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要开心,便不是虚度
柔软也是一种力量
我跟室友的生日只差三天,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年的生日一起过。于是,我们约好下班后去超市购买食材,然后回家做火锅吃。
买海鲜的时候,老板不让挑,说怕顾客把虾头弄断,影响销售。
室友坚持要自己挑:“我会非常小心的,保证不会把虾头弄断。”老板絮叨着:“我们担心有些顾客爱占小便宜,所以都不让挑的。”室友脸色难看,不耐烦地说:“行了,再磨叽我不买了。”老板依旧不依不饶地说:“还有,你们不是专业的,不会拣,会把虾弄坏的。”
室友一怒之下把袋子一扔,不买了,还把老板数落了一顿。我赶忙把她拉走,劝慰说:“算了,算了,消消气。”
她一路上跟我抱怨:凭什么卖家这么说她,她看上去像是占小便宜的人吗?最后忍无可忍地去投诉。
而我心里想的是:至于吗?
室友经常因为动怒而失眠。我劝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会影响身心健康。她说,没办法,自尊心太强,从小就是三好学生,不能容忍任何人说她不好。她还说,若是她错了,怎么罚她都认,若不是她的错,她说什么也要讨个说法。
她说,她大学期间跟多位同学吵过架,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脾气也很暴躁,经常跟同事起争执,现在好多了。
我笑问:“是真的好多了,还是同事摸清楚了你的脾气,故意绕开,不再去招惹你?”
她苦笑着说,大概是后者。
我很了解她,她就是想争一口气,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可是这种倔强、不服输,往往害人害己。
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记吃不记打。于是我们慢慢地变得小心谨慎,避开一切可能绊倒自己的石头,躲开所有像蛇一样的井绳,以为这样就可以远离伤害,万事大吉。可正是这种如履薄冰的心态,让我们变得愈发矫情、脆弱,由此产生了莫名其妙的自卑心、多疑病、尴尬症。
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你就能在心里琢磨很久,怀疑对方是不是指桑骂槐;你不敢轻易表达观点,害怕言多必失;你不敢讲笑话,害怕别人不笑,令你尴尬;你跟别人一言不合就老死不相往来,还美滋滋地自以为这叫气节,叫有骨气。
你认为这样泾渭分明才算活得通透,事实上,这只会让自己的格局越来越小。
电视剧《欢乐颂》里,我最佩服的不是高情商的樊胜美,也不是高智商的安迪,而是表面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的曲筱绡。
事实上,大多数人眼里的“女神”都有一颗看似高冷的玻璃心,她们恨不得随时昭告天下:“我缺乏安全感,一定要善待我!”而曲筱绡不同,她没有“公主病”,一点儿也不矫情,相反,她很放得开,能屈能伸。她一个千金小姐,为了谈成项目,不但能陪客户吃饭、喝酒,还能对客户做到笑脸相迎、随叫随到。
谈恋爱时,赵医生当着她朋友的面嘲笑她笨,她也不计较。一开始,她跟安迪有误会,后来因为有事需要安迪帮忙,她便主动提着水果篮去道歉,果断示弱。
无论是跟邱莹莹还是跟樊胜美,不管与她们之间有多少误会,闹得多僵,只要她想和解,她就能让邱莹莹主动拥抱她,让高傲的樊胜美发自内心地对她说谢谢。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算不上漂亮,胖乎乎的,也谈不上有才,但是她的异性缘特别好。有的女同学就很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就像关雎尔不解地问安迪“曲筱绡哪里好啊?赵医生怎么就偏偏喜欢上她了”一样。
这位女同学最大的特点是自来熟。当然,不是那种没轻没重地随便搭讪,而是不管在什么场合她都不拘谨,显得自然大方。即便是刚认识的人,跟她相处也不会觉得紧张、尴尬,反而非常轻松、愉快。
这,就是能力。
我见过很多和男朋友闹别扭的女孩,不管在什么场合,一生气脸色立马就变,一句话也不肯说,蹲在地上不肯走,不管对方怎么求饶、道歉都没用。
我也曾故意将男朋友打来的电话挂掉,让对方花一晚上的时间把我哄好。彼此都很疲惫,最后分手了。
你处处玻璃心,对方就需要小心谨慎地跟你说话,生怕哪一句惹到了你,从而让你胡思乱想,又引来几天的冷战。
这样的你,谁不怕呢?
可偏偏有些人只在乎眼前的得失,非要争一时的输赢,宁愿丢了西瓜,也不肯放下手中的这一粒芝麻。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室友就是这样,宁可打乱自己的计划,也要争下这口气。
现在的我懂了,自尊心不是一种摆设,不是掐着腰争论不休的姿态,不是长在一言一行里的气焰,也不是你说了一句难听的话,我必须要回复一句更难听的话来击垮你的斗志。
我跟室友说:“你不是秋菊,不必什么事都要讨个说法;也不是梁山好汉,不必一言一行都要讲究气节。”
知名主持人谢楠说:“只要有人给台阶,我立马就下。”是啊,给台阶一定要下,任性之前要看看有没有人惯着你,惯着你的人,会不会一直都在。
现在的我学会了主动道歉。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感情上,我都可以真诚且温柔地跟对方说一句:“不要生气了嘛,人家知错了!”
工作能让你赚到钱,感情能让你得到爱,在这两件事上,何必非要分出青红皂白呢?况且很多事原本就不分对错,结果才最重要。
舌头是软的,牙齿是硬的,人老了,牙齿都掉光了,唯有舌头还在。有时候温柔的性格既可以保护你,又不会让你轻易伤害别人。
年龄这个数字有多可怕
过年的时候,表妹翻出舅妈的一条旧裙子,试穿之后觉得不错,便打算穿到学校去。舅妈说:“这条裙子多显成熟啊!”表妹说:“成熟点儿好啊,回去我还要学学化妆呢!”
