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端方与我国近代文化教育
端方(1861—1911)满姓托忒克氏,字午桥,满洲正白旗人,号陶斋,居直隶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光绪八年(1882年)时,由荫生考中举人,入仕从政,因参与百日维新活动,在变法失败后险遭重处。
时人指端方为北京旗下三才子之一,对于盲目滥杀“洋人”的“义和拳”,他也有清醒的认识。端方在陕西护理巡抚任上曾严厉劝诫军民说:“尔等须知谣传之说,万不可恃;恍惚之术,万不可恃!……兵祸之烈,万不可肇;昭理君子,从今绝口不谈,安分良民,亦复束身自爱。……士农工商各安各业。”他认为“拳民练习身技,不畏枪炮,乃是呓语,绝不可信。而与国为敌者,在边海入犯之洋兵,不在内地寄居之教士”,当接有圣旨允许杀戮外人,端方反而示饬要一概保护,还致函教士说“一日有我,即一日无事”。为此引起一些将领、官员说他“抗旨不遵”,拳民也撰揭帖说“端不端,方不方,八月十五杀端方”。由于端方严禁聚徒拜师、借端起衅,防止滥杀教士、教民,所以陕西虽然也发生了三起杀人放火的教案,但全省普遍平静无事。慈禧、光绪由京一路惊恐西逃,他们与随行诸大臣到达陕西行宫,了解到这里虽然曾遭受旱灾,但政治、社会均较平静安全,可以在西安驻守下来处理多项紧急国务,君臣也都理解并肯定了端方明智而富胆识的政治才能,这为端方此后获得清廷诸大臣的支持,慈禧对他的不断提拔、重用,开启信任的大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与张之洞等奏请清廷废科举、广兴学堂。同年7月16日,清廷发布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上谕,表明求治之殷切。载泽、尚其亨、李盛铎前往日、英、法、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德、奥匈、俄、意,分两路踏上学政行程。1906年夏,五大臣返国,8月26日载泽上奏《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同一日,端方上奏《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要求积极脱离专制政体,“取任人而不任法者,一变为任法而不任人”,施行宪政下的依法治国。端方所编《欧美政治要义》一书,后世认为此乃中国立宪运动的重要著作。作为晚清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他认为“东西各国之富强莫非发源于教育”,由此其任职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兴学办教的贡献。
创办幼儿园
端方认为强国之道“以兴学为急”,他认识到教育要从幼小着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他在武昌寻常小学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904年正式命名为武昌蒙养院。当时蒙养院初创,师资奇缺,教师(那时称为保姆)多从日本聘请。武昌蒙养院请有三位日本保姆,还由户野美知惠兼任湖北省立幼稚园园长。招收适龄儿童共80名,学制一年,每天课业三小时,学习谈话、行仪、游戏、乐歌、读方、数方、手技七项。服装、图书、物品由院方提供,但不负责伙食,凡符合条件者全部免费。1905年,端方在湖南巡抚任内又创办湖南第一所湖南蒙养院,委任冯开濬为院长,聘请日本人春山雪子、佐藤操子为保姆,招收4~6岁的儿童。
“蒙养”二字为中国的传统说法,“蒙以养正”是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当幼儿智慧启蒙之际,就施以正面诱导,开发其智慧,树立其良好的习性,促使孩童将来成才。
1903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把蒙养院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段。同年又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对蒙养院做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该院所设七门课程的内容与目的:
1.谈话,分修身话和事物话。前者谈“做人之道,须浅而有趣,如孔融让梨、孝经故事;后者由教师简单讲解生活中接触到的事和物的名词和意义,如:好、坏、水、火、狗、鸡等,令孩子自然有所感悟”。
2.行仪,选择有趣的或正确的行为动作让孩子们模仿。
3.读方,用单张画片识字。
4.数方,学习认数和加减。
5.手技,通过堆积木、拼版、纸织、纸折、纸剪、缝取、画方,锻炼儿童思维与手工能力。
6.乐歌,如伴以歌舞可培养美感、滋养性情,若配合体操既健体又训练节奏效应。蒙养院对乐歌极为重视,称“化育之宗也”,“凡立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
7.游戏,分个人自由玩耍和众儿童合同游戏,促使童心愉快活泼,养成儿童爱众乐群的协作精神。
1907年长沙另一间私立周氏家塾幼儿园设立,上述两个幼儿园于辛亥革命后停办。1912年,湖南官立蒙养院更名为省立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幼稚园,在长沙古稻田重建。
创博物馆和动物园之先河
端方一生爱好古玩和艺术品收藏,他收藏面较广,诸如青铜器、金石、字画、碑帖、古印、古砖、湘绣等兼收并蓄。其收藏之广、研究之深颇受文物界瞩目。他陆续著有《陶斋吉金录》和补充的续录,还著有《陶斋藏石记》。端方藏石中,有汉代按日照测定时间的测景日晷、延熹土圭、天监井和涌金井井栏,墓志如皇甫麟、司马景和,古碑如《曹真碑》《休碑》。与他共同参与整理拓印研究的有当时的知名学者况周颐、李明经和龚锡龄等人。龚锡龄记有“所录碑文一点半画悉依原字模拟”,“良宵雅坐,时亦商榷,是非稽合同异……喘汗相属,盖公政事之余,勤勤著述概如此尔”,如实表述了当时的情景。所著《陶斋藏砖记》两卷中收入的皆为汉代罪人墓地砖铭,共117块。据此考证,墓志铭汉代就有了,否定了认为墓志铭起源于颜延之说,也批驳了顾亭林的源于南朝之说。每砖均附有考释文字,对砖文的书刻,端氏论证了古文字的演变,可见用功之深。
