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霸权、安全秩序与制度构建: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本书的研究目的、结构和技术路线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权力结构的分析,找出国际河流制度形成和运行的动力,寻求实现国际河流流域和谐秩序的现实路径;通过对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理论和实践的评析,分析我国国际河流的现状和困境,提出可能的对策,为我国确立正确的国际河流政策服务。例如,书中对水霸权问题的研究,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全新的水霸权判断标准,为我国应对西方国家和一些下游流域国散布的“中国水霸权”舆论攻击提供理论准备。

本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从国际河流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国际河流水政治研究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评述,对本书的研究目的、思路和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第二章是有关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概念界定、水政治复合体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权力结构。指出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是,水政治问题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现实的国家安全不能被彼此分开考虑的一组国际河流流域国家。它们因为地缘关系而相互依赖,其安全动力主要来自对国际河流安全的共同关注。它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客观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存在敌对或者友善的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安全模式。某一流域国家对其他流域国家以及水政治复合体的影响,是通过手中拥有的权力资源来实现的。流域国家的权力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军事能力、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理论观念等。其中,结构权力、经济权力属于硬权力,观念权力、政治权力等属于软权力。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权力结构呈现一种非对称性的权力情境,一些国家因地理位置优势、国家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而占据水政治复合体中的优势地位甚至成为水霸权。当前对水霸权的评判标准是流域国家的客观实力和主观动机,但这种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科学地评估权力结构对水政治复合体机制构建的影响,因而必须形成新的标准,即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和结果要件,其中结果要件是评判流域国家是否成为水霸权的核心标准。

第三章对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现状进行了分析。虽然流域国家为了避免冲突进行了一些合作的努力,但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国际河流的跨国性,使冲突的发生仍然具有潜在的可能性,气候变化、人口发展等因素使冲突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流域国家在水资源方面的利益冲突更为尖锐,水条约很难达成,有一些河流的水冲突相当激烈。由于复合体内权力结构的不对称性,流域国之间的合作也难以稳定持久。不对称权力结构对水政治复合体安全机制建设的影响显著而深刻,如果不能够改变这种权力结构,复合体国家间的关系将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之间徘徊。从现实情况看,国际河流流域内的水霸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稳定,推动了国际河流合作。但从本质上说,水霸权指导下的合作,客观上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其所形成的安全秩序,不是建立在各流域国家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的,国际河流流域无法实现和谐秩序。

第四章对水政治复合体内流域国家间的互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提出了流域国家提升软权力建构国际河流机制的问题和对策。指出在应对国际河流流域安全问题中,一部分流域国家采用了均势理论,通过相互结盟、引进外援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权力,以促进合作,维持均衡。在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中,权力是左右国际关系基本结构及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应对威胁的首要手段,即通过权力制约权力,通过国家间的均势和抑制,产生稳定和秩序。而流域优势国家或者水霸权则采用提升软权力的方式应对新问题,确保自己在水政治复合体中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中的权力结构,都属于由一个流域国占优势或者成为水霸权的形式,但优势国家或者水霸权与其他流域国家力量差距都不大,不能实现对其他流域国家的完全控制,硬权力的使用往往使冲突的风险增加。从结果上看,均势并没有促使水政治复合体达成合作安全,而软权力的提升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稳定,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提升软权力也必须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进行,其结果依然要实现流域国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

第五章对建构国际河流水政治共同体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国际河流流域面临的制度建设困境、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以及构建合法有效的国际河流机制的具体途径。指出当前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普遍处于安全机制模式,复合体内多缺乏合法有效的合作机制。复合体内流域国家的互动,也主要表现为利用“权力均衡”“联盟”“引进外援”“关联博弈”等策略进行相互制约,即使流域内有制度也难以得到执行。在制度缺乏或者不能有效执行的情况下,水资源的竞争利用就不可避免,冲突必然发生。从冲突向合作的转变,是通过合作安全完成的。国际河流流域安全威胁的存在、流域国家的相互依存产生的共同利益,使流域国家产生了合作的需要。流域国家合作促进安全共识的达成,为建构国际河流水政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可能。由于流域国家存在缔约和履约动力不足的问题,因而国际河流水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就必须围绕如何促进流域国家缔结条约以及如何促进流域国家有效履行条约这两个问题展开。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重视国际河流理论对机制建构的引导作用。其次,必须形成科学客观的机制建构的框架体系。这个框架体系必须能够体现人类共同利益,权利边界明确。最后,我们要积极促进合法有效的国际河流机制的形成,搭建数据信息交换平台,使流域国能够相互商讨,形成互信。

