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学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本积累理论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却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资本积累理论归结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这一篇的标题是“资本的积累过程”。教《资本论》的教师习惯地把第一卷分为三大部分:劳动价值理论,包括第一篇各章;剩余价值理论,包括第二篇至第六篇各章;资本积累理论,包括第七篇各章。资本积累理论被看作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关于第七篇的研究对象,较多的提法是,它研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等等。
上面这些看法或提法,在许多《资本论》的解释书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可以找到,它们在特定的意义上也都无可非难。但是有一个问题仍然值得研究:能否把资本积累理论局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资本积累的直接含义是剩余价值资本化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按照这个解释,《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似乎不应该排除在资本积累理论的范围之外。同样,如果说积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积累的规律,那么,《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似乎也应该属于资本积累理论的范围,马克思在那里明确指出,利润量增长和利润率下降的必然性产生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性质和“积累规律”。[1]因此,把资本积累理论等同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这种理解可能是过于狭窄了。
为了正确理解资本积累理论的内容,有必要对《资本论》的主题和结构做一个简略的分析。《资本论》的主题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运动规律,这要求抓住资本关系这个轴心,分析资本主义关系的剥削本质及其神秘化的全部过程。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的全部经济运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都是在这种关系的制约和支配下进行的。不了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本质和运行,就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然而,资本主义关系的剥削本质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一方面,资本关系包含着一般商品关系,和商品货币关系交织在一起,这使资本关系的剥削本质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资本必须通过包括生产和流通在内的不停顿的运动,并且在市场竞争中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其中表现出来的资本关系越来越远离它的本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使资本关系得以确立并逐渐神秘化的过程,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条件。因此,对资本关系的剥削本质及其神秘化过程的全部分析,就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
三卷《资本论》的结构是服从于它的主题而构造的,这是一个借助于抽象力所建造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结构。中心范畴当然是资本,但资本是作为一个多层次的关系来把握的。资本的一般形式是货币,货币又不过是一种特殊商品。从商品到货币到资本,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一旦上升到资本,对资本运动的分析就始终包含着资本关系和商品关系两重关系的运动。对资本运动的分析也要借助抽象力。尽管资本的现实运动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离不开市场和竞争,但在理论分析上,必须首先舍象流通过程和市场竞争,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考察资本,通过分析,揭示资本剥削关系形成、维持和扩大的深层机制,以及资本剥削关系的长期发展趋势。这构成《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任务。《资本论》第二卷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流通可以指资本运动的一个特殊阶段,也可以指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在内的资本的运动。第二卷的研究对象显然是后一种意义上的资本流通过程。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为了说明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这里已经开始涉及产业资本的比较具体的运行机制。《资本论》第三卷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所谓总过程的研究并不是对资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的一般考察,而是考察资本运动作为总体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决定性的因素是把市场竞争引入分析。通过引入竞争因素使我们触及制约资本运行的更具体的表层机制,资本在市场上以各种具体形式互相对立,剩余价值也转化为各种具体形式而表现为不同资本的收入,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上,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尚可感触而在流通过程中已被模糊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从现象上消失了,资本关系完成了它的神秘化过程。这整个过程恰好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条件和机制。资本和它所体现的剥削关系,只有通过包括生产和流通在内的不停顿的运动,通过市场的复杂竞争过程,才能实际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考察,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运行机制,一是它的发展趋势。运行机制的考察具有相对静态性质,发展趋势的考察具有长期动态性质。《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相应地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规律,如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经济危机规律,等等,它们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日常活动,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必然性。另一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如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规律、剩余价值率提高和相对工资下降的规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相对过剩人口增长的规律、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等等,它们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趋势。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作了极其详尽的分析”。[2]他所说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恰当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两种类型。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两个方面和两类经济规律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日常的经济运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基本的运行机制和运转规律决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长期趋势,反过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寓于经济的日常运转之中,和经济的运行规律相交织,并影响着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共同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的和历史的运动。
资本积累理论应该从这个总的框架来把握。积累意味着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本身不过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积累理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当然要研究资本积累的一般运行机制(如积累的实质、积累的条件、制约积累的因素、积累的社会机构,等等),但它主要考察的,是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长期趋势规律。
