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探索党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若干思考
(一)对党校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和定位
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经过6年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2000年1月全国党校系统远程教学暨信息网络建设重庆现场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一是建设三大工程,即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全国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工程、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二是两大系统,即远程教学网和计算机信息网已初步形成中央党校与地方党校两大系统;三是两大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等,都取得很大成绩,具备一定规模。尤其省级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比较好的体系,部分党校已经具备进入到加强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新的发展阶段。
尽管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综观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可以发现,处在这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拓展改造、配套完善和系统的升级;相对薄弱的基础应用保障手段需要持续加强和充实;已经开通的应用系统多数应用不够深入,有的尚处在运行磨合、探索推进的过程之中;多数党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关键的应用还处在需求调研、系统分析、软件选型阶段;已经开展的应用服务还需要一个宣传推介、需求引导、功能提升、满足需要、扩大知名度的过程;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服务模式也需要进行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实用性改造,与之配套的各类服务对象也需要增强信息化观念和应用素质的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融合理顺也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改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服务队伍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对比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目前的发展水平定位在信息化发展初期的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应用阶段是符合实际的。
(二)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策略
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远程教学网、数字图书馆网,多媒体教室、会议设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以及视频多媒体设备等。许多省级党校都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网络环境,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当前党校信息化建设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需求的变化,在完善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应把握以下五个重点。
1.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大厦弱电系统智能化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链路基础,是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相关介质可以长期使用,且不易更换和调整,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一方面必须满足党校信息化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需求,通常主通道应是校园网(与互联网相连),还要兼顾内网即政务信息网,两网应在物理上实现隔离。没有布线的公共场所要考虑预留无线网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十分关注综合布线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经济性,必须符合业内各类标准。该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既要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留有充分的扩展能力。既适应不同用途要求(如语音和数据),还能支持不同厂家的网络或通信,保证信息可靠的传递。考虑到目前国产光纤与国外产品品质相当,选择国内优秀产品,降低系统投资,可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2.关于网络系统。发展中的党校信息化建设,网络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未来的发展、数字校园的建设和社会效益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考虑到近期目标,还要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充留有余地。
网络系统的设计原则应具备以下8个特征。
(1)先进性。采用国际先进的、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它们应具有高性能主干、全方位负载均衡、高性能的硬件快速分类的特性。它们能够承载和交换各种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应用中大量采用,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既反映当今先进水平,同时又为今后的发展留有空间。
(2)实用性。设计要立足于应用,应具有端到端的Qos服务质量保证,多级别优先级队列和高标准的包转发能力。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尽量优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应用系统的实际需求,满足校园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流通、干部教育以及网络学习培训的需要。注重实效、急用先上、逐步完善。
(3)可靠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系统的经验,采用成熟技术,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关键设备及模块采用冗余设计,配套冗余链路设计,协议实现。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实施在线故障恢复,系统能做到自动故障切换,立即投入运行,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4)开放性。网络产品要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兼容性要好,易于互换和移植。按照标准的通信协议,能够接收和输出标准格式的数据,提供各种网络之间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并能适应国际流行的软硬件运行平台。
(5)安全性。具有安全预警、容灾、容错、黑客跟踪、病毒查杀、自动屏蔽以及抵御非人为安全隐患的能力。通过数据传输链路隔离、虚拟局域网(VLAN)的设计和实现、交换机自身安全保护、网络的隔离和地址绑定以及网络管理系统良好的安全服务等功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6)可扩充性。系统设计应考虑未来网络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量。所选用软硬件设备应是模块化的,所需功能可灵活配置,便于更新扩充,方便升级和不断增加新业务、增加容量以及在同一平台上扩充其他业务功能。在系统结构、产品系列、存储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必须具有升级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能充分保护原有资源,而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7)可维护性。提供全中文界面和方便、灵活的维护手段,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提供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故障恢复、日常维护等有效手段。确保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快速地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系统的可恢复性,提高网络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8)经济性。网络从设计到产品的选择,遵循经济性原则和最优性价比,采用的设备应尽可能模块化或可堆叠。在网络扩展时,只需较低的成本选择相应模块或其他堆叠产品持续拓展,从而保证网络的可持续扩展性要求。
网络系统配置策略要关注与互联网的互联,必须解决网络安全性问题。校园信息节点数量大,必须保证网络的高性能、高主干带宽、广播抑制和负载均衡能力。干部教育的多业务应用,必须实现服务质量的Qos保障机制。校内外信息的交互,必须保证接入点的高性能。对公众服务应用的传输载体,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网络技术选型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网络系统的主干技术(必要时可以升级万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为桌面接入技术。网络系统配置采用三层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路由技术等。服务应用采用QoS质量管理、组播技术、虚拟专网VPN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和交换机智能转发。安全技术的特性包括访问控制、用户验证、防地址假冒、入侵检测与防范等。设备管理采用集群管理协议。用户管理技术采用VLAN+WEB认证和802.1x认证并关注控制功能逐渐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移、交换机和路由器逐渐融合技术的应用。网络结构设计,采用分布式三层交换以太网结构,采用星型结构为主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分中心汇聚层交换机与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通过光纤链路连接,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
3.关于服务器系统的扩展。党校信息化应用服务器系统扩展,是在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出,以及提高原有应用系统运行效率的情况下提出的。新系统的构建需要适当考虑不断满足未来教学与应用持续发展的因素,考虑原有系统设备的衔接与利用,同时解决技术熟练人员的问题,考虑总体的成本控制。
党校现有服务器系统均承载着一定程度的应用功能,包括WEB、E-MAIL、DNS、FTP等基础服务以及校园网、远程教育课件资源、数字图书馆、视频点播和校内部分管理系统的应用。经过几年的应用发展,多数早年配置的设备已经出现严重的“瓶颈”效应,无法支撑基本的应用需求。考虑到原有服务器设备的局限性,建设思路应该是:利用新的服务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构建数据中心;从实际出发,完善党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系统的选型设计既要考虑到新增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数据资源的存储系统,同时也要整合原有的应用服务,提高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拓展服务器应用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构建安全、高效、扩展性强的服务器架构,为党校教学和办公提供方便,从而提高教学应用和办公管理的效率,为实现干部教育信息化提供平台。在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应用系统和现有的技术以最小的代价来适应未来应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应该与业务需求同步增长,在系统规模急剧扩张时不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能够顺利、平稳地向更新的技术过渡。在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要确保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选用高品质设备,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在关键部位上配置容错电源及多种备份保护措施。在网络传输上采用容错连接,当线缆或其他网络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立即自动对数据传输重新进行路由选择,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的畅通。在系统的可管理性方面,管理人员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应能对服务器网络进行无缝隙调控。系统应具有扩展性,这样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设备来扩展整个架构。而在升级方面,系统所选的主要设备应具有很好的开放性。系统的兼容性包括支持各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结构、支持多种主机互联。在系统的合理性方面,则应充分考虑现有资源,尽量保护现行系统,拟建的新系统要能最大限度地与原有网络和数据互联,合理制订项目建设方案。最后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采用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对使用中的各类信息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
4.关于存储系统的构建。存储技术的更新是党校信息化需求发展的必然选择。许多党校在信息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数据存储问题的困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规划跟不上发展的情况,有资金到位滞后的情况,也有技术保障难以同步协调的问题。随着党校信息化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干部教育对党校信息化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网络运行所需的数据量迅速扩充,运算过程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的增长,尤其在数据内容、格式和应用服务多样化的情况下,不仅涉及设备的扩充、异构系统的兼容、网络传输的速率、系统的全天候响应乃至存储系统的可扩充性等都与扩充容量对先期投资的保护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局限性不容忽视。数据的存储、使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党校网络服务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其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技术层面的意义,是党校信息化建设进入以应用服务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可供各类党校采用的存储技术包括单一磁盘存储数据、磁带备份和磁盘阵列存储数据以及日趋成熟的DAS、NAS、SAN、IPSAN存储技术,为党校海量信息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成为今后党校存储模式的发展方向。
存储系统的选型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先进性。有良好的人机接口,满足主流平台的应用,能够适应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且是已经取得多项成功案例的存储架构和应用模式。(2)可用性。存储系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在线状态,满足7 X24 X 365全天候全方位不间断业务的需要。(3)实用性。具备很高的性能,如数据吞吐量大、系统响应时间快、负载能力强,适应规模快速壮大发展的业务需求。(4)可靠性。采用稳定可靠的成熟技术,存储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不损毁、不丢失,满足关键任务的要求。(5)易用性。系统管理人员在无须额外培训的情况下,就可以胜任新的存储系统的配置、管理和维护工作。(6)开放性。适应多厂商、多平台和系统的持续性发展,适应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存储需求。(7)安全性。确保任何情况下的数据丢失都具有快速恢复的能力,支持系统扩容时的在线处理功能;确保未经授权的数据不被访问、浏览、读取、写入或者执行;确保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不被窃取、篡改;确保未经授权的空间不被使用或者授权使用的空间以非授权方式使用。(8)兼容性。能够与原有系统无缝集成,还能够实现与同一厂商不同时期的产品相互兼容,实现与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相互兼容,包括在线扩容、容错处理能力,确保读者可随时能够访问各类数字信息资源。(9)扩展性。能有效地支持多系统多平台及多种应用的异构处理环境,在系统的发展目标中,能够建立分级管理的存储系统,使大量访问频率不高的数据存放于成本较低的二级存储(如磁带库)中,形成合理的层次化数据处理系统。
5.关于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安全目标应通过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的系统安全体系来实现,达到能对身份的真实性进行鉴别;能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能保证信息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和破坏;能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能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否认其行为;能够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能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手段和依据。
安全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系统安全和安全管理。物理安全是整个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遭受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破坏的可能,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事故。
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VLAN、防火墙技术、代理服务器和入侵检测、安全审计以及漏洞扫描等。要求根据设备的情况,综合采用虚拟网、地址绑定、身份认证、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力求从多层次、多角度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应用安全是确保合法用户根据授权合法的访问数据。
系统安全要求服务器使用安全等级较高的操作系统,应及时检测、发现并及时处理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打好补丁,必要时可对网络设备进行重新配置或升级。各类服务器应关闭没有经常使用的协议及协议端口号。加强登录身份认证,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
为实现安全管理,一是配置备份和恢复服务器,建立并制订完善的数据备份、恢复计划,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地恢复。使用自动备份软件和磁带库技术,通过设置备份策略,实现数据的自动定时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二是针对大部分的网络安全问题来自于内部的威胁,因此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既要有法律法规政策上的界定,又要用行政手段的配合来保证,必须十分重视安全意识教育与严格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软件基础上,制度建设应规范出口的管理;配备完整的系统网络安全设备;解决用户上网身份问题,建立校园网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严格规范上网场所的管理,集中进行监控和管理;改造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多种安全监控和管理功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出台完善配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除非相关党校具备较强的安全维护技术力量,可采用外包的方式由资质信誉技术服务质量有保证的专业公司,进行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服务并建立校内管理部门合作配套机制。维护内容至少还应包括安全信息平台的构建、定期开展现场远程渗透检测、网络系统日常安全运行的适时监测维护、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与全面评估、黑客和病毒入侵的防范措施、安全漏洞扫描和补丁、数据恢复和适时备份、用户安全技能安全常识的培训等。
由于安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健全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和运行服务保障机制。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其职责一是制订与信息安全有关的中长期建设规划,研究信息安全工作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资源利用投资需求,处理信息安全事故;二是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审定本校信息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三是指导并协调本校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监督整个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日常工作;四是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工作,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五是及时向校委汇报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2)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管理部门职责和工作制度。其职责包括以下内容。接受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指导;处理信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本校信息安全的工作制度、安全目标和各级工作人员的权限、岗位职责;定期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与信息安全工作主管部门、有关技术部门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及时报告重大事件,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制定本系统安全操作规程;负责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或培训;定期检查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安全工作,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和违章行为;负责安全事故调查,起草安全事故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所属安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并提出奖惩意见;起草年度信息安全工作报告和有关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审阅控制台操作记录、系统日志、系统报警记录、系统统计活动、加班报表以及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材料,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管理、检查、监督、分析系统运行日志和系统监督文档,定期对系统做出安全评价;制定、管理和定期分发系统及用户的身份识别号码、密钥和口令;负责存取系统和修改系统授权以及系统特权口令;根据国家和上级保密工作规定,审查系统操作人员对系统信息的使用,审查系统对外发表的信息,防止发生泄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系统信息泄露和破坏、篡改数据、防止未经许可越权使用系统资源;建立必要的系统访问批准制度,监督、管理系统外维修人员对系统设备的检修及维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计算机设备的损坏、改换和盗用;定期做信息系统的漏洞检查,向安全领导小组提供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风险分析报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计划。
