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焚书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与焦漪园太史〔1〕

无念既入京,便当稍留,何为急遽奔回?毒热如此,可谓不自爱之甚矣!此时多才毕集,近老又到〔2〕,正好细细理会〔3〕,日淘日汰〔4〕,胡为乎遽归哉!岂自以为至足〔5〕,无复商度处耶〔6〕?天下善知识尚未会其一二〔7〕,而遂自止,可谓志小矣!

心斋刻本璧入〔8〕,幸查收!此老气魄力量实胜过人〔9〕,故他家儿孙过半如是〔10〕,亦各其种也〔11〕。然此老当时亦为气魄亏,故不能尽其师说〔12〕,遂一概以力量担当领会〔13〕。盖意见太多,窠臼遂定〔14〕,虽真师真友将如之何哉!《集》中有与薛中离诸公辩学处〔15〕,殊可笑咤〔16〕,可见当时诸老亦无奈之何矣〔17〕。所喜东崖定本尽行削去也〔18〕,又以见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龙谿先生非从幼多病爱身〔19〕,见得此身甚重,亦不便到此〔20〕;然非多历年所,亦不到此。若近谿先生〔21〕,则原是生死大事在念〔22〕,后来虽好接引儒生,撦着《论语》、《中庸》〔23〕,亦谓伴口过日耳〔24〕。故知儒者终无透彻之日,况鄙儒无识〔25〕,俗儒无实〔26〕,迂儒未死而臭〔27〕,名儒死节狥名者乎〔28〕!最高之儒,徇名已矣,心斋老先生是也。一为名累,自入名网,决难得脱,以是知学儒之可畏也。

周濂溪非但希夷正派〔29〕,且从寿涯禅师来〔30〕,分明宗祖不同,故其无极、太极、《通书》等说超然出群〔31〕。明道承之〔32〕,龟山衍之〔33〕。横浦、豫章传之龟山〔34〕,延平复得豫章亲旨〔35〕,故一派亦自可观,然搀和儒气,终成巢穴〔36〕。独横浦心雄志烈,不怕异端名色,直从葱岭出路〔37〕。慈湖虽得象山简易直截之旨〔38〕,意尚未满,复参究禅林诸书,盖真知生死事大,不欲以一知半解自足已也。至阳明而后〔39〕,其学大明,然非龙谿先生缉熙继续〔40〕,亦未见得阳明先生之妙处。此有家者所以贵于有得力贤子,有道者所以尤贵有好得力儿孙也。

心斋先生之后,虽得波石〔41〕,然实赖赵老笃信佛乘〔42〕,超然不以见闻自累。近老多病怕死,终身与道人和尚辈为侣,日精日进〔43〕,日禅日定〔44〕,能为出世英雄,自作佛作祖而去,而心斋先生亦藉以有光焉故耳。故余尝谓赵老、罗老是为好儿孙以封赠荣显其父祖者也〔45〕,王龙谿先生之于阳明是得好儿子以继承其先者也。文王虽至圣〔46〕,得武、周而益显〔47〕;怀让虽六祖之后已降称师〔48〕,乃其传之马大师〔49〕,仍复称祖。吾以是称诸老可谓无遗憾。今所未知者,阳明先生之徒如薛中离之外更有何人,龙谿之后当何人以续龙谿先生耳。若赵老则止有邓和尚一人〔50〕,然邓终不如赵,然亦非赵之所开悟者也。

弟闲中无事,好与前辈出气,大率如此,奈孤居无倡〔51〕,莫可相问处,以为至恨耳。

何心老英雄莫比〔52〕,观其羁绊缧绁之人〔53〕,所上当道书〔54〕,千言万语,滚滚立就,略无一毫乞怜之态,如诉如戏〔55〕,若等闲日子〔56〕。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57〕,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但见其一泻千里,委曲详尽,观者不知感动,吾不知之矣。奉去二稿〔58〕,亦略见追慕之切,未可出以示人,特欲兄知之耳。盖弟向在南都〔59〕,未尝见兄道有此人也,岂兄不足之耶〔60〕,抑未详之耶?若此人尚不足,天下古今更无有可足之人矣,则其所足者又可知也。

