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民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壮族—越南岱族、侬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6178811人(2010年统计),主要聚居于与越南毗邻的广西和云南省文山州。越南的岱族也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626392人(2009年统计),主要分布在靠近和沿越中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北、宣光、太原等省。

据2002年的统计,中国与越南毗邻的县,以壮族人口最多,广西靖西县有57万人口,其中壮族有56.8万人,占99.65%。大新县有35万人口,其中壮族有34万人,占97.14%。龙州县有27万人口,其中壮族有26万人,占96.3%。那坡县有19万人口,其中壮族有17万人,占89.47%。凭祥市有10万人口,其中壮族有8.4万人,占84%。宁明县有39万人,其中壮族有30万人口,占76.92%。防城港市有80万人,其中壮族有28万人口,占35%。

据2004年的统计,云南省文山州富宁有389651人,其中壮族有218389人,占56%。麻栗坡县有271955人,其中有壮族32812人,占12%。马关县有364156人,其中壮族有54322人,占14.9%。

与中国广西毗邻的越南谅山省,岱、侬族的人口比率最大,据2004年谅山省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全省人口为731820人,其中侬族有314444人,占42.97%;岱族有261856人,占35.78%,这两个民族加在一起占78.75%,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在谅山省只占16.49%,成了该省的少数民族,瑶族占3.46%。此外,还有华族等少数民族。[1]与广西、云南相毗邻的越南高平省,据2009年的统计,全省总人口507183人,其中岱族占41%,侬族占31.1%,二者加在一起共占72.1%。

表3-1 越南谅山省及部分

中国的壮族有很多支系,按自称来说,有30多个,其中有岱、侬、拉基、高栏,进入越南后,越南识别为四个不同的民族。中国广西左江和右江流域和南宁一带的壮族,大多自称kan tho,音译为“根托”,意思是土人,或本地人,他们是中国壮族的一个支系。越南靠近越中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北等省有不少人也自称“根托”。10世纪写的史籍把这一带的人称为土人,如宋朝沈括(1031~1095年)著《梦溪笔谈》第473条记载:“天圣七年(1029年)首领侬存福归附,补存福邕州卫职……存福因其乱,杀其兄,率土人刘川以七源州归存福。”七源州即今越南谅山省七溪。宋代以后各代的文献都把这一带的居民称为土人。

在越南,1956年成立越北自治区时仍称土族,民间、报纸杂志、政府的公文都称土族或土人。土族中有一部分自称tay(岱),1959年以族称岱族代替土族,但也可以称为土族,即一族有二名。1974年,确定义安省有个土族,为使二者区分开,于是自称“根托”的人,一族一名,叫岱族,不再称土族。中国壮族自称“岱”的只有广西龙州县金龙镇的一万多人,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也有一部分与此自称相类似,叫dai,tai与dai的区别是d是浊音,t是清音。

唐代,六七世纪时,壮族先民“西原蛮”就在左右江一带活动,这时中越双方还没有划边界,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后来划界之后的中越边境。这是壮族先民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最早而可靠的文字记载。

前已述及,北宋时期,壮族先民侬智高率众崛起,反宋抗交趾,最早活动的地方是雷峒、火峒、频峒、婆峒,这4个峒位于今广西靖西、大新、天等县与越南高平省交界地带。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王李乾德令辅国太尉李常杰和宗亶率领10多万交趾兵进犯宋境,攻下钦州、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后,围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当时邕州的宋朝守军只有3800人,双方兵力悬殊,邕州军民奋战月余,被交趾兵攻占。宋朝让郭逵统领30万大军驰援,把交趾兵赶出宋境,李常杰败退时,掳掠了七八万妇孺到交趾。[2]这是有人口数字记载的移民,在那时这是很大的数字。邕州一带是壮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这是战争强制性移民,是非常特殊的情况。1000年前七八万人到了交趾,按人口的繁殖比率计算,岱族的人口不会是现在的近160多万人,可能有一部分融入京族或其他民族中了,其中一部分是现今岱族的先民。

