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鲁迅的“现役”状态
以上的讲解有点抽象,我想尽快进入鲁迅的著述。在我们阅读《野草》篇章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对我刚刚的讲解产生一些体会。因为鲁迅的一生,最主要的工作,也是他最吸引人眼球的工作,就是他的论战。他的杂文都具有强烈的论战性,而他论战的对手是多种多样的。时至今日,不少学者考证,鲁迅的有些攻击是不准确的,他的一部分批评显示他对对方有很多误解,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从1927年以后,一直到他逝世,他和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左翼作家之间也有大大小小的论战、冲突或者是紧张,包括和左联的一些作家。他逝世之前的最后一场论战,发生在他与当时要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国防文学战线的文化人之间。所以有人说,鲁迅的这场论战,使得原本有可能形成的广泛的文学家统一战线分裂了。如果我们去仔细阅读鲁迅本人在1936年临终之前写作的几篇论战文字的话,这个责任很难栽在鲁迅的头上,但是由于他这样的态度以及他的影响力,也确实间接地引发了一个后果,即在鲁迅逝世之前,他使得中国文坛内在的分裂状况在表面上呈现出来,因此变得可以辨识了。
于是我们就面对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课题——鲁迅真是一个可以被我们单纯化为具有政治正确意义的思想家和具有先锋立场的战士吗?如果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该怎么去理解鲁迅的立场?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已有的那些优秀的先行研究已经为有效理解鲁迅的立场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线索,就是把鲁迅从神转变成人。应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鲁迅研究所做的一件最了不起的工作,就是把他从神坛上解放出来,使鲁迅同样可以拥有作为人所具有的缺点。用鲁迅的话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所以鲁迅作为人有多少缺点,判断上有多少失误,其实并不是关键问题;要求鲁迅站在神坛上,要求他事事正确才是必须克服的问题。当然,这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考察一个时代的思想家,用“正确”来要求,是否真的是有意义的?更何况所谓“正确”的依据,在它被固定化之后,往往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意识形态标准,对于理解历史并没有什么帮助。
鲁迅在同时代的文化人当中恐怕是一个最激烈的斗士,他的激烈本身,是通过他的论战,通过他的各种杂文有效传递出来的特定时代情绪,而这种时代情绪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这个意义上,我开的书目中有一本书是竹内好的《鲁迅》,它不是包罗万象的,很多问题它没有处理,但是有一点抓得非常精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从始至终没有退出文坛的现役文学家,所以他的死是一个现役文学家的死。为什么鲁迅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并不是先驱者,他与混沌的历史共同曲折摇摆,始终没有让自己置身于历史之外。而先驱者则在自己的历史使命结束之后退出历史,或者说被历史抛弃,因此无法始终保持“现役”状态。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说明。
如果说鲁迅作为“现役文学家”一直坚持战斗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么,使他获得这种生命能量的时代情绪是什么?那是一种饱和的危机感。我不愿意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愤怒的情绪,因为它远远大于愤怒。而这样一种饱和的危机感只有在极端状态下才能够形诸文字,留给后世。这也可以解释鲁迅杂文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激烈的情绪,何以如此激烈。看上去他是针对具体个人而发的那些尖利的批判,其实是穿透那些论战对手,揭示出时代的危机意识。
《野草》在鲁迅所有的作品里面最集中地传递了这种饱和的危机感。这部散文诗集是1924年到1926年他在北京完成的二十三篇作品,最初发表在《语丝》杂志上,后来结集成册。这是一部写得非常精美的作品。不过我这次讲座只能处理《野草》的思想主题,关于这部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精妙之处,留待接下来讲座的老师们导读吧。