我的一位女同事经常被送水的大哥称呼为姐。她愤愤不平地说:“他看上去那么老,凭什么管我叫姐呢?真的比我年纪小吗?”有一次,她实在忍无可忍,逮住送水的大哥问:“你多大年纪?为什么管我叫姐?”对方一脸无辜地看着她说:“这不是尊称吗?”
大学期间,我们广播站高年级的同学喜欢称低年级的同学为“孩子”,而那些“孩子”也很知趣地叫着学姐或学长。可能我的情商比较低,一直认为年纪差不了几岁,直呼其名就挺好,还未涉及尊老爱幼时,哥哥姐姐这么叫着反倒显得生分。
年纪越大,年龄这个数字就越让人敏感。倘若你按部就班地毕业、恋爱、结婚,成为“辣妈”或“奶爸”也还好,但那些到了一定年纪且自认为不着急找对象的人,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眼光高一族。
打开微信朋友圈,很多人不是发些修得认不出样子的结婚照,就是批量上传孩子的日常生活照。同学聚会上,大家从以前的谈理想、谈追求,变成了现在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那些已经结婚的人,开始围追堵截你的感情生活。公司里,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热心的同事,争先恐后地给你介绍相亲对象。家里,父母一边催你抓紧婚姻大事,一边抱着别人家孩子不撒手。你不由得百感交集,就像小时候必须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你要向所有人证明,你有能力,是个正常人,够懂事、够孝顺。
当然,面对这些窘况,男生还能打着“先创业后成家”的旗号继续寻觅几年。而女生……室友跟我诉苦,现在最怕回家,家里人三句话必提催她找对象。
我一直羡慕到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的人,这种同步的社会节奏会满足你与生俱来的安全感。可是,理想跟现实之间除了需要努力之外,求之不得的那部分,又该怎么办呢?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经过社会的磨砺,慢慢地,你说得少了,听得多了,你开始害怕找不到一个聊得来的人。
你怕自己说的话对方听不懂,也怕对方说的话自己不感兴趣,更怕自己宁愿藏在心里,给电台节目发短信,在秘密软件上记录,也不愿跟对方倾诉。你不怕跟对方促膝长谈,或是一点点解释,就怕把话掰成了渣,对方还是不懂。你不怕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就怕不被认可、不被理解,孤芳自赏、孤军作战。
年纪大了,很多方面都变了。从问“这东西好吃吗”到“这东西吃着健康吗”,从问“你爱我吗”到“你能跟我踏踏实实过一辈子吗”,从盼望“等我长大了……”到设想“当我老了……”,从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见好就收,从为了一个人遍体鳞伤到还是爱自己最重要,从敢想敢做到害怕接受挑战,从大展拳脚、昭告天下到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一天深夜,我的一个演员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大学时的女朋友结婚了,新郎并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但可能是适合过日子的。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对生活妥协,不奢求能得到什么,唯愿不会失去拥有的。
年纪大了,你不怕被骗,怕的是阅人无数后,连真话也半信半疑;不怕飞蛾扑火、敢爱敢恨,怕的是做什么事都习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怕遇到对手时杀伐果断,怕的是遇到了真心待你的人却无意中伤害了对方;不怕遇到的人不对,怕的是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等不起的人;不怕爱过、痛过、绝望过,怕的是留下“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这样美到令人心碎的遗憾。
年纪大了,你曾经看得很轻的东西忽然变得沉重,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磕了、碰了、掉了、碎了。你曾经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忽然不那么在乎了,觉得它可有可无。
岁月真的那么可怕吗?
外公现在七十多岁,他整天坐在沙发上回忆过往,动笔手抄一份份回忆录和家史给儿女们,却没有几个人细细阅读。
我中学时也写过很多本日记,只是从未翻过。我只相信这辈子,只在乎此时此刻的感受,甜了就笑,疼了就哭,喜欢的就去追求,相爱了就在一起,想得到什么就通过努力去争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希望都把握住。当你行动了、尽力了,即使结局不尽如人意,也一定会无怨无悔。
我想,那时的你在岁月面前,会因为有着无与伦比的从容而美丽。
只要开心,便不是虚度
很多人一辈子都过得小心翼翼,不敢涉险。读小学的时候,每次数学老师提问,我心里明明有了答案,却很少主动举手,总是等到心里确认答案完全正确,没有纰漏,才有勇气举手回答。
老师跟我妈说:“你女儿做事太谨慎了,只要她举手,要么答案一定对,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只要灵光闪现便立即举手抢答问题的同学。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回答错了,也没什么难为情的,回到座位上赶忙重新计算,另想对策。来得及就再举手回答一次,赢得起,输得起,屡败屡战。
可我做不到这样,我总是耻于答错后的尴尬,会瞬间脸红,所以我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儿差错。
后来我才发现,大家都忙于计算和思考,没有人会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回答问题的同学身上。对与错本身并无大碍,大家只是在期待一个正确答案,至于这个答案是谁给出的,其实无所谓。
我们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因而紧张、小心,可事实上,别人很少花时间去关注你、质疑你、嘲笑你。
从小到大,长辈为了保护我们,教育我们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后来我们懂得了“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成长的路上愈发小心翼翼。所以,越长大,胆子越小,牵绊越多,在意的东西越多,害怕的也就越多。
小时候,我因拔电视插头被电了一下,一直心有余悸。后来好一阵子见到电源都躲得远远的,更别说碰了。直到现在,手机充完电,我要把插座的电源按钮关掉才敢去拔插头。家里的电器坏了,我妈去修,我在一旁紧张得像一只刺猬,说什么也不让她碰。
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道听途说,我们慢慢地知道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危险,于是处处小心,绕开它们,防患于未然。
长辈还告诉你,不要跟抽烟、打架、不爱学习的孩子一起玩耍,会被带坏的。后来,我们遇到一些行为夸张的人都习惯性远离,生怕影响到自己。
对人对事随时保持理性,评估风险等级,甚至还把它运用到感情上。怕没有结果,便不去开始一段感情;怕不能长久,就不敢深陷其中;怕被拒绝,索性装傻不开口;怕告白失败连朋友都做不成,宁愿假装只是朋友。
为了躲避未知的荆棘和苦难,我们像鸵鸟一样逃避。
想得总比做得多,还没开始行动,就先把自己难倒了。幻想出一个苦难的国度,把自己置身其中,再想象出无数洪水猛兽,越想越难,越难越怕,然后给自己一个放弃的理由,自以为很理智、很明智,实际上不过是自欺欺人。
给别人讲道理时总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自己却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明天的事谁也预料不到结果,自己却未卜先知似的往糟糕的一面想,既不甘心,又缺乏勇气。
有一个姑娘说:“我不甘心毕业后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到家乡的小城市,可是我又没勇气出去闯荡。我怕孤单,怕碰壁,怕年纪大了不好找男朋友,怕父母的反对和担心,怕出去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我只回复她一句:“你这种状态过一阵子就好了,慢慢地就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觉得还不错,但是再过一阵子你还会出现这种状态,尤其是当你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
这是无解的,很多人就是这样,在没勇气和不甘心之间挣扎、痛苦,一辈子也未能改变这种状态。
我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私信:“阿紫,你说怎样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呢?”“怎样才能迅速看清一个人呢?”“能不能让自己变得通透一点儿不受伤害呢?”“二十几岁的年纪应该做点儿什么?怎样才能少犯些愚蠢的错误?”
