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柏拉图与《理想国》
柏拉图,是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有着富裕的家境、堂堂的仪表和健全的身体,因为他头大肩宽而得了“柏拉图”这个绰号。柏拉图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二十岁时,他拜六十二岁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为师。柏拉图对苏格拉底衷心敬佩,惟命是从。像众星捧月一样,他和其他的同学围绕着圣哲苏格拉底,穿行于大街小巷,逢人发问,辩疑解惑,传播智慧。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在他生活的时代,雅典的全盛时期已成了远去的彩云。长时间与斯巴达的争霸战,使雅典一片混乱和动荡。十八岁时,柏拉图曾穿上戎装,征战沙场,但最后惨败的却是雅典。这使得全雅典人包括柏拉图在内都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失望。
为什么曾经是那样强大的雅典会日渐衰落,连遭败绩呢?柏拉图多次与苏格拉底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祸根就是雅典的民主政体。在这种制度下,未受过教育的、容易冲动的群众抽签轮流执政,一些政客、阴谋家肆意挑拨离间,群众受他们的影响,随意举荐、罢免甚至处死统治者和将军,其结果是祸国殃民。
柏拉图深为老师的高论所折服。但他们都没想到,苏格拉底为了这些“高论”,把性命都搭上了。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
恩师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更加痛恨民主政体,他发誓要寻找一种最理想的国家。于是,他开始环游古希腊人所知的世界,先后到过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克里特等地。
十二年以后柏拉图回到雅典,此时的他已经博学多闻、满腹经纶了。不过,他仍然承认苏格拉底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导师。他决定向青年们讲述苏格拉底思想,其实是借苏格拉底之口宣传柏拉图主义。为此,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的公园里开设了一个学园。
在学园里,柏拉图授徒讲学,同时著书立说。柏拉图学园是当时雅典的最高学府,许多富家子弟前来就学,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的一个。
柏拉图一生写了四十篇著作,大部分被保存下来。其中《理想国》是他的代表作,此书以对话体形式,借苏格拉底之口,描绘了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王国。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理想的国家必须先要有理想的人。
怎样算理想的人呢?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感情和知识。一个理想的人,他的欲望、感情应受知识的指导。而在国家中,也应当由最有知识的人来领导。谁最有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是哲学家。他认为,哲学家成为国王,能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国家乃至全人类都会永无宁日。
如何培养统治者呢?
柏拉图认为,婴儿一生下来,就要作为国家的财产把他们集中起来培养。在最初的十年要以体育为主,首先把身体练好。这种身体的训练应是非常严格的,只许吃不加任何佐料的烤鱼肉,不能吃点心。这样培养的孩子以后就不会生病。
但孩子身体强健还远远不够,还要使他们有温和的情绪,这就要用音乐来熏陶,但不应用靡靡之音。具体用什么音乐应由音乐家来选择。在音乐之外,还要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信仰。
在这种最初级的培训中淘汰下来的人只能做普通劳动者,而及格的人再经过十年教育和训练,包括身体、思想、品格等方面,接着进行第二次筛选,落选的就去当兵。
但怎样使落选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其命运呢?柏拉图认为,这时就要给他们说明,这是神把他们造成了不一样的人。他们中的部分人是用黄金造成的,是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另一部分人是神用白银造成的,其职责是保卫国家,最后一部分人是神用铁或铜造成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用劳动来供养前者。他认为这三种人应该各安其位,各从其事,服从神的安排。
接着,对第二次筛选出来的及格者进行深造。这些人已满三十岁,智能发达,思想成熟,此时可教他们哲学,使他们思想贤明,作风干练,具有领导者的风采。
当他们读完五年哲学课程后,还要进行社会实践,也就是到社会上去工作,经受种种诱惑和考验。这段时间长达十五年,期间再进行一次筛选。剩下的都是些“精英”了,从政的准备工作才告一段落。这时“精英”们已年届五十,将登上国家统治者的宝座。但统治者不许有私产,他们要像士兵一样,共同吃住。国家中所有的男孩都是兄弟,所有的女孩都是姐妹,生下的孩子都是国家的财产。家庭的取消也取消了财产争夺的根源。国家中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这也是柏拉图梦想中的人间天堂。
当时,曾有人对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能否实现提出疑问,对此,柏拉图回答说:理想的东西不一定就能实现,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不好,正如一幅极美的美人画,人可能长不了这样美,但谁又能说它不好、不美呢?柏拉图所鼓吹的理想国家,实际上就是贵族寡头统治下的斯巴达。他想在雅典建立斯巴达式的统治,以对抗雅典的民主政治。
柏拉图对他设计的理想国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曾不顾高龄,渡海前往西西里岛的叙拉古进行讲学,试图说服该国的国王试行一下他的主张,但却被该国政府逮捕,拍卖为奴。幸遇朋友慷慨解囊,他才得以赎身,返回雅典的故乡。
以后,柏拉图在他的学园里继续讲授哲学,著书立说。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上客观唯心论、先验论的鼻祖。他认为在物质世界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只有理念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获得这种知识的唯一办法是靠回忆。这种回忆知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才能的人,如哲学家之类的人才具备。由此,柏拉图得出了最后答案,理想的国家“应该由贤人和智者来统治”。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参加了一个弟子的结婚喜筵。宾客们饮酒作乐,声音嘈杂。这位八十岁的老哲学家感到有点吃不消了,他便退到旁边的房间小睡片刻,但竟一睡而长眠不醒,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