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焚书注卷一
书汇
答马历山〔1〕
凡为学皆为穷究自己生死根因〔2〕,探讨自家性命下落〔3〕。是故有弃官不顾者,有弃家不顾者,又有视其身若无有,至一麻一麦,鹊巢其顶而不知者〔4〕。无他故焉,爱性命之极也。孰不爱性命,而卒弃置不爱者,所爱只于七尺之躯,所知只于百年之内而已,而不知自己性命悠久,实与天地作配于无疆〔5〕。是以谓之凡民,谓之愚夫焉者也。
唯三教大圣人知之〔6〕,故竭平生之力以穷之〔7〕,虽得手应心之后,作用各各不同,然其不同者特面貌尔〔8〕。既是分为三人,安有同一面貌之理?强三人面貌而欲使之同,自是后人不智,何干三圣人事,曷不于三圣人之所以同者而日事探讨乎〔9〕?能探讨而得其所以同,则不但三教圣人不得而自异,虽天地亦不得而自异也。非但天地不能自异于圣人,虽愚夫愚妇亦不敢自谓我实不同于天地也。夫妇也,天地也,既已同其元矣〔10〕,而谓三教圣人各别可乎〔11〕?则谓三教圣人不同者,真妄也〔12〕。“地一声”〔13〕,道家教人参学之话头也〔14〕;“未生以前”〔15〕,释家教人参学之话头也〔16〕;“未发之中”〔17〕,吾儒家教人参学之话头也。同乎?不同乎?唯真实为己性命者默默自知之〔18〕,此三教圣人所以同为性命之所宗也〔19〕。下此〔20〕,皆非性命之学矣。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21〕,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22〕。千古英杰,其可欺乎!又安能欺之乎!噫!已矣,勿言之矣。
承示私度数语〔23〕,遂敢呵冻作答焉〔24〕。窃谓象山先生自见“宇宙”二字,便信此心此理之无所不同〔25〕,是生而知之圣人也〔26〕,非从《七篇》中悟入也〔27〕,特援《七篇》中语以自证据耳〔28〕。若王先生乃自幼参玄〔29〕,欲志于养生者〔30〕,虽亦泛观释典诸书〔31〕,总之未得而已。及病起入京〔32〕,复得甘泉公商略白沙先生之学〔33〕,然甘泉翁实实未得白沙之传也〔34〕。王先生才气如此,肯甘心于死语〔35〕,作醉梦人耶〔36〕!则虽耳闻白沙之学,其神弗王〔37〕,而故吾自在〔38〕。直至龙场作宰〔39〕,随从二人与己同时病卧乎万山之中,又思父亲见任留都太宰〔40〕,万有不测,作万世罪人,颠倒困踣之极〔41〕,乃得彻见真性〔42〕。是困而知之圣人也〔43〕,大非象山先生之比也。其屡屡设法教人先知后行,又复言知行合一,复言静坐,卒以“致良知”三字为定本〔44〕,则以时方盛行朱学〔45〕,虽象山先生亦不免数百年禅学之冤〔46〕。呜呼!陆子静耳何曾闻一句禅语,目何曾见一句禅书乎?冤之甚矣,况王先生哉〔47〕!反覆思惟〔48〕,使人人知“致良知”三字出于《大学》、《孟子》〔49〕,则可以脱祸〔50〕,而其教亦因以行,此则王先生之善巧方便〔51〕,千古大圣人所当让美〔52〕,所当让德,所当让才者也。前此而白沙先生亦曾亲见本来面目矣〔53〕,几曾敢露出半语乎〔54〕?然非龙谿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55〕,亦未必靡然从风〔56〕,一至此也。此则阳明王先生之幸〔57〕,亦天下万世之大幸。然则先生虽曰“困而知”〔58〕,然及其知之,一也。使当时有一毫四三教之心〔59〕,亦终无入德之地矣〔60〕。草草奉复〔61〕,幸终教之〔62〕!
