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五行纲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现代环境危机

现代环境危机主要指,人类社会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从过去的量变发展到质变,从而威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相互关系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 危机表现

现代环境危机表现在多方面,可粗分为如下三类。

其一,气候问题。

为研究气候问题,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创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 Panel of Climate Change,IPCC),该委员会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是确定的;90%的概率表明,气候变暖是人类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所引发的结果。

根据观测,全球气温在不断升高:1906~2005年,气温上升0.74℃;预计2000~2100年将上升1.8℃~4.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工业化前(1750年)约280ppm,2005年约380ppm,250多年中增加100ppm,平均每年增加0.4ppm;1956~2005年的50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每年增加约1.4ppm;1995~2005年的10年中,平均每年增加1.9ppm,增加速度越来越快;预计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650ppm~700ppm;过去65万年里,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处于290ppm之下,人类历史上任何时间都没有今天这么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越来越多,1970年的年排放总量为210亿吨,2004年达到380亿吨,增加约80%。

气温上升的严重后果是:海平面上升,1961~2003年40多年平均每年升1.8毫米,1993~2003年10年平均每年升3.1毫米,到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几十厘米甚至几米;全球冰雪面积减少,1978年以来,北极平均海冰面积每10年有2.7%的退缩,夏季为每10年7.4%退缩;有学者预测在2030年前后,北冰洋夏季将无冰、可通航;自1900年到现在,全球春季冻土面积减缩达15%。

气候变暖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灾难:如洪水、干旱、飓风等气候异常;一些岛国和沿海大城市被淹没;人口大迁移;疫病暴发;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等。

其二,人口与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地球是有限的,人越多,人均空间、人均资源就越少,人的生存环境就越恶化。

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从有人类到1800年达10亿人,用了约200万年;其后增长开始加速,1930年达20亿,增10亿用了130年;1960年达30亿,增10亿用了30年;1974年达40亿,增10亿用了14年;1987年达50亿,增10亿用13年;1999年达60亿,增10亿用12年;2011年达70亿,增10亿用12年;此后增长速度会稍有放慢,预计到2050年将达90亿。

1900~2000年:一个世纪人口增加4倍;GDP增加20倍;能源消耗量增加16倍,过去100年能源消耗比1900年以前的人类历史消耗总和还多;水消耗增加了6倍,高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人均拥有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少,许多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1994年,1500名科学家指出:地球资源有限,我们正迅速靠近这个极限;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供应已经呈现危机苗头。

1970~1990年,全球人均水供应减少了1/3。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的40%面临严重淡水短缺。1990~2010年,淡水供应再减少1/3。

2000~2008年石油价格增加7倍,2008年7月每桶高达140美元。一些学者预测,到2050年前后,可供开采利用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耗尽。化肥、农药、化纤等多是石油的衍生物,农业机械也需要石油为动力,有研究表明:没有石油的世界只能供养20亿人口。

2008年世界银行报告说,粮食价格在三年时间中上涨了83%。

其三,污染问题。

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是大气污染的后果。大气污染不限于二氧化碳;燃油和燃煤排放气体中含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酸雨的元凶;此外燃煤排放气体中还含有大量微小固体颗粒物,也是一种重要污染源。

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就排放到江海湖泊中,从而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土壤结构遭破坏,使农产品受污染,而且污染了地下水。有学者研究指出,现代癌症和白血病患者的增多,与空气、水、食物等受污染有关。

联合国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大气和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说:大气污染使呼吸道疾病可能性增加60%;水污染使当地居民患消化道疾病风险增加90%。

世界各地因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数量等不同,受污染情况不同。中国人口最多、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快,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或国家之一,其污染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全国近2/3的城市空气质量年平均不到二级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15%;全国1/4的河流因污染而达不到灌溉用水标准;全国7大水系、752个重点监测断面数据,符合1~3类水质的不到30%,5类和超5类的水质占52.8%;全国河流70%被污染;城市居民血铅浓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1995年因环境污染的损失达当年GDP的7.7%。

二 艰难路程

为应对环境危机,各国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走了一段艰难的路程。

1988年,联合国第43次大会首次讨论了气候变化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决议。同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05年时应减少20%(但实际是增加了);到2050年应减少50%。

1990年,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即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期间,15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也签署了,同年12月全国人大核准了该公约;1994年3月,该公约在得到50个国家批准后正式生效。

该公约确定:不同国家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不同的责任;发达国家的责任是先采取减排行动,使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并且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在该公约生效后,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讨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谈判达成《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发达国家在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基础上应平均减排5.2%(1990年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占世界的36.1%,欧盟占24.2%);有关发达国家在2010年二氧化碳减排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是,欧盟8%、美国7%、日本6%;占发达国家总排量55%的国家签署该议定书后则生效。

《京都议定书》通过不久,就遭到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虽然1998年11月,副总统戈尔代表美国在议定书上签了字,但在2001年3月新总统布什宣布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美国退出的理由是:减排成本太大,会给美国造成4000亿美元经济损失,减少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没有具体减排目标;气候变化在科学上有不确定性;美国国会投票反对参加《京都议定书》。有些国家曾追随美国不批准该议定书。

欧盟是《京都议定书》倡导者,在2002年5月正式批准该议定书,并同意在2020年前将比1990年减排25%~40%。

2004年,俄罗斯签署了该议定书,占发达国家排量61%的国家签署了。2005年2月,该议定书正式生效:2008~2012年是第一履约期;2013~2017年是第二履约期。2007年12月,澳大利亚也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没有签署。

2007年12月,在巴厘岛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基本认可到2050年二氧化碳比1990年减排50%;并决定在2009年前进行关于第二履约期减排目标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等问题的谈判。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缔约方会议上,只对一些问题达成原则共识,而没有形成具体减排协议。由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迅速,在减排问题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88~2009年的20多年中,差不多每年都有世界性的气候变化讨论会,虽然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做了大量工作,提出多种方案,在促进人们认识环境危机的重要性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欧盟的少量减排被发展中国家迅速增加的排放所淹没,全球的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不是比1990年减少,而是增加了,危机更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