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对后代诗人影响很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岩扉:山岩相对,好像门一样。
幽人:诗人的自称。
简析《夜归鹿门山歌》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怀诗。开篇两句“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在傍晚江边的所见所闻。这时候天色已晚,幽僻的古寺中传来了阵阵钟声,沔水口附近的渔家急于归家,在作者看来出现了阵阵喧闹。第二联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写出了渔人各自还家,自己也回到了鹿门。第三联写“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自己所在的鹿门中树木被暮霭笼罩,呈现出一种朦胧迷离之感。谁知道山月一出,整个暮霭消失不见,树影反而变得清晰起来。这时候诗人开始忘情地攀登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是说这里没有任何干扰,只有禽鸟树木为伴,自己要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夜归鹿门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希望隐居的情怀。
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此诗为昔人所甚赏,尚非孟胜场,作手自辨。(《王孟诗评》)
〔明〕高棅:浩然作《鹿门歌》,其本象清彻闲淡备至。(《批点唐诗正声》)
〔明〕钟惺:幽细之调,得此一转有力(“余亦”句)。(《唐诗归》)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注释
林卧:林下高卧,这里指的是隐居。
物华:自然风光。
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神仙的名字。
金灶:一般指道家炼丹的炉子。
简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孟浩然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全诗的第一联“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说诗人本来隐居在山林间,一揭开睡觉的帷帐就能欣赏到山中的美景。这是诗人当时最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第二联“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写的是梅道士派遣了使者来邀请我前去赴宴,诗人自然非常开心。第三联“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描绘了梅道士居处的环境:房里炼丹的炉火刚刚点燃,屋外的桃花也正在盛开。最后一联“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写出了作者和梅道士两人开怀畅饮,并且相互祝愿对方能够健康长寿。可以说这既是作者自己内心的愿望,又很符合主人道家人的长生追求。总的来说,全诗恬淡自然,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背景
此诗当作于孟浩然隐居襄阳时期。
名家点评
〔现代〕邓安生:全诗由愁至喜,由喜而醉,一路写来,感情变化的脉络一目了然。作者又多以写道家的术语和典故入诗,切合梅道士的身份,又微含向道之意。(《孟浩然诗选译》)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岁暮:年终。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青阳:指春天。
永怀:悠悠的思怀。
虚:空寂。
简析《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归隐后的诗作。首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写自己不准备在朝廷的宫门前发表个人见解了,就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三、四句具体地写出了自己失意的原因。所谓“不才明主弃”是一句具有反语性质的诗句,说因为自己没有才能才使得君主弃我不用。“多病故人疏”则相对委婉,说自己因为多染病痛,所以朋友才会和我疏离。后边两联“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写自己的白发渐渐地增多了,岁月催人慢慢老去,而一年也过到了年底,新春又要来了。自己心怀愁绪,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只有那月光映照着松树的影子,窗户上呈现出一片空寂。可以说夜晚的迷蒙空寂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落寞惆怅融为了一体。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
背景
大约在唐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第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名家点评
〔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新唐书·文艺传下》)
〔南宋〕王之望:孟浩然在开元中诗名亦高,本无宦情,语亦俨淡。及“北阙”“南山”之诗,作意为愤躁语,此不出乎情性,而失其音气之和,果终弃工明主。(《上宰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