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的文物,著有《泰西各国金币拓本》。端方被推认为私家藏石著录碑文的第一人。其所收之古碑、残经,大都为前所未见、未曾著录者,史料意义重大。
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原属元明时期海王村,清康乾时这里成为京城古籍典章文物市场,多代鼎盛,1917年曾改建海王村公园。园中有一座楼,端方为了与爱好金石碑刻的人便于交流切磋,同时向大众展示文化知识,曾在此楼办了“端氏博物馆”。这间私人博物馆较张謇在南通办的博物苑为早,应该是中国第一座博物馆了。
1907年,清政府将皇家三贝子花园改为农事试验场,向公众开放,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端方建议在此园东部增设动物园,并由他负责向德国购进数十类130多只野生动物和禽鸟,增加国人对多种动物的直感和认识。笔者幼小时就读北平市二龙路小学,每当儿童节由老师带领前往此园游玩,同学们常在大象、狮、虎、长颈鹿、猴子等大小动物前流连停步,比看植物、花草开心得多。为满足游人的喜好和需要,农业试验场地大都被动物占领,现在北京动物园规模品种已属全国之最。
发展华侨教育 开办暨南大学
端方从欧洲归国,途经南洋了解侨情和商务,受到当地华侨商人和华侨学校师生的列队欢迎。端方对当时华侨寄人篱下的命运深表同情,也感受到海外华侨的爱国之情。端方关心华侨子弟的教育问题,“知华侨教育之不可缓”,因之召见各埠华侨“劝其就地兴办学堂,培养子弟,并诫其勿染外洋习气”。清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多次派官员赴南洋调查学务,并在师资和资金上给予帮助。1906年,学部特派前随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参赞官钱恂为南洋学查委员,派学部专门司行走董鸿炜为陪同成员。钱、董二人于1906年秋抵达爪哇,了解到当地虽创办了不少学堂,但由于师资和教材均感不足,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华侨父老仍有送子弟回国读书的愿望。钱恂当即向学部申报,还致电两江总督端方,请他主持办学。端方赞同钱、董之议,即奏请朝廷:建议设立学堂,而且“自当官备食宿、妥为照料”,“嗣后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地侨民,如有愿送子弟来宁就学者,并当一律收取,以宏教泽而系侨情”。清廷准其所奏,于是端方委派江南提学使陈伯陶负责此事,由两江总督府学务处任职的郑洪年参与侨生接待工作。此后,郑洪年曾两度主持暨南校政,一任暨南学堂首任堂长(庶务长)和国立暨南大学第一任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华侨教育家。陈伯陶建议用“暨南”做校名,“暨南”一词源自《尚书·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寓意为:中华的优良道德风尚和文化,可教育、辐射、传播到四面八方。1904年,清政府任命的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兼南洋学务大臣张振勋(新加坡著名华侨商人)到达槟榔屿后,发动当地华侨绅商创设中华学校,也曾赠光绪皇帝御题的“声教暨南”的匾额及《古今图书集成》一套。而端方平日笃嗜金石、书画、古文,对此名与办校宗旨及生源特点均相符,也避免用“华侨”“侨生”等词以致产生隔阂或疑虑,所以欣然同意选定此名。经过筹备,校址定于南京薛家巷(今汉口路)妙相庵,该地址居南京城中央,鼓楼之南,唱经楼之北,诚为得天独厚之学府。端方指定每年从江海关税中筹拨5000两作为日常开销,列入计划。随着生源的增加、学堂规模的拓展和改制为中学,日用支出建设费用增多,端方奏请朝廷说,回国就学的学生原籍大多是福建、广东两省,所以他建议学校经费增加,并由闽海关和粤海关分担一部分。在他的主持下,因为经费充足、建设校舍、添置仪器设备、增加学生,暨南学堂的水平与规模更加提高发展了。
1903年3月23日,暨南学堂正式开学,首批侨生21人,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端方与21名侨生及全校教职工合影,端方坐在正中。暨南学堂创办后,端方继续关心学校的发展,身体力行,不时轻车简从来校视察,促使学堂摸索一套针对侨生的教育管理办法。侨生一般年龄仅十三四岁,远离父母且生长在海外,在语言、风俗习惯、知识水平、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有一时难以适应之处。端方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精选师资,为延聘人才煞费苦心,教师大都为饱学之士,其中有举人、秀才,也有留日、留德归国的教师,保证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其二,因材施教,按侨生各自的特点与水平,编不同班组补习或授课,侨生多体健活泼、爱好运动,学校专设篮球场、足球场、秋千、铁环等运动设施,以利其身心全面发展。其三,生活上关怀备至,规定对侨生学费、食宿费一概豁免,对患病者免费治疗,另发有冬夏两季制服。端方在南京马路上乘车遇到侨生时,经常停车邀请他们上车同行。他告诉侨生,如毕业时成绩优秀,将予重奖或官费出国留学。他十分注重侨生与家庭和学校三者间的关系与沟通。其四,严格管理,除上课外,对自修及宿舍均按规章要求检查。
端方要求依中华传统文化对侨生进行修身养性方面的教育,陶冶其情操,组织课外活动,如练习书画、开展足篮球校际比赛,组织游览名胜古迹,练习诗词,增加历史知识。由于学堂逐步正规化,教学颇有成效,在海外华侨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多埠闻风而起,很多愿选取汉语合格的学生送宁就学。至宣统元年(1909年)6月,学生已增加到167人,因经费所限,端方奏请朝廷将学校规模限定为500名,足额不再增收,学校仍分中学与高小两级。辛亥革命爆发前,除了一小部分转入陆军学堂以及其他学堂外,在校学生共有240人,大多数来自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半岛、檀香山、旧金山等处。
端方调离两江总督时,赠送每位学生端方肖像一帧。端方创设暨南学堂,确立华侨政策,教育华侨青年,足令后人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