壮族的这个族称开始于南宋时期,即11世纪,最初是指有编伍组织的军队,叫撞军,还有撞丁,元代演变为指人们共同体,称为撞人。明清时期把撞改写为“獞”,有犬字旁,显然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侮辱。到了清代,“獞”的族称已扩展到30多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各民族一律平等,“獞”改写为僮,人字边。中国人在认字时,有有边读边的毛病,往往把僮(zhuàng)误读为童(tóng)。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把僮改为壮,字异音同,壮有强壮、健壮的意思,含义更积极、美好,又不会被误读。

越南的侬族有968800人(2009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沿越中边境的谅山、高平、河江、北、宣光、老街等省。

唐宋时期侬或农氏在桂西左右江一带是个大姓,很有影响力,北宋时史书里已开始出现“侬瑶”并提的称谓。1053年,侬智高起兵失败后,姓侬的人为避免遭到屠杀,于是取消了人字旁,成为农姓。到了明代,广西左右江一带和云南的开化府(今中国云南省文山一带)、广南府(今中国云南省广南县一带)出现了侬人、侬家的称谓,此外还有同音异写的龙人、弄人,人数还不少。到了清代,贵州省也出现侬人的称谓。越南大概成书于明代洪武年间的《越史略》出现了侬人的称谓。阮朝时也继承。

成书于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皇清职贡图·思恩府属侬人》中说:“侬人自称曰侬,散居思恩及田州等处。思恩古雕题地,田州则越裳故处也。明时屡肆猖獗,经王守仁、殷正茂等先后剿抚,设那马、兴隆、安定各土司分治之。本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侬人悉隶版籍。所居在山顶,无族姓可考。尚鬼重财,不好田作。采薪易谷,家无宿舂。男三十以上乃婚。妇首绾双髻,短衣布裙,亦佐夫樵薪为业。”[3]文中说的思恩即今广西平果县,田州即今广西田阳县,那马即今广西马山县,兴隆即今广西东兰县,安定即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

《皇清职贡图·广南等府侬人》中又说:“侬人,其土酋侬姓,相传为侬智高之裔。宋时地曰特磨道,明改广南府。本朝平滇设流官,乃授侬氏后为土同知。今广南、广西、临安、开化等府有此种。喜楼居,脱履而登,坐卧无床榻。男子以青蓝布缠头,衣短衣,白布缠胫。妇束发裹头短衣密钮,系细褶桶裙,著绣花履。性悍好斗,出则携弩,其类与沙人相似。岁纳粮赋。”[4]

《皇清职贡图·永丰州等处侬苗》载:“侬苗,本广西泗城土府所属。本朝雍正五年,改土归流,以其地设永丰州,分隶黔省,盖即广西西隆州土人之类也。其男子俱剃发,衣服与汉人同。妇人短衣长裙,首蒙青花巾。勤于耕织,岁输苗赋,颇遵礼法。”[5]文中说的泗城即今广西凌云县。西隆州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侬苗的苗,非今日的苗族,明清时期往往把南方少数民族称为苗。

清人汤大宾、周炳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年)纂的《开化府志》卷之9记载:“侬人:广南侬智高遗种,散居八里……甘犬嗜鼠,男女勤耕织,惯挑棉锦。楼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妇人短衣长裙,男首裹青花帨,衣粗布如。长技在铳,该地近交趾,习尚使然。婚姻以歌唱私合,始通父母议财礼。病不用药,惟知祭鬼。亲死,素食麻衣,土巫卜期火葬,不拘日月远近岁终,服即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少数民族中有僮族、侬族、沙族、偏族之称,1957年,这四个民族的代表开会协商,认为他们的语言、历史、文化基本相同,侬族、沙族、偏族融入壮族中,族称统一为壮族,不再用侬、沙、偏的族称。

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或相近,所以在报刊书籍中介绍他们时岱、侬连用并提,一起介绍论述。越南党和政府为少数民族创造拉丁化拼音文字时,也是岱、侬族用共同的一套文字,编的字典也是共同的一套。据越南用汉文写的史籍《大南实录》的记载,岱族与侬族的主要区别,首先是,200年前,即18世纪以前从中国迁入越南的称为岱,18世纪以后迁入越南的称为侬。但这种区分并不很严格,2001年,笔者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到越南河江省渭川县距离边界线仅5公里的同塔村,村民们说,全村都是岱族,是100多年前从中国云南省文山一带迁移到越南的,辗转过几个地方,最后才定居在此。笔者有几位越南谅山省的岱族朋友对笔者说,他们分别是第8、9、10、11代祖先从我国宁明县、龙州县、崇左县迁入越南定居,隔壁邻居,周边的人群都讲是岱人,也跟着自称是岱人,其实是侬人。而大多数岱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自称为土人。越南阮朝时,对土人、侬人的政策是不同的,如纳税征兵轻重多寡不同。