(3)落实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员岗位设置,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职责包括以下8个方面。①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掌握主干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对运行关键业务网络的主干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配置为热后备设备;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掌握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时可迅速定位;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内经常出现的用户需求变更位置和部门的情况进行监管;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监督网络通信状况,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实时监控整个局域网的运转和网络通信流量情况;制定、发布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情况。②在操作系统管理方面,能够熟练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管理工具软件,实时监督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掌握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配置参数进行备份并随着系统环境的变化、业务发展需要和用户需求,动态调整系统配置参数,优化系统性能;为关键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建立热备份系统,做好防灾准备。③在应用系统管理方面,确保各种网络应用服务运行的不间断性和良好的工作能性,出现故障时应将故障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要求不可中断的关键型网络应用系统,除了在软件手段上要掌握、备份系统参数和定期备份系统业务数据外,必要时在硬件手段上还要建立和配置系统的热备份;对于用户访问频率高、系统负荷重的网络应用服务,必要时网络管理员还应该采取分担的技术措施。④在用户服务与管理方面,负责用户的开户与撤销;用户组的设置与管理;用户可用服务与资源的权限管理和配额管理;包括用户桌面联网计算机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用户技术培训服务的用户端支持服务。⑤在安全保密管理方面,明确安全与保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安全主要指防止外部对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密主要指防止网络内部信息的泄露;对于普通级别的网络,网络管理员的任务主要是配置管理好系统防火墙,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黑客的攻击,可以加配入侵检测系统对关键服务提供安全保护;对于安全保密级别要求高的网络,网络管理员除了应该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该配备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系统,并对关键的网络服务器采取容灾的技术手段;更严格的涉密计算机网络,还要求在物理上与外部公共计算机网络绝对隔离,对安置涉密网络计算机和网络主干设备的房间要采取安全措施,管理和控制人员的进出,对涉密网络用户的工作情况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⑥在信息存储备份管理方面,对于实时工作级别要求不高的系统和数据,最低限度,网络管理员也应该进行定期手工操作备份;对于关键业务服务系统和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和信息,应该建立存储备份系统,进行集中式的备份管理;应将备份数据随时保存在安全地点和设备。⑦在机房管理方面,要掌握机房数据通信电缆布线情况,在增减设备时确保布线合理,管理维护方便;掌管机房设备供电线路安排,在增减设备时注意负载的合理配置;管理网络机房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提供适合的工作环境;确保网络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网络机房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火警监测系统工作正常,灭火措施有效;采取措施,在外部供电意外中断和恢复时,实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保证网络设备安全运行;保持机房整洁有序,按时记录网络机房运行日志,制定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员的职责。信息安全员主要负责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和保密信息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涉密信息网信息安全,监督检查涉密信息的报送、接受和传输的安全性;负责监督检查信息网对外发布的信息,保证符合安全保密规定;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涉密信息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负责监督检查信息网对国际互联网上国家禁止的网站的非法访问及有害信息的侵入;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对网络泄密事件进行调查与技术分析。
另外,切实加强党校校内办公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是当前健全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运行中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按照公文流转的规范执行,即公文的形成过程在校内办公网内办理,待审核发布时在内网或逻辑内网同时发布,适合对外发布的内容经过规范的审批流程上传到门户网站。认真落实办公电脑与互联网的分离工作,必须明确办公网络与互联网属于互不相连的两条物理链路,办公电脑一律配置在内网或与政务内网连接的物理链路上,其他计算机设备配置在与互联网连接的校园网链路上。因工作需要,配置在校内各部门,与校内办公网络连接,用于处理公文及内部信息流转、会签、审核、发布等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均应纳入办公电脑管理范畴。兼顾教学科研的需要,配置在校内各部门、学员宿舍或公共场所,不涉及上述功能的计算机,无须纳入办公电脑管理范畴。所有办公电脑的启用,均需经过信息管理部门的技术鉴定,按照规范程序流程,符合要求后投入使用,办公电脑只能用于处理内部信息、内部事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上互联网查阅信息的,可使用两台连接不同物理链路的电脑或在同一台电脑上使用网路安全隔离卡等设备的方式,进行有效隔离后上互联网。鉴于党校办公电脑的工作定位,必须明确尽管其使用性质尚不属于涉密设备,但在管理上仍须从严,所有办公电脑不得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及其他无线互联的外围设备,信息插座不得接入未经批准的具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可移动存储介质。所有工作人员、学员及在公共场所使用的非办公电脑中一律不得存放未经批准的密级文件和办公信息,每个人均应对自己使用计算机的行为承担保密安全管理责任。
(三)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切入点,抓好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学科发展水平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学科建设对确立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该以服务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学科需求展开,形成特色。要将体现党校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信息资源作为建设重点,这些资源包括体现各校特色的研究成果数据库,体现党校教育特色、学科优势和综合优势的数据库,体现面向干部教育的专题特色数据库、体现地方或行业特色的省情区情市情数据库,等等。
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遵循通用的、开放的技术标准及规范,以全文型为主,提要型和题录型为辅。数据库建设要体现完备性,要将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中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报刊文章、图书图片、动画课件、音频视频,现实的、历史的,国内的、国外的资料悉数搜集起来,并整合到数据库中。
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合理分工,共建共享。服务党校学科建设开展的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某一家党校图书馆所能独立胜任的。纸上谈兵易,实际运作难。硬件建设只要筹集到相应的资金,很快就会有成效,但数字资源建设远没有那么简单。在认识一致、统一领导的基础上,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解决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资源建设计划安排,有序进行;二要兼顾特点、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突出数据库的党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满足需求,避免重复建设;三要统一标准、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避免盲目建设,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四要协作共建、资源共享,协作共建是手段,资源共享是目标,只有通过科学的、有效的、艰苦的协作共建,才能达到服务学科建设,满足信息需求的资源共享。
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跟踪学科发展,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一是加快服务学科建设的网络信息导航工作。既要抓好工具类自助式网络信息导航服务,所链接的网站既有参考工具类资源如年鉴、手册、统计资料、百科全书、各类辞典等,又有经过梳理、方便实用的各类网络搜索引擎,经过整合链接资源的使用方式,如果操作复杂,还须提供相应的操作手册,方便用户使用;也要抓好学科馆员在充分征求并收集相关学科意见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上寻找并梳理整合导航素材,然后分门别类,设立导航栏目,做好相关链接,提供给用户使用。二是加快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导航库的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导航库的建设,具体方法是:如果与相关学科共同研究,建立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导航库的框架结构,按照数据库的建设方式,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专题网页栏目;将各类学术网站上收集到的学科前沿动态信息,经过下载,分析整合,归类存入图书馆网站相关专题网页栏目所属的数据库中;对专题网页栏目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动态调整逐步完善,定时按期、及时更新各类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并做好数据维护工作。
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不断登攀,争创一流,在科研上不断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党校学科建设还肩负着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任务,而服务学科建设需要的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作为服务基础和保障手段,更需要长期坚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重视党校门户网站建设的六大要素
1.规划要素。党校门户网站的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扎实工作,才能确保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应该说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和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为党校门户网站建设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和应用平台,重要的是在现有基础上整合、发展,打造成服务干部教育的信息化枢纽。为了搞好整体规划,各级党校应由中央党校牵头,在所属党委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共同研究制定《全国党校门户网站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实施意见。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全国党校门户网站的性质、宗旨和目标、建站的条件与政策规定、网站内容的基本要求、网站的监管、网站的组织领导等,指导和规范全国党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统一发布权威性的干部教育方面的信息。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均可以党校为依托,组织建立各地干部教育中心网站,以形成全国性的干部教育网站网络,促进网上干部教育工作的开展。
2.目标要素。网站建设的总体目标决定了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网站服务的主要方式。党校门户网站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占领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帮助各级干部提高思想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潜移默化的渗透,正确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得到顺利发展。干部教育网站是专业性网站,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干部教育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努力满足服务干部教育所需的各类信息需求,通过网站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培训高素质执政骨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和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各级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结构要素。其包含功能结构、框架结构、页面结构、栏目结构、内容结构。党校门户网站的组织要兼顾各种要素的协调,突出反映主旋律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结构,涵盖从理论到实际、从政策到实务、从历史到现实、从教育到管理诸方面;动态类能反映理论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信息;研究类能汇集主要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动态和评论;专题类能涵盖干部教育涉及的各类学科专题汇编;资料类能形成马列主义经典文献、党史党建研究资料和党校干部教育特色资源数据库;服务类能提供包括教学课件、视频点播、网络导航、E-mail、留言板等服务内容。
4.风格要素。风格是抽象的,指的是站点的整体形象给浏览者的综合感受。风格又是具体的,是网站内容的集中体现。风格还是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座桥梁,是加强沟通的媒介。党校门户网站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干部素质的知识殿堂。有一个好的主题和内容对于一个网站来讲,还是不够的,在主题思想的指导下,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实际上是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深度的意境,是对网站设计者理念、知识和实践的体现。为了追求更多的访问者,党校门户网站的整体设计应该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尽量运用生动活泼、鲜艳动感的画面,高效科学的链接,冲击力较强的屏幕声音形象使内容活起来,在徽标、横幅设计及版面设计上体现较强的党性和文化品位。在页面内容上,实现图像、声音、文字的多重效果。
5.内容要素。信息内容的整合是党校门户网站建设的着力点,包括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等主要内容。要通过合作建设全国党校远程教学资源库、全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中心资源库、党校管理信息资源库、党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党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党校教育资源数据库、党校学科资源数据库、党校干部教育专题特色数据库等系列数据库,全力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干部教育品牌。
6.保障要素。党校门户网站的资源整合关系到网站正常运行服务,关系到网络教育的顺利开展,关系到校园信息的互动与交流,关系到党校信息化建设服务干部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与发展。门户网站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站资源建设规范和合理的运行机制、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有效的协同机制、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信息更新保障机制,充分调动门户网站管理机构、部门网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网站建设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采取措施改变信息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1.信息孤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同部门采用的平台不同,标准各异,相关信息难于共享整合而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这种情况在党校系统基本上不存在。二是在信息化建设观念上、规划上、体制上、应用上乃至实践的进程中与传统的管理机制服务模式尚未形成深入、有效的互动、融合和整合,于是产生了“两张皮”的现象。应该说这种现象在许多党校都存在,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2.信息化建设应采用常务副校长参与的“首长负责制”。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党校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省级党校,基本不存在领导不重视的问题。为什么信息化的应用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这看起来好像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之处,但仔细分析症结所在,恰恰就是用常规的处理问题方式对待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发展。仅仅把它当做党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像建一座楼,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工程结束投入使用便完事大吉。就像备一堂课,从准备教案到试讲、修改定稿再到上课,基本完成一个流程。就像引进一名教师,从协商、考核、商调、引进、安家到开展工作,也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可以告一段落。而信息化建设却具有其他工作所不具有的特定内涵。除了与其他工作的共性部分外,它完全是一个个流程的集合。它还具有无法分隔的内在联系,如环境联系、组织联系、人与物的联系,这些联系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共同体。按照目前的常规思维模式和实践进程,各校基本上形成了大致相同的领导分管模式,不断地重复着常规工作的基本流程。但对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内在联系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至少可以这样说,对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很肤浅。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信息化是手段和常规工作,但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工具;信息化是目标,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要用抓全局工作的方式去推进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是引擎,是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器,需要决策者的运筹和导航;信息化是系统,是牵动党校各项业务协同运行的脉络,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的运筹来协调;处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党校信息化事业,毫无疑问,应采用常务副校长参与的“首长负责制”。党校信息化建设需要主要领导的参与、主导、决策、协调和推进。对党校信息化的认识要强调高度,重视要强调关注,规划要强调深度,部署要强调进度,推进要强调服务,应用要强调广度,检查要强调督促,评估要落到实处。力争做到通过艰苦的努力,团结队伍,凝聚力量,使党校信息化建设在外延不断扩大的同时,丰富信息化的实践内涵,不断形成党校信息化服务干部教育的亮点。
