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在布满车辙的道路上,挤满了周围乡村的农民,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川流不息地向德国的一个城镇维登堡涌去。在维登堡市场的中央,大名鼎鼎的红衣主教特策尔已搭起了一个讲坛,上面树起了一个带有教皇像的大十字架。绣着金钱的天鹅绒软垫上放着几份证书,证明他是经教皇本人授权的。讲坛旁摆着一个橡木做的钱柜,两个表情木然的僧侣在看管着钱柜。
原来,罗马教皇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借口,正派手下人分赴德国各地出售所谓的“赎罪券”。
很快,讲坛周围已挤满了农民和市民。特策尔开始演讲了:
“孩子们,上帝是仁慈的,他在尘世间的代表——教皇陛下,派我来这里为你们赎罪。”
“人类犯的滔天大罪一天有多少?一年有多少?一生有多少?真是无穷无尽,罪人要在炼狱中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可是靠这些‘赎罪券’,你一次就能终身免除全部惩罚。”
见人们半信半疑,主教又干咳了几声,继续说道:“请把购买赎罪券的钱币投到这个柜子里来吧!钱币落入钱柜,‘丁当’一响,你们的灵魂就可以从炼狱跳上天堂!”
一些虔诚的教徒听了主教的话后,哆嗦着从口袋里摸出钱,投入钱柜。他们小心翼翼地收好“赎罪券”,指望着死后灵魂能进天堂,不再受罪。
可是,也有人在悄声议论:“胡说!我们可不能上当!这是骗钱的把戏!”
“按他的说法,上帝岂不是太贪财了!”
这是发生在1517年4月一件事。到了这一年的10月31日,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聚集起了更多的人,他们不是来做弥撒的,而是来看教堂大门旁边贴出的一张文告:
“关于赎罪券的效能……”有人大声念着,“……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丁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教皇贪婪爱财的欲望……”
“教皇在一切富人中是最富有的人,他的钱比伊朗高原米底国王的还要多,为什么他自己不出钱造教堂呢?为什么要穷苦百姓筹集募捐呢……”
每念完一条,人们便齐声叫好:“好啊!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教堂里的神父挤进人群,看到文告的作者署名“马丁·路德”,他立即去向主教报告此事。
马丁·路德1483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他幼年在教会学校受教育,后进入爱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路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学校里就得了“哲学家”的外号。后来他又进入神学院学习,1512年被委任为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路德从小就信仰基督教,曾在修道院做过修道士。
一次,路德因事到了罗马,他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高级教士生活的奢华,没想到圣洁之地会那么肮脏。他对罗马作了这样的描述:“如果有地狱的话,那么罗马就是地狱,基督徒愈接近罗马,就愈变坏。”
从此,路德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基督教进行改革。
路德在家乡看到主教们出售“赎罪券”的丑恶行径,更是义愤填膺。他劝告人们不要购买那骗人的玩意,可还是有不少人受骗上当。马丁·路德思索再三,决定拿起笔作武器,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这张《关于赎罪券的效能》的文告,这份文告共有九十五条,所以又被称为《九十五条论纲》。
《九十五条论纲》一贴出来,人们争相传抄,精明的书商又将它印成小册子出售。不到一个月,路德的小册子就传遍了整个西欧。人们开始对教会神权进行反抗。
论纲公布之后,买“赎罪券”的人明显地少了,人们对教会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教皇慌了神,决定收买路德。他提出只要路德收回论纲,他可以封路德为红衣主教。路德拒绝了。
教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派教廷驻德国的特使、红衣主教卡叶坦劝说路德,要求路德承认错误,放弃自己的观点。但不料路德滔滔不绝地引用《圣经》中的话为自己辩护,卡叶坦被驳得无话可说。教皇十分恼怒,准备把路德抓起来。路德闻讯后,连夜躲到了一个安全的场所。
第二年6月,在维登堡大学二百多名手执武器的学生护卫下,马丁·路德来到大城市莱比锡,与教皇的神学家们展开一场公开的辩论。只见路德手捧《圣经》,目光坚定,直截了当地指出:“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他也犯过错误。他当年把捷克的神学家胡司判为异端就是错误。我相信上帝,但不相信罗马教皇。”
“人的得救不在于参加不参加宗教仪式,买不买‘赎罪券’,而决定于对上帝的信仰!”
“真理的根据,不是教会或者教皇的意思,而是《圣经》。”
马丁·路德的一席话把在场的听众彻底地征服了。莱比锡辩论过后,德国上下产生空前反响,不但是广大的百姓,而且连一些贵族、诸侯也对路德的观点表示赞同。
教皇怒火中烧,他派人颁布诏书,限马丁·路德六十天之内悔过,否则就革除他的教籍。对一个修道士来说,这是最严厉的处罚了。但路德却坚定不移地说:“我坚持我的观点,决不后悔!”
六十天很快过去,期限到了。这一天,在路德住所前面的大街上,聚集着维登堡市的许多市民和学生,他们高唱圣歌向路德表示支持。马丁·路德环视了一下围拢的人群,激动地说:
“一百多年前,捷克的胡司教授,为了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搜刮教徒钱财,被教皇判为异端,用大火活活烧死。现在,同样的命运又落到我身上。但是,我相信上帝、相信真理,我决不会妥协!我要把这不公正的诏书,当着你们的面烧毁,以表达我对教皇的抗议!”
说完,他果真把教皇的诏书点燃烧毁了。广场上沸腾了,人们激动不已,高举双手尽情欢呼。从此,马丁·路德成为德国宗教改革的著名领袖。拥护路德主张的教派就称为“新教”,以区别于罗马教皇的天主教。
后来,教皇果真开除了路德的教籍。但是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马丁·路德的思想犹如一支火炬,引导人们摆脱封建教会统治的黑暗。
马丁·路德又做了些有意义的工作,他花了十年时间把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从此,德国人可以更清楚地读懂《圣经》的原意,不再受那些教士摆布了。他又穿上修道士的袍服,在维登堡各地传道,向人们传播新的宗教思想。
1525年,路德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与修女保拉结婚,向中世纪的教士独身习俗挑战。马丁·路德于1546年去世。友人送他的挽联这样写着:“你是学生的良师,教会的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