这些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都想从我这里寻得一条捷径,急于摆脱现状,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总想着怎么去提高效率,于是在书店翻阅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人生必读书目,以及《做到这十点,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功者每天会自问八个问题》这类文章。而我的书架上,至今还摆着高中时买的崭新的《卡耐基演讲与口才》。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节约成本,以达到最佳效果,成为一个聪明人。可是何为聪明人?周末的早晨,起床洗了个澡,然后出去健身,出了一身汗;健完身,累得像狗一样,回来却跟朋友出去大吃了一顿。上午刚洗完的车,中午就来了一阵暴雨。刚给小狗洗完澡,带它出去遛了一圈,它高兴得满地打滚,弄了一身泥。
其实,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推倒、重组的过程,所以怎么过才更充实、更健康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总共不过三万多天,却有很多人因为懦弱、胆小而不去开始,拒绝努力去改变,一味地绷着、忍着,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
我最近在重温电视剧《寻秦记》,琴清明知道因为时空不同,项少龙终有一天会回到现代,但还是选择跟他在一起。不管这场缘分能持续多久,不管他走了以后自己会多么难过,至少此时此刻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是开心的。结局反而是项少龙为了琴清留在了那个时代。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谁又可以预知未来呢?与其把时间用在犹犹豫豫上,不如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有短短数月,也是真实的幸福,你只需去珍惜、去感恩。所以,千万别因为害怕受伤害、害怕结局不完美,而放弃有可能出现在你身上的美好。你要知道,浪漫本就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并不是理性可以主导的。
人生赢家往往都是修来的
在不懂爱的年纪,你对爱情的理解大多源于所见所闻和幻想。那时候,你相信一见钟情,相信言情小说里“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式的爱情,也相信电视剧里“完美男人独宠平凡女孩”式的爱情。
有过感情经历后,你会深刻地体会到,很多恋人都曾轰轰烈烈地相爱过,可最后依然屈服于现实,分道扬镳。
你发现真爱就像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很低,但总归比不买彩票的多了一些希望。越是口口声声抱怨再也不相信爱情的人,可能越是在爱情中陷得深。
2013年,有一部特别火的韩剧叫《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男主角都敏俊是400年前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他拥有惊人的视力、听力和移动速度,最不同寻常的是,他几乎不会变老,一直保持着年轻英俊的样子。
如果你和都敏俊这样的男人相爱,会觉得幸运吗?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满脸褶子,他却英俊如初,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到时候世人会如何评价?
在大众的认知中,我们遇到困难时容易妥协,所以有没有真爱,遇没遇到真爱,把没把握住真爱,这是三件事。很多人不是没遇到,而是中途放弃了,或者没有好好把握,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地说,遗憾也是一种美。
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一档节目中聊过自己的爱情。他对妻子一见钟情,为了和生长在美国的她正常交流,他疯狂地学习英语,然后把每个月的工资都用来买电话卡打越洋电话。在克服了语言障碍,经受住异地恋的考验后,他终于抱得美人归。他的毅力不仅让自己成为世界冠军,在感情上也是赢家。
你想赢,就要尊重对方的天性。大多数男人喜欢安静一点儿的氛围;而大多数女生则追求热闹、浪漫的生活,多少有点儿黏人。
你愿意给他一些相对独立的空间,尊重他的生活习惯和处世原则,而他愿意为你成为体贴、温柔、浪漫的“暖男”,这就是相互妥协,妥协的基础是爱。
年轻时谈过几次恋爱,你才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情,想和谁组成家庭。可这个阶段,大家的三观和习性早已养成,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你想彻底改变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的改变,只不过是对方因为爱你而妥协。
歌手张瑶说,新婚后她极其不适应,比如,老公洗脸时会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而她有洁癖,受不了这种行为。于是她找老公谈,但她老公说这事避免不了,她只好每次在他洗完脸之后把水擦干净。
演员蒋勤勤说,她老公刷牙的时候会开着水龙头,她在一旁很心疼哗哗流走的水。她唠叨一次,老公就关一下,可下一次还是会一直开着。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把控制水的阀门拧到最小,他再用水的时候,水流小了,她心里也就舒服了。
类似以上这些问题,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家庭中。有的人会不停地抱怨,甚至为此大动干戈。我们说细节打败爱情,人人都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经不起总为鸡毛蒜皮的事斗嘴,时间久了会伤感情,男人嫌女人唠叨,女人嫌男人不长记性。