3.重视党校信息化建设应用设施的配套工作。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解决教研人员的计算机配置问题,二要解决主体班次学员宿舍计算机配置问题。经调查统计,全国有16家省级党校计算机总量(不含学员用机)达到了人均一台的标准,但毕竟还有48.4%的省级党校达不到相应的配置标准,尤其是多数党校都规定教研人员可以不坐班,既缺乏相应的办公条件,又缺乏相应的计算机设备,难以保障教学科研的应用需要。另据统计,全国31家省级党校学员宿舍配置了计算机的仅有9家,配置率只占29%(见图3-19全国省级党校学员宿舍计算机设备配置情况示意图);已配置计算机的党校,其平均配置数量不足250台,绝对数总量也不过2250台左右。这与省级党校的培训规模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多仅能满足所在省级党校同期在校学员1/4左右的数量。这可能与许多学校定位在保障地厅班需求有关。如果按每校同期在校学员1000人计算,全国31家省级党校同期在校学员应该是31000人左右,2250台除以31000人,只有7.26%的计算机拥有率。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究竟谁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按说这无须讨论,是各类班次的学员,是各级党政干部,校内工作人员的重点应该是教研人员。但实践的进程出现了如此尴尬的现实,一个是7.26%,一个是48.4%,这么低的设备配置率,如何提升党校信息化应用水平?靠什么来推动,来促进?连基本的条件都无法提供,信息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化应用和传统模式“两张皮”现象靠什么来改变?因此我们在研究党校信息化建设规律时,必须十分重视问卷调查中发现的许多学员、教师要求尽快解决上述问题的强烈呼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进度、分期分批给予解决。
(六)应用系统建设应该把握的主要内容
1.党校信息化服务应用系统的基本构成。党校信息化服务应用系统以校园网、远程教学网、数字图书馆网为支持环境,是实现分层管理的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和数据中心,具备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分析功能,并提供决策支持的校务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日常办公、收发文、会议等业务信息传送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教务管理系统,以主体班次、研究生和函授教育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科研管理系统,以科研机构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管理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远程教育系统,以远程教育内容直播、点播以及远程考务管理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数字图书馆系统,以特色资源、数字图书、数字期刊、视频资源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人事管理系统,以人员基本信息、各类业务管理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财务管理系统,以经费预算、财务操作、经费开支、财务信息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学员管理系统,以入学管理、课程信息、学员论坛、支部园地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后勤管理系统,以后勤服务、校园管理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视频会议系统,以远程会议、远程监考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网络党校系统,以在职在岗干部在线学习为主要服务管理功能;校园一卡通系统,架构在校园网上,服务数字校园各种需要身份识别的应用,集校园商务、校务管理和金融服务于一身。
2.应用系统的切入点是办公自动化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校务管理的指挥系统,根据党校的办公管理特点,应用信息流理念,从领导办公、办公业务、收文管理、发文管理、校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栏目策划,通过建立内部和远程电子邮件系统,充分保障其内外部的信息沟通流畅;通过建立文档一体化的公文流转系统,实现公文电子化;建立文件资料数据库,实现文件资料管理电子化;建立党务、政务信息的采编处理系统,提供信息查询和浏览服务等功能。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党校教育信息化装备、信息化资源调度、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集成控制系统,应包含从招生、学籍、排课、选课、学习、考务管理到教师、教室、教学计划、课程管理以及考场、证书打印、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它是党校面向干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省级党校还应注重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资源如电脑、服务器、投影仪等,与学校现有网络平滑对接,搭建干部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党校的教学资源如音视频教学录像带、电子讲义等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点播学习;能够将一个主播教室的授课现场通过互联网直播、组播到各个接收端;播放内容包括教师的音视频、鼠标运动轨迹、动态屏幕内容以及电子白板内容等;系统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系统基于B/S模式,学员通过浏览器即可点播课件、收看课堂内容;系统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能够平滑地升级以适应更大规模的教学要求。
3.应用系统软件选型配置的基本流程。关于选型原则和技术标准,系统的架构设计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系统具有可配置性,方便进行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显示等系统级的配置和维护。系统具备开放性、扩展性、安全性和模块化的功能结构,还要有开放的数据接口,提供完备的API函数库,方便数据访问和功能调用。系统采用组件式、分层次、容错等设计思路,保证整个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以标准化为准则,符合国家信息化、电子化的标准要求并与相关国际标准对接。关于基本流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把软件的应用和长远的发展统一起来。由于各地党校自身的发展背景不同,又处在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不同时期,各校软件系统选型对应用内涵、功能配套、服务方式和供货要求均有差异。应该针对各校相关业务的应用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愿景,选择能够提供合适服务软件的厂商。所选择软件对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的要求,必须符合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应保持一种够用就好、发展无忧、技术先进、应用和谐的心态。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最好、最强,一切都要第一流的想法。二是要选择信誉好、技术强、服务精的软件企业,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随着未来业务的发展,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软件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灵活应对事业发展不断提出的应用服务需求。三是要自始至终争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他们是相关应用系统的直接服务对象和建设管理主体,传统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再造要通过他们与应用技术的融合,不断促进观念的升华来实现。四是要坚持软件试用的原则。试用是应用系统软件选型的重要环节。没有相关产品的试用、比较,软件产品与硬件环境的磨合以及应用需求的探索与软件功能实现过程的实践体验,没有职能部门的最终认可,选型的成功只是一句空话。五是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范的程序组织采购活动,产品中标要签订完备的服务合同。
(七)应用系统的最佳实现方案是加快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步伐
数字校园应用系统是党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承担着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任,党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数字校园应用系统项目的开发,既不同于高校也不同于政府机关,是一项新的探索和尝试。
1.关于现阶段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构成及服务功能
(1)门户网站系统(具体内容实施时还需调整补充,下同)
①网站内容建设
滚动新闻:发布省委党校全校性重大新闻及校内各部门最新重要信息。
国内外重要新闻:能自动链接知名网站国内外重要新闻及常用信息(主要是天气预报、火车车次、飞机航班、邮政编码和长途区号等常用信息的查询、维护。)
校况总览:介绍省委党校概况、现任领导、党校建设与发展等情况。
党校教育:为学员提供主体班次、函授教育、网络教育、招生信息等干部培训信息。
办事指南:为学员提供办理借书证、学员证、离校手续等办事向导和服务指南。
科学研究:报道科学动态、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科研成果。
部门机构:建立省委党校各教研部门、行政部门等二级网页。
党校刊报:转载党校公开发行的刊报目录或部分全文。
信息资源:发布数字信息资源、传统书刊资源、省情资源、视频点播等信息资源,供教研人员、学员下载用,为教学科研提供新的信息源和活动平台。
市县党校:介绍各地县市党校概况及动态信息。
学习园地:开辟学习经验、心得体会等学员讨论区和教师辅导区,帮助学员自主学习。系统可以设定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参加讨论,并且,还可限定论坛用户必须采用实名制。
公告栏:发布重要公告、通知。
网络服务:提供电子邮件(集成现有的邮件系统)、常用办公电话等网上服务。
咨询参考:设计互动板块,提供常见问题问与答、实时解答、邮件咨询、电话咨询等在线交流功能。
信息查询: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及权限,提供简单查询、复杂查询、分类查询等不同功能的检索服务,使各层次用户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资源共享:采用规范标准格式,实现对外数据交换,建立通用性较强的信息资源库,将省委党校可公开的数字资源及时、准确地发布到政务网上,使全省政府机关都能共享党校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干部教育服务,为党政机关决策服务。(在政务网发布信息只能通过人工复制,不必在此体现,应说明OA上的信息与网站信息共享。)
②网站规划与维护
网站组织、规划:做好网站的整体构思和规划、栏目设置、版面安排。
软件维护、升级:经常维护软件,定期改版主页面及二、三级页面样式,不断调整网站功能,使网站更为完善。
统计:显示流量统计、操作日志等。包括用户访问统计,产生用户的最高日访问量、平均日访问量,网站信息发布数量、各个用户发布信息数量等统计数据,并提供报表。
安全:配套使用一些防病毒、防漏洞、防攻击、防篡改等安全软件,同时,设计网站安全管理系统(含管理员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以确保网络的高效、有序、安全运行。
美工:图片图标及动画的制作、色彩搭配、技术运用等网站美化工作。
③网站数据库建设(干部教育系列数据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开发的教育资源库、教育管理数据库、多媒体素材库、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课件库、VOD视频点播数据库等,将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资料搬上网页,发挥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
网页信息资源库:通过OA系统或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发布网页信息。
互联网信息资源库:搜索、下载互联网免费信息资源,或链接相关专题网站和专题内容。
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自建、共建、购买电子资源库、视频资源库、试用电子资源、外文书刊、学习专题、党校文库、省情等数字信息资源库及传统信息资源库。
远程教学资源库:一方面,精选录制省委党校优秀课程教学节目供地县市党校教学使用;另一方面转播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资源,让地县市党校充分共享中央党校教学资源和省委党校主体班次的教学资源;同时利用网络党校视频会议系统,组织远程师资培训班,召开远程教学电视会议,向地县市党校传输重要报告,等等,从而达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培养领导干部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
①公文流转
收文管理:处理所有外部来文,完成从文件登记、内容录入[包括扫描录入、识别录入、手写录入、电子录入、文件导入(含音视频、图像、文档、报表)等手段]、拟办、批办、承办、领导查办、传阅到文件归档等处理的全过程,具有提醒和催办及文件自动归档功能;提供在线修改、电子批注、上传、下载、打印等功能,对要求办理的文件进行全自动跟踪、监督及闭环控制,每一步均设置收文处理流程台账,自动搜索拟办的文档,以醒目的方式显示提醒(含语音提醒)。
发文管理:包括发文拟稿、审核、登记、签发、编号、用印、发送、传阅、归档等公文处理的全过程(支持各类文件格式),在发起流程之前可以修改和删除(在审批之前各流程都可修改,但不同修改者用不同色留修改痕迹),并设置发文处理流程台账,自动搜索待拟稿的文档,以醒目的方式显示提醒(含语音提醒)。
手写签批:在公文审批过程中,可以用手写笔写入签批意见,该签批意见以矢量图形保存,可以保留领导的笔迹。针对领导的特点,提供手写屏批注系统,利用平板电脑或者WACOM手写屏,可以实现领导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看文件的时候进行真迹的批注,可以实现对于图形文件和WORD文件的真迹修改,还支持领导直接在WEB上签名。
流转监控:授权用户负责监控所有公文的即时处理步骤与进度,可以看到公文正在哪个节点中进行,并可看到该节点以上人员审批状态,并可进行催办提醒等业务操作。
审批办理:公文审批,提供领导批阅、审批、会签等功能,以及相关部门的公文办理功能;事务审批,涵盖公文审批以外的所有审批业务,可以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自由增加新的流程,并能依据图形化流程定制签批单,完成日常的其他工作。
公文流转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支持单一出口的顺序流,多个可能流向的分支流,多个流向的并发流,条件流;文件在流转过程中有严格的用户权限定义,通过这几种流程的组合可以方便地定制符合各种要求的流程;具有提醒和催办功能。
流程定制:系统提供工作流编辑器,可以根据部门内部的公文办理流程在系统中灵活配置公文流转的流程,支持可视化的流程定义机制。支持串行、并行、环形等拓扑结构,支持直流、分流、汇流、控制流、中转流、子流、可逆流(公文在制定好的流程下流转的时候,可以通过退回功能把公文退回到任意审批过的节点中,并且可以填写退回原因)等。对于流程既支持预定义流,又支持任意流。所有流程定义与改变均可方便定制,无须编程实现(即支持群组、角色及岗位,在人员变更后无须修改流程,系统会自动更新人员)。
查询统计:按规定权限和范围,具有收发文、事务审批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以查询统计全校或本部处到某一时期的收发文、事务审批数量,收发文、事务审批类别等指标,形成报表输出显示全年的收发文、事务审批情况以及校外收文及各种来源的收文数。
模板管理:管理系统中公文的模板,各部门可以维护本部门内部使用的模板,校级文件管理员可以维护全校共用模板。
②督查督办
督办申请:多单位共同协作需要专门部门专门立项对其进行监督执行,由联系秘书、督办科工作人员起草督办申请。
督办审批:有关部门需要对督办申请进行审批立项,审批通过后,此督办事宜进入督办管理,否则退回申请人。
督办管理:通过对督办记录、督办报告的管理,最终进入办结注销状态。
督办查询:系统提供查询功能,并给出列表信息和督办记录明细、督办报告、办结报告等详细资料。
③信息报送
信息上报:下属各单位及有关部门发送信息给校办。
信息汇总:校办汇总上报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将信息转为信息草稿再次编辑。
信息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审批信息,管理信息。
统计查询:统计查询各下属单位的报送信息。
④信息发布
信息草拟:提供信息的草拟功能。
信息审批:审批待发布的信息。
栏目管理:提供对学校和各部处门户网站信息栏目的定制功能和针对每个栏目下的信息审批流程的定制功能。
信息管理:可以对已经发布的信息进行修改、禁止发布、再次发布、设置固顶级别及期限、控制信息类型、设定信息安全属性等操作。
发布流程定制: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发布工作流程定制平台来灵活定制环节。
信息检索查询:对信息中的所有文档内容按所有关键词进行查询、检索(含全文检索),各关键词间的逻辑关系可由用户设定。支持多种方式的检索,可对文档进行条件检索(单条件及复合条件)和模糊检索;用户自定义检索条件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可进行再检索;检索条件和检索结果可保存起来,以备再次检索时使用。
电子显示屏:在学员楼、综合楼、行政办公楼设置电子显示屏,相关用户在此发布行政办公、教学、科研重大活动的通知等信息。
热点链接管理:提供热点链接管理工具和展示平台,方便管理常用链接。
信息阅览平台:该平台可以分栏目呈现学校、学校门户、各部处、各部处门户发布的信息。
⑤会议管理
会议室资源管理:管理全校公用的会议室信息,包括会议场所的基本资料,以及各会议室使用情况的发布。
会议计划:会议计划安排。
公共会议管理:会议室使用申请起草,上报。
内部会议管理:部门内部会议申请并直接发放会议通知。
会议申请审批:审批需要使用公共会议室的会议申请。
会议通知发放:向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发放已经形成的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反馈:接到会议通知的用户可以对该会议通知进行回执,发放会议通知的用户可以随时查看会议通知情况。
会议报名:召开区域性、全国性会议,应按要求填写会议报名单,对于确定出席的人员及其个人日程,包括领导及其公务日程,提交会议通知单回执。
会议变更:会议延期、改地址甚至取消,调出原有会议通知单进行更改,同时支持在发出变更通知的同时刷新会议变更统计表。
会议签到:根据会议通知和会议回执打印签到单,登记参加会议者到会情况,可以和IC卡等连接。
会务管理:支持票务、食宿、接待、出席卡、通讯录等功能。
会议日程、议程管理:按照会议安排形成日程、议程表。
会议纪要填写:校办及各部处工作人员可对已进入待开会议列表的会议进行录入、修改等操作,还可以删除会议纪要(标准会议纪要模板)。
会议形式:全校性会议、专业性会议、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网络会议等。
(会议管理的设计应体现行政管理的核心思想:协调、协同。涵盖了办文、办会、办事的全部过程自动化管理功能,涉及与大事记、个人日程的接口,而且涉及资源分配、群组协同、个人安排、短信提醒等多项内容;为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应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网络和先进的Internet技术,实现远程视频会议。)
⑥统计信息汇集
学校概况更新:从相应业务系统中按照规则生成基本情况一览表,适时更新学校概况。
基层报表:从相关业务系统上抽取基层报表中所需要的数据报表,提供给学校领导参考。如投稿统计,信息发布系统提供按投稿单位或者投稿栏目等要素进行统计。
报表查询统计:根据业务要求进行查询统计,以及报表本身的查询,包括单项查询、组合查询以及模糊查询。
⑦日常办公
个人信息: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进行管理,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分类,以便对信息进行直接利用;提供用户登录密码修改和授权待办功能。
日程安排:根据权限安排自己或别人,接收或拒绝别人安排,查询共同空闲时间,查询资源空闲时间,提醒设置等。
计划日志: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日计划与日志,周计划与日志,月计划与日志,年计划与日志等,并生成工作总结。
待办事宜:将要做的事情(包括要处理的公文、日程提醒、任务安排)通过统一的待办事宜以醒目的方式显示给用户。
名录管理:建立公有名片/通讯录,包括整个部门都有权使用的人员信息;建立私有名片/通讯录,即个人的私人名片/通讯录(私有信息只有信息建立人才能阅读,可根据需要将通讯录设为共享或者私有,支持导出功能)。
考勤管理:签到、签退,查看考勤记录,设定上下班时间、签到签退时间,设置考勤管理属性及请假管理等。
在线交流:显示用户是否在线,与在线用户即时交流,给离线用户留言,各用户间快速、高效地传递各类信息(支持文字、语音、视频、报表等)等功能。
通知公告:将校内各类通知、公告以信息形式发布给相关人员,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负责信息的录入及维护。
外出设置:用于出差或外出前进行的工作转移或外出提醒的设置,提供对公文处理流程中的审批、会签、签发、批示、办理等权限的委托,以保障系统无间断、高效、正常运行。
辅助办公:包括用车申请、工资查询、差旅报账、物品领用、财务报销、接待事务、水电报修,在网络维护时提供修改、删除、查询及信息反馈等。
工作讨论(论坛):根据需要,设立不同部门或范围的讨论区,为不同管理人员搭建网上工作平台。管理员可以对讨论区的栏目和用户权限进行灵活设置,可以授权版主。
桌面风格:可以针对每个人的喜好进行桌面风格、内容的设置,体现个性。
备忘录:将重要事件记录到备忘录中,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如公司重大节日、生日等一些重要事情。
⑧印章管理
数字印章管理:数字印章制作、管理。
用印记录登记:由用印管理员在网上填写,可对用印记录登记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用印记录查询:查询结果并提供打印功能。
⑨外事管理
填写出访申请:创建出访团组、填写团组成员、出访国家等出访申请信息。
出访信息管理:审批、查看出访申请。
派出人员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删除上述派出人员有关信息。
派出渠道管理:可以新增、修改、删除和查询派出渠道有关信息。
接待管理:接待管理包括来宾管理和礼品管理。来宾管理实现来宾登记、根据来宾情况进行接待安排、审批和接待通知的下发以及各种统计、查询功能;礼品管理实现来宾送的礼物和回送礼物的信息登记、统计和查询功能。
信息统计:各类信息的统计(包括来访接待、交流协议、与交流院校的交流量等等)。
⑩档案管理
文档接收:对文书和各种业务档案进行录入、归档,制作各种档案目录和进行档案调整,在文书档案中支持传统和简化的整理方法。
文件归档:能够支持新旧两种组卷规范。立“卷”归档,包括文件筛选、自动分类、文件组卷、档案著录、报表输出;立“件”归档,包括自动分类、辅助关联、排序编号、档案编目、文件装盒、报表打印。
文档保管:批量输入档案存放位置,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对文档进行控制和统计管理。
文档鉴定:对到期的档案进行鉴定(包含保管期限、密级和销毁的鉴定)。
借阅管理:档案借阅,经过审批程序,管理员进行授权调阅,超过时间后会自动删除该权限;包括纸质文件(利用人管理、利用登记、归还、利用查询、利用统计)和电子文件(利用申请、利用审核、利用查询、利用统计)。
案卷管理:档案接收、移交、鉴定、销毁、编目等功能。
统计报表:基本情况年报统计,从系统内的各张表关联采集数据;根据现在档案局对档案管理要求的统计表进行数据统计。
一体化管理:提供与公文的无缝接口,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移交接收、导入导出(XLS、DBF、TXT、XML)和数据备份恢复等。
全息管理:在查询档案的时候能够看到以前公文的内容、批示、流转过程等全息痕迹,方便各类报表的定制和打印。
全面管理:系统要支持档案目录或者全部内容的导入导出,将导出的数据刻录成光盘,必要时通过光盘塔或者二级海量存储机制,对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管理。
档案编研:对各种档案类型的档案进行各种类型的汇编。类型包含重要文件汇编、组织沿革、人事任免汇编、全宗指南、大事记和基础数字汇编。
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信息门类维护、实体分类维护、全宗维护、组卷参数设置、修改设计报表等,并提供对系统进行辅助管理的工具,还有数据加密功能。档案管理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预留扩展余地。
⑾投票管理
网上调查:在网站的首页或者重要页面显示网上调查的标题、选项等。
投票提交:提交选项,投票和调查人员可以提交他们的意见和投票选项。
结果显示:实时显示投票的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直接显示各种意见和选项比例。
投票查询:按关键词如投票标题等查询历史的调查结果。
投票管理:增加一个投票,设置投票的标题、名称,投票显示风格等;支持IP地址、Cookie记录防欺骗重复投票功能;支持实时统计投票结果,并以条形图或饼图显示。
