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里,经常有成群的人簇拥着,观赏一幅少妇的肖像画。她那优美、端庄,发自内心的微笑,猛然看去,给人一种柔和和温馨的感觉;当你一看再看,走近画像仔细瞧时,又觉得她的微笑是那样的神秘和深邃。长期以来,这幅肖像画一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抓住了观众的心,使人浮想联翩。它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达·芬奇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律师。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达·芬奇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达·芬奇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律师,但是,达·芬奇特别爱好绘画,时常到街上去写生,邻居们都称赞他是小画家。十四岁那一年,全家来到了佛罗伦萨。在达·芬奇的一再央求下,父亲把他送到一个艺术工场去学艺。他的老师就是这个艺术工场的著名画家和雕塑家维罗基奥。
起初,老师只让他学画鸡蛋。达·芬奇按照要求,每天对着鸡蛋画,画了一天又一天,他有些不耐烦了。他问老师:“为什么老是画鸡蛋呢?”
维罗基奥告诉他:“画蛋可不简单呀,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鸡蛋,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或者照射的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同了。这是绘画的基本功,这可以训练手和笔,让它们熟练地服从大脑的指挥。”
达·芬奇豁然开朗。从此,他刻苦练习绘画的基本功,绘画技巧突飞猛进。
不久,维罗基奥接受市政厅的委托,要完成一幅《基督受洗》的油画。在画两个天使时,他对天使的造型犹豫不决。这时,达·芬奇要求试一下。结果他把画面上的天使画得充满了灵性。作品展出时,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维罗基奥画过的最好的人物造型,维罗基奥非常惭愧。据说从此以后他放弃绘画,只是专心搞他的雕塑去了。
终于,达·芬奇结束了十年的学徒生活。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对几何、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在野外观察写生,晚上在灯下埋头读书学习。一次,达·芬奇为了了解人体,特意买下一具尸体。在地下室微弱的灯光下,他一边解剖,一边做笔记。
1495年,达·芬奇为米兰的一个修道院制作壁画《最后的晚餐》。这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画面讲述的是,耶稣在餐桌上,对他的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话音刚落,全场震惊。餐桌上坐着的十二个门徒,有的大惊失色,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感到绝望,有的则想为自己申辩。只有一个门徒神情紧张,身体后仰,右手紧握着钱袋。他就是收受统治者三十块银币后,将耶稣出卖的叛徒犹大。在犹大的背后,是黑暗的阴影。而在耶稣的背后,却是开启的窗户,一片阳光照射进来。犹大的卑劣形象与耶稣的庄严、肃穆、泰然自若的神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达·芬奇对邪恶的憎恨和对真理的赞美,在这幅名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创作《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达·芬奇通常在拂晓时分就来到修道院,爬上脚手架,在墙壁上辛勤地作画,直到暮色降临才停止一天的工作。他的绘画速度很慢,常常要对前一天画好的部分不断地进行修改。为了寻找可供参考的模特,他有时几天不能动手。修道院副院长以为他工作拖拉,便去向米兰大公告状。当大公找达·芬奇问话时,他回答说:“这幅画还有两个头像没有画好,一个是耶稣,很难从人间找到这样神圣的仪容来做模特儿;另一个就是犹大,他的叛徒嘴脸很难表现。如果副院长催得太急的话,我只好照他那副尊容来画了。”
大公听了哈哈大笑,并没有责备他。就这样,这幅画整整画了四年才最终完成,现在,这幅画还在那家修道院的墙上。
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这是一幅人物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也是达·芬奇的好友。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这之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让模特能微微一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或雇小丑在她旁边表演,想方设法地引出女模特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微笑似乎在她脸上一掠而过,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画家画出了蒙娜丽莎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一直把它留在自己身边。直到他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花了一万二千里弗(法国金币名),才从达·芬奇弟子那儿买下它,从此它被收藏在法国的艺术宫殿罗浮宫中。
达·芬奇的晚年,在米兰工作了十七年,后又到过威尼斯和罗马。最后他在法国定居,成为法国国王的宫廷画师。
晚年的达·芬奇把自己一生在科学和绘画上的经验,加以整理,写成了五千多页的手稿。这些手稿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学科,简直就像一座巨大的宫殿。
1518年,达·芬奇的右手不听使唤了,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这是他长期劳累的结果。此时的达·芬奇只能在床上仰卧了。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法国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