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城墙结构
据考,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已用夯土筑城,沿用至明清。用砖包砌城墙,始于南北朝,但直至元代,只有宫城包砖,其他仍用夯土墙。凡都城与重要州县城包砌砖墙,是明代才定的制度。
两种城墩外形示意图城墩皆为夯土筑成,土坯外砌砖石
夯土城墩最怕雨淋,或墩顶积水,而左下图Ⅱ型能减少雨水带来的损害。所以抬梁造的城楼都有头大身小之感,其实是出于保护自身延长寿命的需要。由此才能理解图左Ⅰ型,为何在南北朝至唐代壁画石刻城门图例中只有一例。
城楼与城墩的两种结合形式示意图同一城墩,I型者城小,Ⅱ型者城楼大
城墩、门洞、城楼剖视图
门洞内一半嵌入两壁的巨大木柱,民间称为“通天柱”,建筑界称为排叉木柱,因此“抬梁式”的建筑专业术语叫作“排叉木柱式”。
两宋城墙并无二致,从北宋到南宋画中都能找到隐于山间的城门城楼形象,凡是城楼前无城垛而设平座者,皆为抬梁造。其形制图像可从范宽、屈鼎、贾师古、夏圭等画作中一窥究竟。
范宽 《秋林飞瀑图》(局部)
屈鼎 《夏山图》(局部)
贾师古《岩关古寺图》(局部)
夏圭 《溪山清远图》(局部)。从全卷山水看,这一面江之城可能是富春江边的某座县城。
两宋画中最雄伟的城楼见马和之《早秋夜泊图》。图中的江边城楼重檐歇山顶,面宽九间,中三间外凸另作一屋,单檐歇山顶。前后二楼紧贴不分,组合成凸字形平面。除外凸的龟头屋外,檐下皆装格子窗,上留横披,下围栏杆,了然分明。楼屋底为平座,为城墩。这是宋画中唯一一座雄伟壮丽的城楼。
马和之 《早秋夜泊图》
下图为夏圭《江山佳胜图》局部,所绘可见临安城外宝石山至北关(武林门)水门风光。据《梦粱录》记载,水城门上无城楼,仅建平屋,有柱无窗墙,与所画相合。
夏圭 《江山佳胜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