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1月26日18点25分,运送辽宁援鄂医疗队的飞机降落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夜幕下的武汉,到处回荡着瘟疫狂欢的喘息,这并没有让医疗队队员们畏惧,反而让大家心生怜爱,这座城市生病了,我们是来给它治病的,我们要做勇敢的逆行者。
载着辽宁医疗队队员的3辆大巴,行驶在前往酒店的路上,穿行在江城苍茫的夜色中。街道上空空荡荡,偶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晚上9点钟,大巴驶入武汉蔡甸区知音莲花湖酒店。武汉的气温很低,但辽宁医疗队队员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大家都希望早点儿消灭疫情。
异常凶险的开局
辽宁首支援鄂医疗队的任务是支援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该医院下设3个院区,分别是江北院区、济和院区和妇幼保健院区。
武汉处于困境之时,该医院挑起了整个蔡甸区抗击新冠肺炎的重担,用院领导的话说,医院人员力量分散,担子更加沉重,一个人承担三个人的工作量。
辽宁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的这一天,湖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371例,新增死亡病例24例,大批疑似患者需要确诊,情况已经变得异常严峻,留给队员们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
担任大连医疗队队长的,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曹丽华,她是呼吸病领域的专家。
疫情暴发后,曹丽华作为大连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之一,已经连续工作多天,得知大连紧急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时,她第一个报名:
“我是一个党龄25年的老党员了,专业对口,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曹丽华虽然看起来有些瘦削单薄,但一旦遇到“战事”,她立刻就会像钢铁侠一样无所畏惧地冲在前面,无论是2003年抗击非典,2005年在黑山县抗击禽流感,还是2020年年初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留下了她的飒爽英姿。
1月27日、28日两天,辽宁医疗队在酒店参加各式各样的动员会、培训会,国家卫健委专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及防护培训,组建党支部,训练穿脱防护服,商讨各种护理细节,林林总总,为进入“战区”做着各项准备。
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一旦遇到“战事”,曹丽华就成了战士。
感染控制培训就是阵前磨刀,大家都非常重视。每个人在自己熟练掌握了防护要领之后,又为其他同事进行了防护服穿脱的演示和培训。回到宿舍,为了保证第二天顺利进入病区,不少队员又反复加强练习防护隔离措施流程,直到深夜。
1月29日,在经过培训后,辽宁医疗队投入到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辽宁省首支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分成了6组,其中普通组5组,重症组1组。大连17名队员中,6人在江北院区ICU,11人在济和院区,曹丽华作为辽宁医疗队三组医疗组长,分管感染五病区,负责50张床位。
1月下旬,武汉各大医院医疗救治条件相当有限,各种医疗物资十分紧缺。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曹丽华就开始思考和论证各种预案,确保到了武汉能顺利开展各项医疗工作。
然而,刚到济和院区病房时,曹丽华就感觉头“嗡”的一下,“真是被吓到了!”
曹丽华眼前,是一个由普通病房改造的临时传染病救治医院,没有明显的隔离区,没有专业的感染控制,忙乱起来甚至连垃圾都没人收拾,传染病救治医疗队伍才组建4天,没有一位是呼吸专业的医生……
面对窘迫的现实,如何抓好院区感染控制、防止队员感染成为曹丽华着手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在对队员进行严格的院感知识技能培训的同时,曹丽华带领院区感染控制小组,从划分污染物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规范医疗垃圾处理,到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对在同一病区工作的当地医护人员进行防护服穿脱的培训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整体的院感管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五病区在很短时间内具备了传染病专业病区的接诊条件,消除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潜在隐患。
曹丽华工作的感染五病区尚且如此,江北院区ICU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永利医生被分到了重症组,负责接管协和江北医院的重症ICU,“我们去的时候医疗物资匮乏,哪有什么防护头套啊?怕,恐惧,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患者病情危急,也就顾不上了。”
很多人对ICU可能很陌生,张永利说,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这里面收治的都是重症或昏迷患者,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病人的“鬼门关”,过去了,就走向重生;过不去,就撒手人寰。在ICU工作,技术门槛很高。
蔡甸区有50多万人口,就这一家医院有ICU,一共才14张床位。原本这里只有12张床位,本已满员接收,又额外增加了2张床位。
张永利长期从事重症医学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从业近30年来,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凶险的开局。
1月29日,张永利所在的重症组正式接管协和江北医院ICU,进入ICU之前,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穿上鞋套等防护,这一整套穿好,得十几分钟。
当时,医院防护物资比较紧张,值班之前两三个小时,她就不喝水、不进食,尽量保证一套衣服可以穿到值班结束,减少防护资源的消耗。由于病房内温度比较高,工作强度大,医生常常因为汗水浸湿护目镜而看不清楚。
张永利在武汉的岗位是最危险的重症监护病房。
第一个班下来,张永利发现自己的头发还是有些长,戴帽子容易露额头。为了更好地防护,她决定剪短头发,可满街的理发店都关门了,“晚上,护士长帮我剪了个齐耳短发,还真不错!”
