05.
[35] 〔美〕杰奎斯·克莱默、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石油市场模型》,王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2页。
[36] 齐高岱、马运堂编译《中东局势与能源危机——欧佩克30年的发展和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第234页。
[37] 〔美〕杰奎斯·克莱默、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石油市场模型》,王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4页。
[38] 杨光、姜明新编著《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第88页。
[39] EIA,Cushing,OK WTI Spot Price FOB (Dollaers Per Barrel),EIA,September 24,2014,http://www.eia.gov/dnav/pet/hist/LeafHandler.ashx?n=PET&s=RWTC&f=M,2014-10-01.
[40] EIA,Cushing,OK WTI Spot Price FOB (Dollaers Per Barrel),EIA,September 24,2014,http://www.eia.gov/dnav/pet/hist/LeafHandler.ashx?n=PET&s=RWTC&f=M,2014-10-01.
[41] Arthur O’Sullivan and Steven M. Sheffrin,Economics:Principles in Action,New Jersey:Perarson Prentice Hall,2003,pp.81-82.
[42] Margaret E. Slade,Charles Kolstad and Robert J. Weiner,“Buying Energy and Nonfuel Minerals:Final,Derived,and Speculative Demand,” in A.V. Kneese and J.L. Sweeney eds.,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Vol.3,Amsterdam:North-Holland,1993,pp.935-1009.
[43] 在供应充足的市场上,垄断者拥有剩余产能。面对石油供给短缺,垄断者可以通过激活剩余产能弥补供应缺口。不过,这时石油市场的供给并没有变化,所以供给曲线没有移动。在供应充足的市场上,供给曲线也可能会发生移动,这有可能是垄断者为提高油价而减少产量,也可能是垄断者发动“价格战”来争回市场份额。
[44] 杨光:《新世纪的高油价与中东》,《西亚非洲》2008年第9期。
[45] WTRG,“Oil Price History and Analysis,” WTRG,http://www.wtrg.com/prices.htm,2013-11-11.
[46] EIA,“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 EIA,http://www.eia.gov/cfapps/ipdbproject/IEDIndex3.cfm?tid=5&pid=53&aid=1,2013-02-07.
[47] 2003~2008年油价上涨对国际石油公司的石油投资影响不大,从2005年开始,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勘探开发获得的新增石油储量反而开始下降,这种状况与石油市场结构性变化有关。笔者将会在下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48] 需求收入弹性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动之比,它被用于测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参见郭熙保、何玲编著《微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39页。
[49] Margaret E. Slade,Charles Kolstad and Robert J. Weiner,“Buying Energy and Nonfuel Minerals:Final,Derived,and Speculative Demand,” in A.V. Kneese and J.L. Sweeney eds.,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Vol.3,Amsterdam:North-Holland,1993,pp.935-1009.
[50] D. Gately and Hillard G. Huntington,“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Price and Income on Energy and Oil Demand,” Energy Journal,Vol.3,No.1,2002,pp.19-55.
[51] 严格来讲,竞争性供给并不是非欧佩克产油国带来的,而是与国际石油公司的上游投资有关,欧佩克国家也可能会成为石油市场竞争性供给的提供者。
[52] 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4,BP,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
[53] M. Feygin and R. Satkin,“The Oil Reserves-to-Production Ratio and Its Proper Interpret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Vol.13,No.1,2004,pp.57-60.
[54] 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2014,Vienna:OPEC,p.87.
[55] OPEC,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2008,Vienna:OPEC,pp.87,117.
[56] 张宏民:《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第240页。
[57] 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4,BP,http://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14-10-01.
[58] Büyükşahin Bahattin,Michael S. Haigh,Jeffrey H. Harris,James A. Overdahl et al.,“Fundamentals,Trader Activity and Derivative Pricing,” EFA 2009 Bergen Meetings Paper,2008,http://www.cftc.gov,2009-12-30.
[59] 商业性交易者包括炼油商、商品交易商、生产商、其他商业性交易者,以及互换商;非商业性交易者包括对冲基金、场内经纪商和交易商。
[60] 张宏民:《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第59页。
[61] CFTC,Written Testimony of Jeffrey Harris,Chief Economist and John Fenton,Director of Market Surveillance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General Farm Commodities and Risk Management,Committee on Agriculture,Washington DC:Office of External Affairs(CFTC),May 15,2008,http://www.cftc.gov/ucm/groups/public/@newsroom/documents/speechandtestimony/harris-fenton051508.pdf,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