第六章是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对策建议。指出中国国际河流流域安全不但关系到我国国内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平衡与稳定,还关系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均处于安全机制模式,组成水政治复合体的流域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水的依赖程度高,国际河流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水压力较大,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我国与周边流域国之间也形成了一些合作机制,但这些机制主要集中于环境保护与信息共享,不存在全流域实质分水协议,缺乏争端的解决与预防机制。虽然我国在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中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政治经济实力都处于优势,但这些优势被下游流域国结盟或域外势力干扰等因素消减,我国在与其他国际河流流域国的谈判中处于事实上的被动地位,不但受制于名义上的水霸权舆论,而且在某些水政治复合体内丧失话语权,在机制建构方面处于弱势,未能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出我国在周边国际河流流域中的优势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只能提升自己的软权力,通过构建国际河流理论以及舆论宣传,争取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中的话语权和国际河流机制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国际河流公平合理利用的目标。

一方面,国际河流流域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国际河流流域安全中的人地和谐的问题,涉及水文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国际河流流域有着社会政治意义,国际河流的跨国性使国际河流流域安全牵涉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涉及法律、国际关系等学科。其中,水文、生态、地理以及法律给国际河流安全秩序的形成和国际河流水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理性标准,给国际河流安全秩序描述了静态的美好图景。国际关系则将这美好图景置于动态的情景中,通过国家间互动行为以及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权力结构的分析,给水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路径。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架构,虽然笔者已尽力阐述其中的机理,但囿于知识储备和论述能力的局限,疏漏与不足在所难免。本书对于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的研究、对国际河流水政治共同体的构想都只是初步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吸引学者们关注国际河流流域安全问题,进行更有价值的研究。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本研究技术路线


[1] J.Waterbury,Hydropolitics of the Nile Valley(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79).

[2] S.Postel,The Last Oasis:Facing Water Scarcity(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Ltd.,1992).

[3] J.A.Allan,The Middle East Water Question:Hydropolitics and the Global Economy(London:I.B.Tauris,2001).

[4] A.P.Elhance,Hydropolitics in the 3rd World: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Washington DC:U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1999).

[5] 参见国际法协会1966年第52次会议通过的《国际河流利用规则》第2条。

[6] M.A.Giordano and A.T.Wolf,“World’s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Agreements”,Atlas of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Agreements. UNEP,FAO and OSU.2002,p.1.

[7] A.T.Wolf,J.Natharius,J.Danielson,B.Ward,and J.Pender,“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 of the Worl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Vol.15(1999.4),pp.387-427.

[8] A.T.Wolf,S.B.Yoffe and M.Giordano,“International Waters:Identifying Basins at Risk”,Water Policy,Vol.5(2003.1),pp.29-60.

[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50条“国际”河流可能引起国际争端》,《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第3期。

[10] 例如Waterbry(1979);Falkenmark(1989);Wolf(1998);Elhance(1999);Allan(2001)的研究都是围绕这些区域水问题进行的。

[11] M.Zeitoun and J.A.Allan,“Applying Hegemony and Power Theory to Transboundary Water Analysis”,Water Policy(2008.Supplement 2),pp.3-12.

[12] A.T.Wolf,S.B.Yoffe and M.Giordano,“International Waters:Identifying Basins at Risk”,Water Policy,Vol.5(2003.1),pp.29-60.