比当地医疗条件更加棘手的,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
1月下旬,武汉确诊患者激增,患者病情变化也特别快,医疗界对于新冠肺炎治疗还处于初步认识的过程。ICU内,患者的病情更加危重,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特别大。
“的确,这次同白衣战士们较量的,是一个陌生而又极其狡猾的对手!”张永利说,第一天送来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氧合指数大都不到100mmHg,甚至有的已降至40mmHg,呼吸越来越困难。
这些数字意味着,进到ICU的患者,个个命悬一线!
正常人氧合指数是400~500mmHg,若小于300mmHg就表示身体缺氧,低于100mmHg就表示严重缺氧,降到40mmHg就是重度缺氧了。重症组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分别采取早期插管、肺复张、俯卧位通气三种治疗手段。
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升压药剂量、输液速度、呼吸参数等随时需要调整。张永利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异常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监测,全力抢救患者。
危重症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每次为一位病人翻身需要5名医护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时得忙活四五分钟。
随后,每4个小时还需要对病人的姿势调整一次,而病房内没有家属也没有护工,病人的吃喝拉撒以及病房的卫生全由医护人员来管理,张永利和ICU的60位同事都成了全能战士。
第一天的工作在有惊无险中结束,辽宁医疗队快速进入角色,赢得了武汉同行的认可。
在武汉,有一句当地人常说的话是:“我信了你的邪!”意思是“我服你了”。辽宁医疗队投入战斗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很高。
协和江北医院感染科汪主任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昨天,是辽宁专家团队正式进我科病房的第一天,忙活了一整天,大家的话总结起来,就是服气。”
第二天,从其他病区转来一名66岁的女患者,这名患者已经发热10天,呼吸困难4天,高流量吸氧无效,情况非常危急。张永利立即采用气管插管并实施肺复张和俯卧位通气救治,5天后,患者的氧合指数由来时的90mmHg升至300mmHg,撤呼吸机、拔管成功,呼吸通畅,能说话了。
2月17日,这名患者要转到普通病房了,她激动地对张永利等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辽宁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月份,国家专家组三次来到医院指导,专家们对重症组的出色工作非常满意,连连说:“患者在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救治,你们团队的病人无须转诊。”
张永利知道,专家组表扬的背后,是重症组60名医护人员的坚持和奉献,大家连续多天超负荷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把午饭都省掉了。
师生并肩战疫情
王利菊是大连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兼病案室主任,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大菊”。
1月25日,王利菊主动请缨,成为逆行赶赴疫区一线白衣战士群体中的一员。经过两天的培训,她进入协和江北医院感染五病区工作。王利菊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帽子、口罩、护目镜,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诊治、排查、抢救病危患者的工作中。
结婚纪念日这天,在武汉的大菊收到丈夫张雪松发来的情书:
今天是结婚纪念日,16年了,真快,瑞瑞也8岁了。16年,除了进修等情况外我们从没有分离过这么长时间,包括念书的时候。我真的很佩服你,佩服你的勇敢、担当、职业操守。
我幸福,因为有你。
本身我就生活能力差,平时让你照顾惯了,没有你的日子真的不习惯,但通过这几天的锻炼,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你在疫情前线,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防护,保护自己,勤洗手,多通风,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吃好睡好休息好。
家里你不用担心,到目前为止全家一切都好……
结婚纪念日一个人过,独自在大连的张雪松想老婆吗?中国男人表达爱的方式总是那么含蓄,心里很想,就是说不出口。他等着媳妇回来,给她发个大红包。