理解的基础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适当地引导对方,彼此配合。有些话对方听了觉得刺耳,你就换一种说法;有些行为对方觉得别扭,你就换一种姿态。只要你爱眼前这个人,想跟他好好走下去,就不能拒绝成长。智慧的人永远在用头脑推动感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我们谈恋爱、步入婚姻都是人生的第二次发育,我们要勇敢地从自我中走出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体验。
我的外婆外向且粗心,外公内向而细腻,这正是我们说的互补。可是你要知道,互补的另一层含义是对立,所以很多时候你看不惯对方的做法,自然就会有分歧、有争吵。
每次外公较真儿的时候,外婆在一旁就当作没听到,不生气也不记仇。她知道外公就是那个脾气,对事不对人,让他把事说出来,他心里就舒服了,这事也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外公从不吃鸡肉,外婆却很爱吃,外公会去超市买鸡腿给她,看着她吃。外婆不吃鱼,外公却很爱吃,慢慢地外婆将就外公的口味,现在也开始吃鱼了。
妥协不是单纯的忍让,而是一方先做出姿态,另一方予以配合,做出改变。如果两个人谁也不让着谁,都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一旦发生问题,两个人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何避免问题的发生,或者找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人在睡觉的时候会无意识地选择最舒服的姿势,做人也是这样,选择可能只是一瞬间完成的,行动则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除了少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大多数的人生赢家都是后天修成的。比如,想要魔鬼身材,就要放弃美食,利用闲暇努力健身。
如果你想要美满的爱情,幸福的家庭,那你就得想想,你能为爱人做些什么、做哪些忍让,以及如何促进彼此的成长。
谁能逼你将就
有一次逛夜市,看到有人卖烤肠,突然怀念起大学的时候,每天早晨买一张饼、一根烤肠、一个鸡蛋,把烤肠和鸡蛋卷在饼里,外加一杯豆浆作为早餐。
大学毕业后再也没吃过烤肠,于是按照老规矩,问老板有没有烤得久一点儿的烤肠,最好是有裂口的。老板找了找,说没有,然后劝我:“很多人都不喜欢烤得太久的,你看,现在的火候正好,来一根吧。”我笑了笑,摇摇头走开了。其实心里想:别人的口味跟我有关系吗?为什么大众的口味一定要强加给我呢,这就一定是对的吗?是最好的选择吗?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类似的对话。
比如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人很热心地给我推荐异性,苦口婆心地劝我说,这个人特别好,在单位的口碑也很好,人既本分又老实,等等。
找对象又不是评先进,找的是爱人又不是老实人。如果你非要给我举例子说:“你看身边有很多人,结婚的对象都不是最爱的那个,而是最适合的那个,过得也蛮好啊!”那我也仅仅是听听而已。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女生,大学毕业前一直单身,从没谈过恋爱,毕业后回家相亲,没过多久就顺顺利利地结了婚,成为大学同学里结婚最早的一位。
你会很惊讶,从出生以来,我们跟同龄人就像是在进行马拉松比赛,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比年薪,以及比谁先结婚,然后让下一代继续比……但很少有人比谁更幸福,因为幸福只能靠自己感知,它没有标准。
跑在前面经验丰富的人未必赢了终点,而先到终点的人未必赢了人生。
换作是你,你可能会去相亲,愿意多接触一些异性,也能接受慢慢了解。说不定相处久了,了解多了,就有感情了呢?
事实上,当你面对一个没有感觉的人,每次聊天都是没话找话,谈论的话题你都不感兴趣,离不开买房、装修、未来孩子教育等现实问题时,你会不会有那么一刻失了神:这样追着、赶着步入婚姻,未来一定能好起来吗?
你终于跟同龄人缩短了差距,摆脱了该死的大龄“剩男”“剩女”的标签,可是真的就幸福了吗?这样的结果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你想找一个硬性条件相匹配、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人生,可是如果你觉得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品,那就不要走相亲这条路。
大部分人都会在一定的年纪结婚,你只要稍微晚一步,父母一定会催,亲戚、朋友、同事都会替你操心,帮你张罗。当你到了一定的年纪时,大家就开始劝你: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
真的是你要求高吗?怎么才算要求不高呢?他们一定认为你想找一个外表漂亮、工作体面、家庭背景相似,最好还能买得起车子和房子的对象。
然而,那些迟迟未婚的人在乎的不是这些,他们只是想找一个聊天时可以不用硬着头皮找话题的人。
大众口中的将就是说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所以不要对别人有那么高的要求。没错,脾气好的人,往往窝囊;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人,往往偏执、霸道。心思细腻的人,往往多疑、小心眼儿;过于专一而理性的人,往往木讷,不懂浪漫情调;特别浪漫、会用情话主打“暖男”气质的男人,心里往往同时存在好多女人,他对你好,对她、对她们可能也很好。一个人的优点会附带很多缺点,当你接受他的优点时,是否考虑过一并接受他的缺点呢?
他有很多缺点,笨手笨脚,所经之处东西叮叮咣咣地掉在地上,甚至站着打电话都能摔倒。他经常乱丢东西,生活用品经常找不到,钥匙要配好多把,手机经常不小心切到静音,动不动就没电。可是他爱她,很爱很爱,无论多困也陪着她;每次吵架无论错在谁,他都主动承认错误,主动哄她开心;他想办法克服自己的粗心大意,尽管效果并不明显。她也会经常跟他生气,可是她愿意在接受这个人好的同时,一并接受他的那些缺点。
如果你认为这是将就,那么这种将就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包容,是伴着一些酸、一点儿苦喝下去的甜。你可以为一个人变得更加宽容,这是对所爱之人的善意妥协。
可如果别人口中的将就,是让你改变自己的口味,是与别人的选择对比后再选择,是降低自己的标准,是背离自己的想法与初衷,是对生活的妥协,是对自己的妥协,是找一个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就那样不冷不热地过下半辈子,你愿意吗?
