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家庭背景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理论综述:家庭背景与子女学业成就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美国的科尔曼报告(Coleman et al.,1966)和英国普洛登报告(Peaker,1971)就已经得出结论:在孩子教育成就的决定机制中,家庭背景比学校因素更重要。但家庭背景对子女学业成就有相当复杂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社会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试图找出社会分层和教育两者之间完整清晰的解释路径。

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家庭背景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首先,家庭背景对子女的教育机会(educational opportunity)有显著的影响。教育机会既包括学生在各阶段学校教育中入学与升学的机会,也包括学生接受的各种校外教育机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社会阶层子女获得学校和校外教育的类型和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其次,家庭背景对子女的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也有明显的形塑作用。受家庭背景影响,各社会阶层子女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有显著差别,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动机、学业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模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教育机会是影响学业成就的外因,而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学业成就的内因。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在外因和内因上的差异,共同决定了其在学业成就上的分化。其他研究者也注意到家庭背景对子女学业成就的两方面作用机制。刘精明(2008)将两条解释路径定义为家庭的“外依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而李煜(2006)以“资源转化模式”和“文化再生产模式”概括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两种理想类型。尽管研究者采用不同概念来描述两条路径的作用,但其逻辑内涵非常接近。

城市贫困家庭在各类资源拥有量、子女抚育功能与家庭教育观念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家庭,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及个人因素都会产生特殊的影响。本章将对有关家庭背景与子女学业成就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突出教育机会与个人因素两条理论脉络,并辅以文化社会学视角的若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