迄今为止,中外鲁迅研究的专家给我们留下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很多人认为《野草》表面上看是一部散文诗,实际上这是一部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哲学著作;日本的木山英雄、丸尾常喜先生对此都有很深入的讨论,中国的王得后、钱理群、汪晖等先生也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性的思考,我相信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野草》包含了鲁迅在他那个时代所思考的宇宙哲学和人的生命哲学,但是这些哲学命题并不是抽象的,它们鲜活地存在于经验世界之中,它们就是经验本身。我在这里所说的哲学虽然不能简单还原到西方哲学史那个意义上的哲学范畴,不过确实有某种相通之处。鲁迅的《野草》处理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每一个生命体都面对的那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鲁迅那个时代和我们今天的时代,表面形式固然完全不同,就其核心的内涵来看,却有着高度相通甚至是一致的特征——这些问题是无解的,在终极意义上它没有答案。鲁迅很真实地用没有答案的方式把无解的问题呈现出来,这就是《野草》。
鲁迅一生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他的履历非常简单。当然,即使在这么简单的履历中,我们也可以了解,有一些时代的大事件和他个人的小事件对他是有一定影响的。简单地说,他经历了辛亥革命之前清王朝覆灭、科举制度废除、他那一代人要进入新式的铁路学堂学习新知识、要剪掉辫子,最后去留学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好像很简单,但是对于鲁迅那一代人,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福泽谕吉的话说,却是“以一身经二世”的特殊经验,因为剪掉辫子,在那个时代其实相当于自己把自己的头砍掉,重新再来过。这是新生的开始,但是这个新生充满了无数不确定,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光辉灿烂的前景。鲁迅曾经写过,当他决定不再走旧式的科举道路而是投奔新学的时候,他母亲表现出强烈的悲哀情绪。这个历史瞬间里鲁迅的决断,并不是简单的“投奔光明”之举,而是投身于不确定未来的决心。
接下来一个大的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最初的成功以及后来的袁世凯篡权、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这一系列的过程鲁迅也是亲历者,尽管是有距离的亲历者,但那是他同时代的大历史。就他个人的经历来讲,比如秋瑾、徐锡麟遇害这一类事情对他的打击,和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著名的“幻灯事件”,这些对鲁迅个人心情上的刺激,大家都了解,但是不一定能够真切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它们。还有另外的一些更为个人化的经验,比如早年的家道中落、祖父下狱和父亲病逝等,使他直接感受世态炎凉的经历。后来他在东京要办《新生》杂志,大家看上去都劲头十足,一切都计划好了,到最后付诸实施的时候,许诺出钱的人溜号了,这个杂志就流产了。这样的事情对鲁迅来说,意味着他直接感知知识群体的不确定性与社会世态炎凉之间的关系,这个经验在后来他写作《野草》的时候,和他的孤独感是直接相关的。
当然还有另外更多的,既是时代也是个人的经验。比如他留学期间被叫回老家和朱安结婚,我们可能只是把这些事情作为一行文字来读,但是对鲁迅来说,这是他个人生命里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事件。还有后来兄弟失和的经历,在鲁迅个人的生命里留下的那些痕迹,如果是普通人,也许它最后就变成了八卦;但是在鲁迅那里,按照同时代人的说法,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所有这些事情刺激了他敏感的神经之后,构成了他的作品性格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底色。
还有一个和《野草》基本并行,或者说在《野草》创作开始不久发生的事件,就是“三一八惨案”。关于这个事情我不细讲了,同学们在中学课本里应该学过《记念刘和珍君》,这是“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关于这个惨案一系列论述里浮出水面的一角冰山,其实水面下的冰块远比水面上的要复杂得多。在“三一八惨案”之前,鲁迅就和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之间有很多冲突、矛盾,甚至为此把对方发的聘书寄回去,拒绝到女师大做讲师,最后因为学生的强烈要求,鲁迅才去那里任教。而在鲁迅与杨荫榆的冲突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结构。可以说,鲁迅与杨荫榆的冲突,是20年代初期他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与当时一些有欧美文化教养的文人群体之间冲突的一个表面化意象。具体说来,杨荫榆背后其实是有一群文人的,他们以《现代评论》周刊作为发声的主要阵地,所以也被称为“现代评论派”。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胡适、陈源(笔名陈西滢)、徐志摩等,他们有留学欧洲和美国的经历,受过自由主义教育,他们中的几个人对鲁迅的指责是非常严厉的,这中间也有很多小的风波,我略去不谈。我给大家念一段鲁迅在《坟》的《题记》里面的说法,就可以知道他当时的处境。他说:
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这些诱杀手段的当的。木皮道人说得好,“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我就要专指斥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