弟以贱眷尚在〔61〕,欲得早晚知吾动定,故直往西湖下居〔62〕,与方外有深意者为友〔63〕,杜门深处,以尽余年,且令家中又时时得吾信也;不然,非五台则伏牛之山矣〔64〕。盖入山不深,则其藏不密,西湖终非其意也。余观世间非但真正学道人少,稍有英雄气者亦未之见也,故主意欲与真山真水交焉。

外近作一册四篇奉正〔65〕,其二篇论心隐者不可传〔66〕。《类林》妙甚〔67〕,当与《世说》并传无疑〔68〕,余未悉。〔69〕

注释

〔1〕本文于万历十六年(1588)写于麻城。 此文当是接到焦竑《焦氏类林》刻本后的一封普通回信,但对了解李贽的思想极有意义。在信中,李贽对儒学进行了痛切的批判,认为“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就是最高的“名儒”也不过是“死节徇名”而已,总之“儒者终无透彻之日”。信中,李贽还通过对具体历史人物特别是对宋明一些理学家的评价,表现了他“好与前辈出气”的精神。其中对像何心隐这样的“异端”的赞扬,更显示了李贽一贯的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思想特质。

〔2〕近老:指罗汝芳,号近谿。见《复陶石篑》注〔21〕。

〔3〕理会:(对近老等人的指导的)理解,领会。

〔4〕日淘日汰:天天甄别裁减。

〔5〕至足:极其充足。

〔6〕商度(duó):商讨。

〔7〕善知识:佛教用语。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

〔8〕心斋:王艮(1483~1541),初名银,王守仁为更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才读《大学》、《论语》等书。后拜王守仁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等。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认为“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吾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强调身为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后因有“淮南格物说”之称。他虽师承王守仁,但“时时不满其师说”(《明儒学案》卷三二《泰州学案》),“多发明自得,不泥传注”(《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年谱》),终于形成了被称为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著有《王心斋先生遗集》。《续藏书》卷二二、《国朝献征录》卷一一四、《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一八五、《明书》卷一一四、《明儒学案》卷三二等有传。

〔9〕“此老”句:指王艮的气魄、功力超过一般人。李贽在《为黄安二上人三首·大孝》中曾说:“当时阳明先生门徒遍天下,独有心斋为最英灵。心斋本一灶丁也,目不识一丁,闻人读书,便自悟性,径往江西见王都堂,欲与之辩质所悟。”(《焚书》卷二)力量,这里指功力、能力。

〔10〕儿孙:这里既指王艮的儿孙,也指其徒子徒孙。李贽在《续藏书》卷二二《王心斋公艮》(正文标题为《心斋王公》)中说:“生五子,衣、璧(《明儒学案》作“襞”)、褆(tì)、补、雍,皆有立,而璧最知名。”王守仁逝世后,王艮在淮南授徒时,“宗顺(王璧的字)相之,覃思悠然,讲论锵然,不啻阳明之存也。心斋没,宗顺望日隆,四方聘以主教者沓至。……归则随村落小大,扁舟往来,歌声与林樾(林木)相激发,闻者以为舞雩(yú)咏归(借《论语·先进》曾点的话‘风乎舞雩,咏而归’,以表示乐道遂志,不恋仕途。‘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之风复出。至是风教彬彬,盈宇内矣。”《为黄安二上人三首·大孝》说:“心斋之后为徐波石,为颜山农。山农以布衣讲学,雄视一世而遭诬陷;波石以布政使请兵督战而死广南。云龙风虎,各从其类,然哉!盖心斋真英雄,故其徒亦英雄也。波石之后为赵大洲,大洲之后为邓豁渠;山农之后为罗近谿,为何心隐;心隐之后为钱怀苏,为程后台:一代高似一代。所谓大海大宿死尸,龙门不点破额,岂不信乎!”(《焚书》卷二)

〔11〕种:类。

〔12〕不能尽其师说:指王艮在学术思想上与其师王守仁不尽一致。这也就是后来《明儒学案》所说:王艮“时时不满其师说”;《明史》本传所说:“往往驾师说之上,持论益高远。”