选项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投票选项,可以设置多个选项,选项可以排序,由用户定制选项的顺序。
系统管理:设置投票的基本参数,如是否需要重复投票,是否可以多选项投票等;用户可在模板里自行定义投票显示的样式,定制投票显示的字体、背景色、图片等。
统计日志:统计投票的数量、百分比、状态图等;投票IP分布,日期分布等日志显示。
(3)教务管理系统
①课程管理
专业设置:介绍每个专业的详细信息。
课程设置:介绍每个课程的详细信息,包括专业名称、授课教师介绍、课程时间安排表。
精品课程:我校精品课程简介。
培养计划:介绍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学制、修业年限,本专业培养模式和特点。
师资队伍:每个教师简介。
名师介绍:教学名师简介。
资源中心:我校建设的数字信息资源,链接到数字图书馆主页。
②新生管理
招生管理:学员可通过招生网站查看学校及招生专业介绍、查询录取信息等。录取工作结束后,对年度录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下一年度制订招生计划的依据。提供导入工具,将教育部招生系统中的录取数据导入系统。提供对新生信息的维护,记录所有变动历史,所有数据有据可查。系统的开发,严格遵循教育部和其他相关的信息管理规范和标准,实现教育机构之间的文件信息交换。数据导入接口将新生录取信息批量导入系统,形成学员学籍的信息来源。
班次管理:新生自动分班编学号,新生照片管理等功能。
注册管理:在注册期限内进行学员注册;学员直接使用学员证和校园卡到注册中心进行注册。通过读卡机直接读出学员的学号、姓名、班级、院系、交费信息和照片等信息。注册中心管理员可以对所有注册信息进行手工的添加、更改和删除。如果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进行注册,可以对该学员进行补注册,注册的方式同学员注册。
注册数据统计与查询:系统提供查询工具并支持多种标准格式的统计、报表输出,统计分析注册信息;学员能够查询自己的注册状态数据。
③入学管理
学籍信息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能够对学员学籍信息进行日常的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输出学员学籍表、学员名册和学员基本数据统计报表。
学员证管理:记录学员补办学员证的次数,根据这个数据决定学员补办时应当交纳的费用;生成补办学员证名单;生成补办学员证交款单,由他们持此交款单到相关学员财务部门交费。
④教学计划
网上申报:各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填写自己的专业教学计划,给出课程、学分以及上课安排等信息。
教学计划审批:教务管理员针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审批,并提出修改建议。
安排教学计划:对有多专业安排同一门课的情况,系统提供快速安排教学计划的方式,选定一门课后,为其选择授课专业,可以直接将该计划安排到所选择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教学计划查询:学员及各院系的管理人员可以对已设置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查询。
⑤排课管理
教室调度:对空闲的教室使用时间,相关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预约;预约时需要输入占用的单位、时间、联系人等信息。
排课管理:提供自动、手动和自动手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课,系统对排课结果可做冲突与合理性检查,并生成课表及排课情况统计表。
考试管理: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同时在排考期间可以修改、删除所排考试的时间与地点。
课表查询和教学数据统计:排课结束后,可以查询、生成和输出各种类型的课表,包括班级课程表、教室课程表、系课程表、教师教学任务书、学历表、考试安排表等。
教室信息维护:对教室信息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的操作。
⑥选课管理
学员网上选课:支持学员网上选课,对于不同性质的课程提供灵活的选课方式。
选课数据调整:当出现特殊情况,如选课人数过多或过少时,可以对课程的教学班进行调整或对选课结果进行抽签,以满足学员上课的需要。
选课结果查询:学员和老师可以对选课程结果进行查询。
选课结果统计:统计和打印各种报表,例如课程一览表、选课学员名单、学员成绩登记表等。
生成课表:根据校历和学员选课情况,自动生成学员课表及教师授课表。
⑦成绩管理
权限设置系统支持两种基于权限的成绩录入方式:由任课教师录入所教课程的成绩和按照班级录入成绩的模式。对于多个教师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情况,可以对成绩录入权限进行设置,规定由某人录入成绩。
成绩录入:教师按照课程情况可以录入自己所上课程的成绩,系统会根据教师录入的各单项成绩换算总评成绩重修、重考成绩管理、重修、重考成绩的录入、修改及审批维护操作。
毕业论文成绩:对学员的毕业论文成绩进行维护,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以及课程成绩。
成绩查询:用户基于权限对成绩进行查询。学员只能查询本人的成绩信息,教师可以查询自己所授课程的学员成绩,院系负责人可以查询本院系内的学员成绩,教务处老师可以查询全校所有学员的成绩。
成绩审批及维护:对教师录入的成绩进行审批,并可以对教师已提交的课程成绩进行修改,系统同时会记录成绩的修改记录。
成绩统计与分析:对所有课程成绩的各种统计和分析。可查询并生成标准格式的报表,报表可以根据需要由用户设置纸张等打印选项。
成绩单管理:根据学员的具体要求,生成学员毕业成绩单、出国成绩单、工作介绍成绩单等。
⑧教学评价管理
评教指标设置:可以对评教的指标进行灵活的设置,并可以针对学员、同行、督导专家的不同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评教指标。
学员在线评教:教学评价管理系统支持学员在线进行评教,学员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投票对其所上的课程一次性填写评教信息。
教师互评: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其他授课教师进行评教,并可以建立不同于学员的评教指标体系,如领导评教、督导专家评教、教研室主任评教。
评教结果分析及统计:提供各种便利的评教结果分析、统计和输出手段,对评教的结果进行处理。
⑨教材管理
订单管理:针对授课教师的授课信息及学员的选课信息,完成教材的预订及统计教材预订数量,根据教师的教材预订要求情况,做相应计划表,并将整个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后,交给指定书商订购教材。
教材入库:当书商将采购的书送到后,核对采购书的种类及数量和订单的数量是否相符,核对正确后,给出实际凭证。
库存信息:教材科人员可以随时查询监控现在的库存情况,当库存情况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时,可以手工进行修改。
教材出库:学员以班级身份集体领书,针对学员的预付款对学员的购书款进行结账,当所购教材出现问题时,进行退换教材的处理。购买结束后,要记账。
⑩教务信息管理
教务信息发布:将各项教务处发布的信息,如考试报名通知及成绩查询通知、评教结果信息发布通知等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
教务信息管理:主要有教学课题类别管理、教学课题库管理、办班计划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招生信息管理、教材信息管理。
(4)科研管理系统
①公共模块
系统消息:项目、成果等信息经过审核,系统会根据审核情况给相关人员发送系统消息。当接收消息的用户登录系统,消息页面会每隔一段时间弹出给用户看。用户也可以查阅“我的消息”,当未读信息被确认读取,则系统不再发出提醒指令。
模板管理:管理员可以将常用的模板分类上载到系统的模板区,并开放给系统的用户下载使用。
下载专区:所有用户均可以从系统下载需要的模板使用。下载区分为项目申报、项目开题报告、项目结题报告、成果鉴定相关表等。
信息发布:管理员可以在系统指定区域发布信息。当所有用户登录系统时,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②科研机构管理
机构信息:科研机构信息包括机构的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和硬件设施等,管理员可以维护机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操作。
设备管理:对所有设备信息进行维护,机构硬件设施从设备信息中读取,建立专有或共享的使用关系。
③科研人员管理
本校科研人员:维护本校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科研人员的人事信息从人事系统中读入,补充录入个人科研信息如研究专长、研究成果、主持项目、获奖情况、专家称号等,组成本校科研人员的全部信息。
非本校科研人员:对于非本校科研人员参与本校科研活动,系统记录该非本校科研人员的基本人事信息和科研活动信息。
信息维护:审核、修改、更新用户提交信息,补充录入用户其他信息,如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库等信息,提交到科研人员库。
信息查询:可按人员信息中的任意条件浏览、查询全部或分类人员信息,可按任意条件对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报表、输出。个人可对本人信息进行查询。
④科研项目管理
项目信息:发布项目申报通知、课题指南、申报代码表、项目申请书、申报数据表等资料,供用户浏览、下载。
项目申报:项目申报人员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全国党校系统项目、校级项目、国家学会项目、其他项目等类别录入申报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学科分类、研究类别、课题组成员、成果形式、立项时间、完成时间、项目经费、结项情况等信息,填写申请书并上传。
项目评审:对项目申报信息进行审核修改,生成申报项目数据库。项目评审立项后,管理员录入立项数据,生成立项项目数据库。
合同管理:对项目签订的合同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
项目中期管理:可查询统计所有在研项目,可录入、查询项目进展信息,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经费信息、研究进度信息、延期或撤销等项目变更信息等。
项目延期、中止或撤销:项目负责人可以填写延期、中止或撤销的申请信息,上载相应文件,由项目管理部门按规定权限审核管辖范围内的上述申请。
结项管理:项目负责人下载项目结项表格资料,可上传结项申请报告等结项材料,经审核,输出上述材料,录入成果鉴定、项目结项、经费信息等。系统可设置项目结项提醒功能,管理员可针对单个或者批量项目设置其提交各种结项材料的时间,系统会在设置的提示日期内不断提醒项目负责人提交相应材料,直到项目负责人完成提交结项材料的工作。
课题属性管理:对课题进行科学分类,按不同属性归类管理;用户可按项目信息中的任意条件浏览、查询全部或分类项目信息,可按任意条件对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报表、输出。
⑤科研项目评分管理
专家管理:管理员对历年各个领域的专家信息进行收集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专家的姓名、职称、研究领域等信息。
专家登录账号:为参加当年项目评审的专家分配登录系统评分的特殊账号。当评分结束,账号自动关闭。
定制评分方法:选择评分类型(打分制、等级分数制、等级制),定制评分标准、设计评分问卷。
划分专家组:建立一个专家组,从专家库中选择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入这个专家组,从这些专家中选择一个专家确定为该专家组组长。
划分项目组:建立一个项目组,项目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组编号、开始评分时间、结束评分时间等。从待评分的项目库中选择若干相似领域的项目编入这个项目组,从已经编好的若干专家组中选择一个专家组与该项目组匹配,从已经定制好的若干评分标准中选择一个适用于这个项目组的评分标准。
专家评分:专家可以在指定评分时间内使用指定账号登录系统对指定的项目组内所有项目进行评分。评分时,专家不可以看到项目申请者的个人信息。专家填写完评分表,系统自动记录评分专家的姓名和评分日期。在评分期限内,专家可以再次登录系统修改自己的评审信息。
计算分值及查询统计:当评分结束,系统根据专家输入的分数,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排列名次),可以打印清单。
⑥科研经费管理
经费类型设置:设置科研经费的拨入经费类型和经费用途类型。拨入经费类型包括项目拨款、学校配套、企业配套、其他项目转入等。
经费预算:年度经费、专项经费预算。
经费划拨:录入、维护科研基金、项目拨款、学校配套、基地建设、科研启动经费、其他经费转入等。
提扣费用设置:设置提扣费包括设置提取劳务费或立题费、扣除管理费等常用费用的名目和比例。
税费设置:对于需要缴纳税款的项目,设置缴纳税款时候的默认比例。
到款管理:财务处以到款单的形式通知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经费到账信息(含电子公文),科研经费管理员将财务处的通知单信息记入科研管理系统,同时查找相应项目,为项目设定各种管理费用的提扣指标。
进账管理:对已经登记了到款通知单的到款项目,执行到款操作,对于首次进账的项目系统自动为其生成项目编号。
打印单据:根据进账内容,包括经费类型、提扣费用和税费,打印科研经费进账单、劳务酬金签领单等相关单据。
出账管理:对每项经费的支出明细进行录入,生成账目。
查询和统计:经费进账情况的查询和统计,项目经费的支出明细查询。
⑦科研成果管理
成果申报:用户登录后,可按论文、著作、调研报告、科技项目、工程项目、软件等成果类型,录入、修改成果名称、形式、发表出版、内容、关键词、字数、作者、学科分类、复印转载、鉴定、社会反响、获奖等信息。
成果审核:系统将成果申报信息提交到待审核成果信息库,按规定程序对提交信息进行审核。
成果库管理:经审核通过的各类成果信息进入成果库,用户可按成果信息中的任意条件浏览、查询全部或分类成果信息,可按任意条件对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报表、输出。
鉴定成果管理:登记、修改、查询和统计鉴定成果信息。
获奖成果管理:登记、修改、查询和统计获奖成果信息。
其他成果管理:登记、修改、查询和统计上述成果之外的其他成果信息。
⑧学术活动管理
学术会议:用户提交并经过审核的会议论文成果信息可进入学术会议信息库,用户也可录入学术会议情况,包括会议名称、组织机构、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参加人、会议论文等信息。系统还可提供会议的查询、统计、报表、输出等功能。
学术报告:管理学术报告基本信息。包括学术报告名称、主讲人、主讲人职称、学科领域、报告摘要、主持人、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等信息。
学术交流:包括派出学术交流和接受学术交流。提供科研人员在相关职能部门派出的国内外进修、访问学者、合作科研等情况的登记、查询、统计等功能。也提供对来本校进行学术交流的校外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学术活动的登记、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学术调研:包括调研任务发布、调研课题申报、调研项目审批、调研成果鉴定、调研经费分配;用户可录入调研的负责人、主题、内容、时间、地点、成果名称、经费预算等信息,申报调研项目;经审核批准后,进入调研活动数据库管理;调研成果完成后,用户提交调研报告、活动总结、经费决算、成果转化等信息;经审核鉴定后,录入经费资助奖励等信息,提交到调研活动数据库;可浏览、查询、统计、输出以上信息。
⑨期刊管理
期刊管理:提供各种学术期刊的信息维护,包括期刊名称、期刊级别、是否核心期刊、是否SCl检索、影响因子等信息。
⑩基层党校科研
科研概况:发布基层党校科研概况。
科研动态:收集发布基层党校科研动态。
科研评奖:由基层党校上传参加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奖材料,管理员审核、收集、汇总,生成评奖申报数据库。评奖完成后,管理员录入评审结果,生成获奖信息数据库。
(5)学员管理系统
①学员管理
学习管理:熟悉教学计划,落实整体教学安排;掌握教学进度,指导各班学员党支部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抓好学员到课率;组织学员开展读书、研讨、交流等教学活动;与教务处、教研部配合,及时沟通教学上的情况;加强与省委组织部干教处、干部一处、干部六处的工作联系,及时沟通办班中的相关情况和一些具体问题。
组织管理:做好学员的入学报到和入学教育;组建学员党支部,实现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引导学员实现“三个转变”;结合教学,指导学员党支部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寓党性教育于理论学习之中,重点抓好学员学风建设;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学员党支部做好学员结(毕)业鉴定,并根据班次要求做好学员的考核工作。
生活管理:努力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主动关心学员的食、宿等生活情况。
信息发布:更新网页的内容;发布、公示各种活动、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等。
学员信息管理:管理学员信息,包括学号、性别、政治面貌、班次、专业、个人基本信息(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职务等),系统提供新建、修改、删除、查询、导入等功能,对学员资料进行查询、修改、增加的操作,审核后入库。
学员人数统计:系统按用户提供的统计报表内容进行统计,并生成报表;按统计报表对学员进行统计,可对报表进行新增、查询明细、删除操作。
个人情况查询:按个人信息产生列表,通过列表查询每个学员的详细信息。
分类统计:按不同的统计类别进行学员情况分类统计。
②学员个性化服务平台
学员交流平台:包括班级简介,班级基本信息,学员名单,班主任信息,课程表,课程信息,讲课老师信息及简介,上课记录,课程评价,班级留言,班级相册,访问记录,群发邮件,班级论坛,班级通讯录,在线学员,在线讨论室。
名录管理:建立公有名片/通讯录,即整个部门都有权使用的人员信息,如快递公司等;建立私有名片/通讯录,即个人的私人名片/通讯录。
在线交流:显示用户是否在线,与在线用户即时交流,给离线用户留言,各用户间快速、高效地传递各类信息(支持文字、语音、视频、报表等)等功能。
通知公告:将校内各类通知、公告以信息形式发布给相关人员。
短信提示:邮件提醒——设置提醒的邮件特征,对符合条件的邮件,当所需提醒的邮件到达的时候,自动发送短消息。
请假管理:起草假条,审批假条,管理被退回的假条,查看假条记录。
辅助办公:包括物品领用、水电报修,在网络维护时,提供修改、删除、查询及信息反馈等。
工作讨论:根据需要,为不同班次人员搭建网上讨论平台。管理员可以对讨论区的栏目和用户权限进行灵活设置,可以授权版主。
桌面风格:可以针对每个人的喜好进行桌面风格、内容的设置,体现个性。
(6)研究生管理系统
①招生管理
招生系统设置:对研究生招生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包括报名时间、收费标准等信息。
招生计划管理:制订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并对外进行发布,对设定的招生计划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招生专业目录管理:查询并审核招生专业目录,并最终制定考试科目代码。
招生简章管理:包括招生简章的制作并对外发布的功能。
接受免试生管理:设定免试生接受计划,对各院系汇总上报的免试生信息进行管理,并组织免试生复试并录取的工作。
考生信息管理:对录取考生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考生数据统计:根据报表要求统计录取考生的人数、自然情况和分数情况等。
报考信息管理模块:对各项报考信息进行管理,为招生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用户可基于权限对各项信息进行编辑、修改。同时,系统支持教育部下发的机读报名信息卡采集软件,兼容并进一步完善了其全部功能,可以自动导入教育部下发的报名信息库,根据报名信息库统计各专业、各领域报考人数及报考考生情况综合表,生成各种统计用的通用报表。
考务管理:在考生资格审查后,生成准考库上报教育部,并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则自动生成准考证号和准考信息报表。考务管理还包括对考场工作人员的管理,支持各种通用报表的生成和输出。
考题管理: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信息,负责招生文件、资料、历年试题的立卷、汇编和归档工作。
阅卷管理: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的阅卷工作,包括阅卷科目、阅卷登记等工作。
报考成绩管理:系统自动导入和管理全国统考成绩,录入专业课程等科成绩(在有效时间内可以更改和删除这些数据),生成校对清单;系统提供考试成绩的查询、修改、统计、分析功能;支持考生网上查询成绩功能。
考生成绩管理:统计各院系、各专业、各方向、各类别(统考、联考、单独考试等)的上线考生人数并形成报表,自动对考生进行成绩排名,为研究生录取工作提供依据。
复试管理:包括对划定复试分数线、校内调剂、校外调剂,以及破格录取等工作的管理。
政审、调档、合同书信息管理:提供对政审、调档、合同书的签订等业务信息的管理,并可生成各种通用报表。
录取管理:包括对考试录取、免试录取以及往年保留学籍今年录取的研究生的录取管理。
录取名单生成:系统生成最后录取库并输出按院系、按专业、按类别统计的录取名单,按学校编学号的统一规则,对所有考生自动编上唯一的学号,生成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名册。
报表:可以按照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导出相应的录取库,并提供相应报表。
网页更新和信息发布:更新网页内容,发布各种招生信息和公告。
②学籍管理
新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信息自动导入功能,从招生部门导入新生学籍数据,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招生信息中的学籍数据。
在校生注册管理:对在校生每学年的报到、注册情况进行管理。
在校生学籍信息管理:是对在校学生学籍信息的导入和管理,包括增加、查询、修改、删除等。学生毕业时将在校生学籍数据导出到校友库。
学籍异动信息管理:管理研究生的学籍异动信息,包括休学、停学、保留学籍、复学、退学、转学、转系、转专业、导师变动等学籍异动类别。
毕业管理:是管理学生毕业流程中的所有信息和业务。系统自动生成和管理预毕业学生名单,根据毕业要求审定学生的毕业资格,录入和管理毕业审批结果和学生毕业信息。
③培养管理
培养方案管理:培养方案管理是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的前提,包括对专业课及开课信息,学生培养方案进行管理。可以对信息进行录入、添加、修改和删除等。
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支持研究生培养计划制订过程的网络化管理,提供网上填写、审批计划功能。研究生导师和各管理部门根据权限可以查阅、调用、审核、查阅、网上汇总、审批、输出培养计划信息。
教学计划管理:对研究生所上课程的教学计划,如开课单位、开课时间、学时等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的管理功能。
课程信息管理:对研究生院开设课程的信息,如课程名、上课教师等信息进行管理。
信息自动流转及监控:提供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门对单位、个人网上填写、提交培养计划有效时段的控制功能(含时段的设置及调整)。
管理辅助服务:提供相应的计划编辑服务以及相关环节的管理辅助服务,如自动产生事件追踪记录(含计划修改的日期、原因、操作者姓名)等。
排课管理:根据学生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对研究生院所有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选修课,进行排课并管理相关信息,并对排课结果、课表等信息进行管理、输出和统计。
选课管理:提供学生网上选课功能;支持选课信息自动流转及监控管理。选课完毕,根据校历和学生选课情况自动生成学生课表和各种报表。
考试管理:进行考试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包括课程考试申请信息、考试安排信息、考试时间、地点和监考人员。
学分审查:支持学生学分审查及考试成绩查询功能。
统计分析:具有教学统计与分析功能。
代码维护:管理教学代码库的建立和维护(如课程代码、专业代码等)。
成绩管理:由任课教师或管理员根据权限录入成绩,支持对所有课程考试成绩的管理、查询和统计。
教材管理:对于教材的入库、库存盘点和出库信息有着完整的信息管理;提供零售和集体出售的业务。同时,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支持教材讲义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④学科建设
学科现状考察:对权限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数据的上传、下载及打印服务。
学科专业信息管理:对研究生院所属各专业的学科信息,包括门类、学科、专业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的功能。
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录入并管理立项申请,维护项目信息(系统保留更改历史),管理监督项目质量文件,维护项目的经费信息。
导师基本信息查询:提供教工信息(包括项目情况、论文情况、任课情况、考核情况等)的查询。
导师遴选信息管理:导师遴选规则信息的维护和发布,教工参加导师遴选申请的查询和统计。
导师聘任信息管理:导师聘任信息的管理和查询以及导师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学科情况统计与分析:对各学科的教师、学生情况以及学科梯队的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
