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 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国际背景
自20世纪后期开始,在人类社会启动的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发达国家居于信息化发展的领先和支配地位
在这场竞争中,美国政府把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继续占据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制高点,提高信息占有、支配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主导未来世界的信息传播,保持和扩大信息化方面的整体优势。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美国占据了世界主导地位,全球互联网的通信量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接或通过,互联网主机和用户的60%以上集中于美国。互联网的代码与域名政策均由美国主导,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中有10个在美国,在由互联网驱动的全球电子商务活动中,美国的交易额稳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政府制定了确保到2005年实现“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化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5年内建立世界最高水准的超高速网络(30~100Mb/s),使用户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使用该网络,接入高速互联网。在电子政府建设方面,要求中央政府在2003年实现信息化,地方各级政府在2005年实现信息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计划引进约3万名国外优秀人才,力争高水准IT技术人才的数量和水平超过美国;提高全体国民的信息读写能力,2005年互联网个人普及率达到60%。
瑞典政府提出建设数字瑞典,实现全民信息化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瑞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以此增加人民福利;每个阶层的瑞典公民个体和团体都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获益。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01年2月8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瑞典作为信息技术领先的国家,在PC基础设施、互联网的使用、电子商务、人均投入和IT教育等23个指标的综合评比中,瑞典首次超过美国和其他几十个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名列世界第一。瑞典在信息技术领域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7.7%,高过美国的7.5%,居全球第一。
据韩国《2002年国家信息化白皮书》的评估,韩国国家信息化指数排名已上升到世界第16位。韩国已跨过与信息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某些信息化指标甚至超越了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家庭电脑普及率超过50%,截至2002年,互联网用户达到2626.9万人,普及率达到59.4%;宽带网的发展突飞猛进,宽带用户的发展已经突破1000万,普及率17.16%,高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近3000万,普及率达到63%;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2.30,在全球电子政务高度发展的36个国家中名列第15位;在电子商务的利用率方面,韩国在亚太12个国家中位居榜首,网上购物及利用网上银行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网上购物规模突破50亿美元;随着超高速通信网的大众化,与建筑业结合成功推进了社区的信息化。
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政策:2002行动计划和2005行动计划。2002行动计划主要的政策目标:一是提供低价、快速且安全的网际网络;二是加强欧洲公民对信息社会的参与及相关的训练;三是网际网络的推广普及。为了有效提升服务的安全品质,透过广泛的宽频基础建设与信息社会连接,欧盟提出了2005行动计划,作为2002行动计划的延续,主要目标是线上公共服务的现代化;电子化政府;电子化学习服务;电子化医疗服务;活络的电子商务环境;以较具竞争力的价格普遍铺设宽频网络;信息安全等基础建设的加强。其工作重心在于:2005年宽频网络能广泛地在欧盟区域铺设使用、发展新的网际网络协议(IPv6)、网络及信息的安全、电子化政府、电子化学习、电子化医疗服务及电子商务。透过宽频与跨平台的连接,网际网络可以通过计算机、数字电视和3G等连接。
(二)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加快发展本国信息化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据2005年11月突尼斯举行的第二届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提供的统计信息,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5%,其网民的数量却是发展中国家的13倍。在美国,每两人中就有一人能上网。而非洲国家的上网人数只占3%,每250个非洲人中仅有一个人能上网。如果说20世纪工业和科学技术是发达国家的专利,那么,现在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信息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社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不能及时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富国与穷国在信息领域的数字鸿沟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立足于自身努力,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瞄准信息技术的跳跃发展和广泛渗透性特征,努力通过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速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走独立的技术和经济发展道路,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初即以信息产业为试点,制定了一系列高新科学技术政策,巴西历时30多年推行的信息产业政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成为发展中国家最早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科技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
(三)国际社会重视全球信息化进程
2000年7月22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八国集团通过了旨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缩小国家间、地区间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建设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
由联合国主持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进程自2001年启动至今,已取得积极进展,这些成果是联合国各成员方及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2003年12月日内瓦峰会上通过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确定了建设信息社会的纲领性原则和奋斗目标。《原则宣言》提出建设信息社会的重要原则:人人共享信息和知识;全力消除“数字鸿沟”;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提高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信息和安全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根基。《行动计划》将《原则宣言》制定的共同展望和指导原则化作具体行动方针,以通过更广泛地利用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产品、网络、服务和应用,实现达成共识的发展目标,同时帮助各国跨越数字鸿沟。
2005年11月16日~18日,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第二届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在突尼斯举行,会议的目的是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现存的数字鸿沟。大家都期望此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就建设一个真正全球化的信息社会,尤其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制订一项行动计划。互联网管理问题是会议中讨论的重点问题。许多国家不但要求利用网络,而且要求平等管理互联网。突尼斯会议并没有解决信息社会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还是在管理互联网方面。因此说:要解决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需要同心协力,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国际组织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