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健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体育概述

第一节 体育概论

一、体育的产生

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包括体育,都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本前提的。体育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考查它的产生要追溯到古代,因为那时人类已存在对体育的需要。但史前人类尚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对史前体育的产生进行考查,只能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收集到的各历史时期的文物进行研究,属于考古学研究法;另一种是利用现存的原始部落和部族进行考查,属于社会学研究法。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起源问题进行过许多研究,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现将两种主要的观点简单进行介绍。

(一)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全部生活和活动的基础,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所以体育也应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并认为早在生产劳动之前就出现体育的观点是唯心的。他们同时还认为:军事、宗教、卫生、教育等对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不是本质作用,其本质作用应是生产劳动。

(二)体育的产生是多源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体育的产生不是一源的,而是多源的。体育的产生来自于人类社会的两种需要:一种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种是人类的生理、心理活动的需要。

我们从原始人类的需要可以发现,原始人类的身体活动大致有:

• 为了谋生而进行的身体活动,如狩猎、捕鱼、农耕等;

• 为了防卫而进行的武力活动或技能,如攻、防、格斗等;

• 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活动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登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身体活动既不属于生产活动,又高于一般生活技能,如适应环境的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需要,以及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等。据《路史·阴康氏》记载:“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里滞著而多重缒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以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上述史料所记载的是“消肿舞”的产生过程,这种身体活动不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之中,而是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同疾病作斗争的生理需要。又据《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中所记的一段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当人的情感达到某种程度时,需要有一种动作表达来代替语言和感叹,主要表现在以舞蹈和游戏为主的身体活动,如原始人为了表达狩猎成功后的喜悦、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以及抒发内心的情感,往往在酋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舞蹈。人类的这种身体活动也不是来自生产劳动,而是为了抒发他们的欢乐之情,表达内心情感的心理需要。

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两种需要:一种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种是适应人的本身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需要)。

二、体育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萌发的体育,同样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完善,我们可将体育的发展分成3个阶段:萌芽时期的体育、形成独立形态的体育和渐成科学体系的体育。

(一)萌芽时期的体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也是体育的萌芽时期。原始人的生活条件非常严酷,思维很不发达,生产工具简陋,他们主要靠身体活动来获得食物、维持生存。严格地说,这些身体活动还不能称为体育活动,只能称为生活和劳动。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不可能有明确的社会分工,许多社会活动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原始社会的体育与教育、军事、宗教、医疗卫生、娱乐等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进化、发展。在原始社会,教育主要是一些生产技能的传授,而这些生产技能多是体力劳动,因此,体育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很难将教育和体育截然分开。体育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平等性、非独立性和直接功利性。在原始社会极其艰苦的劳动中,体育的娱乐和竞技性即使存在,也不是体育的主要特征,因为原始社会萌芽时期的体育更接近于一种生活技能教育。

(二)形成独立形态的体育

原始社会的瓦解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开始的,而奴隶社会的产生给社会带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产生了学校。只有这时,教育才有可能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分离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逐渐增多,一方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和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自从教育形成独立形态之后,体育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这时的体育已不再是过去萌芽时期那种简单的为生存而进行的生活技能教育了。如在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为培养统治人才,实施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其中,射、御即以体育为主的教育内容。在西方的古希腊,无论是斯巴达教育体系,还是雅典教育体系,体育都是其中的基本内容。例如当时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的教育规划中提出:“3~6岁的儿童在国家委派的教导员指导下进行游戏活动,7~12岁进入学校学习阅读、书写、计算、音乐和唱歌,13~16岁的少年进入体育学校从事专门的体育训练,17~20岁的青年进入青年军训团接受军事体操训练。”另外在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对其子弟实行骑士教育,内容主要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其中体育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体育逐渐形成独立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与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同时与军事、医学、艺术、宗教、娱乐等活动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体育正是在与这些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形成自身体系的独立形态。

(三)渐成科学体系的体育

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开始,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作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飞跃,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体育也正是在这一经济基础上,逐渐形成自身的科学体系。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之一——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明确提出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部分,并强调指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主张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启蒙运动的代表之一——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提出“体育乃是个人由童年到成年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19世纪,由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主义倾向,导致各国之间接连发生战争,刺激着各国军备的建设,认清了身体训练在军事中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上述3个主要原因,导致各国对体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产生了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的户外运动与竞技运动,并产生了一些体操家和一些理论著作,如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的古茨姆斯撰写了《青年人的体操》,被称为“社会体操之父”的杨氏撰写了《德国体操》。这些实践和理论以后逐渐传到欧、亚、美各洲。至此,科学体系的体育逐渐形成。

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的户外运动与竞技运动被称为现代体育的“三大基石”。

三、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2)狭义的体育是指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体育的组成

体育主要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3部分组成。

(1)学校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及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2)竞技体育是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3)社会体育是指以城乡居民为主要参加对象的,以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家庭、单位和社区为活动空间,以各种身体活动为内容而展开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