论文科研项目统计:对论文的发表情况以及各学科专业承担科研项目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数据上报:相关信息的上报。
⑤学生工作管理
研究生党组织管理:各院系学生党组织结构与党员信息(含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按权限提供各级用户灵活、实用的查询、统计功能。
普通奖学金的管理:系统支持网上填写、审核普通奖学金申请;具有相关查询统计功能。
奖学金信息管理:研究生奖学金项目信息和奖学金申请、评定、发放信息的维护管理。
学生贷款管理:该模块提供学生贷款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功能包括添加、修改、查询、删除和统计等。支持贷款申请表网上录入、审核管理;提供停发贷款、还贷、贷款减免还管理;提供贷款情况查询统计和报表的生成。
评优管理:包括对研究生的各项奖励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删除等操作的管理,同时研究生院管理处可以对奖学金发放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处罚管理:包括研究生的各种学生处分信息等的管理,功能包括添加、修改、查询、删除和统计等。
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学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由研究生院管理处对其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用作发放特困生补助等功能的依据。
困难补助管理:对家庭条件有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的管理,包括审查、发放以及查询等功能。
⑥综合管理
培养(业务)经费划拨:系统提供对各类研究生业务经费分配标准的设置、维护功能;支持研究生业务经费分配信息的网上登记处理功能。支持划拨过程的公文自动流转与监控管理功能。
研究生教育基金的管理、条例管理:系统提供对各类教育基金条例的设置、修改功能。
表格网上处理:实现基金发放过程中各种表格的网上填写、申报、审批,并支持上述处理过程的公文自动流转及监控管理。
时段控制: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对单位、个人网上填写、提交各类教育基金申请表格有效时段进行控制。
统计查询:系统还提供教育基金资助项目的辅助管理服务和方便实用的统计、查询功能,包括学历、学位查询功能。
资产管理:对研究生院的各项资产进行登记、查询、修理等各项管理工作。
统计报表:对各项报表进行统计及管理。
(7)函授管理系统
①函授业务
招生管理:报名表录入、打印准考证、学员成绩表、入学登分、新生录取注册等。
学籍管理:每学期学籍增加或减少,统计,报表打印。
成绩管理:成绩管理录入,校对,调整,排名次,免修课程管理。
补考管理:补考数据生成,登分,成绩合成,统计。
毕业管理:毕业学员成绩审核,打印结业证等,优秀学员、干部审核。
数据管理:各种数据导入、导出,与下面学区、辅导站进行数据交换。
劳务管理:劳务明细录入、审核、上报,财务处审核发放、直接将劳务费打入账户,发出短信通知。
公文管理:初稿录入、核稿、签发、发送、短信通知、文稿归档。
会务管理:代表名单录入、生成代表证、座位牌、住宿安排、会场安排、用餐安排、会议经费结算。
经费管理:经费预算,根据学籍科学员数生成收费通知,转财务处开出收费票据,下发各学区。
档案管理:文档目录内容录入,分类形成目录、序号等。
师资管理:全省党校函授师资管理。
教材管理:教材征订、教材发行。
文件管理:各种文件下发管理。
论文答辩管理:论文答辩相关工作。
报表管理: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表,各学期期末考试评卷老师安排表。
统计查询:各学期期末考试统计表、各学期师资培训上报表、毕业学员调查统计表。
②新生入学管理
新生入学准备:数据准备、分班编学号、分配账号、信息查询统计、分发通知书。
收费管理:交费系统包括入学前管理和现场办公两部分。入学前管理部分与财务系统相结合,并可以支持银行代扣功能。现场办公时,提供收费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各相关部门可以实时查询学生交费信息,从而杜绝新生欠费现象。
新生注册管理:根据交费信息,对学生进行注册;新生办理完某项手续后,工作人员将该项信息标注为:已办理。办理各项业务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目前等待人数设置忙碌级别。新生和所有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新生还需要办理的业务信息,以及各个业务办理点的信息,以决定先去办理哪一项手续。
信息发布:提供迎新信息的实时发布、查询、统计,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询迎新各项工作的进程。
收发费标准管理:维护收发费标准、设置优先级、学生范围管理、设置费用类别、标准应用情况。
学生交费系统应收应发:应收发名单管理、应收发数据管理、导出待收发数据、批量导入应收发数据、应收催缴、手工维护应收发数据。
学生交费系统实收实发:现金收发费、缓交数据管理、抵扣数据管理、导入实收发数据(银行代扣/代发)、实收发数据管理、导出实收发数据。
业务处理:收费收据打印、银行代扣代发、学籍异动收发费、欠缴费催缴、预存款缴费。
票据管理:票据类型管理、票据使用部门管理、票据本管理、票据入库、票据退库、票据核销、票据销毁、票据基本信息管理。
统计查询:系统提供通用查询和灵活报表功能。可分别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8)组织人事管理系统
①系统管理
系统构建:用户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构建适合自身需要的系统。比如增加、删除一个数据表,或者增加、删除表中的某些字段。提供了大量常用的数据表模板,而且用户也可以扩充这些表模板。
代码维护:系统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指标代码体系,在国家规定的代码之外,用户也可以灵活地自定义各种人事代码。
用户管理:可以实现增、删及设置用户权限的操作。用户管理分为用户和权限两方面,在用户界面中由增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两个功能组成。
数据交换、备份和恢复:系统提供了与上下级人事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功能。为了防止意外,系统还提供了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②人事基本信息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是对人员基本信息和扩展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职工基本资料: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姓名、性别、家庭地址、电话;职工调动资料:员工的姓名,原职务名称,变动后职务,变动时间、原因,职工离职资料,职工退休资料),系统可以对人员的当前信息、历史变迁信息、照片信息、动态多媒体信息、论文专著等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各项管理;可对人员进行分类别管理;提供多种录入方式(代码录入、批量录入、复制录入等)。
单位管理:对学校各部门、单位基本情况及相关扩展信息,如单位编制情况、单位学科设置情况等子集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机构管理:通过此模块可以完成单位信息的增加、修改、插入、删除、批量处理,并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生成直观多样的统计、分析图形;能够绘制和生成单位信息报表。
报表处理:系统提供了通用报表制作模块。在此模块中,通过设置各种条件,就能够自动生成形式上类似于Excel的报表。用户也可以随意对报表进行插入、删除、拆分或者合并;另外,提供与Excel的接口。
考勤管理:职工签到系统包括本人签到,考勤员确认,部门负责人签字,填写当月主要工作情况并签字;全校性大会考勤包括本人签到,组织处统计,通报;请假销假系统包括事假、病假、婚假、计划生育假、探亲假、丧假,提交相关证明。经处室领导签署意见后由组织处审批(采用计算机管理方式,用户可在系统中签到、请假)。
③编制与调配管理
编制管理: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参照兄弟院校教师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及各学科教学、科研、学生等实际情况,设置及调整学校各单位、各类岗位的组织结构与人员定额。负责确定单位性质、规模、各类岗位的编制以及中层干部人选;负责落实各单位具体人事安排(含各类岗位人员安排等)。
干部选拔任用:公布职位及选任条件;民主推荐;考察;酝酿;校委集体讨论决定;任职。
调动管理:提供对校外人员、军转干部的调入,校内人员的调动,离校人员的管理等功能;提供各类人员离校、返校手续办理及会签通知的功能。(流程:本人申请;所在处室负责人同意并签字;组织处考核,并报校委研究;办理离校手续。)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管理:提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信息维护的功能,提供输出与打印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名册表的功能。
流动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流动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各项管理功能。
借调人员管理:主要是对借调入员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各项管理功能。
人员离校管理:管理校内教职工的离校、返校信息,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及相关统计功能。
出国人员管理:记录校内教职工出国相关信息,同时记录延期、豁免及返校情况。
④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职务聘任管理:提供从招聘计划的管理、应聘申请的管理及对应聘申请的初步审核等功能。涉及的内容包括全校各类岗位的聘任,如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行政职员岗位、后勤人员岗位等。
职称评定管理:评审通知、公文发布;建立对教职工的职称评审信息,并进行维护管理;对教职工申请、评定工作进行处理;材料审核,代表作鉴定审核、分发、回收、评审材料审核、主管部门审核、专业组审核上报评审资料,保存评审结果,评委会评审,主管部门确认,发放资格证书等;提供毕业生职称初次认定的功能。
年终考核:考核优秀指标申报,考核通知,考核小组会议,个人述职,考核小组评议,考核委员审核,校委会研究决定,公示,上报考核结果,反馈考核结果,兑现考核结果。
校外著名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聘请管理:记录聘请校外著名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等人员的信息。
资格确认与考试管理:负责记录校内校外人员参加考试的情况,实现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和管理。
培养与培训:实现对校内教职工校内培训、国内进修、国外培养等信息的管理。对于各种人才工程的遴选、培养、考核过程提供网上处理(如个人申报、部门审核、组织审核、校委审批,行政干部和后勤人员攻读高一级学历须经本人申请、部门意见、组织处审批、校领导批准,属定向培养的签订协议)。
工人岗位定级及工人技师评审管理:记录工人考工定级及技师评审过程与结果信息。
评优:记录校内教职工评优的相关信息,包括评定简化流程记录。
⑤人才引进
人才引进过程管理:提供人才引进标准的设置、修改功能;提供人才引进过程各种表格的网上填写、申报、审批功能,实现引进处理过程的公文自动流转及监控管理,人才需求发布、受理,人才遴选、部门试讲、分管校委把关、组织考核、政审、校委研究、办理。
人才引进相关管理:对引进的人才的各种情况进行登记;对引进人才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工作;对引进人才配偶情况的记录;引进人才情况查询统计。
兼职、客座、名誉教授信息管理:记录校内外兼职、客座、名誉教授的聘任流程及相关信息。
⑥工资管理
人员变动管理:包括增员处理、减员处理、内部调动、调入处理等功能,可以根据增员信息形成的数据库内容进行查询。
工资变动管理:管理工资的变动情况,例如行政级别晋升、技术职称晋升、工人晋升、转正定级、年度升级、奖惩等;根据职工工资变动的触发条件,做工资变动的处理;根据工资变动改变工资;通知社保部门改变保险费,财务发工资;其余人员可以根据增员信息形成的数据库内容进行查询。
日常工资管理:包括学位定级工资处理,毕业生直接定级处理公派出境及返回处理,工资扣减及扣减恢复处理,补发补扣处理以及修改工资处理。
调标管理:当上级部门下达新的标准的时候,操作人员将标准表处理为Excel格式,在这里将新的数据导入,根据新的标准调整相应人员的工资数额,同时打印出若干需要的报表。
校内工资及福利待遇管理:管理校内工资结构标准及发放原则,相关福利待遇情况。
公积金管理:一是支取,个人填写公积金支取申请表并提供有关材料,报组织处核定并盖章,经省直单位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个人到承办银行省建行房改专柜提取;二是转移,调出单位到承办银行办理调出职工的公积金封存,调入单位在发放职工工资当月,到承办银行办理单位缴存人员变更手续,为调入职工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将该账户通知该职工,调出单位填写住房公积金转移凭证,携职工住房公积金存折办理转移手续。
医疗保险管理:个人填写基本医疗保险参加申请表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及3张1寸彩照和工本费27元,组织处审核并盖章,经省医保管理中心审批办理参保手续,2个月后领取医疗保障卡。
⑦离退休人员管理
离退休管理:根据设置条件筛选,生成离退休人员名单;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转出、返聘、停止返聘等管理。
工资调整:在国家、省、市人事厅下发了相关的工资等调整文件后,针对退休人员的工资分类进行相应的调整。
离退休津贴标准维护:主要对物价补贴、福利补贴(离休、退休)、离职津贴、生活补助(退休,离休)的维护工作。
查询统计:包括离退休基本情况查询、离退休工资情况查询、离退休计费情况查询、离退休转出人员查询。
⑧博士后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对于已经被批准博士后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进站、出站、考核等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各项管理。
核发工资:博士后人员的工资发放,需要由其导师进行认定工作,根据其某段时间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给其发工资,同时也需要所在单位、博管办的进一步确认。
博士后流动站信息管理: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例如哪些一级学科是博士后流动站点,以及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所涉及的院系。
年度考核:由博士后本人填写考核表中的详细信息,同时系统自动从科研部门获得信息,然后由导师、流动站、博管办确认考核信息。
⑨社会保险管理
投保名单管理:提供教职工投保的新增、审核、停保等管理功能。
缴费标准管理:对缴费标准进行维护工作。
查询、报表:提供保险基本情况、投保情况、历年缴费情况、缴费标准查询、申报情况等查询功能。
⑩人力资源综合分析
人力资源综合分析:包括教职工队伍结构分析、党务工作情况分析、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国际科技交流情况分析、工资福利情况分析、各类岗位情况分析。
⑾报表管理
固定统计报表管理:提供各种固定名册、各单位教职工花名册、特定人员年限统计。各种统计报表包含固定统计报表、自动生成的各种统计报表。
人事资料归档管理:提供归档人事资料的输出与打印功能。
⑿流动人员管理
合同职工管理:提供合同职工资料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工资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包括合同职工工资的计算、发放、统计;年终优秀奖励的比例制定和发放。
保险费、管理费管理:此项功能负责合同工人员的保险费用管理,以及管理费的管理工作,涉及费用标准的设置、各种计算以及查询工作。
短期聘任管理:对短期聘任人员的管理工作。
流动编制人员管理:对流动编制人员的各种信息的管理工作。
挂靠人员管理:对挂靠人员的各种信息的管理工作。
富余人员:对富余人员各种信息的管理工作。
⒀对外信息服务
对外信息管理:提供系统对外的信息服务,例如各种表格的下载等。
人事申请公共管理: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中,申请类别包括人员变动申请、招聘计划申请、职工培训申请、职工业务考核申请、教职工奖惩申请、临时工用工申请、其他申请。许多申请有共同之处,因而将其统一进行管理。
⒁信息查询
查询统计:可查询包括出境情况、工资修改情况、补扣补发情况、技工基本情况、聘用情况、合同工签订情况、职工基本情况、应发工资情况、各种变动情况等等;统计包括停发工资名单、出国到期人员名单、合同工到期情况名单等等;系统提供通用报表制作模块。在此模块中,通过设置各种条件,就能够自动生成形式上类似于Excel的报表。用户也可以随意对报表进行插入、删除、拆分或者合并;另外,提供与Excel的接口。
人事档案查询:查阅单位或个人需求登记申请;查阅单位派2名党员一起查阅;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查阅档案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档案内容,确须取证的须经批准。
工资查询:提供全校教职工月工资和校内津贴明细表,可由用户登录后查询本人明细。
(9)党务管理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设置党组织、党员数据,打开查阅权限、设置修改权限。
组织工作:组工文件、工作计划、工作执行、工作考核、工作受奖、工作总结。
党员发展:入党申请、谈话、征求群众意见、入党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个人自传、证明材料、思想汇报、定期考核。
党员管理:工作信息、活动信息、专业情况、家庭情况、党员干部、合同与协议、面貌与考核、教育与学历、考核管理。
党支部管理包括以下8项工作:
①党支部换届工作:届满通知有关党支部,支部换届报告上报机关党委,机关党委批复。
②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工作通知、检查、考评。
③党支部工作督查:每季度工作督察。
④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名单,发展预备党员上报名单,预备党员转正名单上报机关党委,机关党委研究批复通知党支部。
⑤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关党委组织学习,各党支部组织学习。
⑥党员关系接转:组织处通知关系转入、转入手续办理、通知转入党支部。组织处通知关系转出、转出手续办理、通知原党支部。
⑦党费收缴工作:各党支部党费交纳数额及交费党员名单报机关党委办公室,季度汇总、年度汇总、交缴情况年终汇总表网上公布。
⑧扶贫济困、为社会送温暖捐赠工作:各党支部收捐赠款、捐赠名单及数额上报,机关党委汇总向全校通报。
宣传工作:党课设置、宣传教育。
审计工作:审计流程包括下发审计通知、实施就地审计、拟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下发征求意见书、领导审核签发、形成审计报告并发文;发文管理,转发审计法规、政策。
纪检工作:纪检监督,文件制作、转发、下达;监督工作,建立监督制度、对重点岗位进行监督、协助校委开好校委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建立档案、网上公布、部门填表、上报纪委。
统战工作:统战对象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情况,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贡献和特长情况,社会联系情况等。
信访工作:登记、报告主管领导、调查核实、形成调查报告、执行处理意见、上报上级机关。
信息公告:会议通知、活动通知。
统计报表:报表定义、报表样式、指标公式、报表模板、报表汇总。
(10)行政管理系统
公文管理:初稿录入、会稿、领导核稿、领导签发、发文、短信通知、文稿归档。
档案管理:来文登记、分类、录入形成文档目录及序号等;文件查阅、传阅、统计、存档。
临时工管理:招收登记、资料录入、办理、人员统计形成临时工档案。
维修管理:填写报修单、承修单位签收、维修反馈。
医疗卫生:实现计划生育、医保、药品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管理,建立职工健康电子档案。
基建管理:建立基建电子档案,实行微机查询管理。
房产管理:实现办公用房、教室、会议室、讨论室、学员宿舍、职工宿舍的联网管理。
物资管理:实现物品采购、入库、出库、报损、盘点等计算机管理。
招投标管理:对校内物品采购实行招投标等计算机管理。
安全保卫:门禁控制、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安全教育、证照管理等。
环境卫生:清洁卫生、绿化管理、环境监察、综合考评。
(11)后勤服务系统
①综合管理
水电报修:报修登记、受理、修理、反馈、情况落实。
财务管理:报表、发送、查阅、统计。
楼宇管理:房租管理、水电交纳情况、物业开支、物业管理。
会场安排:登记、结算、统计、报表、场地管理。
物品采购:申请、审批、购买、入库、出库、结算、统计。
②客房管理
基本信息:设置学员楼、招待所、单元、楼层、房间、床位基本情况以及使用状态。
宿舍安排:入住/退住登记,宿舍调整(批量/单个)等。
学员住宿管理:直接从学籍库中获取所有在校学员信息,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和相关班主任建立统一的网络办公平台,与其他部门共享学生住宿数据。构建公寓管理树状结构,对客房信息进行逐级管理。
物品管理:配备、发放、使用、维修、更新等。
水电费用:费用计算、费用收缴等。
来访管理:来访人员身份识别、来访人员登记、来访记录查询统计等。
③车辆管理
车辆信息:驾驶员管理、车辆信息管理,部门用车申请及派车,车辆的调度和跟踪、部门用车公里数查询,车辆维修情况,各部门会议用车情况,实现用车申请、审核和车队审批以及派车的全过程的电子化管理和跟踪。
④食堂管理
餐饮管理:食谱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成本核算等。
财务管理:数据采集、各餐厅财务数据的统计、打印财务报表。
服务卫生监督:服务员培训、卫生知识培训、对各服务员的培训时间内容形成报表备查、日常卫生检查。
⑤接待管理
一号通管理:服务平台、电话受理、工作通知、流程跟踪、信息反馈;服务内容(派车、维修、住宿、接送、其他事务等);与校务值班系统的衔接配合。
⑥一卡通管理
一卡通管理: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设置、账务结算、信息维护、信息统计、信息查询等。
(12)财务管理系统
工资管理:个人工资、校内津贴发放条的导入、发布,供个人网上查询。
经费执行查询:校内经费执行表的数据导入、发布,供相关个人查阅。
部门及个人向学校借支经费的查询:个人向学校借支经费的发布,供相关部门及个人查阅。
(13)工会群团
组织全校工会会员开展各类活动:各类通知下传,包括拟文、修改、两级(工会、分管领导)审批;知识竞赛网上答题,能自动从题库中抽题,生成不同卷面,能署名,计算成绩,保留成绩。
与工会各小组的工作联系:工会发文直接给各小组(部门)。
(14)刊报管理
采编管理:文稿传递,在线编审,稿件管理,稿费管理(投稿人/审稿人),编辑安排,版式安排;稿件分类统计表,按期号/作者稿费明细表,按期号/编辑稿分统计表,按作者/审稿人打印汇款单,汇款清单一览表。
发行管理:征订单位信息,订单管理,订阅收款,印刷付款,赠送;订单明细表、汇总表,订阅收款明细表、汇总表,分期印刷单打印,印刷单汇总表,邮签打印。
门户管理:提供实时监控门户访问的有效手段,涉及权限管理、控制开关、首页管理、论坛与门户日志等。
此外,还包括教研部管理、图书馆集成管理、视频管理、体育运动管理、离校管理、论文答辩管理、老干活动管理等系统的建设,也包括现有应用含各类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集成等。上述部分模块由于行业垂直管理或内部管理的需要,多数党校已有配套管理系统且相关软件及业务流程无须变动,如组织人事管理系统、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的资产管理部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档案管理部分等,这些软件均为相互独立的运行系统,考虑到应用的整合,对不涉及保密管理的相关公共信息必须与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实现联动,因此这些模块的功能配置从校内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度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实施中再进行合理布局与调整。
2.关于现阶段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技术安排
(1)数字校园应用系统技术设计的总体要求
根据现阶段党校工作的实际和发展要求,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应该切实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构建一个集网络门户、办公管理、业务系统于一身,完整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涵盖党校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干部培训、后勤保障、信息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数据库平台。要求整体系统架构科学、流程清晰、功能完整,应用系统具有门户平台信息直接发布的接口,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各个软件自身功能完善,相互之间有机连接。