往年的结婚纪念日,张雪松都会给大菊送一束花,和爸妈一起吃顿饭。夫妻俩本是同学,一起共患难走到今天。刚工作时,两人经济压力不小,最开始大菊的月工资才800多元。轮转、进修、休病假、生孩子,夫妻俩缓了很多年。后来条件逐渐好了,丈夫想补偿她,但大菊很节俭,不让他浪费钱,攒钱还房贷,供瑞瑞上学。
缘分,是一个奇妙的东西。相识是缘,重逢是缘。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再续前缘。
大菊在辽宁医疗队三组担任副组长,巧的是组长曹丽华是她研究生时期的临床老师。这一次,师生并肩来到武汉前线,共同抗击疫情。
大菊毕业15年了,两人业务联系挺多,但见面的机会不多,这次能够在武汉并肩作战,大菊仿佛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曹老师带领学生们查房,提出问题,她认真学习临床诊治技能,到图书馆寻找答案……
这层师生关系,让大菊与曹丽华一起工作无须磨合。再续师生情缘,对她也是一种人生收获。
曹丽华到达病区的第一天,就带领大菊对整个病区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观察及了解,师生二人将所有问题在最短时间进行归纳,在与病区原有武汉医生进行交流后,很快提出相应对策。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尤其是初期,人们对它的认知非常有限,医护人员虽然身着层层防护服,但近距离接触仍有感染风险。但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曹丽华尽可能距离患者近一点,让患者能听清楚自己的病情,应该做的检查,一样都不会少。
有人说,好医生都是一点点地靠经验累积起来的,曹丽华非比寻常的冷静,让她带的这支特殊的队伍心里特有底气。她则坚信,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
王利菊在辽宁医疗队三组。
作为三组组长,曹丽华以身作则,扛起了重担。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比预想的还要复杂,曹丽华发挥呼吸专业优势,带领医生查房、指导诊疗、评估病情,对病人规范、精准化地施治,提高治愈率。
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高,怎么处置?关键时刻,曹丽华指导病区医生和护士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精细化管理,减少并发症和病重率。
特殊时期临时组建起的医疗团队面临很多问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曹丽华又发挥教学优势,指导他们合理使用抗生素,判读血气结果,解读胸部影像学变化,识别和管理重症患者,引导大家共同学习新冠肺炎治疗的最新进展。
在武汉,曹丽华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待患者如亲人般温暖的态度,赢得了住院患者及医疗队医护人员的一致赞誉。
“从医很累,但能被别人所需要,被患者所信任,能用自己所学解除病人痛苦,就感到很幸福。”曹丽华说,“为患者服务,是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有时曹丽华和队员们在路上走,就有当地人问他们:“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辽宁来。 ”
“谢谢你们来帮助我们。”
曹丽华说,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所有的疲惫就一扫而光了。
辽宁微笑天使
进入感染五病区,一看有曹丽华组长坐镇,薛晓莹觉得心里有底了。
进到病区,薛晓莹感觉就像陀螺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输液卡片是她和同屋小秋首先关注的事情,先熟悉病床的分区环境、治疗原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天进入病房,原本领导说让她们先看着,可是当看到武汉同行们忙碌的身影、患者们希冀的眼神时,她们忍不住上前帮忙,核对姓名、药名。
有患者听到医护人员带着大连口音的普通话时,激动地说:
“你们是大连医疗队的吧?谢谢你们来了!”
薛晓莹点点头:
“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啊!”
干了4个小时,薛晓莹觉得最受困扰的,就是护目镜起雾。当看不清的时候,真的好着急。
第一天进入病区,她只是做了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练了练打留置针、冲管、换液、收拾治疗盘。她深信,护理队员一定会慢慢规范现有的工作流程,圆满地完成支援任务。
毛糙的头发一直都是她的顾虑,到了夜里,既然睡不着那就剪头去。
薛晓莹上街找理发店的时候,有武汉市民看到她外套后面印着“大连卫生”字样,就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致谢,隔着口罩也能看到他们质朴的笑脸。薛晓莹能给予的回应也很简短,就四个字:“武汉加油!”
走了好长的路,也没找到一个略大些的理发店。最后进了街头一家小店,真的是小小的店。剪头的大姐很坚决地用乡音告诉她:“不剪女头!”薛晓莹央求再三:“姐,不要有顾虑,我只想剪短,你放心剪,我不挑剔。”
在剪发的过程中,大姐平静地问她:
“蔡甸区的病情重吗?会治得好吗?”