〔13〕担当:承担,并认真负责。

〔14〕窠(kē)臼:现成的格式、套子。这里指固定的看法。

〔15〕薛中离:薛侃(?~1545),字尚谦,潮江府揭阳(今广东揭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其兄薛俊曾师王守仁于赣州,自是王学盛行于岭南。世宗即位,授行人,进司正。后因上疏请定皇储,触帝所讳,斥为民。居中离山,自号中离,讲学自娱。著有《研几录》、《图书质疑》、《中离集》等。《国朝献征录》卷八一、《明史》卷二〇七、《明儒学案》卷三〇等有传。关于王艮与薛中离诸公的辩学情况与内容,因王襞编定王艮集时“尽行削去”(见下文),今天已不可知。

〔16〕笑咤:可笑而惊讶。

〔17〕“可见”句:当指与薛侃“辩学”的事。

〔18〕东崖:王襞(1511~1587),字宗顺。号东崖,王艮仲子。九岁时,曾随王艮见王守仁。王艮在淮南开讲席时,王襞为之辅助。王艮卒后,王襞继其讲席,往来各郡,在当时颇有影响。著有《东崖遗集》。《续藏书》卷二二、《国朝献征录》卷一一四、《明史》卷一一四、《明史稿》卷一八五、《明儒学案》卷三二等有传。

〔19〕龙谿:王畿,号龙谿。见《答马历山》注〔55〕。

〔20〕到此:指王畿对禅学的热衷,对心性、生死的关注。王畿讲学四十余年,致力宣传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他主张“良知”即是佛性,为学以“致知见性”为主,把王守仁的“良知”说进一步引向禅学。

〔21〕近谿:罗汝芳,号近谿。见《复陶石篑》注〔21〕。

〔22〕生死大事在念:指罗汝芳早年的修养方法。罗汝芳少时喜读薛瑄语录,看到“万起万灭之私,乱吾心久矣,今当一切决去,以全吾澄然湛然之体。”决意行之,就闭关临田寺,置水与镜于几案之上,对之默坐,使心境宁静得像水、镜一样清明。这种强制消除心中杂念的方法,不但不能奏效,久之而生“心火”之病。后偶过僧寺,见有榜言能“急救心火”者,以为名医,访之,则颜山农讲学寺中。颜山农说,你的方法是“制欲”,不是“体仁”。“体仁”则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让它自然透露,不加遏制。罗汝芳听后甚契其旨,说:“此真能救我心火。”(见《明儒学案》卷三四《泰州学案三·参政罗近谿先生汝芳》)

〔23〕撦(chě)着《论语》《中庸》:闲谈着《论语》《中庸》。罗汝芳的学术以《周易》“生生之谓易”融合《论语》、《大学》、《中庸》,以生生之仁为宇宙法则,以人为宇宙大道的根本体现而展开。撦,闲谈。《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时朱熹把他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科举应试的必读教材。《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其内容是把“中庸”(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作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24〕伴口:陪同进食。这里指为了生活。

〔25〕鄙儒: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

〔26〕俗儒:浅陋、庸俗的儒生。

〔27〕迂儒:迂腐、浅薄的儒生。

〔28〕名儒:著名的儒者。 死节:为保全节操而死。 狥(xùn)名:舍身求名。狥,通“殉”。

〔29〕周濂溪: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说》)“人极”即“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周子全书》卷七《通书》),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他的学说对以后的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著有《太极图说》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宋史》卷四二七,《宋元学案》卷一一、卷一二,《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希夷:指陈抟(tuán,?~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五代、宋初道士。后唐时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后移居华山。五代末后周世宗好黄白之术,召抟至宫中,问以飞升黄白之术,并命为谏议大夫,抟固辞不受。北宋太平兴国间,抟至京师,甚得太宗崇信,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指玄集》、《高阳集》等。《宋史》卷四五七、《藏书》卷六七等有传。

〔30〕寿涯禅师:宋僧,江宁延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为诸生,长弃儒学佛。住镇江鹤林寺。事迹见晁公式《读书志》与《润州鹤林寺志》。