中越边境中国一侧大多土地贫瘠,尤其是干旱,种植农作物比较困难,于是就出现向土地肥沃的地方流动的人群,新的居住地是否理想那就不一定了,如果不令人如意,他们又再迁移。古籍和地方志记载,他们“居址无定”“住去无常”“原无定在”“民无定居”。

中国的侬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流域,云南省文山州部分地区,是壮族侬支系。越南学者黎贵惇于18世纪用汉文写的《见闻小录》卷6说:“宣光处有诸种人:一曰侬,皆内地小镇安、归顺、龙州、田州、富州、太平、雷、泗城、向武等十二州土人,漂居本国,耕作树艺,同受赋役。青衣短制,剃发白齿,有来寓已数世者,改从南俗。土官常有许他田一二为口分,使受兵率。谅、太、高平皆有之。”文中说的宣光即现在越南的宣光省,小镇安即今我国广西那坡县,归顺即今广西靖西县,龙州即今广西龙州县,田州即今广西田东县,富州即今云南省富宁县,太平州即今广西崇左市,雷州在今广西大新县境,泗城即今广西凌云县,向武在今广西天等县境。他的结语是十二州的土人迁入越南,但所列仅9个州。谅即今越南谅山省,太即今越南太原省,高平即今越南高平省。

越南侬族的自称大多带有他们祖先移居越南之前在中国居住地的地名,如“窝杭侬”(ok hang nung),意思是从中国来的侬人。

万承侬,是从万承州(今属广西大新县)迁到越南的。该州始建于唐代,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今为大新县龙门乡。

英侬,是从龙英州(今属广西天等县)迁到越南的。在北宋时置龙英峒,元代始建龙英州,治所在今天等县龙茗。

安侬,是从结安州(今属广西天等县)移居越南的。宋代始建结安峒,元代改置为结安土州,明清两代沿袭此土州名。

雷侬,是从下雷州(今属广西大新县)迁移到越南的。宋代始建下雷州,元代改置为下雷峒,民国改置为雷平县,今为下雷镇。

归顺侬,是从归顺州(即今广西靖西县)迁居越南的。该州始建于唐代,至清代改置为归顺直隶州。

州(昭)侬,是从广西龙州搬迁到越南的,他们简称龙州(今广西龙州县)为州,州字读音为“昭”。该县始建于唐代,有府、县、厅等行政建制。

崇善侬,是从崇善(今属广西崇左市)迁至越南的。该县始建于元代。1951年,崇善县与左县合并成一县,两县各取一个字,定名崇左县,现改为崇左市。崇左县是个干旱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很困难,所以向外迁徙的人较多。

富侬,是从富州(即今云南省富宁县)迁到越南的。该县元代始建。

这些某某侬,只会在该地名出现之后,才迁徙越南,并带上他们故乡的地名而去,不会在该地名出现之前就进入越南。

“扎州”(cha chau),即左州人,分布在越南高平省,“扎州”是他们的自称,土音把左读成扎。在广西靖西县新甲乡(旧称新圩)峒平村有凌丁等12个屯聚居着约5000左州人。德保县敬德乡、扶平乡有少量左州人居住。唐代始建“羁縻左州”,宋元明清各代继续沿用,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左县,1951年,将崇善县与左县合并为崇左县。

“岸”(越南语为Ngan)人,现居住在越南高平省,是侬族中的一支,他们已不知自己的祖先来自何处。《见闻小录》卷6讲清楚了:“一曰吴岸,始自广西田州而来,男子薙发短衣,圆领;妇人短衣椎髻,多居渭川、保乐、大蛮等州,高、谅、兴亦有之。耕作商贾受所在徭役。勇健善水,惯掉(棹)独木船,佣载客货。不知礼法,粗嚼大饮。”渭川、保乐、大蛮位于今越南河江省境。高、谅、兴即高平省、谅山省、兴化省。右江流经田州,沿岸居民会水驾舟。

