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精神分裂个案的实践与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一直以来都是精神思想中最严重且较难治疗和复原的一种疾病。病患除了有持续的妄想和幻觉之外,还会有退缩、情感迟缓、对现实世界和自我界限非常迷糊混乱的精神状态。精神分裂的名称本身就有分裂的意思。精神分裂的名称最早由Krapelin(1899)提出,称为Dementia Praecox。“Dementia”指脑部功能、思维精神状态出现衰退,而“Praecox”则代表一种与其他人和现实(Reality)格格不入、抽离、无法沟通的感觉。后来Dementia Praecox 才由Bleuler(1911,1924)改称为精神分裂一词。

由此看来精神分裂应该是自我系统出现分裂、抽离、退行(Regression)的一种较凌乱的精神状态。这种分裂、抽离在下列不同层面都会呈现出来,包括:

(1)内在世界与外在环境;

(2)欲望与规范;

(3)需要与现实;

(4)自我与别人;

(5)思维与感受。

面对这些抽离、分裂与退缩的精神状态,不同理论和学派都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遗传理论认为基因和遗传因素令人较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生理和神经学派则认为是“多巴胺”(Dopamine)分泌失调而产生精神分裂病态。心理动力学派(Psychodynamic School)则认为精神分裂是本能(Id)与超我(Super Ego)的强烈冲突下本我(Ego)能力衰退,于是只能以扭曲现实去处理本能与超我的冲突。存在和现象学派中的R.D.Liang 则认为有自我的抽离分裂和退缩的状态。主要由于案主在现实世界受到不断的内部粉碎(Implosion)、吞噬(Engulfment)和非人化(Depersonalization)等所致存在性不安(Ontological Insecurity)引起的假象自我(False Self)和真实自我(True Self)的分离和解体。事实上,自从19世纪以来,解释精神分裂的不同理论,种类繁多,较完整的有200~300套。但近年来,随着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兴起,一切治疗都以节约成本快速处理为主,在客观量度(Measurement)倾向下,生化理论和药物治疗成为精神分裂干预和治疗的主导思潮,非生化理论和学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精神分裂干预变成服药看医生,住院成为唯一出路。精神分裂病患者的主观经历,生命苦楚,外在社会环境压迫,内在自我逐步分裂、抽离和退行的情况和相关理论都被束之高阁,精神分裂的干预和治疗沦为一种社会控制和物质化、非人化的产品。

笔者从事精神健康实务、教育和临床工作已30多年,与多家社会和精神康复机构的专业同工多年并肩同行,努力地理解、尊重精神分裂的案主,并与之不断沟通、交往,在生活、文化、社会、心理、家庭等领域协助他们复原。在多年前线和复杂的实践中,笔者感觉不少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现象学、存在心理学等有关精神分裂的学派思想,其实在干预中都非常有效实用。在多年实践中,笔者督导和教导,与学生和有关机构的同工们成功地帮助了不少精神分裂的案主从他们的幻觉、妄想和有关的症状中复原过来,重新去过一些正常的生活。在本书中,笔者尝试在第一章用较大的篇幅把30年来的实务、教学和督导经历做一个总结:以精神分裂的分裂和整合矛盾示范为主导,然后把较重要的精神分裂社会心理学派,如认知行为(Cognitive Behavioral)学派中的诊断标准,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学派弗洛伊德(Freud)的本能、超我及本我在精神分裂中的呈现,莱恩斯(Melanie Klein)精神分裂位置(Schizoid Position)中良我(Good Me)、劣我(Bad Me)、好的其他人(Good Other)、坏的其他人(Bad Other)及宁氏(R.D.Liang)分裂自我的过程重新整理,整合出一个多维度的ABC 轴的分裂过程,并详述分裂中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现、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的三种矛盾。在这多元维度的矛盾中,笔者整合出一个以社会心理压力、欺压和创伤为源头而形成的精神分裂的病源、病因和病情患化的过程。这样,笔者提出一个社会心理的复原和治疗过程,通过一个培养案主独立自主、接纳和关怀、尊重和看重的支持性环境,把精神分裂案主从三种矛盾中释放出来,使案主能从自我断裂和自我融合中释放出自我融合的能力、从自我隐藏和自我展现的矛盾中释放出自我展现的能力、从自我摧毁和自我保存中释放出自我保存的能力,这三种良好的自我力量,一经释放,并且能在支持性的现实环境中滋长,自我就会在断裂、摧毁和退缩中得到愈合、整理和复原,让案主在良好的社会情境中重新塑造好的自我形象、自我界限和自我能力,在精神分裂症状中复原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务、研究和督导中建构和总结的框架和理论,曾被不同精神康复机构的员工在有关个案中实践应用,得到不错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现结集成书。

全书以笔者第一章的理论框架作为依据,然后逐一在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个案实践中应用。这些个案类型很多,有成年男性和女性的个案;有青少年初发性的精神分裂个案;也有弱智与精神分裂的;也有老年的精神分裂个案;及情感精神分裂的个案。当中有一半是在中国香港,一半是在中国内地的学者、前线社工及医师努力根据编者的理论和实务模型,进行干预和尝试的成果。他们都不辞劳苦,通过长时期的理论和实务操练,把笔者这个实务模式背后对精神分裂案主的理解关怀、相交、沟通展示和培养出来,并且为案主建造一个安慰、关怀、尊重和欣赏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慢慢复原过来;不少个案,更是笔者与机构服务的前线同人,多年来共同合作的心血。现结集成书,除了希望向同行及专业人士展现人道理解尊重的治疗元素效果之外,更盼望这种全人关怀、深度理解、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专业精神,能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的华人社区开花结果,为精神分裂的治疗和复原带来新的元素和成分。除了服药和住院,他们的复原更依赖有关人性化的关怀、理解、沟通和接纳。

叶锦成

2011年 书于香港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