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干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需求概述

本节对管理和技术层面需求内含的定位,侧重面是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以及继续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主要依据是对全国部分省级副省级党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汇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共性分析与抽象分析。

(一)信息网络的架构模式

全国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网三大工程,经过6年多的发展,许多省级党校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三大工程”进行科学的联通整合,创造出不同的网络架构模式,逐步实现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网的互联互通。

1.广东省委党校对“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广东省干部教育卫星远程教学网”“校园网”“省府大院网”“数字化图书馆”按照“天地连通、五网合一”的整合思路,与互联网对接,建成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和远程教学的信息化网络(见图4-1)。

图4-1 广东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和远程教学信息化网络体系示意图

2.重庆市委党校建成了包括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校园网、网络党校城域网“三网”,形成覆盖全市党校系统的干部远程教育信息化体系。其中,按照网络结构分类,“网络党校城域网”建成内、外两套网络。一是党校专用网络(内网),通过内网连接全市各区(市)县级党校,形成优势互补,构成“大党校、大网络、大队伍”的格局,以适应“大规模干部培训”的需要。二是在互联网(外网)建设远程教学平台,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获得任何所需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的需要(见图4-2)。

图4-2 重庆市党校系统干部远程教育信息化体系网络结构示意图

3.四川省委党校建立了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四川干部教育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实现中央党校卫星“天网”、四川干部教育“地网”和各县级党校“校园网”的“三网合一”(见图4-3)。

图4-3 四川省委党校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4.浙江省委党校及许多省级副省级党校建立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和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基本形成了“数字党校”的基础架构(见图4-4)。

图4-4 浙江省委党校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5.北京市委党校建立了校园网、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校园无线局域网、北京市有线政务网以及教学闭路电视网。

本小节列举的信息网络五种架构模式,均是各地党校根据本校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经过探索定位逐步形成的。各种架构模式都包含了远程教学网、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网为核心内容的信息网络总体框架。5种模式大体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建设的全省党校互联互通的省级远程教育网络,广东的实现方式是建设“广东省干部教育卫星远程教学网”;重庆的做法是通过构建“网络党校”的方式建设内、外两套网络:一套是党校专用网络(内网),构成“大党校、大网络、大队伍”的格局,以适应“大规模干部培训”的需要,另一套是互联网(外网)远程教学平台,均通过光纤网络互联来实现;四川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租用线路运营商虚拟线路的方式,使用远程教学播放设备和VPN网络接入设备构建起四川干部教育网,实现了与市县党校的光纤互连,信息互通。第二种类型是基础类型模式,与浙江省委党校的拓扑结构相类似,重点是深化应用,逐步扩大服务功能和领域。第三种类型是第二种类型的扩充模式,类似北京市委党校的校园无线局域网、有线政务网(与校园网物理上隔离的内网)以及教学闭路电视网的综合应用,各校的模式构成略有差异,在服务功能和发展的思路方面都有各自需求的特定内涵。以上三种类型的建设,第一种类型的三种模式实现的成本较高且运行的代价也不菲,关键要看远程教育的应用规模,否则系统的空转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必须尽快改变目前利用率还不高的状况,扩大影响力,创出省级党校远程教学的服务品牌。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是多数党校目前采用的架构模式,投资规模各不相同,发展的弹性较大,必须把握好继续发展的机遇,在实践和探索中创新。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继续发展的思路与规划

经历了6年多的发展历程,全国党校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粗具规模,进入“十一五”以来,各地党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展思路、制订新的发展规划,继续推进远程教学网、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网工程建设上新台阶。

1.浙江省党校系统提出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思路。一是建立全省党校系统虚拟专网,完成省委党校与市县党校的网络互联,抓紧制定省、市、县三级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逐步统一建设平台。二是市级党校要建立计算机教学用房,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并逐步建成功能较为齐全,覆盖全校主要办公场所、教学场所和学员宿舍区的校园局域网,并配备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资源采集设备,努力实现每间办公室有一台以上联网计算机,教研人员每人一台计算机。三是县级党校要争取每间办公室有一台接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计算机之间能够实现简单互联,有条件的党校要配备教学资源采集设备。

2.上海市委党校对基础设施的规划,提出建设全市党校系统网络,校园网主干系统要完成下一代网络的过渡和升级,通过采用新技术,整合和完善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结合应用的推广,逐步实现三网合一,并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管理水平,以适应更多应用系统运行的要求。同时发展无线局域网络作为校园网络的有效补充。实施中心机房的建设工作,使之成为党校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集成控制中心。

3.福建省委党校提出通过政务信息网专用通道构建面向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教育虚拟专网;通过公网构建面向社会的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虚拟网,并规划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在现有基础上拓展网络结构,建设以新的教学科研大楼为网络中心,以现有网络设备为备份中心,实现全校各汇聚层、接入层与网络中心及备份中心互通互联的冗余链路结构,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校网络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建立覆盖校内各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实现校园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同时拓展城域网的宽带接入,与互联网、教育科研网互联,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一个高速优质的数据通信平台。

4.江苏省委党校提出了包括干部教育网、全省党校门户网站、全面的数字校园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想。

5.规划建设中的深圳市委党校将数字化教学环境定位为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包括为传统教学方式服务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网上教学方式所需要的“虚拟”的网络教学环境,基础设施部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网络系统、语音网络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信息管理基础应用及其软硬件系统、机房工程等。

上述5家党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展示了“十一五”期间,相关需求和实现的配套措施。既有前瞻性的需求安排,也有整合配套的完善考虑,涵盖了干部教育虚拟网、门户网站、数字校园、数字化教学服务环境的建设思路和各级党校基础设施的配置策略。从党校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的层面大致勾画出新一轮发展的宏观前景。比较全国党校前一轮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相关安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