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读者的需要,说话也要考虑对方的身份,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沟通愉快,交流顺畅。
一个理发馆的理发师嘴特别巧,能说会道,顾客听得心里舒服,所以到他那里理发的人特别多,人们理发之后心情还特别好。
有一次,他为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唉,头发留得似乎太长了点儿。”
理发师在一旁微笑着对他说:“头发长,让您显得较为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适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罢,高兴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位顾客也理完发了。顾客照照镜子说:“嗯,不错,就是头发剪得有些短。”
理发师又微笑着说道:“头发短,让您看着格外精神、有活力,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顾客听了,也欣喜地离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第三位顾客也理完发了,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道:“呵呵,花的时间挺长啊!”
理发师笑着解释说:“呵呵,为‘首脑’多花点儿时间是应该的啊,您应该听说过‘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吧?”
顾客听罢,大笑着十分满意地走了。
最后一位顾客理完发,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挺利索,十来分钟就剪完了。”
理发师笑着答道:“现在,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应当速战速决,这就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何乐而不为呢?”
顾客听了,笑着告辞了。
这位理发师对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使每一位顾客都听得很舒服。
家长要告诉孩子,做事时,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巧。要知道,做好口头工作十分重要。很多人在处理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时,由于使用的说话技巧不同,所获得的成效也大相径庭。因此,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演讲时,喜欢精心安排语言以博得特定观众的尊重。对农民发表演说时,里根往往会借一件轶事来获取听众的好感:
一位农民买下一块已经干涸的小河谷。这片荒地布满了石块,杂草遍布不说,而且到处坑坑洼洼。这位农民每天去地里辛勤耕耘。经过他的辛勤劳作,最后荒地变成了花园,为此他感到很骄傲、很幸福。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农民劳作了一番后,前去邀请部长先生,询问他是否乐意看看自己的花园。
那位部长参观了一番。部长看到瓜果累累,就说:“啊!上帝肯定要为这片土地祝福了!”
部长看到玉米丰收,又说:“哎呀!上帝的确为这些玉米祝福过。”接着又说:“天哪!上帝和你在这块土地上竟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呀!”
这位农民终于忍不住说:“尊敬的部长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独自管理这片土地时是什么模样。”
里根在到达波特兰时说:“我的几位勤劳工作的助手告诉我不要离开国会而不辞劳苦地到这里来。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说:‘那好吧!让我们来掷硬币决定是走还是留。’你们知道吗?我不得不连续掷了14次硬币才得到使我满意的结果。”
里根正是因为他深知面对不同的人要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所以在政坛上能够左右逢源。
我们不一定要使自己的孩子具备里根那样高超的说话技巧,但是可以教会孩子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身份的人时运用正确的方式说话,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以妨孩子在无意中因为言语有失而冒犯他人。
那么,如何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呢?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对方的性别使用不同的语气。
对男性,可以适当地采取较爽快的语气;对女性,则要柔和委婉一些。
2.注意对方年龄的差异。
对年轻人,可以采取较具感染性的说话方式;对中年人,应当以理明人,供其斟酌;对老年人,商量的口吻就显得较为重要,要对其表现出尊重的态度。
3.地域的差异不容忽视。
不同地域的人性格特点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的谈话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比如,对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直爽的态度;对南方人,则应委婉一些。
4.注意工作性质的差异。
面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若是能运用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语言交谈,则能极大地获取对方的信任。
5.注意性格方面的差异。
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直爽的人,交谈时就可以直奔主题;如果对方性格比较含蓄,则要“慢工出细活儿”;如果对方性格多疑,那么最好不要急于解释,应该不动声色,让其自行打消疑虑。
6.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通常,若是交谈对象是文化程度低的人,那么,所采用的说理方法也应简单明确,可以适当地考虑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若是交谈对象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7.注意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
若是一个人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在与之交谈时提及他的爱好,他往往会兴致盎然,也容易对你产生好感。
总之,“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在对对方有着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说出适当的、符合人心意的话。这样,才能在办事时化繁为简,顺利地把事情办成。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交流总是双向的,因此,说话时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而要看对象说话。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根据其社会地位、喜好、身份等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双方都感到惬意,达到交谈的目的。若是说话时不分对象,不注意说话的分寸,不但不能起到良言暖心的效果,还可能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自己的善意被误解。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注意说话时分对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