她微笑着对大姐说:
“一定会好起来的,只要你们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就一定会好的。”
身在武汉的医护人员都明白,这时候,武汉人民最需要的是信心,最想听的是从医护人员嘴里说出的有信心的话。
20元,搞定了她的新发型,顿时就觉得利索和轻便了,真好。
早晨采血,共7名患者,平均每人3~4管。薛晓莹第一次戴着手套进行采血,触觉真的有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技术发挥,她挺开心。一个妹子很是崇拜地看着她,说她血采得准。薛晓莹心里乐了,心想,你要是在呼吸科干,一干就是14年,你可能采得比我还准呢!
一上午,她完成了6套留置针的输入。工作14年,留置针扎过的数量可谓不计其数,但戴着3层乳胶手套透过起雾的护目镜完成这一操作还是头一次,真的很难,可都成功了,满满的成就感。
50床的大叔有点小倔强,湖北的护士小妹妹气呼呼地告诉她,大叔要扎钢针、不打留置针,他的病情有些复杂,每日要分4次输入同一种药物,不同意留置针,着实有些不方便。
防护服挡住了她的容颜,挡不住她明亮的眼睛。(供图:薛晓莹)
薛晓莹告诉湖北小妹妹:“我去试试。”她温和地和大叔讲道理,告诉大叔这个药很金贵,如果渗漏会造成浪费,还有留置针的诸多好处。大叔终于理解了,表示愿意配合。
26床住着一位留置导尿的老伯,双脚肿得很厉害,薛晓莹看着他喘息的样子很心疼。接到医嘱为他静脉注射药物,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他的尿袋,满满的。没有片刻迟疑,薛晓莹立马帮老伯把尿倒掉,下班前又帮老伯倒了两次尿,看着老伯感激的眼神和笑容,她感觉很欣慰。
在病房穿梭撤药时,她被32床的阿姨喊住,要拍照,薛晓莹欣然接受。拍完正面拍背面,阿姨说她要发个朋友圈感谢辽宁队的支援。
照片里,薛晓莹衣服后面写着:辽宁队薛晓莹,微笑天使。
看哭大连人的日记
“在三级防护服里,汗水已经顺着护目镜往下流了,有时眼前被汗水挡得很模糊,坚持完成几个静推患者的处置。下班了,终于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这两天湿疹犯了。裤腰一圈痒得不得了,上班时间不能挠,下班就使劲挠,已经被我挠破了……”
“每天上班前两个小时就开始准备防护用品,穿好纸尿裤,简单吃点干粮,不能喝水,进到ICU,一干8小时,纸尿裤只能装2泡尿,一坐下来,尿往胸口涌,一直告诉自己:没事,习惯就好了……”
这几段日记,来自辽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大连队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急诊ICU护士长王迎莉。如果不是看到日记,亲朋好友们真的不是很清楚王迎莉经历了什么。
日记写在武汉,却湿润了大连人的眼。
52 岁身患高血压的王迎莉,在武汉奋战了55 天。
王迎莉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曾被评为“大连市名护”“辽宁省护理天使”,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长。也正因如此,当得知辽宁要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时,她拿出了这个理由来说服家人:
“虽然我52岁了,年纪有点大,也有高血压,但是我有经验啊,武汉此时正需要去了就能直接冲上去的战士……”
王迎莉的丈夫王志方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医生,王迎莉作为先锋驰援武汉后,大年初三,大连所有医疗单位放弃休假,全员上岗,王志方也奋战在医院的ICU里,成为大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一员。
初六早晨,儿子王俊伟来跟他说:“爸,我要回北京,我不能在家里这么闲着。虽然不是武汉,但我感觉北京那边,老师们也需要我。”
王俊伟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工作地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妻子已经出征,王志方这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
“你能不回去吗?现在不鼓励出行,在火车上、飞机上都有风险啊!”
儿子心里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我妈都去了,她不怕,我也不怕,我该回去!”
