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何须:何必。
度:吹到过。
简析
这首诗歌展现了边塞地区的风光,是写景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写自己远望黄河,它的源头好像是在白云里面,也就是说黄河的源头在天上,这样的刻画把黄河的长与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勾勒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等到了第二句,从波澜壮阔转为了一座孤城,诗人通过“一片孤城万仞山”写了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把塞上孤城的壮阔和稀疏展现了出来,而这一句也是此诗的主要意象之一。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后面两句由单纯的写景,融入了声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带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玉门关一带是春风吹不到的啊!这里还蕴含了哲理,把我国地理的分界线也展现了出来,景色中蕴含科学,足可见古人的智慧。这首诗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自己的这种慷慨悲壮与西部地区的景色融到一起,情景交融。
背景
《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别离:离别,分别。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的是友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友人要向东走了,离开京城这个地方,诗人要送友人离去,于是来到东门给友人折柳送行。诗的前两句主要是景物描写,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它们在河的两岸,又何尝不是一种送别的列队的姿势?“东门”这两个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春季的别离显得更加的伤感,再加上杨柳本来就有送别的寓意在里面,所以说景物描写之下,渲染出一种浓厚的离别情绪,把离别的愁苦通过景物描绘了出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诗的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
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涣送别友人之时,具体创作背景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