如果这种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资本积累理论绝不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而是贯穿于《资本论》全书。直接与它有关的篇章除第一卷第七篇外,至少还有第一卷第四篇,第二卷第三篇,第三卷第三篇、第五篇第二十七章,等等。广义地说,一切涉及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分析都属于积累理论的范围。它在研究资本积累一般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详尽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例如,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加速的趋势、生产机械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趋势、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日益社会化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相对过剩人口增长的趋势、相对工资下降和剥削率提高的趋势、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经济危机深化的趋势,等等。广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作为写作《资本论》的准备,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对积累理论的各个方面有广泛而深刻的论述,联系《资本论》研究这些手稿,对于深刻理解积累理论的形成及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文献是十分丰富的。在对积累理论的总体理解上,美国学者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观点值得重视。哈维认为,《资本论》中有三个主要的积累动态模式,分别反映了《资本论》各卷中构成“理论对象”的方式。在第一卷中,马克思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利润的来源,制定并详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他把重点放在技术和组织变化过程,而舍象了资本流通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这使马克思能够构成他的第一个积累模式,来考察决定剥削率的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这个模式在理论上应适用于生产领域,同时涉及新创造的价值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资本论》第二卷集中在资本的流通过程,重点转移到资本在形态变化的运动过程中和资本为实现价值而通过的交换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很少强调技术变化,阶级斗争的主线几乎完全消失。这样,马克思通过资本流通的扩大再生产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积累模式。这个模式在理论上以资本流通和交换领域为基础,同时关联到资本通过消费而实现的条件。《资本论》第三卷的意图是综合前两卷的研究,建立一个把生产-分配关系和生产-实现条件结合为一体的模式。这个资本主义动态的综合模式是围绕着“利润率下降和它的抵销趋势”的主题而建立的,它被用来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导向均衡破坏的各种力量,为理解危机的形成和解决提供一个根据。遗憾的是,这个模式很少提及第二卷的研究成果,因而在生产和流通相结合的理论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3]
哈维把马克思的积累理论从《资本论》第一卷扩展到第二、第三卷是正确的,他在阐述各种积累模式时也有许多精辟见解。哈维认为马克思通过第一卷的积累模式,详细说明了剥削率能够不管资本积累的步伐如何而趋于提高的内在机制。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成为资本面对劳动力短缺时保证持续积累的手段;通过提高资本价值构成,减少对可变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形成失业后备军,就能够压低工资率并允许实际剥削率有所增长。这样,积累过程作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假定条件就成为资本积累均衡发展的要求。第二卷的积累模式即马克思所展开的扩大再生产图式,阐明了社会总资本以交换为媒介进行自身循环必须遵循的比例要求,这是从资本流通方面所说明的资本积累均衡发展的条件。在这个积累模式中,技术进步等因素被舍象了,并且看起来似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无困难地永远继续下去。其实,马克思的意图是要展示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的矛盾。通过交换过程而进行的均衡积累只有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才是可能的。一旦这些假定条件发生变化,交换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因此,强调扩大再生产均衡发展的客观比例要求,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会不可避免地背离这种均衡发展的条件,进而导致危机。总之,积累过程在生产领域中实现均衡的条件同它在交换领域中实现均衡的条件是矛盾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互相冲突的要求。
哈维把马克思的积累理论完全归结为危机形成机制的说明,显然是片面的。危机问题固然是积累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积累理论要说明的不只是危机的形成机制,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长期趋势。哈维单纯从危机形成的角度去把握第三卷的积累模式,在评价上就不免有失偏颇。第三卷的积累模式不能看作前两卷积累模式的简单综合。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理论的基本意义,在于揭示反映在积累过程中的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之间的矛盾,说明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当然,利润率变动问题应该在生产和流通、生产和实现相结合的基础上来考察。利润是资本完成其全部循环后所实现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周转速度成为影响利润率的三个主要因素。既然如此,为什么马克思在分析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时没有考虑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呢?这不是偶然的遗漏。探讨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既然着眼于长期趋势而不是周期波动,一切影响因素当然也要从它们的长期变动来分析。但《资本论》第二卷对资本周转速度的研究,并没有得出关于平均周转速度长期变动趋势的明确结论。如果说有某种暗示,也只是意味着,随着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固定资本比重的增长,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则趋于放慢。由于这些缘故,马克思在论证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时,自然要突出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这两个主要因素的作用,而舍象资本周转对利润率长期变动的影响。既然周转速度放慢和有机构成提高按相同的方向影响利润率,这种舍象至少不会损害马克思的命题。
应当承认,《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对积累理论的分析的确未能充分展开。第二卷第三篇没有写完,第三卷只是一个初稿,其中第三篇特别是第十五章的某些论述缺乏条理或不够清晰。这给我们带来理解上的某些困难和分歧,也给我们留下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尽管如此,马克思积累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分析线索,仍然是宝贵的理论财富,为我们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既然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必然具有宏观分析和动态分析的特征。某些有见地的经济学家把马克思看作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是有道理的。不过,马克思积累理论的宏观分析和动态分析与西方学院派(特别是它的主流派)宏观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在出发点、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都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经济学立足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学院派经济学则视资本主义经济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自然形式。马克思经济学侧重于生产关系的考察,它以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致力于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深化趋势;学院派经济学则主要考察生产力和比较表层的经济关系,它以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为基础,着重探求消除危机、实现充分就业和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强调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学院派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则是非历史主义和形而上学,抹杀阶级差别,突出心理分析和均衡分析。两种经济学都使用抽象法。一般来说,这也是一切理论经济学的共同特征。但由于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不同,它们在经济因素的取舍、经济范畴的界定和经济变量的使用上区别极大。把握两种经济学说在宏观分析和动态分析上的根本区别,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这当然不是说学院派的经济理论没有合理因素和可借鉴之处。事实上,西方学院派经济学已发展到相当深入和精细的程度。它们的某些原理、某些方法,特别是有关历史统计资料的估算、整理和系统分析等,是我们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时不仅能够借鉴,而且必须借鉴的。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不利用学院派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