注释
〔1〕本文约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写于北京通州。 万历二十八年(1600),麻城掀起“僧尼宣淫”的谣言,诬害李贽。湖广按察司佥事冯应京以此烧毁了麻城龙潭湖的芝佛院,拆了李贽的藏骨塔,并驱逐李贽。李贽在学生杨定见的协助下设法先行藏匿,然后避入河南商城县的黄蘗山中。当时,因抗疏救言官而被贬斥为民的原御史马经纶自北通州到麻城向李贽问《周易》,只好到黄蘗山与李贽相会。万历二十九年初,马经纶在为李贽辩护而多次上书冯应京与“当道”者的同时,又陪同李贽回到通州自己家中,并先后同游盘山(在今天津蓟县西北)和房山(今北京房山)等。万历二十五年(1597),李贽从山西到北京时曾寓居通州,他与马历山的相识当在此时。此后,即不时有书信来往以研讨学问。此信和后两封都当是万历二十九年再相聚时而作。 马历山:马时叙,号历山,马经纶之父,曾官寿张(今山东阳谷南)令。光绪《寿张县志》卷八有传。
〔2〕穷究:彻底追究。 生死根因:佛教用语。指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3〕性命下落:佛教用语。指生命的归宿。
〔4〕“至一”二句: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时,舍弃王子之位,出家修道。他辗转于雪山之麓,拜访名师,独坐尼连禅河之旁,刻苦静思,每天只吃一麻一麦(《智度论》称“一麻一米”),备历艰辛。又曾一人走到一棵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思维解脱之道,以至小鸟在其顶上筑巢都浑然不觉。共经历了十二年的修行,最后终于战胜了烦恼魔障,彻底觉悟而得道。麻,麻子。
〔5〕作配:相对应,相比配。 无疆:无穷,永远。
〔6〕三教大圣人:指佛教的释迦牟尼、儒教的孔子和道教的老子。
〔7〕穷:穷究,彻底追究。
〔8〕面貌:这里指事物(三教)所呈现的不同景象、状态。
〔9〕曷:何,为什么。 所以同者:指三教对人的本性的体悟,以及对“生死根因”、“性命下落”的认识。
〔10〕元:源头,根本。
〔11〕各别:各自分别,各不相同。
〔12〕真妄:真是虚妄。
〔13〕“(huò)地一声”:原是佛家形容参禅而顿悟见性之状。此处指道家教导学人参学之状。犹咄(duō),感叹声。
〔14〕道家: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具有消极避世特色。 参学:佛教谓参访大德,云游修学。亦泛指游学。 话头:佛教禅宗和尚用来启发问题的现成语句,往往拈取一句成语或古语,如若参破话头,就可以开悟见性。
〔15〕“未生以前”:禅宗一个有名的话头,全句为“如何是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指绝对无差别的自己。父母生,指从父母体中而出,接触到相对的、经验的现实世界;父母未生前,则指这世界之外的境地,用以比喻超越的绝对的境地。据说唐僧香严智闲(?~898)禅师即参此话头开悟(《五灯会元》卷九)。
〔16〕释家:佛教,佛教徒。
〔17〕“未发之中”:语本《中庸》。原文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为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都是性情的本然,无所偏倚,所以叫“中”。
〔18〕“唯真”句:意为只有实实在在为了自己的性命去参究学习的人才能在不言之中体会到这个道理。
〔19〕性命之所宗:共同的性命宗旨。宗,宗旨,主旨。
〔20〕下此:除此以外。下,除去,舍去。
〔21〕垂训:流传教育。
〔22〕堕:落到。
〔23〕承:敬词,蒙受。 示:告诉,告知。 私度:自己揣测。
〔24〕呵冻:谓嘘气使砚中凝结的墨汁融解,以表天气寒冷。
〔25〕“窃谓”二句:窃,谦词,私下。象山先生,即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中年以后曾在贵溪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讲学居住,自号象山居士,故世称象山先生。乾道进士。任靖安县、崇安县主簿,后到中央任国子正和删定官,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一年后病故于任所。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与其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南宋“心学”创始人,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之心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其学说后由王守仁继承发展,形成陆王学派。有《象山先生全集》。《宋史》卷四三四、《宋元学案》卷五八、《藏书》卷三二等有传。陆九渊把他的心学思想概括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认为“心”和“理”是无所不同和永久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象山先生全集》卷二二《杂说》)试图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永不变化。
〔26〕生而知之圣人;李贽认为陆九渊关于宇宙与心与理无所不同的认识,是自己体悟出来的,而不是从《七篇》中得出的,所以说他是“生而知之圣人”。