[13] 流域面积数据来源:俄勒冈州立大学TFDD数据库,http://www.transboundarywaters.orst.edu。

[14] 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TFDD数据库国际河流登记统计而得。http://www.transboundarywa-ters.orst.edu/database/interriverbasinreg.html。

[15] 邓宏兵:《我国国际河流的特征及合作开发利用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

[16] 刘恒、耿雷华、钟华平等:《关于加快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人民长江》2006年第7期。

[17] 刘丹、魏鹏程:《我国国际河流环境安全问题与法律对策》,《生态经济》2008年第1期。

[18] A.T.Wolf,Shira S.B.Yoffe,and Mark Giordano,“International Waters:Identifying Basins at Risk”,Water Policy,Vol.5(2003.1),pp.29-60.

[19] N.Mirumachi and J.A.Allan,“Revisiting Trans boundary Water Governance:Power,Conflict,Coope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aptive and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November 2007,Basel,Switzerland),pp.12-15.

[20] M.Zeitoun and J.A.Allan,“Applying Hegemony and Power Theory to Transboundary Water Analysis”,Water Policy(2008.Supplement 2),pp.3-12.

[21] E.Benvenisti,Sharing Transboundary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Law and Optimal Resource U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2] A.T.Wolf,S.B.Yoffe and M.Giordano,“International Waters:Identifying Basins at Risk”,Water Policy,Vol.5(2003.1),pp.29-60.

[23] J.H.Hamner and A.T.Wolf,“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 Treaties:The Transboundary Freshwater Dispute Database”,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1997 Yearbook,pp.157-177.

[24] K.Conca,Governing Water:Contentious Transnational Politics and Global Institution Building(Cambridge,MA:MIT Press,2006).

[25] S.Yoffe,A.T.Wolf and M.Giordano,“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over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Resources:Indicators of Basins at Risk”,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Vol.39(2003.5),pp.1109-1125.

[26] See:K.Conca,F.Wu and J.Neukirchen,Is there a Global Rivers RegimeTrends in the Principles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River Agreements,A Research Report of the Harrison Program on the Future Global Agenda,University of Maryland(September 2003).

[27] N.P.Gleditsch,K.Furlong,H.Hegre,B.Lacina and T.Owen,Conflicts over Shared Rivers:Resource Scarcity or Fuzzy Boundaries?(Oslo: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PRIO)2005).

[28] A.R.Turton,“The Evolu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Select Southern African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in Asit K.Biswas et.(eds.)Water as a Focu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p.251-289.

[29] M.Schulz,“Turkey,Syria and Iraq:A Hydropolitical Security Complex”,in Ohlsson L.(ed.)Hydropolitics:Conflicts over Water as A Development Constraint(London:Zed Books,1995),pp.91-122.

[30] A.R.Turton,“Environmental Security:A Southern African Perspective on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i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ject Report. The Woodrow Wilson Centre(Summer 2003,Issue 9).
A.R.Turt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Hydropolitical Dynamics of the Orange River Basin”,in M.Nakayama(ed.)International Waters in Southern Africa(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2003),pp.136-163.
A.R.Turton and A.Earle,“Post-aparthei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Selected Southern African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in C.Gopalakrishnan,C.Tortajada and A.K.Biswas(eds.)Water Institutions:Policies,Performance & Prospects(Berlin:Springer-Verlag,2005),pp.154-173.

[31] M.Zeitoun and J.A.Allan,“Applying Hegemony and Power Theory to Transboundary Water Analysis”,Water Policy,Vol.10(Supple 2,2008),pp.3-12.

[32] S.Lukes,Power:A Radical View(Second Edition)(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4).

[33] M.Zeitoun and J.Warner,“Hydro-hegemony: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Conflicts”,Water Policy,Vol.8(2006),pp.435-460.

[34] A.Jagerskog,“Prologue-special Issue on Hydro-hegemony”,Water Policy,Vol.10(Supple 2,2008),pp.1-2.

[35] M.Zeitoun and J.Warner,“Hydro-hegemony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Conflicts”,Water Policy,(2006.8),pp.435-460.

[36] M.Zentner,Design and Impact of Water Treaties:Managing Climate Change(Springer,2012 edition).

[37] A.E.Cascão,“Ethiopia-Challenges to Egyptian Hegemony in the Nile Basin”,Water Policy,Vol.10(2008.S2),pp.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