二是构建一个集统一数据库、统一认证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由一个功能完整的基础平台、一个统一的门户和多个自主开发或无缝集成的应用系统构成),形成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整套管理规范,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方便、实用、可扩展,使大量特殊问题的出现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是构建一个适应物理链路完全隔离的两组网络环境,能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将繁重的各类管理工作分散到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之中,又能确保信息适时、安全、快速交换,高效运行,同时还应满足各自内外网门户系统和谐运转、业务系统服务高效畅通的综合管理系统服务平台。
四是构建一个能适应全省党校系统内部署也适应多校区部署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便于整合资源、实现党校系统教学科研及各类业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是构建一个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集中式部署管理和分布式部署管理相结合的,便于灵活配置的软硬件服务平台,提供完备的部署方案,以确保在校园网、互联网上简便、快捷地完成综合管理平台的部署与集成。
六是构建一个系统成熟、技术领先、高度集成、灵活授权、规范管理、安全运行、服务周到的数字校园应用平台,采用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与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以确保综合管理平台的安全性及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技术服务能确保及时解决用户实际问题、快速满足用户合理需求。
(2)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平台运行管理的总体要求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信息编码的统一和规范,代码使用原则要遵循国家标准,遵循行业标准,遵循学校制定的代码标准,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果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定代码,按相应要求,应设计满足需要并保留扩充接口的代码。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信息完整,数据库设计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应用设计应覆盖当前学校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业务功能的完整性,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提供反映整个学校全面情况的数据信息。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遵循“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所有的数据都有特定的产生者和维护者,通过制定相应的应用规范使数据生产、维护人员及时更新自己负责的数据,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系统应提供安全审计功能,保证对业务操作的严格监督。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任何业务系统的添加和修改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任何两个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适应决策支持要求,采用三级数据库存储机制(当前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带库数据),保证历史数据的可用性及当前系统的高性能,使每个业务操作、信息采集、报表分析和统计结果成为决策支持的重要数据来源,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能够提供服务学校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
确保数字校园应用系统中任何两个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3)数字校园总体管理架构技术要求
①具有扁平化管理功能
数字校园应用系统除了提供传统的组织机构、部门、人员、岗位的管理外,还可以让用户方便灵活地设置各种虚拟组织。通过虚拟组织的设立达到的目标如下:满足扁平化管理的需求,使得工作人员无须以传统方式层层上报,而是可以跳过某些环节直接送给相关人员;可以方便用户的操作,使得用户无须在整个机构找人,只需在虚拟组织内寻找,简化操作;可以有效地约束用户操作,使之不能发送给虚拟组织外的用户(也可根据情况不进行约束),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通过成熟的工作流平台,以图形化的方式定义业务流程、完成流程监控功能、前端的任务管理功能以及工作流执行服务,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现扁平化管理。加快文件流转的速度,提高公文处理效率。换言之,利用成熟的工作流平台,无须改动应用程序,只要在图形化界面上,通过鼠标的简单拖拽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流程重组与再造(BPR),从而避免文件流转失控和丢失,解决传统行文规范中文件不能横传的缺陷。另外,通过跟踪记录整个文件的流转过程,便于以后的监督;通过工作流的统计分析优化技术,可以帮助找出流程“瓶颈”。
②具有专业化、知识化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输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最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知识管理是系统性地利用信息和专业技能,改进组织的创新、响应能力,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技能素质的手段。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发现、知识萃取、知识分类、知识共享、知识展现等技术。利用主题词自动标引等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元算法,可有效进行知识发现和分类,而利用工作流技术和门户技术则可有效实现知识共享和展现。
③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管理功能
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通过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和无缝集成,提供数据查询、分析、报告等基本信息服务功能;能为访问者提供一个单一的访问入口,获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个性化设置:体现及时、周到、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提供一套标准化、可操作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以实现对党校各教研部门、行政部门“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采用用户配置表技术(Profile),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配置页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风格、样式、布局的定制,也可以通过与信息门户的结合,把所需实现的内容定制出来。
信息推送:体现“以事找人”的服务理念,改变人找事的烦琐,让员工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通过信息订阅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推送,免去了查找信息的麻烦;通过自动提醒技术可以保证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了工作;通过对笔记本、智能PDA及手机等移动处理终端的支持,可以利用统一消息平台根据用户的状态和喜好进行及时通知。
④具有一体化管理功能
统一标准:采用统一的开放的技术标准,建立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描述标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标准,基于Web Service系统调用标准。
统一管理:提供统一开放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管理。
统一平台:提供从基础通讯层、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层、信息展现层、信息交换层等各个层面的统一平台。
统一消息平台:通过对笔记本、智能PDA及手机等移动处理终端的支持,可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需求。
统一利用:采用基于LDAP或AD的一次性登录技术,解决利用的入口问题;采用XML和Web Service标准的数据转换和映射技术实现数据的交换;采用一体化查询技术,实现信息的统一利用。
统一展现:利用信息门户和应用门户将各类信息统一展现。
⑤具有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功能
提供过程监控功能:通过对工作流和任务的监控,可以进行持续的动态过程管理和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管理更科学。
提供量化分析功能:通过各种统计分析,如对流程和任务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造成效率低下的“瓶颈”,从而进行优化,还可以通过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精细管理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提供预警督办功能:利用系统的自动预警和督办功能,利用统一消息平台,可以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武装员工,使之效率更高。
⑥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功能
通过数字校园应用系统,改进党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防止人为造成的日常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如越权操作等)。
(4)数字校园总体技术架构的技术要求
①门户网站层(门户网站包括与互联网同一链路的外网、内网门户网站,与政务网同一链路的外网、内网门户网站,下同):实现福建省委党校内部网站、信息发布和用户统一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登录体系。
②应用层:系统构成包括门户网站系统(基于门户支撑平台)、信息采集报送和新闻管理系统、网上审批管理系统(基于工作流和智能表单平台)协同办公系统(基于协同办公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公文处理、电子公文传输、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公文辅助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党校业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研究生管理、学员管理、函授管理、组织人事管理、党务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接待管理、一卡通管理、财务管理、工会群团、教研部管理、图书馆集成管理、视频管理、体育运动管理、离校管理、论文答辩管理、老干活动管理)以及系统整合、系统管理、已有系统集成与接口(含各类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集成等)。
③技术支持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由以下9个平台组成。
自动工作流平台,用于实现图形化定义流程和监控功能和前端的任务管理功能以及工作流执行服务。
智能表单平台,用于实现基于XFORM标准的表单的定义、展现与解释。
智能报表平台,用于创建各种报表。
统一信息交换平台,负责实现需求分析中所述的对上、对下、对外、对内、横向的信息交换功能。
内容管理平台,用于实现信息采编发、内容管理。
协同办公平台,用于进行统一消息的管理,包括短信、在线聊天、E-mail通知以及客户端提醒等。
认证授权平台,用于实现统一的用户、权限、资源管理以及统一身份认证。
资源整合与展现平台,用于业务系统资源整合和在线分析。
门户支撑平台,通过门户统一展现服务信息。
具体采用的技术,包括SOA架构、工作流、表单自定义、XML、Web Server、Java、.NET、目录服务、授权管理、公钥(PKI)、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技术。
④数据层:公文、档案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统一存放在数据层,数据层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的存取,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
⑤网络层:建立在校园网上,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安全机制、人才培训、理论基础贯穿其中。
⑥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以下10个方面。
系统架构至少采用B/S结构。
系统开发应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等开发技术。
数据库采用Oracle。
系统应提供基于XML的同其他部门数据交换接口。
系统硬件平台应建立在较高性能的机柜服务器或服务器群集上。
系统应对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作充分考虑,并提供较完善的数据加密及鉴权机制或接口以及日志跟踪与分析功能。
系统应保证各类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2003/Vista/2008、Linux、Unix等)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提供与现有校园网黑盾身份认证系统的API接口,实现与身份认证系统的无缝连接。
采用开放性关键技术包括XML、Web服务(Web Service)、SOAP、公钥系统(PKI)、活动目录(AD)、Web组件、仪表板及Web存储系统、工作流、SOA架构、AJAX等。
系统架构中各层应相应地采用各类操作系统上成熟的、符合技术标准的WEB服务器、数据库产品。
(5)数字校园系统安全架构及可靠性设计要求
①数据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数据系统安全设计是从数据库系统、数据传输和数据备份与恢复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数据库系统安全设计:提供安全级别和安全控制策略,通过系统权限、数据权限、角色权限管理建立数据库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通过安全审计记录和跟踪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防止否认对数据库的安全责任;建立数据库灾害防范机制,包括采取各层次数据库备份机制。
数据传输安全设计:采用数据加密机制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能够结合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块实现传输加密。
建立数据备份、恢复和容错处理机制,当系统数据出现问题的时候,把对数据的破坏降低到最小,并能够对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
②应用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应用系统通过增强的身份标识与验证、细化的自主访问控制、特权用户职责划分、强制访问控制、审计跟踪,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措施增强对基本安全功能的支持。安全体系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采用“用户名+密码+设备MAC地址”作为身份认证的基本手段,同步实现动态密码产品或USB密钥等。
位于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的信道加密及管理模块。
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攻击检测等模块。
数字证书应用管理系统。
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
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
Web监控和在线保护模块等。
③安全管理设计要求
要求积极配合办公平台的使用单位(部门),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管理培训教育,使安全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平台的安全性。
提供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管理制度、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害数据防治管理制度、敏感数据保护制度、安全技术保障制度、安全计划管理制度等参考范本。
提供用户安全教育与培训范本,能够对不同层次用户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及培训方式,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技术防范水平,保障系统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④可靠性设计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支持双机集群(cluster)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可靠和稳定性,故障发生后的自动切换时间小于30秒,可用性可达99.99%。
中间应用服务器支持动态负载均衡(NLB)技术,系统至少支持1000个并发用户数。
支持分布式服务系统构架,多台服务器能大量并发同一或不同数据流,能自动实现负载均衡。
支持任意数量的服务器机群同时提供信息服务,并支持磁盘阵列直连、网络依附存储系统(NAS)、存储区域网络(SAN)等分布式存储方式。
支持用户级带宽分配限制等管理功能。
能实现信息流带宽的智能调整,保证服务器总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
(6)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
①业务流程与业务处理之间的关系
鉴于数字校园应用系统比较繁杂,其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业务流程,是否考虑将业务流程部分单独分离出来,作为整个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以业务流程为总线,而业务处理则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做成构件(适配器),插挂到业务流程总线上。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自动调用不同的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处理可以通过人工方式、编程方式驱动业务流程。
②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
以业务流程、业务处理为构件的方式解决了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由各业务系统公用数据和指标及元数据组成公共数据集,其中的指标体系和元数据依据国家有关的标准建立,实现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提供给应用系统引用。各业务系统的公用数据由各业务系统的公共部分提炼而成,总的提炼原则如下:用户、流程、权限,基础数据集、代码库,涉及跨处室共享的数据均为公共数据。
③技术标准和规范
安全规范:系统支持与CA结合,远程传输需要加密,口令长度不能少于8个字符,口令定期修改,同时支持电子印章,支持数字签名。
数据交换规范:包括流程信息、办公数据、业务数据及外网数据四类数据的交换规范,支持XML格式和Web服务。
数据库设计规范:包括数据设计规范、数据引用规范、代码设计规范等。
用户命名规范:对校内机关、直属单位的所有用户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维护、统一命名规范。
权限描述规范:采用XML来定义权限集合,规范只是制定权限描述的Schema,支持XACML(eXtensible Access Control Markup Language)2.0标准。
(7)高可用性技术要求
①利用压缩组件提升附件传输速度,减少存储空间。为保证通用性,解压缩组件采用了ZIP、RAR等技术,对用户来说,操作是透明的,支持大附件传送。
②安全问题:支持VPN技术来实现数据安全传输;提供链路加密或者端对端加密的预留接口。
③支持短信息功能: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利用短消息发送到手机上使用户及时知晓。
④随身携带:支持基于PALM和Windos Mobile操作系统的“掌上通用办公处理系统”,使领导可以在PDA、SmartPhone等手机或掌上电脑上进行文件的处理,以及实现实时的提醒功能。
⑤对领导办公的支持:为领导开发了手写屏批注系统,利用WACOM的手写屏,可以实现领导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看文件的时候进行真迹的批注。
⑥支持对图形文件和WORD、WPS文件的真迹修改。
⑦考虑物理上隔离的内外网之间移动办公的实现,支持通过WAP网关实现手机办公。
(8)自动工作流平台技术要求
党校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工作流平台,要求不仅能灵活地定义用户的业务流程,还支持在此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快速地生成新的应用。
①具备的结构模型
一是机构模型。模型中描述企业或者部门的组织机构关系,包括部门信息、工作组信息、人员信息、角色信息。
工作流引擎支持国际上通用的层次化用户组织机构设定,能通过一个组织名称、最多四层的组织单元(部门)名称和用户的通用名组成一个完整的用户组织机构,以图形化的方式提供这些信息的定义和维护等功能(包括增、删、改等操作)。
机构管理采用的主流的用户目录层次结构设计,可以作为系统本身的机构和用户保存机制,还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用户服务,同时遵循了层次结构的标准,支持别的目录服务,例如从符合LDAP协议的ActivDirectory或者Domino通讯录中提取用户信息,从而保证系统只维护一个用户账户信息,降低维护工作量和错误概率。
二是信息模型。定义工作流引擎中所用到的各种控制数据,包括业务过程信息、业务活动信息、业务活动前依赖规则、业务活动后流转规则、任务指派规则、人员任务列表、人员已完成任务列表。通过信息模型,可以方便地描述关键业务的业务规则、活动的依赖关系以及任务的指派等特征。系统提供这些信息的定义和维护等功能。
工作流引擎提供两种流程元数据:流程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流程节点、走向、审批方式等的XML文件;流程运行时元数据,是描述流程运行时相关的控制数据,和每一项在流转的审批相关,例如当前办理人、已办理人员、发送人、上一节点办理人员、创建者、转发人、转发目标人员、当前代理人、已办理代理人、已审查人员、当前审查人、当前节点、已办理节点、上一办理节点等。
三是模型控制。将机构模型和信息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根据其中定义的业务规则对业务过程中的各项业务活动的流转以及任务指派等工作进行控制和协调。系统提供系统调度、任务管理、任务指派、依赖检查、转发控制等功能。
机构模型和信息模型能通过流程管理中的可视化建模工具实现,成为工作流引擎在构造时的定义中心;控制模型通过引擎控制器实现,成为工作流引擎在运行时的控制中心。核心的控制模块见表5-1。
表5-1 核心控制模块及说明
四是流程管理。采用图形化、人性化、可视化的方式来表现和控制后台的流程,在可用性和实用性方面取得较好的均衡。采用B/S应用模式和COM技术相结合的前端可视化流程管理工具,可以同时和服务器的数据交换采用标准的XML数据通过Http协议进行传输。在可视化流程管理组件中,支持鼠标拖拉的方式对流程节点及其走向进行定义和设置。流程定制工具主要是以图形化界面,提供工作流运转所需的数据和参数。管理员可以在可视化的界面中通过拖曳鼠标来定义不同的流程节点和走向,同时还可以定义不同节点、不同流程的属性。
五是流程监督。能根据每一业务流程及岗位的工作时限进行监督控制。对于超期量、超期率、滞留量等情况实时监控。对于超期流程进行督办、考核。同时还可实现流转日志分析、历史记录审计等功能。
②具备的系统特性
基于Web Service和XML技术,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流程描述语言符合BPEL/WFMC规范。
工作流支持分布式应用。
提供可视化、图形化的流程设计工具,通过拖拽方式实现流程定制,无须编程实现。