儿子斩钉截铁的态度让王志方不再犹豫。
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原本该团聚的一家三口却身处三地。王迎莉去了武汉,王志方坚守大连,儿子在北京,全都战斗在临床一线。这个医生之家,以自己的分离、奋战、坚守、牺牲,来换取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武汉就是战场,疫区就是战区,王志方太知道妻子的处境了,他默默地写道:
“这个职业,赋予我们太多的神圣,可是脱下白大褂,我们也是常人。我们做医护人员的心里很清楚,疫区就是战区,只是我们的敌人是看不见的病毒。我多么希望出征的是我,而不是她。”
王迎莉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冲到武汉防疫最前线,留给家人们无尽的牵挂。
“迎莉,大年初二咱们家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全家人一起辞旧迎新,但今年咱家的饭桌上却少了你的身影。你妈妈将一双筷子和倒满红酒的酒杯放在自己身旁,视同你在身边,全家人都没有说话,你妈妈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喊大家动筷子吃饭……迎莉,你今年也52岁了,自己在那要多保重,注意防护……你公公在医院ICU有你丈夫志方守护,你放心吧。爸妈在家都挺好,真的都挺好……”
这是父亲王传江写给王迎莉的家书。
到达武汉后,王迎莉成为大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委员,协助医疗队队长整章建制,沟通工作。这让她忙上加忙,休息时间少之又少。她的岗位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最困难最危险的ICU,护理危重病情的患者。
每天工作8个多小时,4小时才轮换一次。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为重症患者吸痰、翻身、叩背、进食……工作的时候,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每天脱下防护服,汗水湿透了衣背。
对于52岁的王迎莉来说,这完全是在超负荷工作。但是,王迎莉从来没有叫苦喊累,每次在和家人、同事、朋友通话时,她总是安慰说,自己很好、很安全,工作不累,不用担心。
在丈夫眼中,她这个人平时风风火火,但年前体检的时候,体检报告也显示出一堆问题。前方传来很多照片,媒体也有关于妻子的报道,王志方知道,她温柔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太多的泪水。“我希望她在武汉能够保重身体,平安归来,也希望她的战友们也一样。”
在妻子王迎莉不在班的时候,他偶尔有机会和她连个视频通话。视频里有限的时间,其实反复就是那几句话:
“我在这边挺好的,你在那边注意安全!”
王迎莉在视频里看看老公炒的菜,有时候还说:
“就一个菜?你多弄点,增加点儿营养……”
王志方在视频这边说:
“好,好,你放心吧,照顾好自己,我没问题……”
2月11日,第二批驰援湖北的大连医疗队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温暖的视频。王迎莉利用休息时间,录制了一首自己演唱的歌曲: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
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
扫描二维码收听《为了谁》
当《为了谁》的歌声响起,白衣战友的眼睛湿润了。原来,细心的王迎莉一直密切关注同事的状况。那天工作中,她突然发现一名男护士靠在墙边一动不动,便奇怪地问:“在干什么?”
男护士答:
“别说话,说话尿不出来。”
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纸尿裤,大家笑着笑着,都流下了眼泪……
所以,王迎莉就录了一段歌发给即将开始战斗的同事们,给他们打气加油。
听着妻子唱的歌,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老医务工作者,王志方最懂妻子的心,他知道,现在的困难不是一个个小家的困难,而是全国的困难,但大家都不能被困难吓倒。
战斗在“红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创立于1923年,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上位居第十五名。
在武汉人民备受新冠病毒侵害的初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都是主要战场。在战场上,有一个被称为“红区”的地方,是与病魔交锋中最危险的地方——重症监护病房。
2月2日启程奔赴武汉的大连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8名队员,就把守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红区”,在队长龚平的带领下,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对接,收治危重症患者,在患者病情最危重、最紧急的岗位日夜奋战。
龚平担任大连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
也是在2月2日这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院士团队和大连医疗队并肩作战,抗击疫情。
从2月4日晚开始,龚平和队员们就陆续进驻医院开展工作,他所在的辽宁省援鄂危重症医疗队,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第三和第四病区的80张床。