〔31〕无极、太极:中国古代哲学命题。无极,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差错),复归于无极。”道家把先于万物存在并产生万物的本原称为“道”,而“道”又是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所以称为“无”或“无极”。太极是指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分离,形成天地),两仪生四象(一说为四时,一说为金、木、水、火,一说为阴、阳、刚、柔等),四象生八卦。”周敦颐则把无极、太极合而为一,认为宇宙的基原是“太极”,而从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方面看,又叫做“无极”。所以,他的《太极图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何谓太极?太极即道。道分阴阳,如《易传》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由太极而阴阳而万物,成为自然、社会演变的规律。 《通书》:一称《周子通书》,一卷,共四十章。原名《易通》。是周敦颐对他的《太极图说》中心论点的发挥。强调“诚”是“纯粹至善”的,“寂然不动”的,却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被称为“周子传道之书”。有朱熹注。

〔32〕明道:即程颢。见《与陆天溥》注〔43〕。 承:继承,接续。

〔33〕龟山:即杨时(1053~1135),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将乐)人。两宋之际哲学家。晚年隐居龟山(今武汉汉阳东北),学者称龟山先生。先后从学于程颢、程颐。朱熹和他有间接师承关系。著有《龟山集》。《宋史》卷四二八、《宋元学案》卷二五、《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衍:推演,演变。

〔34〕横浦:即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无垢居士、横浦居士,钱塘(今杭州)人。南宋哲学家。理学家杨时的弟子。绍兴进士。历官著作郎、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因反对议和,为秦桧所贬,谪居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十四年。桧死始得免归。著有《横浦集》。《宋史》卷三七四、《宋元学案》卷四〇、《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豫章:罗从彦(1072~1135),字仲素,宋代南剑州剑浦(今四川剑阁)人。世称豫章先生。从杨时学,又问学于程颐。高宗建炎四年(1130),以特科授博罗主簿。后入罗浮山静坐,研习学问,绝意仕进,为朱熹所推崇。著有《豫章文集》等。《宋史》卷四二八、《宋元学案》卷三九、《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传:继承,延续。

〔35〕延平:李侗(1093~1163),字愿中,宋代南剑州剑浦人。世称延平先生。从学罗从彦。后退居山里,谢绝世故四十余年,讲经说道,启迪后学,答问不倦。虽清贫而怡然自得。朱熹尝从受业,得其传。卒谥文靖。著有《李延平先生文集》。《宋史》卷四二八、《宋元学案》卷三九、《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36〕巢穴:这里指借以栖息之处。

〔37〕“独横”三句:张九成不仅敢于抗击秦桧,而且与径山僧宗杲(gǎo)为莫逆之交,鼓唱佛禅。朱熹曾说:“张公始学于龟山之门,而逃儒以归于释。宗杲语之曰:‘左右既得把柄入手,开导之际,当改头换面,随宜说法,使殊途同归,则住世、出世间,两无遗憾矣。’用此之故,凡张氏所论著,皆阳儒而阴释。其离合出入之际,务在愚一世之耳目。”黄宗羲则认为:“横浦虽得力于宗门,然清苦诚笃,所守不移,亦未尝讳言其非禅也。若改头换面,便是自欺欺人,并亦失却宗门眼目也。”(《宋元学案》卷四〇)直从葱岭出路,意为从佛禅而来。葱岭,旧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古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常经由葱岭山道。这里则代指禅宗。《五灯会元》等记载,达摩化缘完毕后,曾只履西归,在葱岭遇到宋云。葱岭出路,指学人不循规蹈矩学经教,而是学禅,顿悟成佛。

〔38〕慈湖:杨简(1141~1225),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今浙江慈溪)人。乾道进士。陆九渊弟子。因筑室德润湖上,世称慈湖先生。官至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南宋哲学家。著作由弟子编为《慈湖遗书》。《宋史》卷四〇七、《宋元学案》卷七四、《藏书》卷三二等有传。 象山:即陆九渊。见《答马历山》注〔25〕。 简易直截之旨:指陆九渊思想体系中的修养方法。陆九渊从“心即是理”、“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只要“发明本心”,或者说“存心”、“养心”、“求放心”,就可以完成道德修养的过程。陆九渊把这种“发明本心”的方法称为“简易工夫”,而把朱熹的“格物致和”斥之为是“支离事业”。