基于B/S方式的工作流设计器。
新工作流可通过复制和修改旧工作流实现。
流程可定义前进和回退路径,并能退回到以前的任何一步。
流程支持基于条件的回退。
退回时可设置清空字段值等操作。
退回时可自动触发某些操作(如删除正文、附件等)。
支持由上一节点抽回。
抽回可基于条件(如文件状态为未拆封)。
支持预先定义返回(由前一节点选择下一节点处理完毕后自动返回)。
支持顺序(串行)、并行、分支、循环、会签等流程逻辑关系。
支持对处理要求和处理人员的单、多选控制。
支持基于字段内容的自动路由(如根据文种、数额等决定下一步流程)。
支持基于组织机构(如上下级关系等)的路由。
支持等待(满足条件后启动或结束)。
支持设置活动和流程的操作时限,在超过或者即将达到审批期限时系统自动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办理人及时办理。
支持设置活动和流程的多种超时处理方式(包括自动或手动;挂起、终止和重新定向等),并可以统计超期办理的用户、时间等。
支持由未参与流程的第三方进行人工干预。
支持设置必经节点。
支持竞争流和自由流,支持直流、分流、汇流、控制流、中转流、子流、可逆流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主会办、征询、退回、回收等操作,同时对于流程既支持预定义流程,也支持任意流程转跳。
工作流中可定制每个节点的功能。
支持暂停、挂起、恢复、终止、重启等功能。
针对已流转结束的某一流程实例,可实现流程节点的复活。
对已流转结束或正在流转的某一任务,可提供取消流程或办结功能。
可支持在每个流程节点设置发送前的提示。
支持子流程。
支持主流程间的衔接和互动。
流程节点可挂接表单。
流程节点可对表单中每个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进行控制。
每个流程节点可挂接多个表单。
同一工作流的不同节点可挂接不同的表单或不挂接表单。
支持流程间的数据共享。
支持对其他(包括外部)应用程序的调用(包括自动调用)。
可设定任务到达参与者的多种通知方式(如短信、消息、邮件等)。
流程修改后可进行实时部署。
可对流程进行版本管理。
流程修改后正在流转的实例可继续。
提供对流程实例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可提供图形化的流程实例跟踪(查看)、监控(控制)功能。
可提供列表式的流程实例跟踪和监控功能。
提供可保存为XML的流程日志,可以记录系统流转的详细日志,日志中包含了流程事件发起的时间、发送人和目标人(或者办理人),具体处理的事情,处理的结果等。
提供对流程应用情况的查询及统计(包括列表与图表)。
提供精确到节点的参与者权限管理功能。
提供基于级别、岗位、角色、用户组、组织机构等的权限模板功能。
支持动态设置活动参与者。
流程定义的结果可转换为XML文件,以保存于数据库或文件中。
具有开放的公共流程引擎和开发接口包(API)。
具有智能的流程的监控、优化等功能(包括来件提醒等)。监控和跟踪流程各节点的状态、办理单位、办理情况,有无超期、领导批示等详细内容。对于超期或即将到期的节点提供报警功能,用显著的标志或颜色提示给领导及相关单位及人员。能根据相关条件(如根据项目名称、办理部门、办理状态、超时未完成办理)进行检索,对办理时间、超时时间、整个项目审批时间等进行统计。
提供基于浏览器的可视化流程设计器,使管理员能通过浏览器进行流程的设计,并在线进行发布。
(9)智能表单平台技术要求
智能表单平台在表单管理系统中处于最前端,与用户操作紧密相连。其必须具备的系统特性如下。
①表单设计器用于实现各项业务表单的自定义功能,除了完成一般的表单设计任务之外,还要考虑数字校园所具有的特殊需求,即达到专用化后通用化,将数字校园所具有的模式、元素内置到设计器中。
②表单设计器支持如下功能特性:提供可视化的画板,支持多页(TAB页),支持动态行,支持HTML的基本编辑功能,包括文本的查找、字体颜色的设置、位置的设置、表格的插入、复制粘贴、撤销等。
③表单设计器的表单工具箱,具有支持文本输入框、图片输入域、区域多行动态文本框、重复框、日期、列表框、Mask文本框(能适应身份证、电话号码等输入)控件功能,且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扩充。
④表单工具箱中的每个控件都可单独控制外观。通过对控件位置、边框、字体、背景等属性的控制,能够输出具有纸面效果的电子表单,并且支持所见及所得的打印。
⑤表单工具箱中的控件支持数据绑定功能,可以将控件的数据项绑定到数据字典、业务值、传入值、业务字段、公式等。控件支持内置校检,不同的控件有不同的校验方式。通过控件的校验事件,允许通过脚本或程序代码进行校验。
⑥支持意见类控件、关联文件类控件、单/多行文本域、数字域、时间域、印章和签名域、图像域、单选框、复选框、下拉框(支持单/多选)、列表框(可对表的行记录进行增、删、改)、递进型关联选择控件、多层代码树选择控件、上传控件、链接控件、扫描控件、主题词自动标引控件、按钮、条形码(PDF417标准)、自增长型序号控件等多种主流组件。
⑦用户自己可以任意扩展组件,组件可以用任何语言,包括Javascript、C#、Java、Php、Asp等等,只要简简单单地用Web页面或UDDI方式注册一下即可。
⑧表单制作简单,可以使用常用的Word、WPS、FrontPage轻松完成表单制作,也可以在内置的B/S表单制作工具中制作。
⑨格式丰富,能够达到纸面效果,支持直接打印及套打。
⑩支持主流的DHTML效果,通过精确控制和打印控制,实现和纸面效果一致的显示效果和打印效果,并支持套打。
⑾支持子表单、循环控件,方便重用。
⑿采用XML描述实现定义与运行分离、数据与显示分离。
⒀支持自定义数据类型,支持元数据,用户可在创建表单时创建表结构,数据可来自多张表。
⒁支持各种智能、快速的数据校验和计算,并支持脚本。
⒂支持离线和在线,支持多种输出格式,适应多种设备。
⒃方便地修改痕迹保留,细化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⒄支持电子印章、手写签名控件,支持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保障系统安全。
⒅表单一次定义,元数据可多次使用。
⒆定义面向用户,实现零编程开发,同时生成源码,可供用户二次开发。
(10)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含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技术要求
①平台的技术架构能够保证整个平台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福建省委党校电子政务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
②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必须是开放性的;提供开放的Web Service接口,可供各业务部门报送信息时调用。
③基于XML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公文及其他信息之间的交换和报送,从而保证各业务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④与安全支撑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安全服务无缝衔接,保证在信息交换和集成过程的安全性;提供基于数字证书的加密连接与传输,实现基于PKI的数字证书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确保信息交换安全;同时留有CA认证、SSL等接口。
⑤支持SOA架构、SOAP、Web服务等多种模式,各业务部门现有信息采编系统可以无缝集成。
⑥支持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全校各业务部门可分别部署和自行管理信息采编系统。
⑦支持信息分级管理,以及分类的呈现方式,可具体针对每条信息设置编辑、审核和发布等权限,用户信息与统一用户管理相集成。
⑧提供信息的全文检索功能,并提供统计报表功能,可以根据自定义条件,按人员、信息、栏目等统计分析信息的发布状况,提供图形化的工具和标准的报表模板。
⑨与现行校园网中的信息资源库无缝连接,并通过信息资源库进行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⑩提供全面的管理功能,可以通过管理界面自定制信息类别、级别、栏目、访问权限、审核发布流程等。
⑾支持选择性多点发送,可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同时向各个部门或学校的信息门户网站报送信息。
⑿支持电子期刊的编发,审核和在线浏览;校内报刊部分在对报送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后,加上自行采集的信息,可生成各类电子期刊,发送给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
⒀基于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各地区市党校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功能。
⒁提供构建内部信息门户的建站工具,支持站群管理和自助建站。
⒂提供通用数据库接口标准组件,实现异构数据访问。
⒃提供统一目录服务。
⒄提供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实现基础数据库信息的抽取和净化。
⒅提供标准组件用于构建政府机关的数据交换接口,便于其他政府机关/部门方便地接入信息交换平台。
⒆平台提供完善的管理功能,保证平台正常、可靠运行。
⒇对软件开发基础平台的支持,支持生成综合资源库。
(21)提供通用、标准、开放的输入输出接口,既保证各业务部门内部流程的独立运作,又能让各个单位的流程通过本系统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公文交换平台。
(22)完成系统内部信息门户的建设,并允许各业务部门、直属单位和区县党校基于本平台构建自己的门户网站或将已有的门户网站内容迁移到本平台的相关栏目中。
(23)其他辅助管理、控制功能包括工作流定制、数据存储转发重发、收发文监控。
(11)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要求
①初始审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结果的反馈通过公众门户网实现;数据的审核则由处于办公网中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些数据分别在内外网的数据库中存档备份,实现办公网和公众门户网的双向同步。
②使用数据库同步代理软件:数据库同步代理是针对内外网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安全信息交流而设计的,即在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安全网闸或中介的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或IBM的网络存储设备)交互数据文件,实现内外网数据库中部分或全部数据的同步。
③内外网共用一套系统和存储设备:进入内网时,断开外网连接;进入外网时,断开内网连接。网络隔离,本地信息不隔离。
④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一是双向/单向数据同步。数据库同步可以是双向的,即在系统运行期间,内外网数据库中变化的内容可同时更新到对方数据库中,也可以是单向的。
二是同步内容可定制。数据库同步的内容可以是整个数据库,也可以是数据库中部分表。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和修改需要更新的内容。
三是多种同步方式。系统提供全表更新、增量更新和全表复制等多种同步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适应不同应用在数据库结构上对数据库同步的不同要求。
四是数据可定时更新。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数据库的更新周期,定时自动更新数据库。
五是可持续性。运行系统一旦配置完成后,自动运转,无须人为干涉,高效、稳定地长时间运行。
六是支持多种数据库,支持Oracle、DB2、SQLServer、Acess、MySql等并提供其他主流数据库接口。
(12)智能报表平台技术要求
①报表引擎具有简单灵活的调用、高速报表处理能力、良好的兼容性和跨平台能力、高度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②报表设计器具有方便地连接各种数据源,支持绝大多数主流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Oracle、DB2等;能连接任何数据源并使用各种ADO与OLE DB连接功能。
③支持无数据源的报表设计,即需数据源实时连接的情况下,制作完整的报表。
④简单快捷制作各种复杂的报表,能从简单图表与图案的基本报表,到内含多层嵌套子报表(subreport)、交叉报表(cross-tab)等各种类型报表。
⑤强大的设计功能,可以自行设定报表的外观,如加上图片、改变形式、色彩或字形等,能够优化普通报表的工作(如排序和过滤等操作)。
⑥能够通过设计器中的GridView对象,实现复杂中国式封闭报表的制作。
⑦可实现跨页报表的缩放打印,可以将打印时跨多个页的大报表,通过设计器的缩放打印功能按一定比例缩放打印到指定规格的页面上。
⑧完备的报表分析功能,可以轻松生成各种图表,包括各种折线趋势图、分类饼图、直方图等,提供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功能,可生成重要的统计数据。
⑨快速的报表部署,即一旦设计出一份报表,其模板即可在Web服务器的Web文件夹中直接储存和更新。
⑩可在报表设计时插入编程代码以满足报表的灵活性。
⑾报表浏览器要求是无须编程的通用报表浏览器,具有灵活的报表转换、传送功能,可以将报表导出为Word、Excel、PDF、TXT、HTML、JPG等各种主流格式的文件。
(13)网站管理平台(内容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①利用内容管理平台实现数字校园信息门户(外网网站、内网网站)的内容管理,内容管理平台是一个网站支撑平台,平台关注于网站后台建站过程,包括了各网站管理、频道管理、栏目管理、内容管理。通过本平台构建的网站支持静态、动态页面发布。
②网站结构管理
网站结构主要包括主站、子站和专题网站树状结构。网站管理主要包括创建和维护主站、子站和专题网站等功能,详见表5-2。
表5-2 网站结构管理
网站群管理模块的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主网站可以控制子网站权限和功能。
各子网站可动生成、独自管理和维护。
提供网页自动生成、上传等功能。
支持网站群之间(文章、模板、图片、视频、附件、Flash等)的共享、呈送、复制、剪切、粘贴。
支持栏目间和网站间的同步引用、呈送、共享和接收。
③信息采集模块
栏目自定制:客户能够自定义所需的采集栏目,采集内容。
多站点支持:系统至少支持50个站点以上的并发数据采集。
支持图文内容:采集信息内容类型包括文字、图片、图文混排等。
内容过滤:能够过滤文字广告、图片广告、Flash广告等信息。
采集日志:能够详细记录数据采集的起止时间、采集的标题内容等。
灵活运行方式:信息采集可在自动、手动两种模式下运行。自动模式由系统定期到指定的站点更新最新的信息;手动模式通过开关按钮的操作来控制采集的起止等操作。
支持Robot Exclusion:提供站点的内容访问保护处理,确保用户所采集的信息内容不违反互联网信息法律约束。
提供相应的API接口:提供与其他发布系统的接口服务,与信息发布系统无缝集成。
④网站内容管理(信息发布)
包括内容的新增、修改、删除、审核、发布、查询等功能;支持内容的图文混排、发布到指定的一个栏目/频道或多个栏目、频道等。其中,信息发布系统的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栏目管理:支持多级信息栏目(分类)管理,用户可以自行定义栏目(分类)的层次深度,一个分类可以再次创建更多的子分类。
支持多级栏目、文章的树状显示(类似资源管理器的信息组织形式),并能提供相应的访问路径,以便用户能够灵活组织、管理相关专题信息。
所见即所得的信息采编方式:信息编辑界面实现了HTML文字编辑功能,支持常规的编辑操作(字体、字号、颜色、编号、缩进、插入图片、图标、链接等,甚至可以直接插入Excel电子数据表、HTML网页等),支持表格、图片、红头文件。
支持静态HTML、动态ASP、JSP、PHP等内容显示方式。其中,静态HTML方式可选择发布后的显示样式模板。
支持信息(文章)审核机制,只有相关栏目信息员审核过的信息才会最终发布。
发布管理支持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接口,与采集系统无缝集成,采集后的信息无须人工干预可直接在信息发布里发布。
内容编辑器支持标题、正文、有效时间、多附件、多插图,且具有所见即所得的功能,支持直接HTML代码生成和书写,支持Microsoft Office文档格式。
模板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一是采用XMLC等技术,实现基于内容、模板配置信息、数据驱动等动态地生成网页。二是能够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提取相应的内容和数据,配合模板合成用户的个性化动态网页。三是用户界面的排版和显示部分由预先制作模板承担,并支持任何标准化的HTML工具。四是使用模板引擎生成静态HTML页面,提高站点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降低数据库IO操作。五是内容定时刷新和手动刷新:可以指定模板的刷新频率,由系统定时更新内容。六是提供可视化编辑插件:使用Dreamweaver等插件技术制作页面显示模板;支持模板标签(如文章标题、文章内容、文章列表等)的自动或拖放式插入。七是提供5种以上的站点页面模板(即不同的页面风格、色彩等);用户可更换显示模板,方便站点的改版和升级。
⑤整合原有发布系统的数据
对于原有的发布系统,提供两种信息采集发布模式,即基于统一信息采集发布窗口的信息发布和基于Web Service调用的信息发布。
通过统一信息采集发布窗口的信息发布是由各部门登录到内容发布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对于已经建有信息系统,且系统已经具备信息发布功能的相关部门,系统通过提供统一信息发布Web Service,使得其他信息系统能够在远端进行调用,从而实现面向不同应用系统的分布式信息发布机制;可以将多个平台和应用系统的信息进行集中采集和发布管理;所发布的信息在发布前还可以由内容管理平台进行信息编辑和审核,并且可以按照统一平台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类排编。
⑥一体化检索
第一,提供简洁明了的检索和结果显示页面,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查询条件设定。同时,系统能为用户呈现一目了然的查询结果页面。系统自动对搜索结果进行分门别类地列表显示。
第二,在网站中提供全文检索系统,实现对网站海量信息的检索功能。可支持多关键字检索,如依据标题、时间、正文等分类检索;根据需要提供站内信息全文检索功能;可提供相关业务信息的搜索服务。
第三,网站导航系统分为站内导航和站外导航。其中,站内导航的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有详尽的网站地图可供查询;在各页面固定位置设置风格统一的导航栏;各层级及同级间的网页导航便捷;导航文字准确、直观、易识别。
站外导航的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具备业务相关网站的导航;导航文字准确;导航链接地址正确;导航方式简洁、直观,便于使用。
第四,支持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文件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等信息)查询检索功能。其中,数据库资源中的数据可再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系统应能够对文件资源、数据库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标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对于文件资源和非结构化数据,应实现针对纯文本文档(如TXT)、HTML类型文档、Office系列文档(Word、Powerpoint、Excel等)以及WPS、PDF格式的检索。
第五,提供人性化的检索方式,如预览、高级搜索等功能。其中,预览功能是指在所得到的搜索结果中,在一些搜索结果之前会出现一个“预览”图标,当鼠标移至图标上方,一个预览文本框则会浮现在页面上方。预览文本框中含有相关页面的概要信息,用户就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来决定是否需要打开这个页面来查看更详细的内容;同时,预览框中包含该页面的标题,直接点击这个标题,就能够直接打开相关页面。
高级搜索功能是指支持多关键字的“与”、“或”等逻辑关系,支持不同栏目(搜索源)组合选择功能等。
(14)统一安全和用户认证支撑平台技术要求
①平台由统一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系统、用户身份认证系统两个部分组成。统一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基础应用服务系统通过标准数据接口对外提供用户信息和权限信息供其他应用系统调用,通过同步与活动目录(AD)实现用户数据的同步。用户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提供身份认证的信息供其他应用系统调用,并且与CA认证相结合完成用户身份认证的工作。
②用户信息管理,要求提供针对福建省委党校统一用户和组织结构管理功能,应实现对于组织信息和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集中存储、集中维护,并提供对于用户管理和用户标识的统一规范和服务规范。并实现对于分布系统的用户和组织数据的同步,保障用户数据的组织、展示和前台调用更加方便、快速。
③组织机构管理,按照政府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树,提供组织机构创建、调整等管理功能,并能实现隶属多组织机构的功能。具体功能包括: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岗位基本信息管理、岗位包含的权限管理、岗位认证管理、拥有岗位的用户管理。
④用户信息数据库,要求实现对所有用户的统一储存和管理服务,支持用户自主数据管理和域控制数据、CA数据的同步管理。
⑤用户授权管理技术,要求多级分层授权机制,支持基于岗位、角色、用户三个授权对象的灵活组合,精确授权功能实现、完善的用户行为审计和日志管理等功能。日志管理包含对用户访问日志和系统运行管理日志的管理,并且符合统一日志管理和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
⑥构建统一的认证服务中心,为前台提供SSO服务基础。
⑦用户身份认证技术,能够独自完成身份验证功能、连接验证服务器完成身份验证功能、支持标准证书格式、支持双向身份验证、支持多证书链、支持多种数字证书等功能。
⑧实现各级部门的电子印章(硬、软件实现方式不限),数量1000~2000个,支持本系统采用的CA证书签名验证,提供相应的客户端插件和二次开发接口包。
⑨由合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不低于1000~2000个用户的CA证书,第三方认证机构需要提供以下资质:获得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取得国家密码局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获得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通过国家密码局的安全审查和技术鉴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产品,具备本地售后服务能力。
⑩支持密码同步功能,提供口令复杂度管理、有效期管理和修改历史管理等。实现用户和密码的集中管理,用户数据采用支持轻量级目录协议(LDAP)的目录服务器集中统一管理,用户密码至少采用MD5加密算法加密。
⑾在基础平台上的用户维护要同步映射到LDAP服务器,同时要映射到所有集成到单点登录平台上的业务系统。
⑿基于部门级用户分层、分块管理和维护,包括用户增加、分配权限(实现部门、岗位、人多级权限管理)、删除用户、修改用户名及密码。
⒀要求实现单点登录、单点登出和单点调用等功能,并且单点登录系统支持SSL协议、支持CA/PKI认证方式。
⒁为需要集成到基础平台的业务系统提供集成API接口,同时提供用户账户的集中管理与维护功能。
⒂提供与校园网身份认证系统的API接口,实现与身份认证系统的无缝对接。
⒃提供与校园网防火墙系统的API接口。
⒄提供与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API接口。
⒅提供与网站监控与恢复系统的API接口。
⒆支持单向网闸系统,以利于信息安全交换。
(15)门户支撑平台技术要求
①总体架构:平台包括统一接入控制、安全控制(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界面整合(Webpart、内容管理、事务管理、系统首页)、视图管理(应用目录管理、个性化设置)、门户管理工具。其功能包括一站式服务、全面的内容管理、智能检索、视图管理、应用系统整合、个性化服务、门户管理、网站网页防篡改等。
②界面管理:使用服务器页面模板、层叠式工作表和图像来定义页面的外观。用于定义配色方案和门户外壳的系统支持各个方案下的多种外壳、补充标记元素、导航式样以及独立于浏览器的动态层叠式工作表,不仅可以应用于整个门户,还可以应用于某个页面组,不同的外壳可以分别应用于多个模块。界面管理包括:门户支撑平台、门户支撑平台—界面管理—模板管理、门户支撑平台—界面管理—皮肤管理、门户支撑平台—界面管理—部件管理。
③应用集成:统一资源管理平台主要是为集成到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所有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和管理,通过提供基于Web Service技术作为接口的标准,使得门户能够方便地调用各类资源。应用管理可实现应用服务的注册、删除、修改、维护、版本管理,包括应用系统的名称、代号(唯一标志)、开发商、联系方式、平台、版本、最近更新时间等;部件管理(即webpart),作为整合、展现每个应用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管理所有应用系统展现的权限、内容、形式,包括部件编号、名称、所属应用、部件地址、开发商、说明、状态(是否可用)、权限等;接口管理对于每个应用系统,为了能够让应用支撑平台调用,必须预定义一些接口,包括系统入口接口——用于单点登录进入某个系统的链接,消息中心接口——用于产生消息提示的接口,待办任务接口——用于产生待办任务的接口,用户同步接口——用于处理用户同步的接口,密码同步接口——用于处理密码同步的接口;服务管理是指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应用支撑体系提供的供其他应用系统使用的功能,包括短信服务——提供发送短信的服务,信息发布服务——提供发布信息的服务,应用日志服务——提供记录应用日志的服务,流程监控服务——提供监控流程的服务。