将就,是对爱人温柔的慈悲,不是对不爱之人的妥协,就像爱是克制,但克制的是自己,不是爱本身。
时间,只会对症下药
慕小姐正是奔三的年纪,母亲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她不得不踏上相亲之路。
男生是一位高中老师,大她两岁。第一次见面前,两人先通过电话联系了一段时间,每次男生要求见面,慕小姐总是各种推脱,因此男生心里既着急又忐忑,在介绍人那儿告了一状,最后消息传到了慕小姐母亲的耳朵里。
母亲急了,对慕小姐进行了一番“爱的教育”,她很无奈,也无法反驳,只好硬着头皮去约会。
第一次约会,地点是男生早就预约好的一家西餐厅,他不但订好了位置,还在网上点好了套餐:醒好的红酒,一盘水果沙拉,一份牛排,一碟西点,外加一份披萨。
他先倒了一点儿红酒,尝了一口说,不凉不好喝,让服务员上了一些冰块儿。牛排摆在中间,他让慕小姐切一块,慕小姐急忙说:“我减肥,你吃吧。”
他用不惯刀叉,又向服务生要了两副筷子。红酒加冰,用筷子吃牛排,这大概是慕小姐吃过的最难忘的一次西餐了。
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慕小姐根本不想去了解他,自然也没问什么。大概是因为对方请客不好意思,慕小姐并没有提前离开,就坐在那里一直陪他聊工作,内容不涉及任何个人私生活。
终于熬到离开餐厅,慕小姐想借此别过,但他坚持要送慕小姐回家。可到了慕小姐住的小区楼下,他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说就打车离开了。到家后,他发了一条信息告诉慕小姐他到家了。
过了几天,他又打电话约慕小姐吃饭,慕小姐说:“在我公司门口见吧!”
他说:“还是在商场门口吧,不然我还要多走一段路。”
那天下雨,慕小姐打着伞,拎了一大包笔和练习本。碰面的时候,他转身要坐电梯,并没有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慕小姐叫住他,伸出手把东西递给他说:“这些笔和练习本给你的学生用,你拿着吧。”随后又说:“上次是你请客,这次我请你,咱们吃焖锅,你看好不好?”
到了餐厅,找好座位后,男生很主动地拿起菜单,直接点了一份组合套餐,然后很肯定地对慕小姐说:“你放心,这份组合套餐是这家最好吃的。”
服务员问:“有辣汁跟酱汁,能吃辣吗?”
慕小姐可是无辣不欢,立马点头说:“能——能——能!”
他却对服务生说:“还是要酱汁吧。”
慕小姐不吃牛蹄筋,男生点的鸡翅又没几只,慕小姐不好意思都吃掉,只吃了一只,然后吃了点儿配菜。他还以为慕小姐是为了减肥,很热情地说:“你就多吃点儿菜吧!”
买单时,慕小姐掏出钱包,他在一旁剔牙,装作没看见。吃完饭出来,他在餐厅楼下就跟慕小姐分开了。
第二天早晨,男生兴奋地给慕小姐发信息说:“你给我的笔真好用。你那里有红笔吗?我需要。”
慕小姐哭笑不得,才见了两次面,这人也太实在了。
这期间,慕小姐给他发信息,都是隔好久才能收到回复,他要上课嘛,可以理解。可他经常是上午发一条,下午回一条,晚上再发两条信息,从没有发过结束语,也没有发过“晚安”之类的话语。他发的信息几乎没什么内容,通常是:“你现在干吗呢?”“今天都干吗了?”最后再问一句:“你猜我今天干吗了?”
他继续约她出来吃饭,但是慕小姐真心不想再跟他吃饭了,只好婉言拒绝。他很急迫地说,他刚买的房子正在装修,很想让慕小姐帮着一起出主意,一起装修。他母亲说,要按照婚房标准装修,这样就不用等结婚时进行二次装修了,防止劳民伤财。
在电话里,慕小姐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该铺地板还是地砖,慕小姐觉得地板比较好打理。他反驳说,其实都一样,只是她看不出来罢了。二是客厅要不要打隔断,他坚持打个隔断变成三室一厅,可慕小姐认为客厅大一点儿比较好,现在连厨房都是开放式的,不要破坏格局,两室一厅暂时够用。他又给否决了,说她没见过房子,不是她想的那样,非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就如同之前吃饭一样,慕小姐到底能不能吃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征求过她的意见了,但决定权在他手中。
慕小姐只能客气地说:“这只是我的想法,人与人的想法肯定不同,毕竟是你的房子,你拿主意就好了,我没意见。”
第三次约会迟迟没来。他憋了好几天,终于发来一大段信息,意思是,他很诚心地想跟她交往,想让她帮着装修房子,但她的表现很冷淡,让他很不开心。
慕小姐立刻解释自己很忙,有空一定帮着参谋,希望他有什么想法直接跟她讲,千万别再到介绍人那儿告状了。
她也曾试着说服自己,再等一等吧,跟他熟悉后,关系可能会好一些。他也说,等熟悉了就给她讲讲他的过去。然而,每次两人刚聊得有点儿兴致,他就消失了,经常冷场。他解释说自己最近很累,晚上经常握着手机就睡着了。
有一次,慕小姐以为两个人终于沟通好了,就发了几条比较长的信息给他,但他只回复了一个“嗯”字和一个笑脸表情图。
慕小姐实在没办法再跟他继续相处下去了,截图跟妈妈诉苦,潜台词是:老妈你看,聊不下去真的不怪我。
有一天晚上,他发信息说:“刚才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你回家的时候带伞了吗?没被雨淋着吧?”
慕小姐握着手机寻思:为什么下雨的时候不打电话问她带没带伞、要不要接她,直到下完雨之后问呢?是不是就想听她说没打伞,淋雨了,然后好发一句“多喝热水”?
