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无论你正打算创业,还是正在管理企业经营,你都选择了一条永远奋进的路。你的存在,将使企业更加辉煌;你的努力,也预示着企业会成长得更好。正因为如此,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管理者的心力就是企业的威力。
做企业,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利益的追逐是现实的,但我们常常只顾着竞争而忘记了客户。
我们一直没有思考或是忽略了一些问题:客户需要什么?他们真正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发现,中国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智慧支持。它们没有实力和魄力去为很好的智慧产品与管理辅导一掷千金,但它们又非常欠缺整体管理思维,注重市场拉动型发展,不注重盈利推动;注重外部机会,不注重能力发展。实现对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能力成长的支持,帮助它们获得利润的持续增长,是YTT利润管理体系建立的初衷!
YTT利润管理的实践思维,即昨天(yesterday)、今天(today)和明天(tomorrow)。核心在于用结果去牵引行动的基础。过去是指资产的形成,现在是指现金,未来是指现金的流向。它表示“昨天”留给我们的是回忆与能力,“今天”代表的是我们在现实中的奋斗和决断,“明天”给予我们的是梦想的牵引和计划。因此,当我们在当下不断努力向前的时候,不要忘记看看过去,更要放眼于未来。
中国的中小企业更应该关注成长,关注利润的持续获得,这也是企业经营最核心的问题。现阶段,财务技术层面的盈利衡量、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这个核心问题,以至于大量中小企业有销售额没有利润,有利润没有业务,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帮助大家解决的!
创业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人很少,盈利模式没走通是许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做到产品质量差不多、售价比别人的低,还能保持稳定发展?这得益于它们采用了客户、产品、销售方式的“三要素组合”的盈利模式。
“经济基础不好,上层建筑就是空中楼阁。”盈利模式没走通,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新创业者还是企业发展经营者,不花时间去深度思考,一味埋头拉车,结果就是越勤奋企业越走下坡路。我们会发现,周边大部分老板在战术上显得特别勤奋,没时间充电学习、跑步健身、陪伴家人,他们往往把时间花在了拜访客户、商业谈判、研发新品上,好像让自己忙碌起来人生才是充实的,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才有底气。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抽空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在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身为企业管理者,你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重要按钮在哪里。如果不能想清楚为什么忙以及该忙什么,你就会经常陷入具体的公司事务中,还会把下属的工作抢过来自己做。即便是这样,也不能让业绩变得更好,让公司运转得更顺畅。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要跟大家分享,在一家公司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该如何去做正确的经营性思考,如何从战略上设计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从哪些角度管理可以让公司的日常运行和工作更轻松。两军对垒,策略先行。做企业需要设计好“经营主线”,好比开车上高速,如果没有事先设计好线路,即便是开着实时语音导航,也难免走弯路、错路。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对我的观点表示不赞同。商业机会转瞬即逝,“想好了再做”,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创业做大事。也有喜欢叫板的人说,老师您之前不是有个观点是,商业活动是实用科学,重在实践;您还鼓励创业者先做起来,等做了一段时间后,再归纳自身的实践经验,去学习商业类课程。的确,我是给过一些创业者这样的建议,但前提是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有实施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创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知识储备、应变能力、意志力乃至资金实力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任何准备就投身创业和经营之中,一上来真的会让你应接不暇。但如果过于沉迷于向书本取经、问道,又会陷入复杂的“大企业战略模式”而晕头转向。
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但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快速长大,而大多数企业却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呢?原因在于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思维上的短板限制了企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企业做不好,是因为管理者的思维角度和方法不对。
无论你正在做什么,迷茫时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对你当前的做法指手画脚,“你这样肯定不行”“这条路根本没人成功过”“迟早有一天你会后悔”……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还没有取得过成功的人,我们应该多去听听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是怎么说的,看看他们真正有效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而不是听取所谓的“众说纷纭”。
拥有了成功者的思维后,又该如何让企业快速上道、实现爆炸式成长呢?这需要创业者或经营者克服恐惧心理,敢于往上走。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战胜的人是自己,也就是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做企业和跑步一样,不是越勤奋就能跑得越快,训练的方法很重要。我们做企业一定不是怎么舒服怎么做,而是要去思考如何真正地把企业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惯性思维。看完本书,你会理解规模化和高增长是存在的,并了解促成高增长的关键要素有哪些,以及这些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经常接触民营企业老板。他们天天忙着赚钱,因此很多行为都围绕“钱”而展开,见客户、谈订单,经常为了公司业绩和销量熬夜加班,有时候也陷入修正产品的属性中无法自拔,这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可能连老板自己也没想清楚,他到底是要做企业家还是设计师。
有人问,不能既做企业家又做设计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人无法两者兼顾。要做设计师又想自己当老板,那可以开个工作室,权当为了理想而经营。如果要当企业家,经营的模式就不能这么简单直接。做企业经营是一个过程,赚钱是一个结果,我们不能因为“钱”而忘记了更重要的东西。什么更重要?那就是比赚钱更高的维度。
有种互联网说法叫作“拉高维度,用高维打低维”,这是有道理的。通俗点说就是从更长远的格局和视角去看今天的产品聚焦和打法。曾有位企业家对我说,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原因是他经常咨询我一些经营上具体的困扰和方法,我给予的却是远超现在他能想象的让企业经营更持久的理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永远不会为了赚钱而逞一时之快,理性思考永远占据上风。这里并不是说低维思维一定不好,这还得看具体的市场和环境,但没有高维度的经营理念做动力,低维产业也肯定是无法做长久的。
我也看过一些传统的创业卖货的案例,大多数卖消费产品的企业感觉自己不会有商业大爆发的机会,但实际上,我同样看到了另外一批人:
有一些创始人,有感于很难找到用料单纯又好喝的茶饮,于是开了一家符合自己要求的茶饮店,提供原料天然又好喝的茶饮,生意火爆。
有一些创始人,忍受不了继续让顾客喝鸡精调味料做出的速成汤,于是研发出了让顾客随时随地可以喝到的便携的营养汤,月流水数百万元。
有一些创始人,忍受不了让顾客吃到变质发霉、长黑斑的零食,于是用心选料和生产,做出了自己设计的零食,一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这些之前大家眼里的低维度小生意,经过慢慢地生长和变革创新后成为高维度的好生意。那些心存抱怨和裹足不前的人,却仍在一边叹息一边仰望,这其中的关键差距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出发点,即你做产品、做企业经营的初心是不是正向的。如果你只想赚钱,却不想认真做出让客户能更好使用的产品,即便是找到了客户流量,用对了销售方式,也只可能火爆一时,最终必将惨淡收场。因此,新的生意机会一定不是以单一赚钱为中心去思考问题的。
本书的开始我强调了一个观点:企业经营一定是客户、产品、销售方式三个要素之间互相组合才能获得更好的盈利。同理,对于正准备创业或者已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无论何时,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是一味地追新、推翻和重构,而是根据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做好三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和设计。