④视图管理:统一进行用户视图的新建、修改、删除等。通过应用目录管理来保存和管理所有的应用内容,然后通过视图管理模块来对界面进行布局,实现个性化设置和快速定制。
⑤个性化设置:个性化信息服务由个性化数据存储、个性化信息展现、与用户管理的接口、与信息统一用户管理的接口和个性化数据管理等部分组成。要求在党校门户中,通过利用Web组件,使个性化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所有Web组件具有相同的特性,相关Web组件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可以将服务和信息模块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需用哪些Web组件,也就决定了自己需要哪些服务。个性化服务从统一用户管理、用户信息和个性化数据之中读取数据,然后,将定制好的信息与党校门户集成显示给最终用户。管理员和用户可以调用管理员和用户定制模块更新个性化数据。
⑥一体化检索:要求实现简单查询、组合查询、自定义查询、全文查询、检索权限控制等功能。
(16)协同办公平台技术要求
①建立统一的办公自动化平台,统一数据管理、业务管理和授权管理,各业务部门的每个终端作为远程客户端登录各自部门的OA系统界面。
②具有漫游功能,即用户不管在何时、何地、何台电脑上登录本系统,都能正确显示其个性化工作界面;支持用户个性化界面定制功能。
③公文拟稿过程中支持Word、永中、WPS等常规文字编辑工具,文档数据库应与Office办公软件集成,实现文档数据的直接存取、在线阅读,尽可能支持PDF等其他格式的文档。
④支持流媒体,支持数字签名、PKI、CA认证、SSL等安全技术,提供统一的工作入口,能够实现SSO(单点登录)。
⑤支持基于XML的信息交换标准,把公文基本要素和正文全部转换成XML格式发送,并根据接收到的XML格式数据显示公文内容,从而实现与公文信息交换平台的无缝对接。
⑥提供身份权限控制管理平台,方便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人员权限集中设置,系统可以将人员根据其岗位职责和职务划分成不同用户群,从而从业务需求和使用权限上进行分类。
⑦数据加密,对公文、信息进行数字签名,软件加密,以实现公文数据的安全传输。
⑧支持表单和流程的自定义,可以方便地扩展工作流应用。
⑨支持多级组织结构管理,提供中心和客户端之间的组织结构数据的同步更新。
⑩实现与门户网站内容发布系统的整合,可通过OA及业务系统维护管理门户网站。
⑾可以通过调用公文信息交换平台接口,实现OA及业务系统内部不同单位之间,OA及业务系统内部单位的部门之间无缝的公文收发、信息报送。
⑿预留网上联合审批系统接口,实现审批项目导入OA审批,并确保部门子流程和联合审批主流程的有机整合。
⒀可以整合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在OA及业务系统内完成数据的采集、报送、统计汇总工作,为领导提供各种数据、图形进行分析决策。
⒁提供可自定义扩展的知识库平台的API接口。
⒂支持电子文档格式国际标准(ODF)和国家标准(UOF)等。
⒃提供文档加密的扩展接口,支持RMS加密机制。
⒄基于文档数据库,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实现文档的全文检索。
(17)统一消息交换和预警平台
①平台包括统一消息系统、统一手机短信服务系统和即时通信服务系统,实现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公众间的无阻碍的即时沟通和即时信息服务。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包括登录提醒、即时消息提醒、即时通信、即时通信工具的文件传输与系统界面整合、Office Communicator标签页面(以便集成邮件、集成代办任务、集成通讯簿)、基于网络智能机器人的下一代替代门户的协同平台、在线状态监控、点对点音频/视频传输、点对点应用程序共享以及其他便于扩展的服务特性和统一手机短信系统的服务集成。
②由消息中心通过整合业务信息、整合待办任务,通过服务接口接受各种信息系统的任务和消息信息,并通过各种服务渠道传送给用户,将传统“人找事”的行为模式改变为“事找人”的模式。
③统一即时消息,提供统一的即时通信工具,方便工作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向其他同事显示其状态:如离开、闲置、忙碌、请勿打扰等,其他同事由此可知他是否在座位上,是否会话与他进行即时沟通,由此能够避免浪费宝贵时间,当需要协助的时候,用户只需要向联络人名单上在线的同事求助,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标。
④基于HTTP、XML、IMAP、SOAP、HTML协议与其他模块进行通信。
⑤能够通过设备网关实现电子邮件、手机短消息、即时网络短消息、电话(QQ、MSN、RTX等)、个人工作台待办事项区等多种消息传递方式。
⑥统一管理所有需公务处理的事件,以手机短消息形式通知用户。
⑦建设统一的消息发布机制,供各类应用调用,消息传递方式包括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办公助手等。
⑧通过与移动、电信、联通的网关接口实现手机、小灵通短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支持直接回复,支持短信并行发送;提供子号码服务。
⑨与现有的邮件系统无缝集成,为各业务系统提供访问邮件系统的开发接口包,支持邮件读写功能。
⑩与现有的短信平台集成,为各业务系统提供读写短信的开发接口包,提供开放公共接口给其他应用系统使用。
(18)资源整合和展现平台技术要求
资源整合和展现平台负责集成各类数据资源,提供跨平台异构分布数据资源访问及处理服务,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如访问公共基础数据集)。通用数据访问层可以处理任何类型的信息,需要访问数据库,只需调用同一个Web Service即可,而无须考虑后台的数据库类型和结构。由标准的Web Service来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包括结构化关系型数据库、文件、非结构化数据库、专有格式)分别进行处理。既为用户访问各类数据提供了统一的调用接口,又方便其他部件通过Web Service调用数据库存取功能,可实现调用方式与物理数据库的分离,以修改Web Service内部逻辑即可。
①在线分析系统技术要求
第一,维度与指标的组合展现,可以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放操作,将自己感兴趣的指标和维度拖放到右边数据区域中,以显示相应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双击来查找具体的维度。
第二,数据的汇总与深化,可以通过双击数据区的单元格来得到下一层的详细数据或当前层次的汇总数据。
第三,在显示数据的同时,为了便于对数据进行浏览分析,可以将显示的数据进行互换。
第四,用户可将当前的现实状态保存下来以便下次浏览或给其他用户浏览,在保存的过程中,可选择将该报表保存到其他专业中,并设置浏览该标志的人员。同时,用户可以设置该标志是否允许进行其他权限的操作。
第五,对维度成员的过滤,双击显示维度成员的列表框,即可在弹出的过滤条件,对话框中填写条件对所显示的维度成员进行筛选,过滤功能支持模糊、多条件和对代码的范围的过滤。
第六,对数据显示区中的数据进行过滤和排序,当鼠标停放在数据区的列头或行头的时候,可以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过滤或排序对数据进行操作。
第七,单位转换,双击单位,即可出现可转换的单位的下拉框,点选适当的单位后,数据则会做出相应的显示。
第八,图表显示,点击显示图表按钮,即可看到当前数据相关的图表,在数据区中可以单独显示图表或数据,也可以同时显示图表和数据。
第九,可以利用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利用簇状柱状图(条形图)比较不同类别数值的大小、堆积柱状图(条形图)比较某一类别的数值占总值的大小、百分比柱状图(条形图)比较某一类别的数值占总值的百分比大小等],用户通过点击鼠标右键来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
第十,将图表保存生成Excel和GIF文件。
②系统整合技术要求
第一,要求系统具备二次开发的可扩展性,把扩展系统的权利充分留给用户,使用户可以用一套自定义管理工具解决原来大部分的二次开发问题,无须大小问题均依赖于系统开发商。
第二,使用相关流程管理工具,用户可以实现直流、横流、分流、支流、环流、子流等工作流的信息流动方式,信息在流动过程中可以携带目前计算机所支持的任何类型的文件信息,而实际的工作流方式可以由用户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应用自行定义。
第三,对于用户深层次的电子政务应用需求和业务应用需求,作为一个基于信息交换平台的工作流平台,通过调用工作流服务,来实现流程运作,统一整个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流程。通过表单自定义来完成用户界面功能,而工作流服务可以完成业务逻辑和流程,整体运作不涉及系统底层源代码的修改,用户无须依赖开发商,自己能做到系统扩展。
第四,集成化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应能支持综合业务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行,支持原有应用系统的集成,支持定制工作流程,基于角色的工作界面,与安全支撑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无缝衔接,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应用支撑平台协同工作,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保证平台正常、可靠运行。
第五,二次开发接口及与业务系统集成,对于用户深层次的办公应用需求或者业务系统需求,可提供以下三个层次的二次开发扩展解决方案。并且这三个层次都不涉及系统底层源代码的修改,用户无须依赖开发商,自己就能做到系统扩展。
第一层(简单链接,集中授权),系统提供强大的框架定义功能,链接调用合法URL资源,把二次开发的模块功能集成在OA及业务系统的主框架中。进行权限管理,按需要设置该模块功能的用户访问权限。
第二层(采用OA工作流平台,整合业务数据和审批平台),通过业务和OA的集成,使业务的每个功能业务通过工作流,按照业务流程模式执行,改变传统业务系统按功能模块组织的形式,把业务中零散的功能通过业务流程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OA系统中可以调用业务系统的功能,在业务系统也可以调用OA的信息。
第三层工作流与流程再造BPR,提供一个基于工作流、可配置、可重构的OA及业务系统,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系统可自动对每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用户可以随时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领导可以对所有下属部门及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总,通过考核可以明确列出项目的完成情况,点击统计数字,系统可以将详细的任务清单列出,方便查询,点击某个员工(或用户)的姓名可以将汇总结果以饼图方式展现,方便、直观地体现工作业绩,还可以以图形方式展现整个统计结果;还可以统计得出工作内容;还可以列出部门(个人)工作的全部清单,方便查询,同样系统还可以以图形方式展现整个统计结果。通过对流程的统计功能,掌握工作进程包括按期完成比率、超期完成率、某个环节滞留时间比率、平均处理天数等,可以发现项目中有关流程某些环节的问题,实现流程的优化。
(19)系统运行环境技术要求
①服务器端全面支持Windows Server 2003/2008、Linux(Red Flag、Red Hat、Xterm)、Unix等操作系统平台。
②支持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MySQL、Access等数据库平台。
③支持IPv4、IPv6网络环境的平滑应用。
④能实现应用系统跨平台平滑迁移和升级。
(20)其他要求
①提供第三方测试机构的“负载压力测试报告”。
②系统应提供符合中文使用习惯的操作界面。
③系统验收之日起,3年内免费维护、版本同步更新、升级。
(八)远程教育的发展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试点、拓展、提高
1.远程教育的准确定位关系到面向干部教育的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党校远程教育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始终围绕党校教学的中心任务和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探索并开展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干部培训、党校教育工作。实践证明,远程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质能力、实现党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党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通过网络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党校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对现有模式的补充、修订和自我完善上,低水平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其原因在于,目前的远程教育模式基本上还属于传统课堂授课的网络延伸,尚未形成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和管理的有机整合应该产生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效应。按照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会议的要求,应该深入思考发展的新思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全党以及党校工作的大局出发,以对党的事业和党校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探索党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将远程教育作为开展党校教学科研、服务党校教学科研的一种特殊形式,并拓展为同传统教育方式并列的网络教育方式。这种定位绝不是否定或贬低传统教育的作用,相反它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成就传统教育模式无法实现的网络教育优势,形成干部脱产在校学习与在职在岗网络培训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党校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干部教育品牌。
2.干部教育中在职在岗网络培训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全国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在许多党校实现了与校园网络的对接,依托校园网开展干部培训远程教学网络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逐步配套。各级党校已经具备相关的物质技术条件来完成领导干部定期脱产集中培训任务,同步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广大在职在岗干部的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随着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广大在职在岗干部参加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关于网络教育所需的设备条件和带宽保障,除了乡镇基层,大部分机关单位的上网条件、网络带宽已经不成问题。采用在职在岗培训学习方式,使用工作电脑、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开展网络学习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关于网络教育所需的学习者基本素质要求,广大干部队伍具备政治上成熟、思想上稳定、文化上先进、知识上丰富、业务上精通的基本素质,这是不容置疑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具备了包括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等基本的信息素养。他们中的多数人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追求自我发展的动力,具有参与网络教育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的强烈愿望,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边工作边完成学业。他们中的多数人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学习的一般技能,具有参与网络教育双向互动协作交流的能力。显然,各级党政干部是通过远程教学网络接受在职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最优秀的服务对象和群体。
3.重视面向干部教育配套所需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和资源建设。一要加强远程教学内容的建设。重点是形成两个系列的教学内容,分别适应各级领导干部脱产进党校学习的网络培训系列教材(切实改变以往网络课程“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问题,加强针对性、层次性、时效性和实用性),适应在职在岗干部网络培训系列教材(分成不同专业、学科),相关课程设计既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党校优势和特色,又能彰显时政和满足不同类别干部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对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关于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共享性、个别性的特点,开发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员学习需要,采用传统面授课堂的网络呈现方式与个性化、交互型多媒体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办法,推进案例式、研讨式教学的开展,并逐步增强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关于网络教育的质量考核,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审核制度,制定网络课程实施的各类标准、条例来规范。二要加快党校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进度。党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努力造就远程教学网络学习的资源特色,要能适应各类培训对象的网络学习需求。现阶段党校教学资源库可以分为媒体素材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教学资源库建设涵盖的内容主要有: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视频资源;拟购置的参考视频资源;教学视频素材库;本校教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库;各类数字文献资料包括教材、教案、教参、大纲等;问题解答;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导航;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重视构建面向干部教育配套所需的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教育的服务支持体系。关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应着眼于充分发挥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信息开放性、资源共享性、教学模式多样性、学习自主性、研讨交互性的优势和特性。抓好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内容组织、网站设计、互动学习、教师支持、信息服务、技术保障、学习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统筹实施。促进党校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按照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获取最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关于网络教育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管理者、组织者应该变换角色认真思考,把自己当做参加网络学习的服务对象来应对,现阶段应提供的服务保障,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要提供详尽的入学指南,说明自主式学习如何报名、如何选择专业和课程,计划内班次如何在规定项目基础上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二是提供方便的学习指南,包括学习须知规范、学习教材保障、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进程服务、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提醒服务;三要提供细致的网络教学指南,涵盖教材自学指导、课件学习方法、网上答疑互动、网上讨论交流、网络模拟测试、网络资源导航、论文写作辅导;四是提供操作性强的咨询服务指南,包括网络咨询、邮件咨询、论坛咨询、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咨询、节假日咨询、跟踪咨询;五是周到的管理服务指南,党校远程教育是新生事物,参加网络学习一定会遇到学习者未经历过的许多困难,大量问题并不都会出现在学习中,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增强服务意识,尽快形成技术、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协同配合的支持服务体系。
5.重视适应远程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信息化素质的提升。远程教育的师资结构需要复合型知识人才队伍。党校远程教育服务干部教育需求的目标,决定了教师现存的单一专业知识结构很难满足需求。承担远程教育任务的党校教师不但需要掌握和使用网络教育技术,掌握适应信息化服务环境的教材组织和教学方法,还需要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才能为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指导和细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这就急需通过培训、进修、自学等方式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党校远程教育师资信息化素质建设要求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具有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对学习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远程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开发的能力、信息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装备、工具、手段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处理资源整合方法。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实践锻炼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才能达到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和信息化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为了加速这一进程,强调教育者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使教师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融会贯通。党校教师要胜任网络教育的重任,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接受网络教育的亲历和体验,感受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进程,领悟知识更新的途径和方法;二是体会远程教学网络学习中体现教师传统主体地位的知识传播已经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服务、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主导作用;三是党校教师上好远程教育课程,必须潜心学习,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知识积累,创新教育内容,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孜孜不倦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