〔27〕《七篇》: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陆九渊尝以孔、孟继承人自居,他说:“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象山先生全集》卷一〇《与路彦彬》)就“心即理”而言,陆九渊确实继承了孟子的思想,因此王守仁在《象山文集序》中说:“圣人之学,心学也……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七)当然,陆九渊并不是完全因袭孟子,而是对孟子的思想有所发展和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也就是李贽这里所说的“非从《七篇》中悟入也,特援《七篇》中语以自证据耳”。
〔28〕特:只是。 援:引用,引证。
〔29〕王先生:指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谪龙场(今贵州修文西)驿丞(管理驿站的官吏)。后任太仆寺少卿、南赣佥都御史、都察院副都御史等职。曾平定王宸濠叛乱,镇压过农民起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而良知为人人所固有,圣人不多,常人不少,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守仁的思想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具有对抗朱熹和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对李贽有直接影响。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此为底本,参校其他多种版本,出版了《王阳明全集》。《续藏书》卷一四、《国朝献征录》卷九、《明史》卷一九五、《明史稿》卷一八五、《明书》卷一〇〇、《明儒学案》卷一〇等有传。李贽还撰写有《阳明先生年谱》。 参玄:佛教用语。犹参禅,禅宗的修持方法,有游访问禅、参究禅理、打坐禅思等形式。
〔30〕欲志于养生者:据李贽《阳明先生年谱》卷上,弘治元年(1488),王阳明十七岁时,迎娶洪都诸氏为妻。“合卺(jǐn,婚礼饮交杯酒)之日,偶行入铁柱宫(道观名,在旧南昌西南广润门内),见有道者(道士),趺坐(两足交叠而坐),就而叩(叩问,询问)之,因得养生之术,即相对忘归。”
〔31〕释典:指佛经。
〔32〕病起入京:据李贽《阳明先生年谱》,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明年(弘治十六年,1503),遂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以求隐退的婉辞)钱塘西湖。”而弘治十七年(1504),“在京师”。弘治十八年(1505),“在京师。是年,先生门人始进。与甘泉湛先生若水定交,以倡明圣学为事”。
〔33〕甘泉公:即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增城)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明代思想家。少师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他虽属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但与陈献章、王守仁又有所不同。他认为自己与王守仁“心学”的区别是:“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甘泉先生文集》卷七《答杨少默》)他还对王守仁的“致良知”说提出过批评。著有《甘泉先生文集》等。《续藏书》卷二二、《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二六五、《明书》卷一一三、《明儒学案》卷三七等有传。 商略:商讨。 白沙先生:即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别号石斋。新会(今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正统举人。后三次参加会试,但皆落第,终未获出仕机会。曾应召,授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早年受学于吴与弼。一生唯重心性之学,主静坐“澄心”,开明代“心学”之先声。继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个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著有《白沙集》。《续藏书》卷二一、《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二六五、《明书》卷一一二、《明儒学案》卷五等有传。
〔34〕“然甘”句:指湛若水虽曾师事陈献章,但其“心学”主张却与陈献章有所不同。 传:真传。
〔35〕死语:即禅宗所谓的“死句”。禅宗认为不足以截断思维,不利于学人见性的语句为“死句”;而绝无意义可通,能启示学人悟道的语句为“活句”。宋代惠洪《林间录》:“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36〕醉梦人:谓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
〔37〕其神弗王:他的精神并不旺盛。意为并不能深切领悟白沙之学。王,通“旺”。《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太傅神情方王。”