〔39〕阳明:王守仁,号阳明。见《答马历山》注〔29〕。

〔40〕缉熙:光明,光辉。这里是光大的意思。语出《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毛传:“缉熙,光明也。”

〔41〕波石:徐樾(?~1551),又名波石,字子直,贵溪(今江西乐平)人。王艮的学生。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云南左布政使。《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一八五、《明儒学案》卷三二等有传。

〔42〕赵老:指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学博才高,最善王守仁之学,并具有以禅入儒的特点。隆庆初,李贽在礼部任职时,与赵贞吉有交往,并听过赵的讲学。卒谥文肃。著有《赵文肃公集》。《续藏书》卷一二、《明史》卷一九三、《明书》卷一一四、《明儒学案》卷三三、《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罪惟录》卷一一等有传。

〔43〕日精日进:精进为佛教所说的“六度罗密”(由生死苦海此岸到极乐世界彼岸的六种修佛法门)之一,即对佛道勤奋修行而毫不懈怠。

〔44〕日禅日定:禅定也是“六度”之一,即专一静虑,达到觉悟的佛境。

〔45〕封赠: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晋与南朝宋,至唐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参见宋代洪迈《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

〔46〕文王:即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氏族首领。殷纣时封为伯,亦称伯昌、西伯。曾被纣囚禁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北)。周族在他统治期间,国势日益强盛,为后来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47〕武:即周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周:即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武王之弟。西周初年政治家。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被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平定叛乱,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做出了诸多贡献。《尚书》中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都载有他的言论。《史记》卷三二有传。

〔48〕怀让(677~744):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唐代禅僧,慧能弟子。十五岁时从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受同学坦然之约,一起参访嵩山慧安,修习禅法。二十三岁,诣曹溪礼谒慧能,受顿悟法门,前后八年。慧能入灭后,出住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弘扬慧能禅学,开南岳禅系,故世称“南岳怀让”。卒后,唐敬宗敕谥“大慧禅师”。入室弟子九人,如常浩、智达、坦然、神照等,而以马祖道一为首。其后世法系有沩(wéi)仰宗、临济宗。禅法思想与慧能一致,提倡“心即是佛”。同时,又因受牛头禅、保唐禅以及老庄道学、六朝玄学的影响,对慧能禅有所发展。《宋高僧传》卷九、《六学僧传》卷五、《五灯会元》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古尊宿语录》卷一等有传。 六祖:指禅宗六祖慧能(638~713),亦作惠能。俗姓卢,世居范阳(郡治今北京城西南)。因父被贬,徙南海新兴(今广东新兴),遂生于此。唐代禅僧。据说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听人诵《金刚般若经》,乃发心学佛,北赴黄梅(今湖北黄梅)双峰山,投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充当行者,为碓房舂米小僧。弘忍禅师选法嗣时,上座神秀有偈语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针对神秀这种渐悟主张,慧能请人代笔作偈主张顿悟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得到弘忍的赞许,便将禅法秘授与他,并付与法衣。成语“继承衣钵”之典即出于此。后来他在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大倡顿悟法门,宣传“见性成佛”,与神秀在北方宣扬的渐悟之说相抗,成为“南宗”之祖。世人有“南顿北渐”、“南能北秀”之说。卒谥“大鉴禅师”。其顿悟之说,不仅对佛教,而且对后来的哲学、文学艺术创作等,都有较深的影响。他死后,弟子们所编的语录,称为《六祖法宝坛经》(亦称《坛经》)。《旧唐书》卷一九一、《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天圣广灯录》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六学僧传》卷四等有传。