中越边境的壮、岱、侬族有句话叫khau(进入)keu(交趾即越南)pai(去)nung(农),直译是“到越南去中国”,他们居在中国与越南之间的交界处,khau是由此地入彼地,有进入的意思,如从中国到老挝,就可用khau,反之,也可以。nung的本意是森林,在这里是指中国,就是左右江一带,古时森林茂密,故称。古人的视野不广,没有现代的地理知识观念,把中国看成只有几百公里的地方。这句话反映了他们居住地的地理位置,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

在19世纪60~80年代的中法战争期间,除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部众回中国时,有少部分流寓越南,成为越南的岱族、侬族,此外,还有跟随法国殖民者走向反面的李扬才的数万兵勇,黄崇英的数千士兵,其中有不少是中越边境的壮族子弟,中法战争结束后,他们大多回到故里,少部分留居越南,成了岱族、侬族的一部分。

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有个壮族村子叫下其逐村,往北大约1里有个上其逐村,属越南高平省下琅县,两村之间是中越边界。民国时期,当时的其逐村壮族村民因逃避国民党政府的拉兵抓夫,跨过边界,另立新村,于是就有了上下其逐村之名。两村的村民同是一个民族,但族称不同,中国这边叫壮族,越南那边叫岱族,都有亲戚朋友关系,语言、风俗习惯都一样。

越南文化大学民族文化系黄南教授,是越南谅山省禄平县(距离中国广西宁明县隘店口岸12公里)侬族,1945年出生,现居住在河内。在他家祭祖的诵词中说,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国广西龙州(具体乡村不详)迁移到越南谅山省文关(或写为观)县大安社峒洛板(即村),到他这一代已是12代人了。

王文全,越南谅山省那岑县潭美(tham me,大塘之意)村人,侬族,1952年出生,为何从中国迁徙到越南已不清楚,只知道第七代祖先从广西崇善县的khe mu地方迁入越南的,最先居住在距潭美村10公里的谷哈(kok hat,瀑布之意)村,然后搬到距离那岑县2公里的潭美村。前七代的始祖坟墓现在还在中越边境谷哈村。每年的清明节王姓的子孙后代都要去扫墓,农历三月初三则去扫祖父、父亲的墓。

闭曰等,越南谅山省那岑县人,1930年出生,第11代祖先从广西宁明县上石镇迁往越南定居。他说,我们祖先迁来时,应该是侬人,但周边的住户都是土人,今称岱人,也就改称是岱人。笔者与他村里的邻居交谈,都说是从广西迁移定居越南的,到越南多少代人了,已记不清楚。笔者在越南还遇见过一家人,哥哥报的民族成分是岱族,弟弟报的是侬族。在理论上把岱人与侬人区分开,但在实际中很难区别开。

越南高平省侬族黄广渊,1961年出生,是高平省一家旅游文化商贸公司的经理,约50岁,他祖父从中国广西崇善县迁入越南高平省,他生长在高平省。推算他祖父大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入居越南的。

有一则寻根问祖更精彩有趣的故事,笔者的越南朋友陆文宝(1935~2004年)是民间文学专家,越南宣光省人,岱族。1994年3月,他应邀到广西民族大学讲学,趁便寻访祖辈的故里。他的第8代祖先叫陆朝武,从广西的太平府谷赖迁移到越南,他的每一代祖辈每年的清明节都回谷赖的老家扫墓祭祖,他叔祖还回来过。那时陆文宝尚幼,不懂事,没有向叔祖问清谷赖在何县何乡。清朝时的太平府管辖今天的崇左、宁明、凭祥、龙州、天等、大新县,谷赖是乡名还是村名?也不清楚。于是我们请崇左县民委帮忙,到了崇左县和平乡宜村访问,出现了奇迹,不仅语言相通,更重要的是,他们互相唱的童谣一模一样,他们兴奋地认老乡,笔者也替他们高兴。如果一代人以20年计算,共160年,陆朝武第一代落脚越南是在19世纪初叶的事。