〔38〕故吾自在:自己依旧原样。故吾,过去的我。
〔39〕龙场作宰: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守仁因抗疏救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而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谪贵州龙场驿丞。在流放途中,又遭当朝权贵密遣心腹刺客刺杀,王守仁伪装投江得以免死,两年后到达龙场驿。龙场驿位于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之中,居民都是少数民族,“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明史》本传),环境极为恶劣。宰,古代官吏的通称。
〔40〕“又思”句:王守仁之父王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及第后曾任翰林院修撰,长期供职京师。历官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因王守仁得罪刘瑾而被罢官。刘瑾被诛后复官。《国朝献征录》卷二七、《明史》卷二七七等有传。见,现,当时。留都,即南京。明初建都南京,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以后,南京的部院官署依然存在,故称。太宰,官名,又称大宰,《周礼》六官中“天官”之长。明清时代对吏部尚书的尊称。
〔41〕颠倒:败亡,倾覆。 困踣(bó):困顿潦倒。
〔42〕乃得彻见真性:指王守仁著名的“龙场悟道”。王守仁早年曾热衷于仙道,泛滥于辞章,沉湎于佛释,冥思于朱学,直到贬谪龙场驿丞,在困境中经过深切体悟,才找到了儒学的真谛,认知了生死的意义,确立了“心学”的意念。他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说:“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王阳明全集》卷三)李贽在《阳明先生年谱》中记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情景说:“是年(武宗正德三年,1508)春,至龙场。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中,夷人圢(jué)舌(形容言语难懂)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及军中余丁(在军中服役的编外人员)耳。时瑾(刘瑾)憾犹未已,自计得失荣辱,颇能超脱,独生死一念,未忘,乃为石椁,自誓曰:‘吾唯俟命而已。’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粥)饲之。恐其中怀抑郁,又与歌诗及越调曲,杂以诙笑。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嘿(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真性,天性,本性。佛教指人本具的不妄不变的心体。
〔43〕困而知之圣人:李贽认为王守仁是在困境中体悟到了“心学”的精神,这与陆九渊不同,因称之“困而知之圣人”。
〔44〕“其屡”四句:这是对王守仁龙场悟道之后“教之三变”的阐述。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说:王守仁“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王阳明全集》卷四一)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〇本传中,对王守仁学术创立过程的发展以龙场悟道为界标,分为前“三变”与后“三变”,与钱德洪所指稍有不同,可以参看。静坐,排除杂念,闭目安坐,学道学佛人的一种修养方法。王守仁在《传习录上》中曾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王阳明全集》卷一)强调了“静坐”与“省察克治”的一致。致良知,获得良知。致,获得,求取。良知,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最早为孟子所提出:“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后来王守仁加以发挥,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动就自然合乎理,即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还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作“致知格物”,并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卷中)
〔45〕朱学:朱熹学。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卒后追谥“文”。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绍兴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特别是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念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宋史》卷四二九,《宋元学案》卷四八、卷四九,《藏书》卷四五等有传。