这种马后炮的事还发生在慕小姐生日的当天,因为刚认识不久,她就没好意思告诉他自己过生日,怕他买礼物、请吃饭。慕小姐原本以为他不知道,未承想QQ邮箱有好友生日提醒。晚上下班前,他在QQ上给她发消息说“生日快乐”,连一个电话都没打来。慕小姐心想:怎么也应该送我一张电子贺卡吧?
很多人说,大龄单身青年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才被剩下。有的人是完美主义者,要求高,不想将就;有的人不体贴,不会照顾人,不懂事;有的人浑身都是缺点,认不清现状。然而,这真的只是年龄问题吗?
在《爸爸回来了》节目中,王中磊的小儿子威廉跟奥莉一起玩的时候,特别会照顾她,凡事都征求她的想法,在一旁帮着她,陪她玩,像一个小“暖男”。要知道,当时威廉还不到十岁,可有的人活了三四十年,依然不懂人情冷暖。我认为,情商的高低与年龄无关。我见过快五十岁的人依然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时常好心办坏事,心直口快得罪人。
那个高中男老师对慕小姐说,他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整天只知道风花雪月,他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不懂女生那些拐弯抹角的心思。
“我就是心直口快,你得接受,你得忍。”多么可怕的一句话。
人在停止骨骼生长后,心智还在成长,只有不断地了解自己、超越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适应这个社会。
如果你经常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你是一个好人呢?有时候连你自己都很讨厌自己,又凭什么要求别人接纳你、喜欢你呢?
有的男人永远不懂女人为什么生气,有的女人则永远在抱怨男人为什么不解风情。
爱你的男人会感知到你情绪的微小变化,无论你怎么掩饰,他都能察觉到,虽然他不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敏感,但他会尽量照顾你的情绪。他会反思自己,如何做到不惹你生气,怎样哄你开心。尽管他认为你的很多做法幼稚可笑,但为了取悦你,他愿意陪你一起犯傻。
爱你的女人虽然知道你并不完美,有很多缺点,缺少浪漫细胞,但你给她的每一次感动她都会铭记在心,时常回味。
一个男人不爱你,就不会为你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如果一开始这个人就不能给你温暖,没有共同语言,很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比起一见钟情,我更相信一见如故,莫名其妙地就有很多话说,感觉很投缘,只要在一起就很开心。我也相信,有的人,无论你用多长时间去了解都找不到共同语言,连吵架都吵不起来。聊天时,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可大多数人,最后因为年纪的限制,不得不对现实妥协,找一个条件差不多的人结婚,认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
人与人之间可以磨合,把一切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可是时间真的是最好的良药吗?也许是,但前提一定得对症下药。如果你想让时间来改变一个人,请先看看那个人是不是对的人。
既然走在路上了,那就姿态美一点儿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之后,我就把手机里的万年历卸载了。在朋友圈里,重大节日、新闻事件、情人节话题、愚人节话题……一条接一条更新着,想忽略都难。
当年,我也曾拿“韩寒不上大学依然获得了个人成功”的例子安慰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是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直到某一天在一档节目里看到郭德纲跟孟非聊天,郭德纲说:“人才就像一座用土堆成的金字塔,越往上走精英越少,而我们俩是特例,是不小心被扔出去的两粒沙子,刚好落在这个位置上,所以成名了,但这是极少数情况,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我曾在各类节目里了解到他们二人的经历,都是苦过来的,穷的时候吃不饱饭。相比之下,在温室里好好读书,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拿着敲门砖走向社会,绝对不是亏本的买卖。
那天跟老同学秦乐乐聊到了高考。高中那会儿,我们都是比较任性的孩子。当别人一套接一套地做数学题时,我们在看课外书;当别人背单词时,我们在看课外书;当别人温习课本上的知识点时,我们还在看课外书。
晚自习时,我经常冲上一杯咖啡,放在草绿色的桌布上,然后享受着咖啡与文字结合的美妙。入夏后,我倚着窗,偶有微风拂过,从心底里荡漾出幸福感。
高考后,我留下了一个习惯,不开台灯在书房坐一会儿,就感觉少点儿什么,晚上睡前若不翻几页书,心里总是不踏实。这个习惯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改掉,然后,每到晚上就理所当然地看电视、玩手机、听音乐和广播。
一天晚上,我路过母校,看到教学楼里的灯亮着,就停留了一会儿,突然很羡慕此刻能享受着晚自习的学生们。
大多数文科生是厌恶数学的,包括我在内。小学时数学考试得过满分,那会儿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作业会认真做好,按时完成。初中时数学成绩不算好,外公是中学校长,教过数学课,便在周末接我去家里补习。高中以后数学再没及格过,不但不自卑,反而还很自豪:没关系呀,我语文、英语、政治是强项啊!尤其是作文写得很好,成了人们眼中的才女,就算数学考零分,大不了被贴上一个“偏科歪才”的标签罢了。
所以我在想:有思想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太想依着自己的喜好做事,不接受任何安排和控制,偏执地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甚至还会不计后果……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大多数父母会优先考虑就业问题,建议子女报会计、英语、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我得偿所愿地选择了中文系,父母并没有反对,好像我念大学就只是为了报这个专业。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高中三年学习不够刻苦,我并未考上中意的大学。
上大学后,我听说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开课讲金庸武侠,座无虚席,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来蹭课,座位不够了,大家就席地而坐。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学术氛围,遗憾的是,我在自己的大学里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接触到的课程不过是高中语文课的升级版,老师不断地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接着就是考试,考过一科又一科,就这样毕业了。
大四实习时,我回到高中母校。在讲台上,一个学生问:“老师是哪所大学毕业的?讲得太棒了,我也想考您所在的大学。”
另外一个学生问:“老师,您是北大毕业的吧?”
我笑着摇头说:“不是,但你们还有希望。”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是什么勇敢的人,无法承受任性带来的后果,更不可能潇洒地挥挥手,满不在乎地说一句:“青春无悔!”