龚平所在的病区原来是妇科和肝胆外科病房,疫情暴发后,被临时改造成重症隔离病房,传染病设施、流程都不完善,重症抢救设备也不全,很多设备都是陆续添置进来的。
比条件更艰苦、更扎心的,是龚平从上岗第一天起就面对的危重病人,进入“红区”的每分每秒都处于高压状态,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可能就是一场异常艰辛的大抢救,可能就是直面患者生死的心理考验。
刚来的那两个星期,因为人手紧缺,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的“三班倒”,A班是0点到早8点,B班、C班以此类推。
2月5日晚上,龚平早早地来到病区,值守到武汉后的第一个夜班,6日0时交班后,龚平带着两个医生按照流程接收着患者。第一个夜班,第一次与当地同行们并肩作战,虽然龚平和同事们都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而看不清对方的脸,认不准彼此,但大家默契地配合着。
2月6日这一天,武汉确诊人数破万,达到了10117人,死亡人数414人,在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危重患者也不少。
“我们刚来的时候疫情很严峻,重症患者特别多,这一天晚上,我们辽宁队的两个病区就收治了29名重症患者。”
龚平接班后,一下子就来了5个患者,龚平记得,最重的患者推进来的时候指尖血氧饱和度才39%,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当时都太急了,缺物资、缺设备、缺药物、不熟悉流程……大家在有限的条件下,接治、安排好第一拨患者。
“红区”抗击疫情大战就在这样紧张的节奏中开始了。刚刚忙完那5个重症患者,第二拨患者又来了,这下,连续进来8个人,龚平和另外两名来自辽宁的医生按流程合理分工,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一个一个地采集病人资料并评估病情。
夜间送来的患者大都是急症、重症,这些病人病情较重,年龄偏大,为了迅速稳定病情,医生们迅速用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氧,不见好转的就换成经鼻高流量氧疗。当看着患者们无助而又期待的眼神时,龚平的心情很沉重,完全忘记了先前的顾虑和紧张,也忘记了他们是身染病毒的危险患者。
在实施规范治疗操作的同时,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龚平一直近距离地跟他们交流,把好的监测指标及时告诉他们,尽可能地去安慰和鼓励他们。
有一位患者呼吸困难,龚平将病床抬高到半卧位,加大了吸入氧流量,对她说:
“阿姨,放松,别紧张,你的血氧饱和度上来了,马上就会好的……”
龚平反复在旁边安慰和鼓励她,在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后,这位患者的情况渐渐缓解。
在回驻地的路上,武汉的天依旧阴沉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周围静悄悄的,雨声听得清清楚楚。
大连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与武汉医护人员合影。(供图:龚平)
站在雨里,深深地吸一口带着湿气的空气,疲惫的身体却充满着一种希望的力量,他暗自说:“我相信这座城市终究会告别阴雨,迎来艳阳高照!”
在“红区”的战斗,龚平和大连队员们一生都难以忘却。这一批队员大都从事重症医学救治工作多年,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但在武汉,他们却常常默默地流泪,有些患者的去世,让他们猝不及防,新冠病毒的可怕之处就在这里。
一位51岁的男患者,在龚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痛,这位患者特别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知道医护人员工作辛苦,从来不主动提要求,就怕给医护人员添麻烦。
那天交班前,龚平还特意到病床前和他交流病情、安慰他,隔天龚平接班的时候,同事告诉龚平,那位患者当天晚上就突然去世了……顿时,龚平心如刀割,眼泪不自觉地就滚落下来,一整天,龚平的心里都像堵着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哀伤。
“红区”里,除了眼泪,更多的是患者强烈求生欲所创造出的奇迹,27岁的药剂师患者就是带给大家希望与信心的一个例子。这名药剂师来的时候,病情特别重,发烧,呼吸困难。
她还传染了自己的家人,当时她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因为自己是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病情多少了解一些,她表现得非常悲观。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开导,她的情况一步步转好。
每一次检测的时候,药剂师都特别紧张,眼神里有期盼,也带着一丝恐惧。当龚平通知她核酸检测为阴性时,她高兴得跳了起来,龚平心里也跟着高兴。这一刻,药剂师和龚平都看到了生的希望。
在“红区”奋斗的近两个月里,一条条生命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病房里也有了欢声笑语。
笑声的背后,是无数个疲惫的身影在苦苦支撑着。
“在危重症病房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想很多,队员们最多的想法就是回去睡觉。因为太忙了,忙到一抬头七八个小时就过去了,也太累了,回到酒店,袜子都懒得脱就爬到床上……”
龚平的记忆中,有时候,做梦都是在抢救患者,半夜醒了,脑海里惦记的还是病床上的患者,谁的药该调换一下了,谁明天该做检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