〔46〕“虽象”句:陆象山之学曾被指为杂以佛禅。如朱熹多次批评陆象山:“今金溪学问真正是禅。”“陆子静之学,自是胸中无奈许多禅何。”“吴仁父说及陆氏之学。(朱熹)曰:‘只是禅’。”“先生(朱熹)尝说:‘陆之静……恰似闽中贩私盐底,下面是私盐,上面以鲞(xiǎng)鱼(干鱼、腌鱼)盖之,使人不觉。’盖谓其本是禅家,却以吾儒说话遮掩。”(《朱子语类》卷一二四)
〔47〕王先生:指王守仁。王守仁之学也曾被指为杂以佛禅。李贽在这里认为王守仁提倡的“心学”,乃是自有体会,非从禅宗所得,以驳斥人们称阳明心学为“阳明禅”的说法。
〔48〕反覆:即反复。
〔49〕“使人”句:《大学》提出:“致知在格物。”《孟子》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认为《大学》所说的“致知”的“知”,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因而把“致知”发挥为“致良知”,成为王守仁心学思想在晚年更为成熟的一种形式。《大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系统论述治国修身学说的篇章。北宋程颢、程颐等将其从《小戴礼记》中抽出加以整理,与《中庸》、《论语》、《孟子》相配,合称“四书”。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解》,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使之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儒家经典之一。
〔50〕脱祸:从灾祸中脱身,即免祸。祸,指由于心学与禅宗大有渊源,引起的正统儒学者的指责。
〔51〕善巧方便:指根据需要采取巧妙灵活的方法、手段。善巧,巧妙。方便,这里是随机灵活的意思。
〔52〕让:谦让。
〔53〕“前此”句:指陈献章静坐“澄心”而契悟心性的心学思想。亲见本来面目,禅宗学人指打开人本有的心性的意思。本来面目,佛教用语,指人本有的心性。陈献章的心学与陆九渊的心学有着不同特色,这与他受佛学思想影响较深有关。陈献章在诗文中多次提到诵读佛经,如:“无奈华胥留不得,起凭香几读《楞严》”(《白沙集》卷六《午睡起》),“天涯放逐浑闲事,消得《金刚》一部经”(《白沙集》卷六《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胸中一部《莲华经》,江云浩浩江泠泠”(《白沙集》卷八《病中寄张廷实》)等。他的诗作中也不乏禅语,如“千休千处明,一了一切妙”(《白沙集》卷五《付民泽》),“人世万缘都大梦,天机一点也长生”(《白沙集》卷八《再和示子长》),“得山莫杖,临济莫喝,万化自然,太虚何说,绣罗一方,金针谁掇”(《白沙集》卷八《示湛雨》)等。这都表明陈献章的心学与佛学有很深的关系。
〔54〕几曾敢露出半语:陈献章虽大倡心学,且与佛学有很深关系,但他一则说为学的目的在于“作圣”,即完成儒家主张的伦理道德修养。如在《复赵提学》中说:他归白沙之后,在“静坐”中“见吾此心之体”,“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白沙集》卷二)二则虽然他的为学方法与朱熹异趣,而与陆九渊心学同旨,但他仍说他的学说是以朱熹为宗主。如在《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中说:“梦寐见古人,慨然悲流光。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义利两分途,析之极毫芒。圣学信匪难,要在用心臧。”(《白沙集》卷五)李贽这里所说的“几曾敢露出半语”,即指此而言。
〔55〕龙谿: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王守仁的学生,官至兵部侍郎。他与钱德洪曾两次放弃科举机会,专心王学。当时,四方学人士子向王学习者,往往先由他们辅导,而后卒业于王守仁,因此被称为“教授师”。他以讲学为业达四十余年,致力于宣传“致良知”学说。主张“良知”即是佛性,为学以“致知见性”为主,把王守仁的“良知”说进一步引向禅学。阳明“心学”经王艮和王畿而风行天下。著有《困学记》、《龙谿集》等。《续藏书》卷二二、《明史》卷二八三、《明儒学案》卷一二等有传。李贽对王畿极为推崇,王畿逝世后,李贽撰写《王龙谿先生告文》(见《焚书》卷三),以悼念缅怀。
〔56〕靡然从风:像风吹草木一样倒向一边。
〔57〕幸:幸运。
〔58〕“困而知”:即前文所说,王守仁是在“颠倒困踣之极,乃得彻见真性”。
〔59〕“使当”句:意为王守仁是困而知之,自己体悟到心性之妙,而非“教之心”的结果。四三,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语出《尚书·无逸》:“自时厥后(从这以后),亦罔或克寿(在位的殷王没有长寿的):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60〕入德:进入圣人品德修养的境域。语出《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郑玄注:“入德,入圣人之德。”
〔61〕奉复:书信敬词,回复,回信。
〔62〕幸:敬词,希望。 终:最后,与“始”相对。这里是始终、一直的意思。 之: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