北大中文系曾是我的梦想,但不知不觉间我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它从一个目标变成了一场梦,遥不可及,不敢再想。
高中那会儿,我看《挑战主持人》节目时,观众让参赛选手尉迟琳嘉给即将高考的孩子们讲几句话,他说:“考上一所好大学,能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然后摘下帽子接着说:“你们看不到我背后的努力,这些天为了比赛,头发都白了。”
尉迟琳嘉说的话我深以为然,切勿被那些“毒鸡汤”洗脑,上大学怎么没用啊?!它能让你去更好的地方,拥有更好的资源,做更好的自己。难道不值得你为之努力吗?
一所好的大学会在方方面面培养你的能力,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你的人生格局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很多人把高考和大学当作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误以为人生中有很多选择题都是单项的,非A则B,好好学习就等于放弃兴趣爱好,宁愿因为一个不喜欢的老师而放弃整门学科。
多年之后,回过头去看青涩的自己,幼稚而可笑。多么希望当下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班中空无一人,一抬头,黑板上是关于高考的倒计时。望向窗外,阳光明媚,树影斑驳,微风拂过,窗帘摇曳,我起身抓起书包,笑了。
于是我明白了,考出好成绩是一件很划算的事,也是最能让父母放心的一条路。这条路既然踏上了,已经准备往前走了,那就姿态美一点儿吧!
你只是活出了精致的假象
大清早,我被微信群里一个姑娘说的一番话震惊了。
群里有人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说:“我有男朋友啊,不过无所谓,不合适就换呗。我不愁找不到男朋友,手里有好几个情感‘备胎’。他们都知道我有男朋友,但依然心甘情愿地任我挑选。”文字中流露着自信、骄傲,还很享受。
我不知道她这种优越感从何而来?受人追捧的原因也许不是她很优秀,而是她比较好接近。
姑娘们的朋友圈里通常有一些擅长点赞的异性,他们到处找存在感,连你多大年纪都没弄清楚,随口就对你表白。隔三岔五地找你聊几句,话里话外透露着对你的欣赏和情有独钟。你若没什么回应,他们便又“缩回头去”暗中观察,跟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今天说喜欢你,明天好像不喜欢也行。
我反而觉得,你越优秀,越会自动屏蔽掉很多这样的异性,最后站在你身边的,一定是可以和你并驾齐驱,真正欣赏且喜欢你的人。与其不停地乱吃一通,不如空着肚子,把胃留给最好的食物。
有些女孩不拒绝、不许诺,态度忽明忽暗、暧昧不明,对对方的要求不高,给自己的定位太低,宁可暂时将就,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过空虚日子,也不愿意翩然独处,等待良人的到来。
我想知道,这样的人知道什么是爱吗?真心爱过别人吗?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无所谓的,不合适就换,没什么大不了的,对象又不难找”,连未来都不曾憧憬,还打着说散就散的算盘,这是维持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有的态度吗?
所以我好奇地问那个姑娘:“换男人跟换衣服一样,还会认真地去爱一个人吗?会不会导致‘爱无能’呀?”她说:“不会呀!”
群里有个男生说,真正令人羡慕的是25岁就结婚的人。
她立刻反驳说:“我爸妈就是彼此的初恋,现在过得一点儿也不开心,不合适就赶紧换,趁着年轻,多谈恋爱没坏处。”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外公跟外婆是同学,自由恋爱,互为彼此的初恋,是唯一且相伴一生的人。他们的感情特别好,谁也离不开谁。外公脑出血住院,严重的时候,家里人不让外婆去医院,她就自己偷偷坐公交去,还说外公如果走了,她也不活了。
外公脑出血被抢救回来,但由于神经被压迫,反应有些迟钝,脑子偶尔会糊涂,连亲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他躺在床上,外婆躺在他身边,过了一会儿,外公伸出手,外婆自然地把自己的手放在他手里,两个人就这样牵着手躺着。
我惊讶地喊妈妈过来看,妈妈很淡定地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这样,见怪不怪了。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刻意为之的感情,我相信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但是爱情不会,除非一开始就互有好感。
之所以相信爱情,是因为你见过爱情,也期待那种矢志不渝的感情。
那个姑娘不屑地对那个男生说:“像你这种憧憬25岁就结婚的人,就别给我们小姑娘上课了。只谈过一次恋爱,都没感受过生活,没点儿经验怎么行?谈得多才知道怎么跟异性相处,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我暗自想,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的经验再丰富,遇见真正喜欢的人,依然会手足无措,经验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相反,那些反面教材的经历会让你丧失赤子之心,变得胆小而多虑。
她还指点群里的姑娘们一定要活得精致,生活要精致、妆容要精致、谈吐要优雅。还特意强调,一定要化妆,哪怕是淡妆也好。
她传授给姐妹们一些“成功学”,比如她花了两万元去学习烹饪,还学习插花、茶艺。
可是,如果学一些特长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取悦男人,为将来找伴侣而投资,你不觉得自己掉价吗?如果一个男人喜欢你,是因为你的化妆技术,那他爱的就不是你,而是你化妆后精致的脸。
你理解什么是精致吗?
其实,你只是活出了精致的假象。精致不是装模作样给别人看,更不是功利地看待一切,而是热爱生活,取悦自己,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着自己的爱好。
你又理解什么是自律吗?
