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佚名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山有扶苏
先秦·佚名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隰(xí):洼地。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
且(jū):助词。一说拙、钝也。
桥:通“乔”,高大。
游龙:水草名。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
简析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国风·郑风》中的第十首,属于先秦时期郑国地区的民歌。这首诗描绘了男女约会的时候女子对男子的戏谑和俏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写出了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但是没有看到子都这样的美男子,偏偏遇见了一个小狂徒。“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是典型的起兴句。“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是女子调笑的话语。第二章和第一章非常相似,说“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写到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那样的好男儿,偏遇见了一个小狡童。“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是女生反复调侃的话。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这首诗出自少女之口,充满了天真、善良,整体上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
背景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对齐女文姜的讽刺之诗。
名家点评
〔清〕牛运震:比物点衬鲜泽,此以扶苏兴狂且,以荷华兴子都也,又此以桥松兴子充,以游龙兴狡童也。
〔近代〕陈子展: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犹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诗经直解》)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竹竿
先秦·佚名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籊:长而尖削貌。
淇:淇水。
尔思:宾语前置,思念你。
致:到达。
有行:出嫁。
瑳:玉色洁白,比喻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
傩:女子走路时有节奏的样子。
滺滺:河水荡漾之状。
简析
卫国的淇水在先秦时期是青年男女游乐的地方,所以当卫国的人们远离家乡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淇水。这首诗一共有四章,诗的主要内容是一名远嫁的女孩子脑海中的活动。第一章是女子回忆自己在家当姑娘时淇水钓鱼的乐事,她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游玩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呢?但是自己现在身在异乡,无法回去淇水钓鱼。第二章主要是女子回忆自己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她看到自己喜爱的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这时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第三、四两章则更进一步,现在自己作为远嫁女儿已经成为别人的媳妇,故乡亲人都难以见到,从而激起了对故乡的进一步怀念,从而表达出自己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的心情。诗人写“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第二章两句一样,采用了《诗经》中常见的重章叠句的手法,用来表示重来旧地。这时候,自己已经成为出嫁女,而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姑娘了,所以用“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来表现成熟少妇从容喜悦的样子,她终于回到了苦苦思念的故乡。然而旧地重游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吗?实际上三、四两章写的是女子驾船游赏故乡的想象,而这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背景
现在学者们大多认为《竹竿》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所做的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谁:古人口语,意即“谁”。阿,发语词。
冢(zhǒng):坟墓、高坟。
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
雉(zhì):野鸡。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飰(fàn):古同“饭”。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简析《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退伍,他在返乡途中所见与到家之后的情景。主人公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乡下的邻居,向对方询问自己家里还有何人。邻居直言不讳地说老兵家里只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了。主人公走到家门口果然看到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但是这就是自己的家,老兵用野生谷子做饭,用葵叶煮汤,然而汤饭具备,却没有亲人一同进食了。主人公伤心地走出大门向东方张望,泪水一滴滴地洒落在征衣上。全诗突出了老兵的形象,也着力刻画了“家”的形象。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揭露了当时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虽然没有着力刻画士兵,但是从一个老兵归家的惨象中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在那种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的凄苦人生。
背景
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名家点评
〔现代〕余冠英:这诗所写就是杜甫所谓“无家别”,杜甫那篇有名的《无家别》也受到这篇诗的影响。(《乐府诗选》)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平陵东
汉·佚名
平陵东,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
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
注释
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七十里处。
松柏桐:指墓地。
高堂:高门大堂,代指官府衙门。
顾见:回头看见。
追吏:逼索财物的官吏。
恻(cè):悲痛。
简析
这首诗写了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卖掉小黄牛凑钱来赎身的故事。全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事件是一位叫作“义公”的善良的百姓遭到了绑架。事情发生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义公心中充满了恐惧。自己身为一个良民,是谁要绑架自己呢?直来到高高的庙堂之下,他才敢相信劫持自己的竟然是官府。第二、第三节就正面写出了官吏们敲诈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官府胁迫他说,必须交出一百万银钱和两匹快马才能放人。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仅仅是交出两匹快马就已经相当困难了,要去哪里凑那百万银钱呢?可是他回头见到小吏跟在身后苦苦威逼,心中虽然悲痛,也只能无奈地让家人卖掉小黄牛凑钱来赎自己了!这首诗正面写出了官吏毫无王法,知法犯法,敲诈良民,无辜百姓只能倾家荡产。这是对贪官暴吏劫夺民财、残害百姓恶行的控诉,揭露了当时社会之黑暗。
背景
据考证,《平陵东》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乐府诗,相传是翟义的门客所做。
名家点评
〔现代〕徐中玉、金启华:这是一首叙事诗,情节虽颇简单却又起伏,叙述似平淡而实奇崛,能在关键处画龙点睛,发人深省,冷峻的叙事中寓有褒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去者日以疏
汉·佚名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释
疏:疏远。
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
但:仅,只。
犁:一种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
摧:折断。
白杨: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
还:通“环”,环绕的意思。
故里闾:犹言故居。
因:由也。
简析《去者日以疏》以全诗的第一句为题目,一开始“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互为错综,相辅相成,说死去的人因为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活着的人因为离别却是时间越长就越感到亲切。作者出了城郭以后的所见所想,全都与一去一来、一生一死相关。埋葬死人的“古墓”显然是一个人的最后归宿,但是死人也还是难以保全,因为他们的墓被平成了耕地,而墓边的松柏也化成了禾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两句将坟墓旁边的各种事物仅仅归结到“白杨”上,突出了“萧萧”的感觉。结尾二句“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饱含着作者的无限辛酸,一个人身逢乱世,羁旅天涯,固然有返回故乡的心思,却找不到回家的路!整首诗都洋溢着浓浓的思归故乡而不得的悲苦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找不到人生出路的迷茫。
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名家点评
〔清〕朱筠:“说至此(‘萧萧愁杀人’句),已可搁笔。”“末二句一掉,生出无限曲折来。”“此二句不说出欲归不得之故,但曰‘无因’,凡羁旅苦况,欲归不得者尽括其中,所以为妙。”(《古诗十九首说》)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驱车上东门
汉·佚名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注释
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最北头的门。
陈死人:久死的人。
杳杳:幽暗的样子。
潜寐:深眠。
寤(wù):醒。
年命:寿命。
更:更迭。
度:超越。
被:同“披”,穿戴。
简析
诗的开始写主人公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的树木,不禁悲从中来,便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两句写所见、抒所感。墓里有死了很久的人,如漆黑的夜永不明。其萧条景象也依稀可想。于是作者由墓上的树木想到墓下的死人,用整整十句诗诉说,说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而最后一句,主人公又说不如寻欢痛饮美酒,穿着绸缎锦衣快乐地度过眼前。这首诗用直抒胸臆的形式,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名家点评
〔现代〕余冠英:这篇反映乱世都市市民的颓废思想,从汉末到魏晋,这种意境在诗歌里是最普遍的。(《乐府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