〔49〕马大师:即马祖道一(709~788),俗姓马,号道一,汉州什邡(fāng,今四川什邡)人。唐代禅僧,怀让弟子,洪州禅的创立者。世称“马祖”、“马大师”。入室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者为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三大士”。官僚士大夫也亲受宗旨。卒后,唐宪宗敕谥“大寂禅师”。其禅学特点,是突出《楞伽经》地位,将其中如来藏佛性思想结合老庄道家学说,运用于禅的实践。提倡即心即佛,认为“平常心是道”、“触类是道而任心”,主张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的一切处所“直会其道”。故极力否定坐禅和语言文字的作用,而重视日常生活举止行为的自然发挥。在禅的实践上,抛弃传戒、忏悔、诵经、礼佛等传统形式,表现为“天真自然”的姿态,使禅宗修行朝活泼、形象、乐天、幽默的方向发展。有《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及《语录》各一卷存世。《宋高僧传》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六、《天圣广灯录》卷八、《续传灯录》卷三、《五灯会元》卷三、《古尊宿语录》卷一等有传。

〔50〕邓和尚:指邓豁渠,初名鹤,又名藿初,亦简作藿,号太湖。内江(今四川内江)人。著有《南询录》,李贽曾为之作序。据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和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二二,邓豁渠曾师事赵贞吉,后离赵落发为僧,游历天下,遍访知名学者。十余年后,赵遇邓,斥邓思想“荒谬”,要他回乡守父母之墓。邓拒绝,后至涿州(今河北涿州),死于野寺中。

〔51〕无倡:无人唱和。倡,互相唱和、应答。

〔52〕何心老:指何心隐(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桂乾,号夫山,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曾从学颜山农,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放弃科举道路,在家乡组织“萃(聚)和堂”,进行社会改良的试验。后因反对严嵩的斗争,遭严党疾视,改名何心隐,四处讲学,其言行颇具“异端”色彩。后被湖广巡抚王之垣以“妖逆”、“大盗犯”的罪名捕杀于武昌。后人整理有《何心隐集》。邹元标《愿学集》、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沈德符《野获编》卷一八、《江西省志》卷三六、《永丰县志》卷五等有传。李贽在《何心隐论》(《焚书》卷三)中曾给以极高推崇。在《答邓明府》(《焚书》卷一)、《为黄安二上人三首·大孝》(《焚书》卷二)、《寄焦弱侯》(本书卷一)中也多有论述,可参看。

〔53〕羁绊缧(léi)绁(xiè)之人:被囚禁的人。羁绊,束缚牵制。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54〕上当道书:指何心隐被囚禁后所写的《上祁门姚大尹书》等多篇驳斥统治者诬蔑他为“妖人”的辩论文章。见《何心隐集》卷四。

〔55〕戏:这里是叹的意思。

〔56〕等闲日子:这里指(何心隐)不畏惧统治者的诬蔑迫害。等闲,平常,寻常。

〔57〕略:副词。全,皆。

〔58〕二稿:指李贽写于同年的《何心隐论》和《答邓明府》。

〔59〕弟向在南都:李贽于隆庆四年(1570)至万历三年(1575)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四年(1576)至万历五年(1577)任南京刑部郎中。向,从前。南都,指南京。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都南京,后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60〕不足:不值得(称赞)。

〔61〕贱眷:指李贽的妻子黄宜人。黄宜人于本年闰六月病逝,李贽当时尚不知道。

〔62〕西湖:指杭州西湖。 下居:下到那里居住。

〔63〕方外:世外。这里指佛教信徒。

〔64〕五台:五台山。见《答刘敬台》注〔2〕。 伏牛:伏牛山。在河南省西南部,属秦岭东段,淮河、江汉分水岭。

〔65〕奉正:奉献上请指正。

〔66〕二篇:即前所说“二稿”。

〔67〕《类林》:《焦氏类林》的简称,焦竑著。笔记,六卷,续八卷。该书仿《世说新语》体裁,从各种古书中搜集材料编辑而成,记载了从先秦到元代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在一些读书札记中,对经义史传的缺误也有所考订。续集中还采录了一些医药故事和药方。

〔68〕《世说》:即《世说新语》的简称,南朝宋刘义庆著。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着重记载魏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对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语言精练,并保存了当时的一些口语。该书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仿作极多,在笔记小说中自成一体。

〔69〕余未悉:其余不必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