早睡早起,定期健身,不喝碳酸饮料,少吃烧烤、麻辣烫,注意护肤、化妆和穿衣搭配,这些不叫活得精致,而是自律。
自律不仅表现在这些事情上,还表现在你对感情的态度上。
很多人告诉你,女人该如何努力,要变得精致,要懂得自律。这样,你就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遇见更优秀的自己,但是我想说,我还是喜欢随性的你。
就像金星所说,会有因为晚上忍住不吃饭,第二天早晨醒来时的成就感,也会有把减肥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后,享受美食的满足感。
不要无限放纵,也不要过度苛刻。你不是为谁而减肥,为谁而压抑情感,而是为了让自己达到一个平衡。
比起成为精致男人或女人,我更希望你能自在、快乐。
谈恋爱是一种修行
男人和女人吵架,多数情况是因为各自认为有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想迁就谁,而抱怨和不解就是伤害彼此的“元凶”。
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女人对男人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你爱我却不表现出来?为什么你想我却不主动联系我?为什么睡前不跟我说“晚安”?为什么不送鲜花和小礼物给我惊喜和浪漫?为什么不能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为什么逛商场的时候不帮我拎包?为什么你一忙起来就忽略我?为什么你的事业和朋友比我重要?为什么你总拿“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未来”这类话敷衍我?就你现在对我的这种态度,我们还会有未来吗?
而男人对女人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你那么在乎形式和细节?我爱你,把这份爱藏在心里不行吗?非要我通过各种方式表现给你看吗?人生如此漫长,天天取悦你我不累吗?你为什么不能消停点儿呢?
好啦,现在矛盾已经产生了,女人抱怨男人不温柔、不体贴、不浪漫、不解风情;男人抱怨女人无理取闹、目光短浅。
小时候,你一边玩玩具,一边说着幼稚的话,爸爸、妈妈不陪你玩吗?骂你了吗?他们依然耐心地陪你藏猫猫、搭积木,准时叫你吃饭、喝水。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仍不辞辛苦地给你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他们对你的爱从未减过一分,可你长大后爱上一个人,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呢?
我再问你两个问题:你是在跟对方谈恋爱,还是在跟自己谈恋爱?你真的爱对方吗?
如果你确信自己是爱对方的,而且愿意无私地接纳对方,就别再掩耳盗铃般逃避问题了。明明你们本质上没问题,各个方面也很般配,最重要的是相爱了,干吗因为一些小事争论不休、互相伤害呢?难道一辈子的幸福还抵不过一时的嘴上痛快吗?
如果你是一名男性,那你应该明白:女人渴望的不是你打几个电话给她,不是你们打电话的时间有多长,而是她想知道此刻你在想她。你关心她说明你爱她,这样,她才更有安全感,更愿意嫁给你。
当你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提到她时,这代表着她得到了你的认可,你愿意让她进入你的生活圈,真正融入你的生活,而且毫无保留,不会三心二意。
这是女人专属的情绪吗?男人只是不喜欢承认罢了。如果你的女朋友从不在人前提起她有男朋友,也从来不告诉别人她男朋友是谁,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这不是故意“秀恩爱”,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
信任的基础是时间,是一件件事情的累积,如果只有一个口说无凭的保证,只有一份虚无缥缈的笃定,那么你又怎么说服自己相信对方呢?什么叫谈恋爱?谈是需要沟通、需要互动的,而不是闷在心里,让对方去意会。
连三毛那么洒脱的女人都认为,爱情和婚姻要落实到穿衣吃饭上才踏实。
其实,女人比男人更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而你为她所做的一切,能充分显示她在你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一位已婚的男性朋友问我:“你们女人真的这么在乎形式吗?”我乐了,如果女人在爱情面前还能保持冷静、明智、理性,那说明她根本不爱你,只是把婚姻当作交易。爱是自私的,是一种渴望、一种占有,当然,这不能成为打压、谩骂、伤害对方的借口。
很多情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聊得不愉快吵了起来,吵着吵着就把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发泄出来,不讲究说话的方式,不在乎措辞,什么犀利说什么,什么痛快说什么。结果越吵越凶,本来你心里不是那么想的,却故意扭曲,故意气对方,结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准备做一件事、说一句话之前,可以考虑一下后果吗?身为成年人,我们既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还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变通。你把对方贬得一文不值,自己就高高在上了吗?
对方是你的爱人,你贬低对方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贬低自己。你让对方伤心难过掉眼泪,自己就舒服了吗?你用自己的爱伤害一个你爱的人,真的会比对方好受吗?
我们总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那究竟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不是容忍,而是改变。
昨天早晨,熊先生在公交车上问我晚上睡得好不好,吃没吃早饭,脖子疼不疼,嘱咐我在办公室别一直坐着,多起来走动走动。今天早晨,我一边盘腿坐在床上擦脸,一边打电话催他起床,叮嘱他开会别迟到了,开会前吃点儿东西。
一个电话,两三分钟,这份关怀使整个早晨都充满无限的温暖。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一个人那么爱你、那么关心你。当你拥有对方的时候就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感觉什么都不怕了,破产了钱可以再赚,工作不如意可以再换。无论你是何种境况,对方都不会嫌弃你、不会离开你,这该有多么幸福啊!
我曾对熊先生说过,只要他保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我好,体贴温柔;二是始终专一,不花心,那么任凭多大阻碍我都不会放弃他。其实很多女人需要的无非也是这些。
体谅不是一个缓解气氛的词,而是你要真正为对方做些改变。
男人不要总想着让女人别那么矫情、别那么多要求。女人能有多少时间和青春痴痴地等着你、陪着你?你没资格要求她无条件地付出和没有退路地坚持,你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多考虑考虑:怎么才能使对方更快乐,怎么才能给她想要的爱情。既然爱她,为什么不能多花些心思博红颜一笑呢?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和她相比,究竟孰轻孰重?
女人不要总觉得别人家的男人好,有时间抱怨自己的男人不浪漫、不解风情,不如想想该怎么塑造他。好男人的优秀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学习成绩好,那是老师和父母教得好;他工作能力强,那是在工作岗位上锻炼出来的;在爱情方面,你不努力引导他成为你想要的好男人,他能凭空变好吗?
我们并不是和自己谈恋爱,要想和伴侣更好地相处,是不是应该适当地少一些不满和指责,多一些理解和改变呢?
遇到一个好的恋人,你会成为更好的人。爱情原本就是一种修行,你用心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就更容易修成正果。东西坏了修一修未必不能再用,换新的未必用着习惯。你想要怎样的恋人和爱情,你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