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焚书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复陶石篑〔1〕

心境不碍〔2〕,非是意解所到〔3〕。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原是破不得的,惟见了源头〔4〕,自然不待分疏而了了在前矣〔5〕。翁之清气自是见性人物〔6〕,翁之定力自是入道先锋〔7〕,然而翁之资质禀赋原不甚厚,则此生死一念决当行住坐卧不舍〔8〕。读经看教〔9〕,只取道眼〔10〕,再不必急求理会〔11〕,以自有理会得时也。时来如今日春至,雪自然消,冰自然泮〔12〕,学道之人宜有此等时候。

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13〕。我不入楚被此万般苦楚,欲求得到今日,难矣〔14〕。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15〕,故我得断此尘劳〔16〕,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文殊话乃得道后所谓无师自悟〔17〕,尽是天然,外道者不可不览〔18〕。此事于今尚太早,幸翁只看“父母未生前”一语为急〔19〕,待有下落〔20〕,我来与翁印证〔21〕。近老刻留览〔22〕,当如命批请〔23〕

注释

〔1〕本文于万历二十年(1592)写于武昌。 陶石篑:见前《复陶石篑》注〔1〕。 万历十九年(1591),李贽与袁宏道同游黄鹄矶,被诬以“左道惑众”而遭驱逐,这是耿定向辈对李贽的讪谤和迫害。当时,幸得刘东星的帮助,李贽得以解脱困境。在这封信中,李贽一方面谈到“读经看教”、修养心性的体会,一方面又表示了与道学家要“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的决心。文中表现了李贽在“犯众怒”之下而不屈的恬然态度和“益我他山之石”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斗志。

〔2〕心境:佛教用语。指内心与外境。唐希运《黄蘗山断际祥师传心法要》:“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意解:佛教用语,谓依意识而了解。

〔4〕源头:事物的根源。

〔5〕分疏:一样一样讲清楚。 了了:明白,清楚。

〔6〕清气:清虚之气。《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清气氛而后行。” 见性:佛教用语。谓悟彻清净的佛性。

〔7〕定力:佛教用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 先锋:起先导作用。

〔8〕决当:一定。 行住坐卧:指一举一动。

〔9〕看教:了解经的真义。

〔10〕道眼:依修道、修行而得的识见、眼光。这种眼光,能正见真理、大道。

〔11〕理会:理解、领会。

〔12〕泮:散,解。

〔13〕他山之石: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他山之石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或提供借鉴的外力。这里李贽把别人对他的“谤讪”与打击看成是磨砺自己斗争意志的“他山之石”。

〔14〕“我不”三句:李贽在湖北时,连年遭理学家耿定向的讪谤,受万般苦楚。但当时任湖广左布政使的刘东星却相信李贽是个“有道”之人,把李贽迎回武昌会城,并与之商讨学问,使李贽生活比较安定。

〔15〕“此观”二句:即指李贽得以认识刘东星并能在武昌安居。

〔16〕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

〔17〕文殊:四大菩萨之一,即文殊师利,亦称曼殊师利,意为“妙吉祥”、“妙德”等。简称文殊,以智慧辩才为四大菩萨中第一,故尊号为“大智文殊”。居五台山(今属山西)弘法。他和普贤并称,作为释迦的胁侍,侍左方。

〔18〕外道:佛教徒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为外道。

〔19〕“父母未生前”:佛教用语。指绝对无差别的自己。父母生,指从父母体中而出,接触到相对的、经验的现实世界;父母未生前,则指这世界之外的境地,用以比喻超越的绝对的境地。

〔20〕下落:究竟,分晓。

〔21〕印证:谓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22〕近老:指罗汝芳(1515~1588),字维德,号近谿,江西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除太湖知县,召诸生论学。终官云南布政司参政。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先学于颜钧,后又为王畿再传弟子,学主致良知。死后,门人私谥明德。著有《近谿子明道录》、《近谿子文集》等。《续藏书》卷二二、《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一八五、《明儒学案》卷三四等有传。李贽对罗汝芳非常推崇,罗逝世后,李贽曾著《罗近谿先生告文》(见《焚书》卷三)悼念缅怀他。

〔23〕如命:谓依照指示行事。 批请:批阅(近老所刻之书)而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