根据中越两国达成的协议,中国为越南培训干部,取名165计划。广西民族大学是承办此项目的学校之一。2009年,笔者给越南谅山省干部班讲课,全班学员23人,从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只有一人是京族,是外来干部,其他22名学员都是谅山省本地的岱族或侬族干部,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国广西在不同时期、不同原因、不同地点迁居越南,早的已有十多代人,晚的有五六代人。有的还保存着家谱,有的家谱已经丢失,全凭先辈的口传记忆至今。他们视越南为自己的祖国,对越南的国家意识很强。

2008年,笔者到越南老街省考察,该省文化·旅游·体育厅副厅长侬正平陪同我们到勐康县做田野调查,他是侬族“侬因”(Nung Din)支系人。“侬因”的意思是,他们的祖先是在迁徙的大队伍中落伍的人群,或留居老街省勐康县掉队的侬人,或遗留下来的侬人,或漏下来的侬人。侬正平1952年出生,会说越南话、侬族话和云南话,曾多次到中国云南省文山州的几个县去交流、购物,语言与文山州的壮族相通。他的五代祖先从云南省迁移到越南。侬正平的父亲姓侬,出生于1914年,母亲姓龙,1912年出生。如果按20年一代人来算,他的祖先是100年前迁居越南的。

越南老街省勐康县峒楼村的侬族李文孟,他父亲是中国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老凡山寨人,母亲也是桥头乡人,1971年出生,还不会走路时,父母就走了13公里迁居于此。有一个突出的例子,侬族李文林的祖父从中国云南省马关县迁居越南老街省勐康县那木村,他于1952年出生,童年时到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读小学,然后到河口县读初中、高中,上门到侬姓家做姑爷,于是改名换姓叫侬德峰。我们在一户岱族人家看到神台上用繁体汉字竖写着:

越南岱、侬族从中国迁移去的情况,在中越边境两侧俯拾即是,以上只是笔者田野调查得到的一部分资料。有一次笔者到广西靖西县的一个村子,离边界大约还有三四十公里,到一家人闲聊,交谈中得知房主人的表妹刚好从越南回来探亲。他舅舅是个赌徒,赌输了钱不说,还欠了一大笔赌债,为逃避债务,在民国时期移民越南高平,这是很特殊的移民原因。又有一次笔者到越南谅山省那岑县的一个村子,距离边界大约20来公里,到一位姓侬的人家里,与来串门的邻里朋友交谈,都说他们的祖上某某代从中国广西迁居越南,有的还保留有家谱、族谱;有的已经没有家谱了,完全凭口传。移民原因各家虽然不同,绝大多数是为了谋生。都是独家独户,甚至只身一人的移民,没有群体性的移民。往往是有亲戚朋友先移民,认为居住地理想,他们才接踵而至。在此就不赘述了。

除了上述笔者的田野调查材料外,其他越南、中国的学者也有调查资料,如越南谅山省文观县的潘姓,是从中国广西迁徙入越南的,几代人后,移居清化省,后来又迁回谅山。[6]

越南谅山省高禄县嘉吉社嵩宏村村民是万承侬,口传他们是从中国广西万承州的那排迁到现居住地的,有八九代人了。[7]

越南宣光省侬族中的峒侬支系、富侬支系也是从中国云南省先后迁移入越南的,他们都认可,而且保留他们原来的文化。

越南北省的美芳、安阳、地灵等社的岱族,到21世纪初,有约50%的户是从中国广西迁入的。[8]

1980~1996年越南谅山省高禄县大约有14.2%的岱族、侬族人移民越南南方。[9]这些移民离中越边境有上千公里,从而使岱、侬族的分布向南推进更远,与其他跨境民族不同。

壮族及其先民进入越南的原因各式各样,但从数量较多的情况来看,第一种是原来就居住在那里,如唐代的“西原蛮”,北宋时期侬智高及其部众,所谓的“山獠”人,后来划边界才把他们分割开。第二种是为了谋生,其中又以移民到地理环境理想的地方为多。第三种是因战争、武装力量而移民的。第四种是因婚姻、逃避抓捕拉夫、天灾人祸、躲避债务而移民越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